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李峰 《两岸关系》2005,(10):23-26
提起李敖,可以说,在海峡两岸他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是著名的作家,写了100多本书,被禁的书却达到了96本之多;他是历史学家,却又经常在电视屏幕上引经据典地骂人,他还进入了台湾的政坛,却经常忙着吵架和打官司。喜欢他的人说他才华横溢,有实力有个性;不喜欢他的人说他恃才傲物,爱闹事爱找茬。不过谁都不得不承认,李敖这辈子活得精彩,今天趁他在北京期间,我们终于有机会和他面对面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孩子,在上中学时,父母曾为他选择了文学这条路。只上了一学期,老师就在他的评语中写下了如此结论:该生用功,但做事过分拘礼和死板,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一位化学老师了解他这个缺点后,认为他做事过分认真和死板,正好适合做化学实验,便建议他改学化学。这一次,他的缺点正好用在他适合的位置上,因为做化学实验需要的正是一丝不苟。他好像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舞台,化学成绩在同学中遥遥领先,以致后来他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他的名字叫奥托·瓦拉赫。奥托·瓦拉赫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有用之才,就是因为…  相似文献   

3.
在与罪犯的搏斗中,林志华同志不幸以身殉职了。他的牺牲,在他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在公安机关和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震撼。人们用各种方式纪念他,追忆他勤政为民、廉洁自律、秉公执法、英勇无畏的敬业精神和高尚品德,表达发自内心的敬慕和怀念。  相似文献   

4.
庾新顺 《传承》2013,(6):24-26
他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和著名的文化艺术家。在上海,他是创造社和南国社成员;在红四方面军,他戴着手铐走完长征路;在延安,他参加创建了鲁迅艺术学院和中共中央马列学院。他主政齐齐哈尔、长春、广州三市,政绩有口皆碑。  相似文献   

5.
庾新顺 《传承》2013,(8):24-26
他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和著名的文化艺术家。在上海,他是创造社和南国社成员;在红四方面军,他戴着手铐走完长征路;在延安,他参加创建了鲁迅艺术学院和中共中央马列学院。他主政齐齐哈尔、长春、广州三市,政绩有口皆碑。  相似文献   

6.
《春秋》1997,(6)
一1933年,王敬东出生在海阳县盘石村。1949年,考入了胶东师范学校。在这里,接受了大批进步教师的教诲和文学熏陶,他明白了民族的愚弱,是受欺侮的主要原因,发誓要用知识富国强民。1952年,他毕业了。他听从了上级的安排,在掖县一中任生物教师。建国初期的中学生,因为战争的特别时期,解放区停办教育,多是大龄青年,有的学生年龄比他还大。他和学生是朋友,一起聊天、谈生物、谈仿生学,学生常常被他谈得瞠目结舌。他谈科学  相似文献   

7.
前此不久,在武汉召开的首届世界湖北同乡联谊会期间,笔者访问了与会的加拿大湖北同乡会副会长张力生先生,与他进行了交谈,询问了他这次回汉,对武汉的印象和感想?他高兴地回签了我的问题。在欢快的气氛中,他和我交谈起来。他说,我1997年回过武汉一次。几年过去,这次回来,再看武汉,  相似文献   

8.
师生情缘     
大约在1994年,我就陆续收到残疾青年赵凯的来稿和来信.他读过我编辑出版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后,给我写来了第一封信,备述他生活的艰辛和创作的艰难.他生于1970年,9岁患类风湿病,18岁时瘫痪在床,颈椎、腰椎和双髋关节全部“锈死”,身躯僵直成了板状人.在无边的厄运里,他仿佛看不到人生的出路.幸运的是上天赋予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艺术之光给了他坚持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之后,我批阅他的稿子,还给他寄去了一些书刊,并指导他学习.  相似文献   

9.
硬汉范福海     
王玺 《中国保安》2005,(15):56-58
面对犯罪嫌疑人的苦苦哀求和重金利诱,他不为所动;面对不法分子打击报复的尖刀棍棒,他没有被吓倒;他热爱他的职业,尽管这份需要他顶严寒战酷暑、不时要面对凶险的犯罪分子,而且工作薪酬菲薄;他也爱他的家人,但他为他们分担得很少,他们为他付出了太多。十年了,他把爱意深深地藏在心底。他叫范福海,1974年生人,属虎,人也长得虎虎有生气,作为山东省曲阜市保安服务公司的一名保安员,他在保安战线已工作了10个年头。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农村小伙子成长为保安公司一大队四中队队长,他靠的是过硬的本领和宁折不弯的男儿气概。在曲阜老家农村,范福海算…  相似文献   

10.
去年10月初,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研究院和中国武术协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全国先进武术馆校教练员培训表彰大会”。在会上,我见到了前来领将的郭靖武术院院长兼总教练郭靖。当天晚上我在北京一家宾馆找到了他,他欣然答应了我的采访要求。郭靖看起来仍然那么年轻,那么洒脱。5年前,我和他在郑州开会时交谈过,我也曾写过有关他的文章。这次当我问及他近几年的情况时,郭靖说,他现改“行”办教育了,而且经过几年的实践,有了一定的成绩。今天和众多办武校的同行欢聚一堂,走上了领奖台,这说明他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及上级部门的认可,他们武馆的全体教职员工无不为此欢欣鼓舞。  相似文献   

