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涉警信息传播具有迅速广泛性、强烈长久性、主体倾向性、不对称性,容易给公安机关形成强大舆论压力,损害公安队伍形象。化解舆情危机,应强化危机意识,坚持有理有利、正面回应原则,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培养自己的"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2.
涉警舆情处置不但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方式,也是公安机关维护良好形象、为民服务的重要手段。当代公安机关能否利用好这一影响力巨大、动员力极强的舆论工具,能否及时地跟踪好媒体报道的热点问题,能否适时地把握住舆论炒作的焦点所在,已经逐渐成为当代公安机关不可忽视的关键课题。  相似文献   

3.
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涉警网络舆情危机处置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黄金期和社会矛盾的凸现期,涉警网络舆情危机时有发生。涉警网络舆情危机具有突发性、传播性、破坏性和交互性等显著特点。因此,公安机关应及时掌握涉警网络舆情动态,运用"公安网络舆情引导管理系统",完善涉警网络舆情预警研判和应急处置机制,掌握网络舆论引导主动权。  相似文献   

4.
公安机关作为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力量,和人民群众接触最多最广泛。在社会转型期,各类社会矛盾叠加,公安民警的执法活动很容易引发社会关注。线下,采用镜头记录监督民警执法,线上,表达着对公安工作的看法和意见。近年来,"聂树斌案""北京雷洋案""太原女民工讨工资被打死""山东辱母杀人案""河南偷瓜事件"等一系列涉警网络舆情引发媒体和网民关注,一旦处置不当极易引发炒作,损害公安机关形象,造成人们社会公平感降低。由执法主体过错导致的极端负面涉警网络舆情会对人们的安全感造成一定影响,导致控制感降低,进而影响人们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5.
网络媒体的崛起构建着涉警网络舆情生态。正面、负面或中性类型的舆情都与公安机关公信力相关联。当前公安机关公信力危机的主要症结在于自身建设不过硬和涉警网络舆情引导培育不到位两个方面。公安机关必须采取“软”“硬”兼施策略:既练好网下硬功夫,取信于民,又增强网上软实力,授信于众,稳步创建和提升涉警网络舆情中的公安机关公信力。  相似文献   

6.
论涉警舆情的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信息传播渠道越来越多,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社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和各种利益诉求增多,公安工作备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关注的情况下,涉警舆情的引导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公安机关组织领导工作的稳定与发展。但是,现阶段涉警舆情引导工作,却面临着诸如社会舆情引导手段单一、反应速度较慢等一系列问题,面对涉警舆情的新形势.我们必须积极应对,采取针对性措施,扎实有效地做好涉警舆论的正面引导工作,进一步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7.
作为社会控制重要方式的法治与伦理具有一定的核心价值契合,因此在依法治国大背景下,公安机关加强警察伦理建设刻不容缓。新型警察伦理应做到有立场、有责任、有忠诚、有规范、有评价。唯其如此,才能够用以指导警察的执法实践,减少涉警舆情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作为社会控制重要方式的法治与伦理具有一定的核心价值契合,因此在依法治国大背景下,公安机关加强警察伦理建设刻不容缓。新型警察伦理应做到有立场、有责任、有忠诚、有规范、有评价。唯其如此,才能够用以指导警察的执法实践,减少涉警舆情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在涉警网络舆情的潜伏期、高涨期和消退期,探究和分析每个阶段客观存在的、特征比较突出的网民心理,把握影响涉警网络舆情的网民心理效应,能够帮助公安机关准确掌握涉警网络舆情的动态,从而做好涉警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10.
网络涉警舆情的特征、影响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成为民众表达各种意见、态度以及诉求的平台和载体,网络舆情成为影响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网络涉警舆情,对促进公安机关信息化、规范化建设和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网络涉警舆情传播的迅速广泛性、影响的强烈长久性和主体倾向性等特性也会给公安机关的工作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何积极利用其正面影响、合理引导负面影响是公安机关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强化公安机关组织领导 改进涉警舆情引导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信息传播渠道越来越多,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社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和各种利益诉求增多,公安工作备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关注,涉警舆情的引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公安机关组织领导工作的稳定与发展。但是,现阶段涉警舆情引导工作却面临着诸如社会舆情引导手段单一、反应速度较慢等一系列问题。面对涉警舆情的新形势,我们必须积极应对,采取针对性措施,在涉警舆情引导工作中,要确立"开放、坦诚"的理念,实现互动,引入"新闻执政"理念,主动沟通,引入"和谐、合作"的理念,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涉警网络舆情频发,对伦理道德、传统文化、政府的公信力等造成了冲击。公民法治意识的觉醒是网络舆情形成的内在动因;警察执法不公或瑕疵是涉警网络舆情高发的主因。在舆情发展的进程中,网民质疑政府公信力的倾向性明显;网民对知情权的诉求强烈。公安机关要通过透明、公平公正执法,树立起良好的职业形象,增强公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度。一旦发生涉警网络舆情,公安机关应以合作而非对抗的理念疏导舆情,迅速发表案件事实,有效缓解舆论压力,引导舆论走向。  相似文献   

