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standardization of corporate income tax rates does not mean cancellation of preferential policies,but a change from regional to industrial preference.  相似文献   

2.
试论转型时期城市"农民工"阶层的社会地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农民工是一个既缺乏保护又缺乏约束的弱势群体 :进城就业面临着种种人为设置的门槛 ;在同城市劳动者竞争中面临行政性和市场性的双重歧视 ;缺乏劳动、医疗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待遇 ;难以公平地享受应有的城市社会福利 ;日常生活受到群体性的偏见与歧视等。改进的主要对策是 :继续深化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培育并完善一体化的城乡劳动力市场 ;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纠正对农民工的群体性偏见与歧视 ;提高农民工的自身素质 ,增强其对城市生活的适应性等  相似文献   

3.
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激活农村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瑞颖 《桂海论丛》2004,20(2):60-62
农村税费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和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它是一项“民心工程。当前农村税费改革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我们要强化改革意识,搞好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工作,依法行政,转变职能,搞好服务,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激活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4.
"最后的农民"与政府的乡村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今活跃在乡村田野里的大都是上世纪60年代及其以前出生的农民,60年代后期及其以后出生的农家子弟很多已脱离农业,他们成了“农民工”。“农民工”是从身份上定义的,即农民出身的工人。既然是工人,就不能把他们归为农民的范畴。因此,可以大胆地说60年代及其以前出生的农民,也就是35岁以上的农民很可能是中国“最后的农民”,即传统意义上的农民。随着这些人退出农业生产,中国的农村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因而政府的乡村政策要适应这些变化。一笔者之所以把35岁以上的农民称为中国“最后的农民”,主要基于如下事实:其一,农村外出务工的主体是35…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转型期的政治稳定:经验、偏失及其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 ,政治稳定一直被看成经济转型的前提条件和目标函数之一。在转型过程中 ,一方面 ,政治稳定比较好地配合和支撑经济转型 ,经济转型维系着政治的稳定 ;另一方面 ,政治因素介入经济转型的全过程 ,也产生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这些行为若得不到有效地遏制 ,极有可能破坏经济转型的成果。在新世纪经济转型的攻坚阶段 ,政治稳定尤为重要 ,它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经济转型目标能否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6.
自2011年上海市和重庆市房产税改革试点以来,我国的房地产税制度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完善理论。房地产税作为重要的地方税种,应充分发挥组织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职能。沪、渝房产税试点存在收入少、征管难、难推广的问题,可借鉴美国房产税减免制度、日本鼓励自主申报的措施和香港房产估值防腐机制的经验,通过实行宽税基、低税率的方针、健全减免税制度、建立房产价值评估系统、明确税收用途的公益性、强化房产税征管措施、实行比例税率和提高立法层级等举措来完善房地产税制度。  相似文献   

