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次用蜂胶作为佐剂,研制出鸡新城疫-减蛋综合征(ND-EDS)二联灭活苗。在开产前1个月左右,用该苗按0.5ml/只的剂量皮下或肌肉注射免疫蛋鸡,接种后20d测ND抗体(HI法)效价为6.25~7.0(log2,下同),EDS-76抗体(HI法)效价为6.5~8.0。用ND-EDS油乳剂灭活二联苗做对照,进行免疫持续期平行测定对比试验,免疫后180d,蜂胶苗免疫组鸡的ND抗体滴度为8.5~8.7,EDS-76抗体滴度为8.3~8.5,与油苗免疫对照组鸡的ND抗体(8.6)和EDS-76抗体(8.1)效价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P>0.05)。用禽胚做中和试验揭示,该苗免疫半年后,其保护率仍可达90%以上。田间试验表明该苗安全性理想;免疫4.5月ND抗体效价达9.0,EDS-76抗体效价为8.0  相似文献   

2.
试制的鸡减蛋综合征(EDS)蜂胶佐剂灭活苗中蜂胶含量为6mg/ml。用此苗按0.5ml剂量给开产或临开产母鸡接种后15天,测免疫抗体滴度达2 ̄(-8)~2 ̄(-10),60天测免疫抗体滴度达2 ̄(-9)~2 ̄(-11)。实验室试验结果和田间试验结果初步表明EDS蜂胶苗的近期免疫效果优于EDS白油苗。  相似文献   

3.
应用鸡新城反(ND)、减蛋综合征(EDS-76)、大肠杆菌病三联油佐剂灭活苗进行田间免疫试验,结果表明该三联苗免疫鸡不仅抗体水平高,而且免疫持续时间长,具有与单苗同样的免疫效果。被检血清中ND抗体HI平均效价比卵黄高1~2个滴度;血清与卵黄中EDS-76抗体HI平均效价基本相同(P>0,05),可用卵黄代替血清作为血清学检验材料。卵黄中未检出大肠杆菌凝集抗体。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兔抗鸡IgG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抗体的间接ELISA法,其抗原包被浓度为4mg/L,待检血清与酶结合物的最佳稀释度各为180,酶结合物、抗原抗体的作用时间分别为60min,30min,封闭液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分别为1%和60min,OD值大于0.287的判为阳性。用此法检测经IBV灭活苗免疫鸡所产蛋孵出的雏鸡的母源抗体,OD值的P/N值为6.0,15d后降至2.0以下。检测11日龄经IBVH120弱毒苗免疫雏鸡的抗体,其P/N值于免疫后第18d达峰值(3.7)。调查的54群发病鸡,其抗体阳性率为100%,P/N值为4.0~7.5  相似文献   

5.
用分离自甘肃兰州和天水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L_2株和Ts株,以对倍的蜂胶水乳剂为佐剂,制备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蜂胶灭活疫苗。用该苗0.5ml接种5日龄或7日龄雏鸡,免疫后21天AGP抗体阳性率可达50%~60%,免疫后28天,AGP抗体阳性率可达100%。用该苗1ml免疫产蛋鸡,免疫后21天AGP卵黄抗体效价可达1:64以上。  相似文献   