13.
当前,网络涉警舆情危机呈多发状态,主观方面的原因有公安机关对舆情信息的收集分析研判滞后、决策部门应对危机的专业化程度较低、执行部门缺乏妥善处置的基本技巧、民警执法不规范现象比较突出等,客观方面的原因有人民群众民主参政意识的增强、社会矛盾的叠加转移、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新闻法律的严重缺位等。减少网络涉警舆情危机,必须在公安机关与广大民警中牢固树立"处置不如预防"的理念,要系统地处理好正确决策、规范执法、谦逊行事、注重细节、及时报送、处理前置、主动出击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舆情打破了民众传统诉求的表达方式,成为现在民意社情反映的主要渠道。涉检网络舆情的存在与发展给当前检察机关建设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与考验。检察机关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涉检网络舆情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规律,立足实际,积极应对,健全机制,科学处置,才能有效维护检察机关的社会公信力,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由于转型期特殊社会环境、网络特征、警察和公安机关自身特性及民众质素影响而导致的网络涉警舆情,隐透出若干潜在危机,如民众对警察的不信任有可能演化为对抗关系、群体极化对社会将产生巨大的离心作用、无控制的网络涉警舆论潜伏着政治危机并危害国家安全。警示警察及公安部门网上网下齐抓共管,以改善自身形象的方式改变网络涉警舆情的负面倾向。  相似文献   

16.
从2003年孙志刚事件至今,较大规模的"网络"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研究近十年来的涉警网络舆情重大危机事件的生成规律,其产生既有一定的偶发原因,也有必然原因,既也有涉事主体公安机关及民警执法失当原因,也有涉案当事人的网络素养原因。涉警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与其他危机对比,具有关注度高、质疑争论多、矛盾尖锐复杂、非理性宣泄多、酿成网下行动的机率大等特征。与其他网络危机事件一样,涉警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具有较明显的演化周期,一般经历潜伏、爆发、持续、消落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朱令事件是新浪微博一个热门话题,警方微博和其他微博相比显得有些沉默和迟缓,而个体网民则反应迅速,博文数量大,形成了舆论声音不对等。所以,面对涉警舆情,应强化程序应对、夯实实体应对、加强沟通联系,进一步完善公安机关涉警微博舆情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8.
面对当前群众利益诉求增多,社会矛盾多样多发的复杂形势,公安机关要推进社会管理能力创新,完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积极应对涉警网络舆情危机。涉警网络舆情危机具有突发性、传播性、破坏性和交互性的显著特点。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公安机关应对涉警网络舆情危机的主要策略有:健全涉警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机构和队伍;加强互联网虚拟社会的服务和管理;运用"公安网络舆情引导管理系统",完善涉警网络舆情预警研判和应急处置机制,掌握网络舆论引导主动权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涉警网络舆情的出现对传统公安工作机制和模式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公安机关应加强研究,采取有效方法,积极应对,妥善解决涉警网络舆情问题。  相似文献   

20.
如何应对网络涉警舆情危机,不仅是当前公安机关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也是衡量现代警务机制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网络涉警舆情危机具有严重的破坏性,可能影响实体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对政府的权威性和公安机关的公信力产生严重影响。公安机关必须对其予以高度重视,要从社会和谐发展大局和政府及其公安工作全局加以审视和考量,抓住现实工作中的重点、难点、敏感点,积极采取措施,科学、及时、有效应对网络涉警舆情危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和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