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不知从何时起,手持“大哥大”在大街上、商场内潇洒漫步成了都市里的一道流动风景线。不少人对此颇有闲议。报刊上曾有一幅标题为《小菜不贵话费贵》的漫画,画的是一男士在某菜节场用公费手机向家里报告:“老婆,这里的白菜比那边便宜五分!”辛辣地嘲讽了那些手执公费“大哥大”者“崽卖爹田心不痛”的败家子行为。  相似文献   

2.
近期,我在淄博参加省骨干教师培训期间,有幸看到了著名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的一幅漫画,题目是《画说教育》。画面上,一个表情默然的人,在支起的木板上,用同一个模子,一个接一个地制造“泥人”,木板的一端已摆放了一批刚刚制造出来的一模一样的“泥人”,另一端还  相似文献   

3.
1997年两会期间 ,农工党中央提交了题为《关于尽快建立国家级自然博物馆的建议》的提案 ;2 0 0 1年两会期间 ,农工党中央又提交了题为《关于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基础上建立国家级自然博物馆的建议》的提案。在短短的几年间 ,就某一个具体问题两次作出提案 ,这在农工党参政议政的历史上是很少见的。那么 ,农工党中央为什么对这一问题如此关注呢 ?要提高全民素质 ,不能缺少国家级自然博物馆  有一幅漫画是这样画的 :在博物馆的入口 ,一队“白丁”鱼贯而入 ;而在博物馆的出口 ,鱼贯而出的却是清一色的学士、硕士和博士。这幅漫画妙就妙在它用…  相似文献   

4.
戈涛  遵敬 《人事管理》2001,(2):35-35
近日,从《人民日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漫画,题目是“年终工作总结——由武松打虎想到的”。画的内容是武松打虎胜利归来,腋下夹着一只死老虎,死虎的背上写着“成绩”二字,左边依次是潘金莲、武大郎、景阳岗酒店的老板,右边是县太爷、猎户,个个胸前戴着红花,脸上露着笑容,从武松张着的大嘴说出这样一句话:“县太爷的关怀、哥哥的培养、嫂子的照顾、酒家的指点、猎户的发现……”  相似文献   

5.
4月5日的《讽刺与幽默》上,刊登了一则多年难见的“谢罪书”。谢罪人是小有名气的漫画作者冯贵波,他的“罪”就是抄袭了外国人的两幅漫画.其中一幅获得了《人民日报》举办的1998年“奇星杯”体育漫画赛一等奖;一个人抄袭或者说剽窃他人的作品,其实并不新鲜,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新鲜的是抄袭者勇于在报纸上“公开谢罪”。冯贵波的“谢罪书”共400多字,我们不妨摘录其中几句:“我是做弊者,我要检讨,我向原作者谢罪。其次,向广大读者谢罪,因牵扯进这种事,愧对广大读者。第三,向各位老师和编辑人员谢罪,不想给大家添了…  相似文献   

6.
编完《竹枝图》,长长舒了一门气。《百喻图》、《唐诗图》、《世相图》、《竹枝图》,同丁聪先生二十多年的合作,即所谓“陈文丁画”尽在于斯了。我成长的时代,是一个赞歌盈耳的时代。起初是大家倾心竭力地唱,许多人(包括我)是发自内心地唱,以为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全  相似文献   

7.
案头有这样一幅画:一只大腹便便的老鼠,美滋滋地吃着一条大鲤鱼。而站在老鼠旁边的一对花猫却嚼着老鼠吐出来的鱼骨头和老鼠弃置的鱼头鱼尾巴,看上去倒也有滋有味。这幅“猫鼠同食”的漫画,着实令人一惊。  相似文献   

8.
漫议“诗中有画”丁远直诗中有画,是中国诗歌创作的优秀传统之一。苏轼《书摩洁蓝田烟雨图》评赏王维的诗画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中国文艺批评史上首次明确地提出了诗画的审美关系。纵观中国诗史,“有画”之诗可谓源远流长,无论是质...  相似文献   

9.
在自然界里,猫本来是老鼠的天敌,可是诡计多端的“鼠辈”,为了“鼠假猫威”的阴谋得逞。竞兴起“钓猫”之术。日前,一本杂志上刊出一幅“鼠钓猫”漫画:一只老鼠扛着一根钓鱼杆,鱼钩上的钓饵是一条鱼。作者给这幅画起了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题目——“钓猫去”!看罢,令人捧腹之余,更多了几分回味,猫天生是降服耗子的,而画中的老鼠竟要“钓猫去”,可见耗子之狡诈,也过于猖狂! 猖狂是猖狂,可这种现象着实存在。在鼠辈的“钓术”中,有的“猫”就上钩,让老鼠牵着鼻子走,为其所用。有人借“狐假虎威”之典,作了一篇“鼠假猫威”。其文曰:  相似文献   