6.
将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AVAV)J-1株经一系列培养和蚀斑克隆,筛选出一株蚀斑大小为2.7~3.1mm的克隆株(JN-1株)。该株分别以10 ̄(5·725)TCID_(50)足掌皮下注射和10 ̄(4·725)~10 ̄(6·725)TCID_(50)肌肉注射1日龄肉鸡,以5×10 ̄(6·725)TCID_(50)肌肉注射肉用种鸡,均不产生任何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在敏感雏鸡体内传代5次和鸡胚细胞内传代10次,无毒力返强现象。雏鸡的最低免疫剂量为10 ̄(3·725)TCID_(50),抗体持续时间达9个月以上。用JN-1株免疫1日龄肉用雏鸡后7、14、21和28天分别用强毒于足掌皮下攻击,临床保护率分别为2/10、9/10、10/10、10/10,病理保护率分别0/10、7/10、9/10、10/10。抗体应答反应和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证明,JN-1株的免疫作用是由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完成。体外中和病毒试验显示,JN-1株抗血清能中和J-1、S_(1133)、FDO和H_(9307)株。在5个有疫情的肉用种鸡场共免疫28000余只仔鸡和种鸡,免疫后再无AVA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7.
以鸡传染性腔上囊病(IBD)和新城疫(ND)为模型研究自拟中药免疫增强剂(简称补益方1、补益方2)对IBD弱毒苗和油乳剂灭活苗、ND油乳剂灭活苗的免疫增强效果;用间接ELISA法测定鸡血清IBDV抗体效价,以微量血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测定血清ND血细胞凝集抑制(HI)抗体效价。结果表明,补益方1与IBD弱毒苗和油乳剂灭活苗配合使用,血清IBDV抗体P/N值在测定期内(4~39d)都高于免疫对照组;补益方1和补益方2对ND油乳剂灭活苗均有一定的免疫增强效果,其中补益方2的免疫增强效果(平均为1.020)明显优于补益方1(平均为0.410),从而认为补益方2与IBD疫苗、ND疫苗配合使用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可以提高机体体液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8.
用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微量血清中和(SN)试验跟踪抽检了同群两种不同免疫程序的12组次共142只鸡的传染性囊病(IBD)中和抗体滴度。结果表明,该群1日龄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高达8.3log_2并且较整齐,雏鸡母源抗体半衰期约为4.3~5.0天,用SN免疫监测不同的免疫程序及其实际效果,说明在中和抗体滴度降16.0~6.5log_2(15~18日龄)时首免效果最好。该方法准确且敏感性高,可用于鸡群免疫监测,指导合理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9.
用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与经兔轮状病毒(LaRV)免疫的BALB/c。系小鼠脾细胞进行融合,融合成功率为22%。经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筛速杂交瘤细胞,阳性率为29%左右。对其中6株强阳性的杂交瘤细胞进行了亚克隆,获得高产亚克隆杂交名细胞,用BALB/c小鼠生产了腹水,鉴定后选取2株强阳性高效阶的杂交瘤细胞,以ELISA阻断试验检验其分泌抗体的特异性,以直接ELISA测其敏感性,用琼脂双扩散试验鉴定类和亚类型别。结果1B_3为IgG,,2B_4为IgG_(2b)。  相似文献   

10.
用纯化的肝片吸虫可溶性抗原免疫BALB/C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ELISA筛选和3次克隆化培养后获得3株分泌抗肝片吸虫单克隆抗体的杂支瘤细胞(3A_6、3B_8、3D_5)。3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经ELISA检测均属IgG_1亚类,上述杂交瘤细胞经反复冻存、复苏和连续传代培养,证实其分泌抗体的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11.
采集四川省农村散养的鸡、鸭、鹅、鹌鹑、鸽和野外麻雀的血液,分离血清,应用微量血凝抑制(HI)试验检测减蛋综合征(EDS-76)病毒感染情况。阳性率为:鸡3.01%(13/432),鸭44.86%(436/972),鹅28.81%(119/413),鹌鹑3.57%(27/756),鸽18.75%(18/96),麻雀30.56%(11/36);另外在1985年疫病普查时采集并保存的鸭、鹅血清中也查到了DES-76抗体,阳性率分别为鸭43.30%(42/97),鹅26.40%(29/110)。  相似文献   

12.
用蔗糖不连续梯度纯化的减蛋综合征(EDS-76)病毒包被ELISA板,建立了检测EDS-76抗体的间接ELISA法。经测定,抗原最适包被浓度为1μg/mL,待检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200,以OD490>0.3,P/N>2.1判为阳性结果。对4个鸡场的120份鸡血清进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43.33%,80.00%和93.33%。  相似文献   

13.
将纯化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组织毒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用ELISA、病毒中和试验检测分泌抗体,获得了6株稳定分泌抗IBDV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命名为NIB-1,NIB-2,NIB-3,NIB-4,NIB-5,NIB-6;6株McAb均具ELISA特性和免疫沉淀特性,亚类鉴定表明,前4株属于IgG_(2a),后2株属于IgG_1。杂交瘤细胞冻存6个月后复苏,均能稳定分泌特异性McAb。  相似文献   

14.
用MD_(11)/75c,SB_1,HVT_(FC126)三个马立克氏病毒株分别免疫Bal/c小鼠,获得10株分泌抗马立克氏病毒(MD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FM_3、FM_(17)、FM_(24)、FM_(28)、FM_(42)、FM_(45)、FM_(62)、FM_(53)、FM_(54)、FM_(159).这些单克隆抗体都具有免疫萤光反应特性,其腹水抗体的FA效价为10 ̄3~10 ̄5,其中FM_3、FM_(42)、FM_(53)、FM_(159)等单抗具有ELISA特性,腹水抗体效价为10 ̄3~10 ̄5。FM_(150)识别血清I型MDV;FM_3、FM_17识别血清I型MDV;FM_(53)、FM_(57)识别血清Ⅲ型MDV;FM_(45)识别血清I和Ⅱ型MDV;FM_(24)识别血清Ⅱ型和Ⅲ型MDV;FM_(42)能识别三个血清型MDV。这些单克隆抗体可用于MD早期诊断,和疫苗质量的监测。  相似文献   

