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诽谤”的话题不绝于耳:前有《孔子》剧组拍摄“子见南子”的感情戏,被孔氏后人指为“是对孔子大不敬”。后有王帅、吴保全因在网络上披露大规模违规征地而以“诽谤政府”被羁押甚至获罪。最近,蒙牛又身陷“诽谤门”。本文拟结合蒙牛诽谤案,仅就商誉侵权认定中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资讯     
《方圆》2023,(3):76-77
<正>江苏南通崇川:能动履职延伸律师权益保障“触角”“检察官,我要申请电子阅卷,今天能不能行?”近日,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检察院案管服务大厅律师接待窗口,一名年轻女子焦急地询问。该女子是一起敲诈勒索案件被告人陆某的辩护律师胡律师。检察官从胡律师口中得知,她接到被告人委托代理案件时,该案已于2022年12月29日由崇川区检察院提起公诉。一般而言,刑事案件进入审判阶段后,辩护律师阅卷需要向法院提出申请,这个流程胡律师很清楚,  相似文献   

3.
山西稷山“诽谤”案3名被告的行为应定性为举报而非“诽谤”,不构成犯罪。即使受害人认定3名干部的行为构成诽谤罪,也只能自己亲自起诉,不能由公安机关侦查、检察院公诉。将自诉案办成公诉案件,县委书记涉嫌滥用职权,公、检、法三家涉嫌违法办案。利用职权法办举报自己的党员干部违反党纪,该“诽谤”案传递出地方“一把手”专制集权的多项警讯。防止地方“一把手”专制集权破坏法治应推进几点改革。  相似文献   

4.
一谈到立法治理网络问题,不少人都会有这样的本能反应:又要管网络了。公众其实也对欺诈、诽谤、造谣、攻击之类的网络问题深恶痛绝,但对“管制”有着更大的警惕和恐惧。中国的很多事,常是一放就乱,一管就死,人们担心“管制”会把网络管死,焦虑于那点儿来之不易的言说空间被“管制”扼杀。  相似文献   

5.
佚名 《政府法制》2009,(19):30-32
因工程款问题引发争执,一方在网上发帖攻击另一方,结果多人被警方以涉嫌“诽谤”抓获。经陕西省公安厅督察介入,汉中市汉台警方撤销了案件。然而撤案后,汉台警方将该案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法院也开庭审理。  相似文献   

6.
审理一起刑事自诉案   审判员遭到恶意诽谤   许宝红是河南省汝阳县人民法院审判员,他由审判席走上原告席缘于审理一起“刑事附带民事“自诉案.在长达近3年的时间里,由于一方当事人凭主观臆断对其恶意侮辱、诽谤诬告,许宝红被检察院立案后,继而县法院停止了他审判工作,痛不欲生的许宝红在流言中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最终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相似文献   

7.
<正>品牌名称:沙海检魂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和田垦区(昆玉市)检察院“坐落在大漠沙海里的检察院”“南疆最偏远的检察院”“只有11人的微型检察院”……在新疆建设兵团检察系统中,和田垦区检察院是一个组建较晚、人数较少、业务发展不平衡的基层检察院。偏远的地理位置、恶劣的自然环境、闭塞的人文交通、司法理念相对落后等原因,一度让我院成为“全国相对薄弱基层院”。  相似文献   

8.
宋丹 《方圆》2023,(1):74-75
<正>品牌名称:微检治检察院:四川省崇州市检察院“每天吃完晚饭,我们一家人会沿着家门口的小河边散步,惬意地聊聊天,享受着茶余饭后的悠闲。但是现在,河水中不仅漂浮着垃圾,还散发出恶臭气味,让人不敢靠近……”在接到公益诉讼联络员的反映后,四川省崇州市小罗村河附近垃圾堆放,造成河水污染的公益诉讼线索,就这样进入到崇州市检察院检察官的视线中。  相似文献   

9.
网络诽谤作为一种法律行为 ,其基本构成要素如行为主体、行为对象和行为内容在本质上仍然根植于人类物质社会而非依存于网络虚拟空间。网络诽谤与传统诽谤形式的根本区别在于传播诽谤内容的媒介不同。就网络诽谤行为而言 ,在现阶段完全抛弃传统管辖制度的论点并不现实。为实施网络诽谤案件的管辖 ,传统国际民商事管辖制度应在两个方面发展完善 :首先应适应网络行为的特点纳入新的管辖依据 ;其次应基于案件的实际情况 ,综合考虑各种管辖依据与法律关系的紧密程度 ,采用一种灵活而非僵硬的包容各方利益需求的管辖规则  相似文献   

10.
诽谤木“诽谤木”又叫“华表木”、“表木”,相传是中国最早的举报雏形。据司马迁木”,《史记》卷十《孝文纪》记载,远在五千多年前的尧舜时期,就立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凡政有得失,民皆可书于木上。在晋代崔豹《古今注·问答释义第八》里也有记载“尧设诽谤之木”。这里说的“诽谤”,是指议论是非、指责过失,类似现在的提意见。在尧舜时代,人们在交通要道上埋设立柱,作为辨认道路的工具,即为路标。同时,人们还可以在木柱上刻写意见,因此称为“诽谤木”。到了晋代,“诽谤木”改为“华表木”、“表木”。南朝梁武帝时,改为在…  相似文献   

