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们采用抢风穴水针注射治疗马骡前肢跛行14例(闪伤性10例、风湿性4例),治 愈13例,1例闪伤性的未愈。 穴位:抢风穴。针刺1.5~2寸深注入药液。 药液:跛行安(或镇跛痛)10毫升、  相似文献   

2.
四肢病是马骡多发病之一,对农业生产有严重的影响。祖国兽医针灸治疗马骡四肢病,疗效高,治愈快,方法简便,使用范围广泛。兰州兽医研究所曾应用针灸治疗马骡四肢病,已取得一定的疗效,近年来应用新针强刺、电刺、新针透穴等针法,疗效又有所提高。今年四月中旬至九月下旬,共针治马骡四肢病74例,其中前肢风湿45例,后肢风湿14例,全身风湿5例,膝关节炎10例。经过针治,疗效在82%以上,且应用的针法简便,针治次数较少。  相似文献   

3.
我们用气针疗法治疗牲畜神经麻痹、肌肉萎缩、扭伤、闪伤、风湿症等,获得了较好效果。 穴位:前肢上部:外侧在肩胛部皮下或抢风穴处,内侧在腋正中,针体向后上方,肘头部针体向前上方,刺入5寸左右。后肢上部:外侧在膝关节外后方,内侧在内股部,均在皮肤疏松处。四肢下部:患部周围。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1974~1981年采用火针疗法治疗母猪产前或产后瘫痪12例,治愈11例。方法是取百会、肾门、追风、滴水、大跨为主穴,抢风、涌泉、尾尖、锁口、后三里为配穴,隔天扎针一次,连扎2~3次。对前肢麻木严重者着重扎涌泉。抢风穴,后肢麻木严重者着重扎滴水、大跨穴。  相似文献   

5.
我园饲养的1只9岁雄性亚洲象,1988年1月8日患肩周炎,导致运动障碍,经用维生素B_(12)和维生素B_1混合抢风穴注射收到显著疗效。临床症状 体温36.1℃,脉博50次/分,呼吸6次/分,运动时右前肢拖拉前进,站立时免负体重,患肢肩甲部下沉稍外展,触诊肩臂肘关节区皮温较高,肌群紧张硬固,患肢较健肢长1cm,针刺反应敏感。精神稍沉郁,食欲和大小便不认异常。治疗方法 用维生素B_(12)5mg,维生素B_1200mg混合于抢风穴注射,每日1次,内服消炎痛1500mg,每日2次,经4天治愈。两年来未复发。  相似文献   

6.
笔者用烟气穴位注射,治疗家畜腰肢病(风湿、闪伤)31例(马15例、骡7例、驴9例),均经1~2次治疗而愈。 选穴 前肢选抢风、膊尖、膊栏、膊中、弓子,后肢选大胯、小胯、汗沟、仰瓦、巴山、肾棚、百会。 治疗方法 取香烟5支,长输液胶管2个、烟嘴及12号长针头、100ml注射器各一个。将病畜保定在  相似文献   

7.
笔者用中西兽医结合方法治疗耕牛臂神经丛损伤,取得满意效果。 具体治法 选定患部的抢风穴、膊尖穴、膊栏穴、肩井穴消毒后,取25%葡萄糖40ml加VB_1 1g等份注入4穴中,每日1次。0.25%普鲁卡因以每公斤体重1ml量1次静注,隔日1次。跌打丸每日2次,每次10粒用50~100ml白酒为引。一般  相似文献   

8.
中兽医针刺疗法具有适应广、疗效高、操作简便、经济实用等特点,数千年流传至今,深受群众欢迎和国外兽医界的关注。但由于针具古老,不易掌握,影响疗效和推广普及。为了使祖国兽医针刺技术为更多兽医人员掌握并服务于畜牧事业,笔者对血针和圆利针的行针进行了改革。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临床中,应用普鲁卡因、强的松龙抢风穴封闭,治疗马、骡前肢闪伤62例,其中1次封闭治愈49例,2次封闭治愈12例,显效1例,总有效率为100%,治愈率达98.4%。 封闭方法 ①取0.25%普鲁卡因10ml、强的松龙125mg/5ml备用。②患畜站立保定,术部按常规进行剪毛、消毒。③术者左手大拇指压迫术部进行定位,然后,采用18号针头刺进穴位内约4.5cm,将吸好的  相似文献   

10.
兽医针炙术治疗畜禽疾病,具有治疗范围广,疗效迅速,操作简便,经济实用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现将最常用的四种传统针治方法,介绍如后。 (一)圆利针治疗 圆利针又名白针,《元亨疗马集》记载“拽皮泄湿气,白针弓子穴”即指此种针法。近年来有些兽医用毫针代替圆利针,但圆利针有进针快、不易弯折、针孔愈合快、适于留针、刺激量大,疗效高等优点,所以仍为多数临床兽医应用。 1.针法:应用圆利针治疗,一般病畜不需特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兽医电针麻醉的历史虽然只有短短几年时间,但已成为当前兽医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种麻醉方法。196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首次实验成功马骡耳针麻醉(穴位注射),并用这种方法为马骡进行了各种手术200余例,成功率达90%以上。197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部队军马防治检验所和北京市兽医院开始采用电针麻醉(取抢风、三阳络透夜眼穴组),  相似文献   

