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能否与问责有效衔接是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在“功能显效”阶段关注的重点问题,但却遭遇三大阻滞因素:理念定位层面价值认同有限、实施推进层面系统思维欠缺以及具体操作层面行动指引不足。解决问题的三重路径包括: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到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与问责的有效衔接事关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事关加强基层腐败治理、事关构建国际话语平台;运用系统思维加强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与问责衔接机制的制度贯通;优化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与问责衔接机制的技术细节。  相似文献   

2.
《人民之友》2024,(1):70-71
<正>2023年,湖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保民生,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下简称“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2023年前三季度,湖南脱贫地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8.8%,高于全省2.1个百分点。坚决扛牢有效衔接工作政治责任。省委、省政府严格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强化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工作机制,压紧压实各级有效衔接工作责任,坚决克服“翻篇”思想。坚持对标对表。多次召开省委常委会、  相似文献   

3.
欧洲联盟的多层级治理:理论及其模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洲一体化实践打破了“超国家主义”与“政府间主义”相互对峙的局面 ,欧洲联盟倾向于实行一种灵活、动态的多层级治理。本文在分析多层级治理特征的基础上 ,分别评述了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五种治理模式 ,指出在民主合法性的制约下 ,如何选择治理模式对欧洲联盟的多层级治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2012年8月26-28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发展研究所(以下简称亚非所)在所大会议室举办了中日关系国际研讨会,研讨主题包括“中日关系与中日美关系”、“中日相互认识与关系调整”、“日本政府外交中的智库作用”三方面议题。  相似文献   

5.
瀚海歌     
出江南,入西域,英雄意气满。长风急,忽回首,明月漫天山。葡萄浆,石榴酒,为我留一盏。胡杨林,稻香镇,愿人间长安。这些上海援疆的干部人才们,自信昂扬,不辞辛劳,在距离家乡近万里之遥的热土上,默默挥洒着智慧与激情,汗水与青春。产业、医疗、教育、文化……“上海力量”无所不至,援疆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从喀什市到莎车县、泽普县、叶城县、巴楚县,从集中传统手工艺的库木代尔瓦扎路到玉石巴扎、布依鲁克塔吉克族乡、萨依巴格乡核桃七仙园、“网红”奇特村……“上海身影”无缝衔接,天南地北,终归汇作一家。  相似文献   

6.
日本经济现代化史和教育发展史充分表明,教育和经济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关系。经济发展为教育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对教育提出要求,即要求教育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从而经济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质量。教育的发展一方面需要经济为其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又通过教育培训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以促进经济发展。如果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就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则会延误经济的发展。本文仅就日本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加以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7.
农市发[2019]5号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近年来,“互联网+”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对于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帮助农民脱贫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发挥“互联网+”优势,推动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相似文献   

8.
明治时期的日本教育经历了一个由欧化主义到传统主义再到国家主义,各种教育理念相互冲突、相互交融的发展演变过程。1890年《教育敕语》的颁布,标志着日本以"忠孝"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的基本确立。教育思想转变的过程也是国内政治思潮发展变化的真实写照。通过分析日本明治时期各个阶段教育理念及其在不同教育理念下所制定的教育政策,进一步剖析了日本由传统国家向近代国家转变过程中传统与近代、东方与西方思想文化冲突及其融合的过程,以及各种思想与政治力量相互结合对日本近代走向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陈欣新 《港澳研究》2020,(1):88-92,M0005
以澳门和内地的客观现实差异,实现完全的法律统一,是不可能的,也不符合“一国两制”精神。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澳门和广东之间特别是澳门与珠海之间通过协同立法的方式实现立法协调和法律衔接创造了条件。澳门和珠海之间协同立法旨在充分利用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权和珠海经济特区立法权,针对“一国两制”条件下澳门和内地互涉事务纷繁复杂、缺乏经验和范例、不确定的因素在所难免的实际情况,先就互涉领域或需要法律规则衔接的领域的立法事宜取得共识,再通过各自的立法程序制定、修改法律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法律冲突及其不利后果,因此,协同立法本质上是新型“法制协调立法”。  相似文献   

10.
日本企业集团21世纪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泡沫经济的破灭 ,金融危机的冲击 ,使曾因支撑了战后日本经济高增长的日本六大企业集团 ,目前正陷入艰难的摆脱“险境”和处于全面深刻的改革中。本文拟对日本企业集团 2 1世纪走向做一粗浅分析。一、日本企业集团会解体吗 ?在泡沫经济破灭后 ,日本企业集团① 处于激荡的变动中 ,在这些变化当中 ,尤其在“相互持股”持续下降过程中 ,日本出现“相互持股解体论”“大企业解体化”等否定企业集团的论调 ,如奥村宏指出 :目前这种“相互持股”的下降说明“法人资本主义已经走到了尽头”。② 在与笔者多次交谈中 ,奥村宏均坚持其这一观点 ,他认为…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实力与国家安全之间出现的背离现象 ,揭示了现实主义权力政治理论对于未来国际安全新秩序的解释缺陷 ,并通过探讨“9·11”事件及其后续发展对国际安全的影响 ,重新审视了建构未来国际安全新秩序的基础、原则和模式。笔者提出 ,未来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不再是实力的分配 ,而是安全的分配 ;多边协调与单边行动之间的对峙成了决定未来大国关系走向和国际体系发展的主要矛盾 ;强调相互安全成了世界各国在国际安全合作中的主导取向。因此 ,只有以安全分配为基础 ,以多边协调为原则 ,以相互安全为模式 ,世界各国才能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安全新秩序。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高等教育,自进入本世纪以来,一直以令人眩目的速度发展.1945年日本只有48所旧制大学,但到1980年时竟高达1025所。高等教育发展的这种迅猛程度,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极为罕见的。这一发展过程是伴随日本教育政策的变化与日本经济界对高等教育领域的逐渐渗透,扩张而相应地展开的。 围绕着人才培养这一核心内容,日本的教育政策是从“发掘人才”、“开发人才资源”向着“人才开发”,进而达到“培养未来型的全面人才”的连续过程。应当说,这是一个循着两条轨迹的复合变化过程。其一,日本教育的主要特点是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来发展,一方面国家为了发展经济和加强国际竞争,在高等教育方面,大力发展理工科教育,培养经济界所需的科学技术人才,政府将整个教育纳入经济发展计划;而另一方面,由经济界向政府提出种种改革意见,到直接介入中央教育审议会和临时教育审议会,公开提出经济界对  相似文献   