10.
专家评画     
漫画是一种幽默语言形式,是画出来的评论。但无论是说还是画,须使人一看就明白。这幅漫画画得很认真,也相当精细,画面效果好。但有一个缺点,就是表现不够清楚,一下看不明白,须看说明才懂。所以作为插图,那是好的,但作为漫画,就有所不足。我试作一图(右图),看这样画是否清楚?——方成背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司机杜宝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同一地点,被电子眼“执法”105次,最终被罚款10500元。时事报告4翻云覆雨手——点评:如果小说《战争与和平》的作者——俄国文豪托尔斯泰在世,肯定自叹不如!时事报告4责任编辑:黄小丛E-mail:huangxiaocong…  相似文献   

11.
世界漫画大会,是全球规格最高的漫画创作学术会议,每两年举办一届。2002年10月,在日本横滨召开的第五届“世漫会”临近结束时,大会组委会宣布:第六届“世漫会”将在中国郑州举办。这是祖国大陆首次承办“世漫会”。令人无法想像的是,击败北京、上海等诸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发起并全力参与申办这届大会的竟是一位年龄仅有26岁、被誉为“中国第一幽默女生”的杨尚君……女教师凭兴趣闯进“漫画王国”杨尚君与漫画结缘,应该说与兴趣有关。很小的时候,杨尚君就特别喜欢看书上的漫画和电视里的动画片,张乐平笔下的三毛,《聪明…  相似文献   

12.
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课少不了引人入胜的开头。为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要讲究开头艺术,在“巧”字上狠下功夫。我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总结并实践了开头的六种方式,今提出供同仁们参考。一、漫画开头我在讲“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节教材时,充分利用中学生求新、求异特点,借助于艺术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事先准备好的漫画(一个老农坐在桌前,双手捧着《经济信息》报,桌上还放着《市场指南》,认真地进行思考。下面写着“以前”上级让种什么就种什么,“现在”种什么好…  相似文献   

13.
台湾奇美实业公司董事长许文龙是岛内颇具影响的企业家,也是民进党和陈水扁的幕后金主之一。在美化日本殖民统治、鼓吹“台独”的日本漫画书《台湾论》中,他诬称“台籍慰安妇自愿且享有尊严”,从而沦为千夫所指、臭名远扬的“民族败类”。2001年12月30日,“超级台独智囊团”台湾智库成立后,他又是该智库的主要赞助人和12名顾问之一,再次暴露了他死心踏地地为“台独”卖命的丑恶嘴脸。  相似文献   

14.
一幅漫画上画着一位教师去买水果,结果发现卖水果的全是孩子,并且都是自己的学生,漫画题为“桃李满天下”。这幅漫画不无夸张,但却发人深省。当今社会强烈的商品浪潮不断冲击着中国各个领域,校园也泛起了阵阵涟漪。不少学生也放下课本下海经商,这个现象愈演愈烈。有的学生下海经商是自愿的,他们被花花绿绿的世界所吸引,被满把钞票所吸引,被花天酒地的生活所吸引……他们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忘记了人生的价值在干“奉献”,只记得生意经里的“发财”,失去了学生的纯真,成了拜金主义的牺牲品。有的学生下海经商是由于家长头脑中仍…  相似文献   

15.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高瞻远瞩地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①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也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  相似文献   

16.
近日在报上看到一幅漫画,画面所表现的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两个人正在鬼鬼祟祟地搞权钱交易,图下题为“天知、地知……”。 这画使笔者联想起了古代一位叫叶存仁的清官的故事。据《成宁县志》载:叶为官30余年,甘于淡泊,毫不苟取。有一次离任时,僚属派船送行,依依话别,直到明月高挂,但见划来一叶  相似文献   

17.
通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深深感到小于同志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辩证思想贯穿始终。针对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情况,小平同志五次三番地强调这个问题。他先后提出了: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四项基本原则;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等一系列重要观点。这一思想反映了小平同志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和他科学理论思维的一贯性特色。认真学习《邓选》第三卷,深刻领会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很强的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种庄稼要抓“农时”,打仗要抓“战机”,教师教育学生,也要抓“时机”。“时机”是具有时间性的有利的客观条件,掌握好“火候”,才能有成功的希望。我国最早的教育理论专著《学记》中就提出“时”的问题,说“学其可之谓时”,强调教育要抓“时机”。教育的“时机”,就是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和运用最适合的方法和手段,在最有效、最易发生作用的时间里进行教育。抓教育学生的“时机”,要充分利用好“时间”这个客观条件:当“时机”未到,要善于等待,不可冒失;当“时机”到来,要立即抓住,不可放过;当“时机”已过,  相似文献   

19.
漫画之页     
《公安教育》2004,(12):53-53
也是质量问题许创哲画用我们的偏见,总能读到更多的偏见魏克画战术选自《环球时报》抬轿子佚名画猩猩讲课选自《环球时报》退化论漫画之页  相似文献   

20.
桐乡漫画渊源深厚,中国漫画史上最早出现的第一本漫画刊物《上海泼克》,是由桐乡人、漫画家沈伯尘创办的;这里还产生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