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文章通过将旅游划分为旅游目的 地、游客和旅游开发者等三个主体进行分析,提出旅游内在价值的概念,并指出旅游内在价值在游客选择和旅游开发时起到重要的作用.文章指出旅游内在价值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并以此推断出旅游内在价值可以作为评判地区旅游禀赋的重要因素;同时提出了通过重构旅游内在价值的方法,对旅游禀赋平庸和匮乏地区进行旅游开发拓展思路.在探讨涉及到自然和文化的旅游问题时,强调以旅游内在价值作为统一标准进行分析.文章指出构建旅游内在价值是旅游开发时需要考虑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2.
赵丽华 《前沿》2014,(15):113-114
湟源丹噶尔古城历史文化悠久,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艺术价值,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开发优势。本文就丹噶尔古城文化旅游开发价值和优势条件进行分析,对丹噶尔古城文化旅游开发提出了相应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3.
滕志朋  肖文欢 《前沿》2013,(1):186-189
福建土楼和围龙屋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杰出产物。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把“人…‘环境”以及“人与环境”都理解为生态性的,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有机统一。土楼和围龙屋承受着旅游开发带给它的正面和负面双重影响,但不利于保护传承它的方面更严重。保护传承土楼围屋,就必须保护其整体的生态性。因此,应测定旅游容量,严格限制游客人数;加强监管,禁止和消除目标群体损害土楼和围屋生态的行为;加强对土楼围屋蕴含的生态文化精神的宣传和弘扬,以保护传承土楼和围屋。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决策由精准扶贫向乡村振兴的转移,中国乡村旅游的结构形成了多方介入的行动者网络,并由此演变为主体交互的关系世界。与此对应,人类学研究呈现了存在论转向与行动者聚焦,继而派生出“多物种民族志”与“多主体人类学”等前沿成果。由此,聚焦旅游研究的“向内转”,将视点由以往关注的旅游线路、游客流量与行业产值等外部表象,转向更为内在的行动主体,考察旅游交互中人的存在、相互关联及价值实现,并关注旅游过程中行动者网络的主体兼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金宗志 《当代广西》2014,(21):37-38
正如今,"跨界"成为流行热词,并在不同行业被不断实践,日益发展为全球化时代的一种潮流。跨界是指突破原有行业惯例、通过嫁接外行业价值或创新实现价值跨越的行为。跨界融合产生的创新驱动力和强大竞争力,为旅游业提升价值内涵、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探索,引发广泛关注。业内专家人士更是积极互动深入讨论,为旅游跨界融合注入生动阐释、强化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秦皇岛市拥有一流的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面对全国各地旅游业竞相发展的强劲态势,秦皇岛志在依托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规划,抓住冀东经济区统筹发展的难得机遇,围绕提升生活品质、创业品质和旅游品质,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新名片,以国际化、特色化的价值取向,以国内外先进城市为目标,  相似文献   

7.
康万英 《前沿》2009,(12):102-10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快速建立与发展,我国正在快速推动和加快深化改革的步伐。现代社会发生巨大而深刻转变,同样也推动和加快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文化与旅游文化的快速发展,这一切将对西部的经济与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不仅可以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甚至可以成为凝聚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8.
王远坤 《求索》2008,(9):74-75
从生态文化视域来看,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生态系统有内在关联性。乡村生态系统的形成是一个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不断交互作用的累积的过程,乡村旅游开发不能重自然生态而轻人文生态,不能无节制地过度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在当今城市(镇)化的进程中,要注重保持和延续乡村生态内层的文化根性和价值特色。欠发达地区发展乡村旅游要注意保护自身的人文生态,要注意尊重和维护乡村旅游经济中村民的主导地位和经济利益,并且注意克服乡村旅游给当地人文生态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孙九霞 《人民论坛》2023,(9):98-102
随着社交媒介的普及和旅游直播的兴起,全国多地文旅局长“出圈”形成热议,促使政府、学界、业界共同思考新时代文旅产业发展和营销创新所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在新媒体的助力下,文旅直播成功地打造了丰富的地方形象,构建了亲和的人地关系。在本质上,这是对媒介化社会新型市场需求与营销手段的积极回应,与旅游创作者经济的兴起密不可分。在新的社会背景与技术条件之下,地方文旅产业正在发生蝶变,其核心在于重构人-技术-地方关系。具体来说,需要营造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兼具的文旅直播生态圈,有效地整合旅游内容生产中的“稳”与“变”两股力量,构建以地方文化为核心的文旅产业。  相似文献   