11.
2002年2月,关押在福州市水头少年劳教所的管钧钧在车间干活时,看到《福州晚报》上报道林文和她妈妈自费救助吸毒者的故事。这则报道重新燃起了他求生的欲望。社会对他的歧视使得他感到心灰意冷,反复多次屡戒屡吸,对人生失去了信心。还有6个月就要解教了,可日期越临近他越害怕,思想上特别迷茫,他不知道劳教戒毒后他的道路应该怎么走。痛苦和希望反复折磨着他那颗破碎的心,他向福州日报社的记者发出了求救信,希望能够帮助他与文国英和林文联系上。半个月后,文国英收到了报社转来的这封信。林文读了管钧钧的来信后坚决要求妈妈收下这位求救者,…  相似文献   

12.
宾炜 《乡音》2008,(12)
前些时日,去拜访一位本地的文友。他是搞戏剧的,在文联工作,爱人在乡下某单位,夫妻两地分居,孩子和老母亲就随他在城里,已经十多年了。我叫他李老师,相比之下,我比他幸运多了。我也是  相似文献   

13.
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务副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热地3月9日向记者透露了噶玛巴活佛出走的真相。他说,第十七世噶玛巴是经国务院宗教事务管理局批准,于1992年9月在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县的楚布寺举行坐床典礼的。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区政府对噶玛巴的教育、培养十分关心,曾为他安排了多次赴内地和西藏区内的参观考察活动。我们在楚布寺为他创造了较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楚布寺的各种宗教活动没有受到任何限制。不久前,噶玛巴和他身边的少数人离开了楚布寺,走的时候留下了一封信,我亲眼看到了这封信,他在信中说,他这次走不是背叛祖国和…  相似文献   

14.
王建美 《前沿》2013,(6):145-146
郑思肖宋末元初的一位特立独行的南宋遗民,是一位真性情的遗民,他的行为方式和他的诗文都是他这一身份的注脚和诠释。君臣大义和夷夏之辨重叠融合在一起,对郑思肖的政治选择形成了深刻的影响。他的《心史》充分反映了他的史家意识与遗民心态,是一部扎根于那个时代的著作,郑思肖作为激烈型遗民的印记和标志都反映在他的这部著作中。  相似文献   

15.
陈先生除了数学以外 ,很喜欢给我讲人生的道理。但他最强调的还是要做好数学 ,要让自己有看家本领。什么是好的数学 ,选择很重要。他认为课题的选择是发展中国数学的关键问题 ,要选择好的课题 ,不仅需要远见 ,还需要勇气。陈先生有时回忆起他自己的成就时 ,总是归结为他很幸运 ,他是在正确的时间 ,选择了正确的方向 ,去到了正确的地方 ,找到了正确的老师他总说 ,不要盲目地跟潮流。他是在别人都想去美国的时候 ,选择去了德国。他选择的微分几何方向在当时也不是最热门的方向。他的这些选择表明了他的智慧和勇气。陈先生的言传身教使我明白了…  相似文献   

16.
荐书     
《萨达姆和他的伊拉克》 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n),于1937年4月28日出生在底格里斯河畔提克里特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出生前,父亲就因贫穷和疾病去世了,母亲带着他改嫁给了他的叔叔。清苦的家境和不幸的命运塑造了他那倔强坚忍、不畏风险的性格。 他21就加入了复兴党,曾坐过牢,流亡过国外,最后进入国家政治生活的主流。1979年出任伊拉克总统,使中东这个石油大国深深地打上了萨达姆的烙印。再现昔日巴比伦的辉煌是他的梦想。 他上台不久就经历了八年的两伊战争,随后又是海湾战争的爆发,接着是经济制裁,将20世纪的巴比伦之梦湮灭在漫漫黄沙之中,但他仍不言败!  相似文献   

17.
今天,我們慶祝中國人民偉大的革命的兒子孫中山誕生九十週年。他的名字和成就在我們的隊伍裏受到尊敬,因爲他把四十年的精力全部付給了人民革命。他的名字和成就始終珍藏在我們心裹,因爲他爲了使中國解脫封建迷信的蒙蔽、經濟落後和帝國主義的束縛,獻出了自己的一切。由於他對人民革命事業的忘我的忠誠,他的名字和成就,在我們邁步前進去完成他生前未及完成的事業的時  相似文献   

18.
包力盈是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区幼儿园的小朋友。他三岁开始学习剪纸,而今才满六岁,就能剪各种动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一天我到他家里去看望他,他的祖母、侨眷吴丽华领我上楼,但见四周墙壁上贴满了动物剪纸,琳琅满目,简直成了动物世界。小力盈正坐在书桌旁,聚精会神地剪纸。他发现有人来了,马上抬起头,朝他的祖母做了一个鬼脸,我观看了他贴在墙上和放在  相似文献   

19.
李艳 《今日浙江》2010,(21):46-47
还有很多难题等着他来解决,还有很多项目等着他来推广,还有很多话没有和他说。谁能想到,仅仅出了一次远门,他却再也不能出现在田间地头,和农民兄弟谈笑风生了。他就是扎根农村20多年、全身心为农民服务的义乌市赤岸镇农办主任郑衍英。由于劳累过度,10月17日,郑衍英倒在郑州出差途中,44岁的生命过早地画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20.
杨冬权 《传承》2004,(4):7-8
1962年12月,在纪念百色起义33周年之际,邓小平为《回忆韦拔群》一书题词。题词说:韦拔群同志以他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解放事业,最后献出了他的生命。他在对敌斗争中,始终是英勇顽强,百折不挠的。他不愧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英雄。他最善于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疾苦,对人民解放事业,具有无限忠心的崇高感情。他不愧是名副其实的人民群众的领袖。他一贯谨守党所分配给他的工作岗位,准确地执行党的方针和政策,严格地遵守党的纪律。他不愧是一个模范的共产党员。韦拔群同志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他永远是我们和我们子孙后代学习的榜样,我们永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