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笑话(5则)     
互相欺骗 一天,父亲见小约翰的脸上拖着两条叫人恶心的鼻涕,说:“约翰,去把鼻涕擦掉,爸爸给你两分钱。” 小约翰听了,连忙跑出去,不一会儿就回来了,向父亲要钱,父亲说:“爸爸没钱,只是哄哄你。” 父亲的话刚落音,小约翰就笑嘻嘻地说:“爸爸,我  相似文献   

2.
合唱队员     
外婆的口袋太神秘了,它似乎是我童年生活中的一个迷。听话的时候,外婆会从口袋里为我掏出一个奖励;摔倒了,外婆会从口袋里掏出一颗安慰的糖。在外婆口袋的吸引下,在妈妈的歌谣中,在爸爸的膝盖上,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童年。1968年的一个傍晚,身为总工程师的爸爸突然对我说:“我们要离开上海了。”我天真地拍着双手,欢天喜地地盼望着从未有过的旅行,坐火车、坐轮船,我们来到了北方的一个小镇,从此开始了一个没有糖果、没有笑容的少年时代。我渐渐长大了,我隐约地知道,爸爸被打成了什么“东西”。那是场政治运动,我就是在这样一…  相似文献   

3.
童年时,我跟随爸爸妈妈住在印尼邦加一个偏僻的胡椒园。由于我平时跟爸爸睡,出入又寸步不离,久而久之,爸爸稍走开一步,我都要大哭大嚷:“爸爸!爸爸!”有一次,妈妈“磨刀霍霍”,打趣地对我说磨刀要杀爸爸。我一听“哇”地哭了起来。哪知坐在旁边的爸爸竟笑开了,一把拉我到他的怀里,哄着我说:“傻仔,你妈是给爸爸剃头,剃个靓头,带你去玩!”这样,我才不哭。果然,爸爸剃光了头,就高兴地把我举得高高的,让我坐在他的两个肩膀上,让我的双手攀着他的脑袋。这时,我居高临下,把爸爸刚剃光的头看得一  相似文献   

4.
父亲:“汤姆,听着,林肯象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是班里最好的学生了。” 汤姆:“是的,爸爸。可是他象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是美国  相似文献   

5.
“我今天的运气真好。”外婆一进屋,便乐呵呵地说:“只花了二十元钱就买了只电热杯。听那小贩说,这家伙经久耐用,耗电又少,是最实惠不过的了。”一听买了便宜货,我也坐不住了,忙起身帮外婆倒水、插线,准备检验这电热杯的质量,只有一旁看报的外公显得不慌不忙,慢吞吞地说:“只怕是便宜无好货哟!”外公的话好像是对的,电热杯插上电源都十多分钟了,可林里的水依然冰冷。外婆不放心,忙把隔壁的王叔叔叫来。王叔叔检查后,告诉我们:“这电热杯根本不能用,它里面的电路早就坏了。”外婆沮丧地坐在凳上,不住地咒骂那可恶的小商贩…  相似文献   

6.
小幽默     
诚实 爸爸:“你吃苹果问过妈妈了吗?” 儿子:“问过了。” 爸爸:“不准说慌.否则我要揍你!” 儿子:“真的问过了,她说叫我不要吃。”  相似文献   

7.
休闲长廊     
我也没办法 警察在市场的人群中抓到了一个小偷,他们把他带到法官那里。原来,这小偷才放出去不久又作案了。法官说:“你不记得我对你说过,我再也不愿见到你吗?”“记得,可我也没办法。”小偷说,“我把你的话跟他们说了多遍,他们就是不听。”  相似文献   

8.
驿路风铃     
催妻有术时装店门前,小刘拉着一位漂亮的小姐说:“你能和我讲几句话吗?”小姐奇怪地问:“为什么?”“俺老婆在里面已经待了很久了,如果她看见我和你说话,马上就会出来的。”话音未落,小刘的老婆果然冲了出来。邻 居张处长夫人带孩子来邻居家串门,一进门,张夫人就对孩子说:“去亲亲阿姨!”“不!”“为什么?”“因为爸爸亲阿姨时,阿姨打了爸爸一耳光。”优 点全家人驾着新买的轿车外出兜风。突然,汽车不动了。一家人顶着毒日使劲推车。推了有两个多钟头,车主人站住了。“他妈的,现在我总算明白了那汽车商的话是什么意思了。…  相似文献   

9.
幽默五则     
要爸爸有啥用 丽丽:“妈妈,我是你生的吗?” 妈妈:“是的,孩子!” 丽丽:“那我哥哥是谁生的呢?” 妈妈:“傻孩子,你哥哥当然也是我生的啊!” 丽丽:“连男孩也是妈妈生的,那要爸爸有啥用呢?”  相似文献   

10.
张家仁我是农工党天津市塘沽区工委的专职干部,是《前进论坛》伴随我学习、生活,指导我工作。看了《前进论坛》今年第8期李汉秋的《我家的光明日报情结》,觉得我们家对党刊也有类似的情结,因此母女写了二人谈。我把《前进论坛》带回家,女儿李佳都要争着看。我就说:“那好,我做饭,你念给我听。”于是,我一边做饭一边听,听到精彩或重要处,还要她重念一下。她爸爸回来,有时也一起听。有好几次,我饭做好了,而她读得正酣,硬是要等读完才肯来吃饭。她读我们党刊的兴趣与年龄俱增,从中学读起,现在都已经大学三年级了,农工党的许多人物和事情她都熟…  相似文献   

11.
"马师傅,我们全家都要感谢你,你可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啊","马师傅,真是多亏了你,我才能找到那么好的工作。"像这样的话,"马师傅"自己都记不清已经听了多少遍了,无论他走到哪,都会有人跟他热心地打招呼,说着感谢他的话。  相似文献   

