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就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提出若干思考.提出:科学的领导制度是党治国理政的根本保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的目标是发展党内民主和民主决策机制;必须加强党的集中统一;提高制度执行力,维护制度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2.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领导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领导体制,都是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有着鲜明的时代性。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对它们提出新的要求。十六大报告指出,全党“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 一、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要按照党的十六大  相似文献   

3.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必须以提高科学性为核心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必须提高干部素质,完善各项制度  相似文献   

4.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时代、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客观要求。必须按照“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要求,积极推进党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领导体制、机构设置、工作制度、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等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决定改革的必然性;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改革的价值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与走群众路线相结合,依靠人民群众推进改革,是改革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第五部分“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之中,专门讲到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并强调指出, “这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在第十部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中,再次提出, “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可见,党的领导方式和  相似文献   

7.
洪松林 《党史文苑》2006,4(12):34-35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决定改革的必然性;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改革的价值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与走群众路线相结合,依靠人民群众推进改革,是改革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这就告诉我们,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三大主要任务之一。那么,为什么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如何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对政治体制改革有何影响?本文拟就此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这就告诉我们,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三大主要任务之一.那么,为什么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如何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对政治体制改革有何影响?本文拟就此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10.
党的领导制度是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大浪淘沙的革命进程中,党最终承担起了领导革命的任务,由此党开始探索建设党的领导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党对领导制度建设进行了进一步探索,坚持和巩固了党的领导地位,期间虽有短暂的挫折,但在改革开放以后,党吸取经验教训逐步调整了党的领导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新时代党中央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在坚持党领导一切的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与完善了党的领导制度。  相似文献   

11.
胡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推进党的制度建设,要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当前,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对提高军队各级党委科学决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2.
我国政治文明发展有两个着力点,一是通过制度完善使原有制度中政治民主的价值预设充分实现;二是健全制度体系以保障政治生活体现应有的现代政治文明。这就需要在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加强以下制度的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制度;建立民主政治的保障性制度;建立科学的权力运行制度。通过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13.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指导原则,即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提出了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出了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出了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这四个方面是政治建设篇章的重要创新部分,深刻领会这些思想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目标的内涵,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4.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新时期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党的领导水平和执 政水平的提高。本文在分析当前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出了一 些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因此,实现执政创新,尤其是从制度上实现创新,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根本途径,本文将对此作一定探讨,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党建文汇》2002,(21):74-7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一定要准确地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这一论述揭示了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坚持和完善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格局;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不断探索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的实现形式;必须从制度体系上健全和发扬党内民主,保证民主集中制的正确执行,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和完善执政方式的探索经历四个阶段。党改革和完善执政方式的最主要内容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积极有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改革和完善执政方式的基本经验是深化执政理念与注重总结经验相结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相结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统一,加强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的制度建设,扩大执政资源,增强社会整合能力,巩固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党的领导制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党的领导制度的两个主要方面是党内民主和党政关系,发展党内民主以推动人民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条重要途径。党政关系是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首要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领导制度改革实际上是以法制化为取向,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法制系统。一、党内民主法制化,党内民主法制化就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相似文献   

20.
正坚持正确方向,是改革行稳致远、取得成效的根本所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要从政治高度深刻认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的重要任务,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确保党的领导全覆盖,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