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优秀领导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早已像雷锋一样,成为老幼皆知的先进人物典型,几十年如一日地“感动”着“中国”。然而,人们不曾知道,由于中国当时所处历史时代的特殊性和政治敏感性,焦裕禄事迹的公开报道并非那么一帆风顺。《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的作者、著名记者穆青,直到逝世前才透露:“曾经感动和激励过几亿人的焦裕禄事迹,差一点未能发表;是彭真同志蒙难前夕巨手拍板,才使人们读到《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通讯。但是,彭真同志生前不让我们  相似文献   

2.
<正>焦裕禄是人民群众的好公仆,是领导干部的好榜样。他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正值当地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之际,他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战天斗地,努力改变贫困面貌。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积劳成疾,不幸逝世,年仅42岁。1966年2月,《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同时刊登了《向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焦裕禄同志学习》的社论,在全国掀起了学习焦裕禄的热潮。  相似文献   

3.
焦裕禄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发了穆青与冯健、周原同志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1990年,李雪健主演的电影《焦裕禄》正式上映。一篇通讯和一部电影,已经把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的形象深深地镌刻在人们的记忆中。用长篇小说的形式再次书写焦裕禄,还有没有必要?这是我在面对长篇小说《焦裕禄》时,不由自主产生的疑问。  相似文献   

4.
王军 《党史博采》2014,(5):32-33
一 今年是焦裕禄同志逝世50周年。1964年5月14日9时45分,焦裕禄在河南郑州病逝,终年42岁。1966年2月7日,新华社、《人民日报》同时刊发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焦裕禄这个名字传遍了全国。  相似文献   

5.
2014年5月14日,是“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逝世50周年纪念日。自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了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后,作为共产党领导干部楷模的焦裕禄,曾感动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6.
焦裕禄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发了穆青与冯健、周原同志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1990年,李雪健主演的电影《焦裕禄》正式上映。一篇通讯和一部电影,已经把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的形象深深地镌刻在人们的记忆中。用长篇小说的形式再次书写焦裕禄,还有没有必要?这是我在面对长篇小说《焦裕禄》时,不由自主产生的疑  相似文献   

7.
焦裕禄身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进行了全文播发。焦裕禄同志的先进事迹催人泪下,深深地打动了每个人的心。从此,焦裕禄的名字传遍了神州大地……然而,你可曾知道,当初宣传焦裕禄同志的先进事迹曾经历了一段艰难、曲折的过程,焦裕禄这个典型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相似文献   

8.
<正>焦裕禄是中国共产党培养出来的一名优秀党员干部。50多年来,我们党对焦裕禄精神的学习弘扬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尤其是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让全国人民永远记住了焦裕禄这个不朽的名字。改革开放前对焦裕禄精神的学习弘扬  相似文献   

9.
正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亿万人民从此记住了一个不朽的名字———焦裕禄,同时也让这篇文章的作者——新华社记者穆青为广大读者所熟知。但穆青为什么要在焦裕禄逝世两年以后重新报道焦裕禄事迹,并在20世纪90年代又两次撰文宣传焦裕禄精神呢?本文通过  相似文献   

10.
焦裕禄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发了穆青同志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1990年,李雪健主演的电影《焦裕禄》正式上映。一篇通讯和一部电影,已经把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的形象深深地镌刻在人们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11.
柳建伟 《求是》2012,(19):60-61
焦裕禄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不计其数,焦裕禄的知名度可以列入最高的几个。中国人熟悉焦裕禄,一是通过穆青写的发表于1966年《人民日报》上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是通过拍摄于1990年由  相似文献   

12.
焦裕禄是千千万万个共产党员的典型代表,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时代精神,什么是我们的精神追求,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品质。学习焦裕禄,要以焦裕禄为榜样,做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  相似文献   

13.
<正>56年前,《人民日报》发表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让焦裕禄走进了亿万人民的心中,并影响了半个多世纪,成为所有党员干部永远学习的榜样,然而慧眼识焦裕禄的“伯乐”却鲜为人知。笔者查阅大量资料,了解到焦裕禄的老上级张申在发现、培养和宣传焦裕禄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现将这段珍贵的历史撰写成文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4.
穆青  冯健  周原 《共产党人》2009,(11):20-25
2009年是焦裕禄同志逝世45周年。重温1964年2月《人民日报》刊登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焦裕禄的光辉形象再次浮现在眼前……"1962年冬天,他来到当时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肆虐的兰考担任县委书记,带领全县人民战天斗地,奋力改变兰考贫困面貌。1964年5月14日,积劳成疾的焦裕禄同志因肝病不治不幸逝世,年仅42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想的仍然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风范。"2009年4月1日,在河南调研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专程赶赴焦裕禄纪念园,瞻仰焦裕禄纪念碑,参观焦裕禄事迹展,向焦裕禄陵墓敬献花篮,并看望焦裕禄同志的亲属,与兰考县的干部群众进行座谈。与焦裕禄子女亲属围坐在一起,习近平亲切地询问着他们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感怀着焦裕禄同志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习近平动情地回忆说,"焦裕禄精神不仅影响着你们,而且影响了几代人。1966年2月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穆青等同志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我当时正上初一,政治课张老师念了这篇通讯,我们当时几次都泣不成声,特别是讲到焦裕禄同志...  相似文献   

15.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通讯发表后,一个向焦裕禄学习的热潮在中华大地上迅速展开。这篇长篇通讯的第一作者,就是当时的新华社记者穆青。2003年10月11日,作为新中国新闻工作者的楷模,82岁的穆青辞别人世。在去世前夕,穆青才向世人透露了一个保守近40年的秘密:“曾经感动与激励过几亿人的焦裕禄事迹,差一点没能发表。是彭真同志蒙难前夕巨手拍板,才使人们读到《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通讯。但是,彭真同志生前却不让我们说这事,要求我们一直严守秘密。”穆青对真相的吐露,把人们的思绪又带回到40年前那场史无前例的暴风雨前夜……  相似文献   

16.
在石品近年来的国画人物画作品中。以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描绘主题的《阳光焦桐》,无疑是重要的一件。这件作品是专意为纪念焦裕禄逝世45周年而创作的,起因是为习近平拜谒焦裕禄陵园之挚情所感召。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工作过的地方——河南兰考参观考察时指出,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向他学习。他强调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做到深学、细照、笃行。半个世纪前的“老典型”至今仍能熠熠生辉,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8.
正"就这样原原本本地写,群众这么热爱、怀念的县委书记是很少见的。在他身上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全部的优秀品质。共产党员应该做到的他全做到了。我们一定要把他写出来!写不出来,我们就对不起人民!"——穆青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以头版头条的位置发表了由穆青、冯健、周原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并配发社论《向毛主席的好学生——焦裕禄学  相似文献   

19.
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作为新时期的市(县)级“一把手”,我们要以焦裕禄事迹为教材,以焦裕禄品质为镜鉴,以焦裕禄精神为标尺,向焦裕禄同志看齐,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相似文献   

20.
正重温《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书,我深深地被焦裕禄的感人事迹所打动。这位干部的楷模、真正的人民公仆,把他的简朴清正的家训一点一滴渗透进了子女的筋骨血脉之中,使优良家风代际相传,值得党员干部终生鉴照。立家规,硬性约束。焦裕禄为他的家庭立下了3条规矩:从小培养劳动观念,干不了大事干小事,干不了重活儿干轻活儿;艰苦朴素;领导干部的孩子不能搞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