12.
不知从何时起,有人把家长的社会地位与孩子的座 位挂上了钩。家长的地位越高,孩子的座位越靠 前。因此,竟出现了家长乱加“长”、假戴乌纱帽的 现象。 最近。听说有个小学生回家问爸爸:“你和妈妈是什么‘长’?老师要我填表格。”他的爸爸深知自己的地位与教子的座位间的利害关系,为不使孩子在老师面前黯然无光,便对孩子说:“你就填我是公司董事长,你妈妈是工厂人事科长吧!”家长戴此乌纱帽,孩子的座位自然往前靠,不用在角落里远眺黑板了。 岂料,事隔不久,班主任向这个孩子布置了两道“家长作业”:“回去叫你爸爸帮我弄点……叫你妈妈替我把……”孩子的爸爸、  相似文献   

13.
小时候,听外婆说,照相能勾人魂魄,照相后魂不附体,人就会萎靡不振,如同行尸走肉。在那时,我是很想照相而又不敢照相。稍长,见一些胆大的伙伴照了相仍然活蹦乱跳,于是就对外婆所说产生了怀疑。到了小学毕业,我鼓起勇气第一次照相,就在快门将响的当儿,我陡然想起了外婆的话,于是头皮发麻,脊背冰凉,脑袋紧压着颈子直往衣领里钻。照片  相似文献   

14.
开心乐园     
一误再误青年:“我的信……你有没有交给你姐姐?”孩子:”我姐姐不在家……我交给爸爸了。”青年:“哇!那你爸爸怎么说呢?”孩子:“我爸爸很生气……叫我退还给你。”青年:“那信呢?”孩子:“昨天你不在家……又交给你爸爸了。”我决定去买汽车的那天下着很大的雪,想到这样糟糕的天气里,销售商一定认为不会有顾客上门,我便信心百倍准备大肆杀价。正如我所料,当我进入展厅时,我是惟一的顾客。但销售商一开口,我准备狠狠杀价的希望便立即落空。“小伙子,”他快快活活地说,“你肯定想新车想坏了,这么糟的天气都跑出来买车。”一个盲人在人行横…  相似文献   

15.
三个筛子     
不到最后被吃掉时,谁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处于食物链的哪一级——情场、商海……一个人急三火四地跑到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那人不解地问。“第一个是真实。你要告诉我的消息,是真实的吗?”“不知道,我是从街上听来的。”“现在,你再用第二个筛子去审查。你要告诉我的消息,如果不是真实的,至少也应该是善意的。”那个人踌躇着说“:不,正好相反……”哲人又打断了他的话“:我再问你,使你如此激动的消息,果真很重要吗?”“并不重…  相似文献   

16.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汽车制造工程师。你也许会问我:“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理想呢?”这个工作的确是又脏又累,整天和满是油污的汽车打交道,这有什么好的?很多人这样看。但我有我的看法。我的爸爸是名汽车司机,他已经有二十多年的驾车生涯了,是一位优秀的驾驶员。从小,我便跟爸爸一起驾驶着汽车到处奔波,对汽车很熟悉。天长日久,我对汽车便有了种特殊的  相似文献   

17.
小幽默     
爱太多 父亲:“孩子,爸爸处罚你是因为爸爸爱你!” 儿子:“这我知道,爸爸,但我不应该得到这么多的爱。”  相似文献   

18.
漫画与幽默     
纠正 老师:“沃尔持,你为什么不洗脸?我看得出今天早饭你吃了什么。” 沃尔持:“吃的什么?” 老师:“鸡蛋。” 沃尔特:“您错了,老师,鸡蛋是昨天吃的。” 时机 孩子:“快!警察,我爸爸和邻居打起来了,打了一个小时了。” 警察:“那你为什么不早来叫我?” 孩子:“本来一直是我爸爸占便宜,可现在他有点不行了。” 夸耀 两个孩子各自夸耀自己的父亲。 “我爸爸是一个工程师,他什么都会造。你知道阿尔卑斯山吗?”一个小孩问。 “知道。”另一个说。 “那就是我爸爸造的。” 另一个小孩说: “你知道死海吗?” “知道。” “那…  相似文献   

19.
小时候,爸爸常给我讲故事听。记得有一次,讲的是刘邦和项羽的故事,讲完后,我好奇地问爸爸:“项羽有那么惊人的力气,那样高超的武功,为什么打不过刘邦呢?”爸爸感慨地说:“‘满招损,谦受益’呀!”“什么叫‘满招损,谨受益’啊?”我又问。爸爸拍拍我的肩膀说:“等你长大就知道了。”……学了《青少年修养》第十三课——“诚实谦虚”以后,我终于对“满招损,谦受益”这个格言有了深刻的认识——骄傲自满带来损败,谦虚谨慎受到益处。一骄傲,就不可能再去积极进取,也会错估别人,还会听不进忠告,使自己游离同志和集体之外;相反,谦虚了,就能正确估  相似文献   

20.
一件毛衣     
我织过无数件毛衣。我的爸爸却从没有穿过我织的毛衣。因为,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因工伤不幸离开了我们姐妹和妈妈。 有一天晚上,我正在灯下织毛衣,坐在我身边的妈妈突然含着泪花,沙哑着声音对我说:“再有四天就是你爸爸五十岁的生日了,可怜他一生没穿过一件毛衣。” 躺在床上,妈妈的话反复回响在我的耳边。第二天我就托人上街买了两斤全毛的绒线,瞒着妈妈,凭着记忆中的爸爸的样子,悄悄地织起了毛衣。每织一针,就仿佛看见爸爸向我走近一步,织着织着,爸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