7.
孔莉 《思想战线》2001,27(3):33-35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交易方式,代表着未来贸易发展的方向.随着它的蓬勃发展,税收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由此引发了税负不公、原有税制规则不适应、税收征管难度加大、逃税和避税问题日趋复杂等一系列税收问题.而就我国现行税制的实际情况看,它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应尽快采取各种税收对策完善我国现行税制,提高其应对电子商务税收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受政治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四次大的变动,对国家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回顾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过程,瞻望农村土地制度变革趋向,对于破解"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与以往的粮食危机产生的根源不同,近年出现的全球粮价上涨不完全是由粮食供应不足引发的,非粮食领域的商品特别是能源价格的飙升在很大程度上起了助推作用.最近的粮食价格上涨不是在某一时段、在某一地区内.而是在持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的.它很有可能导致世界彻底告别"廉价粮食时代".粮食问题也将成为当今国际关系变化的一个重要支点.当前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发达国家、粮食出口国、进口国等多重博弈的结果.在这一博弈过程中.中国始终是全球粮食安全的维护者和重要稳定力量.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之一,由于各地实际的差异,"三农"问题在各地的表现也不同.本文主要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素质低、农业依然处于传统农业阶段、旧的社会体制的制约、乡镇企业发展不景气、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城镇化严重滞后等七个方面阐述了西部地区"三农"问题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实现科技兴农不仅需要培养大量的农村实用人才,而且需要设定科学的体制机制,提高科技推广的效率。本文通过构建信息非对称下的博弈论模型,探讨了农村私人科技服务市场消失的原因,分析了科技特派员制度下股份合作、外部监督机制设计如何推动科技服务的效率提高,并分析了二者的交叉作用。文章在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民的农技培训、外部监督职能向农业协会组织转移、构建政府支持下的私人科技服务市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孙津 《中国发展》2009,9(2):51-56
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建设进入深入创制的新时期,其核心问题,是土地生产关系的创制和农民自身的转型。从城乡关系的实际情况以及农村人口的转移来讲,该创制包括两个基本的现代化建设任务。其一,农村必须实施自己的城市化,而不仅仅是建设小城镇、更不是被动地接受既有城市的扩张需要;其二,农民必须在这种城市化的同时实现转型,也即农民将作为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建设主体,使农民本身不再成为“问题”。为此,国家批准新建一大批由农民自己建设的建制城市是一个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2000年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和2008年国家统计局时间利用调查数据,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妇女自我支配时间有所增加、男女自我支配时间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年龄在20-34岁、受教育程度在大学及以上、已婚有偶及零收入者的自我支配时间性别差距最大。对此,文章提出了提高女性受教育程度、增加女性收入、促进家政服务和托幼服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取消农业税是九亿农民的福音,但这一政策的实施直接减少了县乡财政收入,加剧地方财政困难,对经费严重不足的农村教育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动力的农村改革 ,推动着传统精英向现代精英的转变。他们既是农村现代化的开拓者 ,又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后农业税时代的农村及农村社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钢  姜峰 《探索与争鸣》2006,(10):31-33
中国社会进入了后农业税时代,农村社会发展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一方面,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解决孕育着一个新的契机;另一方面,也出现了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如农村土地问题、农民负担问题、农村干群矛盾问题和乡镇机构改革问题等。对此,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阐释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张娟  习裕军 《理论月刊》2006,1(6):61-63
意识形态是论证政治合法性的必不可少的工具,是政治权威合法性的一个重要源泉。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随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的全面转型,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意识形态的分化、多元和冲突,主流意识形态遭受淡化弱化。如何在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与博弈中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有效发挥其思想引导与整合功能,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持续的合法性源泉,是党和国家当前理论研究工作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与变迁透视(1979-199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1992年间,在我国农村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一方面,农村的集体保障制度却趋于弱化,社会救济和五保制度一度出现滞缓局面,不得不进行制度创新,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则因缺乏经济基础支撑趋于解体,具有现代性质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虽然已在部分富裕地区开始建立,但是尚处于探索和试点初期;另一方面,农民的社会保障需求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愈加迫切和强烈了,而且又有新的需求。因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某些传统的社会保障项目退却而现代的社会保障项目尚未来得及建立,致使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着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和不到位的状况,也就构成了这个时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与变迁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9.
赵铁 《桂海论丛》2004,20(4):82-84
按照“三个取消、一个逐步取消、两个调整、一项改革”的要求,农村税费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改革面临的瓶颈及公共经济学有关政府效率及“有限的和有效的政府”等理论,为赋税制度的公共选择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提供了佐证和支撑。源于农村税费改革的乡镇撤并,其意义已经超出了农村税费改革本身,实现了多重效应的结合,推进了农村税费改革向深层次展开。  相似文献   

20.
《新东方》2019,(5)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中国的法治建设历经坎坷却又成就辉煌,最终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康庄大道。总结70年来的法治实践,我们可以得出中国法治建设的基本规律:一是法治建设情况决定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二是法治建设成就反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三是人民群众是推动法治建设的主导力量;四是党的领导下的法治建设自觉。展望未来,我们应当努力在坚定"法治自信"、构建法治文化和实现党的领导法治化等方面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