10.
张丽君 《求索》2013,(8):143-145
旅游文学是一种历时性存在,有广义狭义之分。在古代没有现代性意义上的旅游文学.而只有一般意义上的旅行文学。现代旅游文学与传统旅行文学在内涵与外延等方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创作的主体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者或旅游业界人士,而非迁客骚人,其审美内涵则多是描写旅游客体、记述旅游活动、抒发审美愉悦和人生感悟,其在审美、认识等外,有着积极推进旅游业的发展与进步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鹰 《今日浙江》2008,(17):38-38
树立生态文明的旅游发展观,就是要把生态文明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在发展旅游经济和保持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中,实现旅游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当前,省委、省政府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对于旅游业来说,就要切实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来推进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免费开放使博物馆旅游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根据对湖北省博物馆到访者的调查发现,免费开放背景下游客的感知价值由质量价值、服务价值、休闲体验价值、场所价值及成本价值五个价值维度共同构成。游客在质量价值、休闲体验价值上感知较高,而对服务价值、场所价值的感知较低,对成本价值的评价最低,这表明免费开放背景下博物馆游客总体感知价值较高。同时,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以及行为特征的博物馆游客在感知价值上存在显著差异。为更好地发挥博物馆作为"文化窗口"的基础功能,通过促进博物馆旅游发展来真正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博物馆应注重角色的转换并重视大学生市场的开发。  相似文献   

13.
秦会朵 《理论月刊》2023,(8):93-102
乡村文化旅游是文化旅游重要的发展业态,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而乡村文化旅游作为一种资源开发型、市场导向型产业,目前对政策、资源、资本依赖性过强,内生式发展动能不足,这主要源于对核心要素认知失真、参与主体间行为失调、文化价值失语三重阻碍因素。采用“驱动力(Driving Forc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DRS)模型对乡村文化旅游进行价值重构,可为三重价值失语问题提供一种解决路径,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符号经济与旅游符号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丽芝 《求索》2008,(10):36-37
现代旅游经济活动中,特定的本土旅游景观对游客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这种特定的景观就是旅游符号。其实,旅游本身就是一种符号经济的消费范式,它一方面通过“原滋原味”的具有代表性的本土符号来吸引游客,另一方面通过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传达人们的精神共鸣,实现文化创新。所以,旅游规划与开发应该根植于民族原文化土壤,同时兼顾文化全球化、多元化的“凝视”取向,对旅游符号的意义加以适度创新。最终让旅游活动及旅游业持续兴旺,并推动旅游符号的开发和旅游地旅游经济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李思恒 《创造》2002,(2):25-26
地处滇中北部昆明和攀枝花两大城市之间的武定县,由于历史和自然诸多因素制约和影响,形成了“山区、贫困、民族、宗教”四位一体的特殊县情,经济一直处于贫困状态。同时,也正因为自然、地理、地质构造、气候、历史和民族文化等因素影响所致,又给武定这块贫穷的土地,造化了奇特山川、河流,留下了著名的狮子山、关坡欧州风光和武定大裂谷等丰富而又宝贵的旅游资源。如何紧紧抓住中国加入WTO,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云南建设旅游大省的发展机遇,云南武定旅游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旅游资源分散,开发程度较低。狮子山风景区…  相似文献   

16.
《今日上海》2008,(11):43-43
自2006年起,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连续三年推出“上海工业旅游年票”。午票为旅游爱好者提供了自由、便利、灵活的出游方式,彰显观赏、使用、收藏三大价值,不仅丰富了上海都市旅游的产品体系,而且适合家庭游、自由行、短途游、商务团等,满足不同人群多元化的需要。今年11月,《2009上海工业旅游年票》正式发行!这本备受瞩目的“旅游口袋书”又会给人们带来哪些惊喜呢?  相似文献   

17.
陈健 《公安学刊》2011,(5):82-85
旅游警务是警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敏感性强、安全要求高,流动性强、主动要求高,服务性强、素质要求高等是旅游警务的鲜明特征。旅游警务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于为全国旅游景区治安工作提供示范样本,推动旅游景区治安管理创新,促进公安队伍管理转型升级等。  相似文献   

18.
提从古到今隆昌人就有打造雕琢青石的习俗,大量的青石文化作品成了记载隆昌发展的“立体史书”。青石文化成了隆昌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旅游景观,发掘整理青石文化中蕴涵的价值,是隆昌“打造西部青石文化城”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亢雄 《思想战线》2012,38(1):105-109
旅游是人的活动,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指向人,因而对人的幸福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旅游的本质应该是人追求幸福的一种活动,这种幸福源于人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体验,体验是为了幸福并且可能实现幸福。旅游幸福研究对学科、旅游实践以及旅游者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哲学、伦理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不同视角,可以对旅游幸福做全面的考察和探究。旅游幸福研究的根本归宿就是"为了旅游者的幸福",这也是旅游所应担负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20.
候光荣  刘强 《创造》2002,(4):22-24
几年前,一提起阳宗海,可能没有几个云南人不知道的,当时其名声和影响力据说可达港澳甚至远及东南亚,作为旅游度假、会议、休闲的好去处确实风光过几年。但是,近两三年来,其门可落雀,游人寥寥的冷清场景不仅令人看了伤感,也使人沉思、让人反省。虽然,作为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情况是常见的,但是,任何兴衰都有因。从阳宗海旅游度假开发区的兴衰分析中,或许可以为云南旅游发展提个醒。阳宗海所在的宜良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仅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就有两个,即阳宗海海滨游乐场和九乡风景名胜区,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