12.
治疗牛后肢闪伤病一般多采用针刺大胯、小胯、大转子等穴,但对骚动不安的牛,常出现针刺部位不准或损伤骨节的现象。因此我们改用针刺后通膊穴,配合血针肾堂穴,共治疗5头牛,轻的针一次,重的针二次即愈。  相似文献   

13.
(一)材料和方法: 1.器材:兽医常用的小宽针及圆利针。 2.选穴:主穴交巢、鼻梁、山根;配穴耳尖、脾俞、脾之俞、后三里、八字。除交巢穴留针3~5分钟并行捻转手法外,其余各穴都不留针。 3.疗效判定:经白针治疗1~3次而症状消失,完全恢复健康者为痊愈(即食欲恢复正常、粪便正常);如经3次白针治疗,症状未消失者则为失败。  相似文献   

14.
关节捩伤是在外力作用下,关节韧带、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组织的闭合性损伤,是使役用牛的一种常见病。对于水牛的关节捩伤,过去我们多采用在患部周围及有关穴位注射药物的方法来治疗。但治疗效果较差,疗程也较长。不少病牛因长期不愈而失去耕作能力被过早地淘汰。从1979年起,笔者用关节腔注射强的松龙的方法治疗水牛关节捩伤14例,治好11例。其中有的病例病程长达一年,曾用多种方法治疗未愈。而用此法治疗在短期内收到显著效果。现将治疗方法和有关病例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15.
临床用放四蹄头血方法来治疗蹄叶炎、蹄冠炎、球节扭伤、蹄部钉伤、痉挛疝、结症、中暑等病。从防病角度看,放四蹄头血也少生病,马血多而精气少,故马必于针刺出血少生疾病。 蹄头穴的部位,一些书籍记载:蹄头毛边上缘3分,从正中向外旁开4~8分的血管上,此穴血管较粗大,按压时略有波动感,前蹄较后蹄偏的多些,每蹄各一穴,急刺3分,出血量300~500毫升(《兽医手册》兰州兽医研究所编著,1972)  相似文献   

16.
兽医针灸新疗法是在传统针灸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毫针、水针、气针、电针、蹄针、眉针、痧针、割治、埋线、结扎、容豆、插枝、耳钉、按摩、推拿、软烧、磁穴等疗法均属于这个范畴。这些疗法一般都具有方法简便、适应症广、疗效迅速、经济适用等特点,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1979年6月10日甘肃省天祝县石膏矿区将一头右前肢系骨粉碎性骨折的骟马用汽车送至我校家畜病院。经我们治疗约三个月,完全治愈,8月28日出院。大家畜粉碎性骨折是不多见的,特别是系骨的粉碎性骨折更少。兹将治疗经过介绍如下。 患畜8岁,系驾车辕马。在6月9日上午劳役时受惊摔倒,右前肢发生骨折。当地兽医作了简单治疗。临床检查所见:该马为重挽型杂种马,体型较大,营养良好,性情驯顺,对患肢注意自动保护。患畜右前肢高度跛行,有时可以看到蹄尖能轻轻着地,运步时三肢跳跃前进。右前肢蹄冠缘上有一较大针  相似文献   

18.
个人在兽医临床上经常使用阳关、命门二穴。用此二穴治疗各种病畜二百余头,其中包括腰部风湿、腰部闪伤、脊筋疼痛、寒凝气滞所引起的牛腹痛、马痉挛疝等。有的配合药物治疗,有的单用针灸,疗效显著。现将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省信宜县广大兽医工作人员,在认真学习山东省针治猪病的经验、积极推广普及兽医新针疗法中,对猪的新针疗法,从穴位数量、定穴方法到针疗疾病的范围,都有了新的发展。现以山东的经验为基础,结合我们在这项工作中的一些主要体会,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天门穴在中兽医临床上常用来治疗感冒、癫痫、破伤风等,但尚未见有关针刺该穴下中枢神经的报道。1978年以来,作者采用针刺天门穴下中枢神经的方法对全放血牛进行保定,经54例的实验观 察,证明有效率在92%以上,保定效果迅速、可靠,收到了节省人力、物力、安全、放血充分等效果。另外,还对12只家兔和10只鸡的天门穴区下中枢神经进行针刺观察,收到了相似的效果。(一)材料和方法1.动物与针具:选用健康黄牛54头,家兔12只,鸡10只,性别、品种(兔、鸡)不限。牛用自制的直径3~5mm、长150~200mm的粗圆利针;家兔和鸡用6~9号注射针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