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四川省委书记杜青林指出:实现富民强省、全面小康,必须更好更快发展。结合乐山实际,乐山发展潜力大,带动性强的关键领域应该是工业,乐山工业的发展对乐山全局性的发展将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本文针对乐山工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进乐山"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跨越,促进乐山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乐山的工业业态仍然以重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体,工业效益不高、环境压力较大、节能减排困难不小等问题仍然突出。乐山工业经济要拓展新空间、实现新突破,必须尽快转变发展方式,把创新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进一步强化政府在工业经济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明确工业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路线图",突出工业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点,建立健全工业创新驱动发展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3.
加快乐山电网建设,必须努力克服电网建设资金困难,建立健全电网建设推进机制,突出重点项目建设,提高供电保障能力,促进乐山工业强市战略、三步走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成都经济圈是四川经济发展的引擎,也是中国西部发展的高地。融入成都经济圈,是乐山参与区域及全球竞争、支撑乐山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当前乐山在工业基础、资源禀赋、交通及区位环境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必须准确定位,大力推进同城化,形成经济圈发展极,更好地融入成都经济圈。  相似文献   

5.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乐山工业强市步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山工业强市的本质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目的是寻求一种乐山工业经济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乐山工业经济的发展既有总量问题,也有结构和制度问题,它需要谋求一种综合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乐山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新型工业化的初级阶段。经过“十一五”发展,工业济快速增长,为乐山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工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带动力不强,园区集中度不高,科技含量低等问题制约了乐山经济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立足“两化”互动,加快工业转型,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和优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同时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加快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7.
乐山地处四川西南部,工业基础相对雄厚,是全省重要的工业城市。近年来,乐山经济快速发展,但工业结构性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制约乐山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乐山工业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轻重工业比重严重失调,2000年轻重工业比重为27%:73%,与沿海发达地区形成强烈反差(沿海发达地区轻  相似文献   

8.
未来5年,是乐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市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宏伟目标,乐山应着力找准发展定位,选择和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从乐山实际出发,未来乐山工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应是: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通过大力实施园区带动战略、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项目带动战略、名牌发展战略、企业家素质提升战略、信息化带动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为把乐山建成“四川经济强市”提供强劲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乐山工业在乐山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去年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44%以上,乐山经济要发展,工业应挑大梁。因此要实现乐山经济发展的新跨越,关键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在工业,突破口也在工业。 一、乐山工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1.发展势头良好。200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3.17亿元,在上年高速增长30.4%的基础上增长18.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0.26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08.2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8%和9.24%;工业产品产销率达96.56%,产销衔接基本平衡。企业扭亏增盈工作取得突破,企业亏损面比上年减少2.16个百分点,盈亏品迭后实现净利润2.8亿元,增长4.01%。 2.体制创新取得成效。109户市属企业在上年已完成转制62户的基础上,去年又有10户完成转制,31户进入实施阶段。全市改制面达到99.1%,其中市属企业改制面达到94.5%。  相似文献   

10.
乐山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加强和重视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可为推动乐山发展调结构、转方式提供一种新的思路。要传承发展"工业精神""工业文化",统筹协调处理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发展、创意产业发展和工业遗产旅游的关系,开辟一条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的今天,如何将经营城市的理念引入到城市建设与管理中,实现其最大限度的增值,已是当前备受关注的一个全新课题。在借鉴香港城市管理和经营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辖区实际情况,探讨珠海梅华街道城市经营的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治理模式,城市经营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实现政府对城市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是治理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有效手段。在城市经营过程中,政府角色和职能的定位尤为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经营的成败。现阶段,政府的中心工作应该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政府应强化公共服务职能,追求公共利益;政府应努力建立良好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政府应建立科学的城市管理绩效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以城市文化实力塑造中心城市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图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的重庆,必须注重城市文化建设,认识当代中心城市形象的基本内涵,把握重庆中心城市形象的核心,描绘重庆中心城市形象的面貌,铸冶重庆中心城市形象的魂脉,培育重庆中心城市形象的主体,打造重庆中心城市形象的载体,增强重庆中心城市形象的神力,提振重庆中心城市形象的精气,塑造优秀的国家中心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4.
数字城市扩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就是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城市由电子商务、数字政府、数字娱乐、数字教育、智能交通等因素相互作用而成。和传统城市相比 ,数字城市具有更大的扩张能力 ,其扩张的模式有 :渐进式扩张、跳跃式扩张、互联式扩张和立体式扩张  相似文献   

15.
当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践证明,从法制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有其存在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但在现有体制结构情况下,也存在着某些弊端,面临着执法困局。设立属于城管自己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提高队伍素质,已成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城市雕塑是构建城市总体艺术形象,反映城市文脉特征,避免城市形象趋同的主要手段之一。以北京中心城城市雕塑建设发展为线索,从西方雕塑源头出发找寻当前城市雕塑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借鉴当代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杰出案例,以及政策和制度上的成熟经验,探寻在未来城市雕塑建设中的规划建设理论架构。  相似文献   

17.
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先进文化的体现。广州城市精神应从确立城市精神的背景意义、城市精神的内涵及城市精神的主旋律等来探讨和理解。  相似文献   

18.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共同价值观念、人文追求的集中体现,是对城市价值目标和市民人文精神的提炼和概括,同时也是该城市凝聚人心、引领风气、展示形象、彰显目标的重要载体。对城市精神的概括提炼,一般应体现和坚持这样几个原则:一是从纵向上看,要承袭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注重传统文化、现代意识、发展理念的结合,体现三者的有机统一;二是从横向上看,要关照经济、关注社会、映照自然,注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可持续发展的结合,达到三者的和谐统一;三是从内容上看,要紧扣民族精神的主题,兼顾一般城市精神的要求,突出本市的特点,做到兼收…  相似文献   

19.
浅论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建设生态城市己作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城市开始成为人们聚焦的一个热点。在大力推进城市化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同时推进城市的生态化建设,是21世纪赋予我们的伟大历史使命,是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浅谈城市辐射效应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城市的辐射效应发挥着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城市的中心枢纽地位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平台;由城镇化战略推进的城市化进程实现了城乡良性互动;在城市的产业优势带动农村产业发展的同时,城市的文化优势也增强了城市对乡村的文明辐射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