13.
安少康 《法国研究》2000,(1):119-128
世界正进入以信息为载体的知识经济时代,传统教育己难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重智商,轻情商;重分数,轻能力;重学科的纵深性、纯洁性,轻学科的交叉性、兼容性;重单一人才的培养,轻万金油式的通才、全才的造就,所有这些教育习见和陈规日益成为误人子弟的代名词。“全球化”、“一体化”、社会需求的多样化等新时代的特点给现代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复合人才的培养和综合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何谓素质?素质系指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的综合能力,它既具有遗传性,又具有获得性。素质的高低当然与“禀赋”“天资”等先天因素有关,但…  相似文献   

14.
一 绪论 “超越线,走向合”,这就是“2001全罗北道世界书法节”的主题,“超越线,走向合”意味着“超越传统书法,走向新书法”。 本主题中所说的“线”,是指使用毛笔、铅笔等划出的线和笔划等,也指事物以某种标准为中心,相互接触、连接或分割、界定的线,还意味着区分事与事、物与物的界线。也就是说,所谓线,即书法的线,事物之间的界线,20世纪与21世纪的界线。  相似文献   

15.
李国强 《德国研究》2009,24(4):56-56
教育和科研被德国新一届联邦政府定义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是一项“公民权利”,必须倾“民族之努力”与“教育贫困”作斗争,为民众实现“机会公正”。  相似文献   

16.
华文教育形成之初目的比较单一,即教育华裔子弟不忘民族语言,传承中华文化。但随着中国对外交流与影响的日益增强,其所承载的功能已经逐渐多元化,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语言文化教学活动,而逐渐上升为以华侨华人为媒介,以对话、沟通、交流、信任为原则的侨务公共外交行为。本文在归纳华文教育与侨务公共外交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华文教育发挥侨务公共外交功能的主要表现,提出华文教育彰显侨务公共外交功能的三个路径,并进一步指出,通过华文教育与侨务公共外交的双向互动,可以更好地塑造包容、民主、多元、开放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7.
一“理性”包含着多层含义 ,通常是指与“感性”相对立的哲学范畴。不过本文要讨论的“理性”,一是指已从原来的正义、理想、价值、人道与真、善、美的结合逐渐转变为一种涵盖心与物的普遍合理性 ,成为一种主体价值的判断 ;二是指“理性主义”,特指近代学者从自然科学搬用的、用来处理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的一种“自然主义的理性观念”,即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等同起来 ,以自然科学的理性主义精神作为社会科学的依托。“理性”的这两个层面的内容是相互融合的 ,不过当它渗透于文学之中的时候 ,却由于时代和社会的不同而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8.
乌克兰危机被称为“21世纪以来欧洲发生的最大规模军事冲突”,成为西方研究界再度强烈关注中俄关系“风吹草动”的催化剂。这些研究中,既有以宣扬两国关系脆弱性、结盟、存异为内核,并配合一些政客唱衰、抹黑、离间中俄关系的所谓“主流”认知,也有以强韧性、去等级化、求同为内核,尝试客观理解新型中俄关系内涵的“逆流”洞见。从危与机的辩证法角度看,“主流”与“逆流”之间存在着相互转换的可能性。然而,考虑到乌克兰危机恰逢新旧世界转换的关键时刻,西方关于中俄关系的认知要想从“逆流”转变成新的“主流”,显然将经历曲折复杂的过程,尤其是作为已被固化为西方意识形态组成部分的“主流论调”,还会继续成为“‘逆流’而上”难以跨越的一道门槛。  相似文献   

19.
日本第15届中央教育审议会1996年7月19日向文部大臣提交了一份咨询报告,指出要把“在‘轻松宽裕’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作为日本21世纪教育的发展方向。1999年。我国发表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两国在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之时,分别提出了各自国家未来教育的改革目标,日本以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作力第三次教育改革的主题,我国则将推行素质教育列为教育的发展方向。“生存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内涵是否一致?日本提出这种改革目标的国内外背景是怎样的呢?我们能否从日本培养“生存能力”的改革措施中获得一些启发呢?针对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当前俄罗斯外交战略最突出的特点是推行经济外交,从这个研究视角出发,作者叙述了俄罗斯推行经济外交的具体措施,分析了中国在俄罗斯经济外交中所处的地位,对“中俄经济合作关系滞后论”、“滞后的经济合作关系必然影响中俄整体合作关系”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目前中俄贸易合作关系与俄罗斯其他贸易伙伴相比并不滞后,真正滞后的是两国的相互投资合作,目前两国的经济合作水平不足以影响中俄关系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