15.
已构建的能表达大肠杆茵耐热性肠毒素1(ST_1)-β-半乳糖苷酶融合蛋白基因工程菌株E.coliDH5a(pXST_1)经轧鼠灌胃试验证实没有毒性反应。采用超声波粉碎法裂解菌体,再辅以氢氧化铝胶制冬抗原,免疫接种BALB/c鼠,获得抗融合蛋白抗体,乳鼠灌胃中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抗体能中和天然ST_1肠毒素活性,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以该菌株免疫的雌性EALB/c鼠产下的乳鼠吮吸初乳后,能够抵抗1个鼠活性单位ST_1肠毒素的攻击。E.coliDH5a(pXST_1)工程菌株可作为预防大肠杆菌性腹泻基因工程菌苗的侯选菌株。  相似文献   

16.
用猪水泡病病毒(SVDV)抗独特型抗体(Ab_2)2B_6─Ab_2和4H_9─Ab_2分别免疫BALB/c小鼠,制备SVDV抗─Ab_2(Ab_3),通过ELISA、正向间接血凝试验(PHA)、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RPHI)和细胞中和试验结果表明,Ab_3为特异性的抗SVDV中和抗体。提示SVDVAb_2能模拟SVDV抗原的中和表位,在实验动物中具有类似SVDV的免疫原性。SVDVAb_2抑制ELISA结果表明,SVDVAb_2可作为一种生物探针,检测猪血清中抗SVDV抗体。  相似文献   

17.
应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FM_14)及其荧光标记物(FM_14-FITC),对接种IBD疫苗、强毒感染和自然病例鸡组织进行直接荧光抗体试验(DFA)、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和琼脂扩散试验(AGP)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鸡接种疫苗后10天内DFA和Dot-ELISA均呈阳性反应,而AGP只在接种后6~8天的样品中检出抗原。22例人工感染鸡和40例自然发病鸡组织的检测结果表明,DFA和Dot-ELISA的敏感性基本一致,且高于AGP,它们的整鸡阳性率分别为96.8%、95.2%和38.7%;所有的AGP阳性标本Dot-ELI-SA和DFA均为阳性,后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87%。96批次(被检鸡群达38700头份)野外送检病例之脾、肺、肾和法氏囊组织切片DFA阳性率分别为40%,11%、10%和88%,而总阳性率则为95%。  相似文献   

18.
采用腹腔接种和1次脾内注射禽呼肠孤病毒(ARV)蛋白免疫小鼠,经3次融合后,共筛选出8株分泌抗禽呼肠孤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这8株McAb均可与ARVS1133株、FDO株发生反应,而与IBDV,MDV,EDS-76病毒不发生反应。经亚类鉴定,AE7,AF8,BD1,DH10,EE5为IgG1;AD6,CG4为IgG2a;AG7为IgG2b。腹水效价在10 ̄3~10 ̄5之间。  相似文献   

19.
采用差速离心和蔗糖递度超速离心法提纯了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AVAV)H_(9307)株,并用SDS-PAG电泳技术分析其结构蛋白,该病毒主要由8条多肽组成(VP_1~VP_8),它们的分子量分别是145、130、115、72、70、65、42、39KD。用Westernhlotting免疫印迹技术分析这些多肽的免疫活性,与同源病毒株抗血清出现5条可见的反应带,分别是VP_1、VP_2、VP_4、VP_5和VP_7;与异源病毒抗血清反应只出现两条可见的阳性反应带,分别是VP_1和VP_2。  相似文献   

20.
用绵羊肺炎霉形体(MO)抗原免疫BALB/c小鼠,融合其脾细胞和SP2/O骨髓瘤细胞,筛选出6株分泌抗MO的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系。用间接ELISA法对3株McAb做特异性分析,该McAb只特异地与MO抗原发生反应,而不与猪肺炎霉形体、山羊无乳症霉形体抗原发生反应。用检测MO抗体的间接ELISA与IHA比较检测绵羊血清中抗MO抗体,前者的阳性检出率较后者高7.1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