11.
《法律与生活》2009,(9):M0001-M0001,3
近一段时期以来,所谓的“诽谤政府罪”之类的案件接连发生,成为舆论的焦点话题,从河南灵宝的“王帅案”、内蒙古鄂尔多斯的“吴保全案”到四川遂宁的“邓永固案”,短短几天就爆出三起同类案件。在这些案件中,“犯罪事实”几乎如出一辙:公民在网上发帖,“诽谤政府官员”,当地公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的普及,涉及网络的诽谤案件不断出现,对于被害人的名誉权造成了很大的损害,在司法界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在实践中诽谤罪的认定本身就存在争议,涉及网络诽谤的事实认定更是存在问题.本文结合一个案例,对于网络诽谤案件涉及的管辖、举证责任分配、案件定性等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言论自由和网上诽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兴起给人们表达意见带来了更为广泛的自由空间 ,同时也增大了非法的、有害的言论的传播机会 ,后者就包括诽谤。我拟就网上的言论自由 (表达自由 )和诽谤的关系作一简要的探讨。诽谤法并不只是一味制裁诽谤 ,而是要寻求言论自由和保护名誉权的平衡。在新闻诽谤纠纷出现之初 ,我国最高法院院长就提出“审理名誉权纠纷 ,既要依法保护公民名誉权 ,又要依法支持舆论监督”的原则 ,作为审判的指导思想 ,与上述精神是一致的。按照“两权”平衡的精神 ,就应当妥善处理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言论引起的诽谤争议。在我国法制中 ,主要有两类言论受…  相似文献   

14.
最近关注一则奇闻。 说的是南宁市一女子到马教授处看妇科病,这名马教授却将她带到自己开设的心理诊所催眠治疗。结果,在治疗中,他的精液“莫名其妙”地进入了该女子体内。因涉嫌强奸被抓获后,马教授居然称自己的精液是治疗妇科病的“药引”。这还不算奇,奇的是,事实已经如此清楚——陌生男的体液明显违背妇女意志而进入女子体内——当地检察院却屡屡不予批捕,  相似文献   

15.
融合传统大众传媒信息传播的单向性以及类似人际传播的双向交流特点的网络诽谤犯罪撼动了传统诽谤犯罪立案管辖的理论和规则。公诉案件的网络诽谤立案管辖存在对公安部解释的适用效力、标准、度的问题;自诉案件的网络诽谤案立案管辖涉及证据的收集、证明标准问题。由于网络空间具有的种种特殊性,现有法律法规远远不能满足遏制和惩处日益增长的网络诽谤犯罪立案管辖的需要,根据目前我国立案管辖的立法现状,结合网络犯罪的发展趋势,应明确公共言论与一般言论区别对待的基本原则和审慎运用刑罚原则。法律或司法解释对网络诽谤"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应予以明确列举,增设网络诽谤不处罚的例外规定,建立网络诽谤自诉转公诉的合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16.
随着蒙牛与伊利之间“诽谤门”事件的逐渐明朗,一些“网络公关”或者称之为“网络推手”的不当行为甚至是违法行为,开始受到公众和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如何规范这些“网络推手”进而维护网络文明,成为当前我国净化网络环境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情节严重”作为诽谤行为入罪的一个必要条件,恰当确定其认定标准无疑十分重要。而网络诽谤因其实施域境等的特殊性,司法解释简单地以“点击”、“浏览”、“转发”之“数量标准”作为“情节严重”的判断标准,不仅有司法“偷懒”之虞,更是凸显其实质上的不合理性;应当代之以“导致受害人的社会评价严重降低或者名誉严重贬损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8.
诽谤罪原则上属于“告诉才处理”的自诉案件,但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转为公诉案件。网络诽谤犯罪利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手段,在网络空间肆意传播,已经从传统的线下模式逐渐发展为新型线上模式,当网络诽谤犯罪针对的是不特定的“陌生人”时,已经不仅只是侵犯被害人的人格权与名誉,而且给网络空间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和危害。当达到严重危害社会秩序情形时,检察机关有必要依职权提起国家公诉,不仅维护被害人人格尊严,更捍卫社会公序良俗。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对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网络诽谤行为提起公诉,可以解决自诉案件当事人取证困难的问题,强化对网络违法犯罪的治理,净化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19.
田微 《法律与监督》2008,(11):25-26
自“荣昌现象”大讨论开展以来,学了“荣昌现象”的人也许要问:“其实,他们的一些做法我们同样做了,为什么我们就没有干出好的成绩?”在这场“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暨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中,不少检察院都动了真格,找差距,摆问题,添措施,但就是没有荣昌县检察院的进步大,取得的成绩好,我们不禁要问:“难道他们有制胜法宝吗?”  相似文献   

20.
昨天是“女子虐猫”,今天是“铜须”,明天会是谁?作为一线接触这些网络“大字报”事件的网络编辑们,在网友的“口诛”盛宴后也开始了冷静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