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三化”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原经济区建设也为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然而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依然面临着诸多困境,必须从加强宣传教育、推动制度创新、强化项目抓手、健全土地集约机制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进“三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法存在于社会之中,没有法律基础的社会是混乱无序的,而法律规则的真正落实需要特定的文化环境予以润泽和保育。中原经济区法治文化建设刚刚起步,在宏观层面和微观角度还存在诸多不足,必须构建法治区域与培育深厚的法治文化,才能为中原经济区的繁荣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在对全国省市(区)县500名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问卷调研基础上,围绕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政协履行职能“三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阐述,进而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政协履行职能“三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4.
中原经济区是全国主体功能区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当前河南高等教育在发展规模、区域布局、学科设置、服务经济社会机制和与周边区域高等教育合作机制等方面与中原经济区的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的地位存在着一些不适应的因素.因此河南省应采取促进高等教育规模较快发展、高等教育区域布局更加合理、集中力量建设与中原经济区建设主导产业群相关的学科和专业、密切高等教育服务经湃社会机制以及河南省高等教育与周边区域高等教育建立合作机制等措施来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5.
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形成是河南人民长期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对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落实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关键要靠先行先试、探索创新。先行先试政策空间十分巨大,落实先行先试政策,要抓落实,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要有探索创新的勇气和胆识,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上,要有理有据。  相似文献   

6.
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规划为河南人民带来持久的发展动力和无限遐想。当前,政府管理社会所要应对的社会问题更加复杂和严峻,政府社会管理体制还存在诸多弊端。解决社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是构建中原经济区过程中政府的公共责任和职能使命。因此,建设中原经济区必须从创新社会管理入手,通过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政府再造、创新管理体制等方式方法、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及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提供和谐稳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共同财富。河南地处中原,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准确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传承性、生态性、变异性和民族性等特征,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河南得天独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力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共同繁荣,更好地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8.
中原经济区建设已快速起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三化”协调发展必将带动县域金融业务需求的剧增,必将给县域金融业带来市场机遇和挑战。担负服务经济发展的金融业应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带来的业务需求,在采取有效风险防范措施的基础上,强力拓展金融业务,提升综合支持力,谋求经营效益提升。  相似文献   

9.
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载体和平台,是河南省在新时期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软实力的今天,中原经济区建设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建设,而要以全局的思维把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作为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点核心来建设.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要有科学的中原经济区城镇化战略格局。为此,要培育郑汴洛大都市区,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发挥好以城带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正确的科技观是做好科技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建设中原经济区,促进中原崛起是当前我们工作的重心之一.但是,目前河南仍存在科技研发水平相对落后,知识产权观念相对薄弱,人才资源相对紧缺,科研成果转化率相对偏低等问题,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就必须重视科技创新,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下简称为马克思主义三化),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性认识与时代特点、中国现实相结合的过程及产物。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的科学观点,以对待真理应有的科学、严肃的态度去认识马克思主义三化,对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科学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立足中原经济区实际,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于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发掘中原经济区在地域、人口、经济、文化等面的特殊性,结合社会管理创新的时代要求,找出中原经济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心,即实现统一性和自主性相结合,促进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并抓住重点领域和人群,探索点、线、面相结合的社会管理创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能够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和可靠的思想保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要通过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教育,普及科学知识,提倡科学精神等措施来加强河南省的新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关中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中天水经济区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横轴和包昆通道纵轴的交汇处,被确定为全国主体功能区重点开发区域。本研究在于描述关中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基础和环境,提出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科学规划引导,促进城镇体系布局优化;发展新型工业化,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动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承载力;利用资源优势,推进特色城镇化;加快城乡统筹,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河南省面临着由"劳务输出大省"向"劳务用工大省"的转变。因此,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权的保护,将有利于农民工自身劳动技能的提高,有助于促进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应从完善法律法规保护、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完善培训资金投入、优化现有培训项目及注重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等方面,来落实对农民工教育培训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的主旋律。如何实现“中国梦”成为全国人民不断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作为统战工作来讲,就是以“同心”思想引领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18.
中原经济区建设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旨在统筹中原发展,促进中部崛起.这一发展战略能否实现,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素质的高低.公民素质的培养,有赖于公民教育的有效实施,在充分考虑三个内容维度、遵循三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做出合理而有效的行为是加强中原经济区公民教育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学视角分析,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新常态背景下,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市场准入的限制条件。中原经济区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应运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根本上解决发展方式粗放、创新不足等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坚持绿色发展战略,形成生态产业体系,从而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坚持开放发展战略,加大产业融合发展力度、推动产业合理转移,打破环境治理的地方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20.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城市社会转型不断加剧,保证就业仍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社区就业作为社会就业的一种有效形式,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发展步伐缓慢。但随着社会转型的逐步加深,社区就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加深认识,加大改革力度,完善社区的管理体制,提高社区就业人员素质,加强资金扶持,才能使得社区就业不断发展,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维护弱势群体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