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广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广东与东盟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双方贸易往来扩大,经济合作全面展开.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启动,广东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的发展面临着前期开发东盟市场不够、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热效应的压力和出口产品结构亟待调整等方面的挑战.与此同时,由于广东自身拥有独特的先行优势、人缘优势、经济技术优势和"泛珠三角"经济合作的推力等因素,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过程中,广东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有着许多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
广东“东盟战略”及其与新马的经贸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在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中占有1/3左右的份额,而对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还较少,所以有必要从广东"东盟战略"的角度研究其与东盟的两大贸易合作伙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经贸合作.本文首先分析了近年广东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解读和践行广东的"东盟战略".接着重点分析了广东与新马经贸合作的表现与原因,探讨这种合作对广东与新马合作的意义.最后,在结论部分提出若干促进广东"东盟战略"和推进其与新马经贸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广东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广东与东盟经济合作入手,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给广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四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使东盟合作机制具有了越来越多的正式色彩.这种变化并不是事先刻意而为的,而是为解决协议不执行问题、通过讨价还价逐渐演化而成的.东盟国家之所以没有一味地固守其传统的合作特性,而是有所变化,主要是因为作为一种经济合作安排,东盟自由贸易区不仅关系到东盟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政治安全,也关系到东盟作为整体在国际上的信誉.  相似文献   

5.
美国出于政治和经济需要提出了"发起东盟事业倡议"计划,其实质是美国准备与东盟国家签署一系列的自由贸易协定.美国与东盟关系中存在着显而易见的"中国因素".美国"发起东盟事业倡议"是要巩固美国在东盟的存在,抵消中国的影响.在东盟的对外经贸关系中,美国占据重要地位.美国希望借助"发起东盟事业倡议",与东盟国家签署一系列自由贸易协定,来进一步扩大与东盟经贸关系.新加坡是东盟国家和亚洲国家中第一个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目前美国还正在与泰国和马来西亚进行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本文的目的是通过这一情况的介绍使我们更加深刻理解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四国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等东盟四国作为欠发达国家和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既面临挑战,同时也有巨大的发展机会.中国对东盟四国加入自贸区所给予的优惠待遇对这些国家有着一定的意义,但东盟四国必须努力加强国内的供应能力和企业竞争力,以应对贸易自由化浪潮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论东亚一体化的动力与源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东亚一体化的原动力之一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体化,最近几年蓬勃发展的中国-东盟合作则为东亚一体化进程增添了新的动力.冷战结束后,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步伐逐步加快,从发展双边的经济贸易关系开始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的提出和启动,为更大范围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中国-东盟合作有可能成为推动整个东亚一体化进程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效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与东盟于2002年11月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宣布在2010年之前建成自由贸易区,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正式启动.本文采用经验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带来的投资创造与转移效应.  相似文献   

9.
CEPT与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EPT与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庄礼伟一、东盟第四届首脑会议1992年1月在新加坡召开的东盟第4届首脑会议上,东盟国家签署了《新加坡宣言》、《东盟加强经济合作的框架协定》和为实现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而制订的《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定》(即CEPT)等3...  相似文献   

10.
印度-东盟自由贸易区(IAFTA)2010年元旦如期实施,这既是印度-东盟关系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又是印度"东向"政策的阶段性成果.尽管当前印度很难从对东盟的货物贸易中获得明显经济利益,但长久来看,印度将有可能收获服务贸易利益与战略利益,它将成功地以IATFA为媒介,实现战略重心的亚洲回归.对此,中国既要有足够的自信又要保持适度的警惕.  相似文献   

11.
广东—东盟贸易投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阐述了加强广东与东盟贸易、投资合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进而从广东经济结构调整需要的视角,分析了广东与东盟在贸易、投资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据此提出构建广东-东盟贸易投资综合平台的设想,论证构建该平台的基本条件,最后提出促进平台建设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日本与东盟双边贸易状况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与东盟双边贸易的状况影响着东亚一体化的进程,本文主要选用1994—2003年的数据,运用一些指标对日本与东盟主要国家的贸易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从中发现:日本与东盟主要国家在贸易方面的联系很紧密,尤其是日本在贸易方面对东盟的依赖程度较强,且日本与东盟主要国家产业内互补的贸易有所增加,但增长较慢;双方贸易增长主要来源于对方市场的扩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东盟五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的实施,中国和东盟各国将逐步减少服务业准入限制,扩大服务部门的对外开放.因各成员国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存在差异,该进程对各国影响必利弊互现.因此,各成员国应根据本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现状,确定服务业自由化进程,以顺利实施<协议>.鉴于此,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国和东盟五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国具体实施该<协议>和进行后续谈判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The rise of China increased competition for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xports for the ASEAN economies. It also increased ASEAN trade with China. But, are ASEAN countries able to move up the value chain in their trade with China? The objectives of this article are to examine upgrading in th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value chain through changes in the product quality of parts and components (PNC) exports from ASEAN to China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se changes on their ICT trade with China. The main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little or no product upgrading in the most important SITC 776 sub-component of the PNC exports from the four major ASEAN economies (ASEAN-4) to China after 2005. It is also found that improvements in product quality are more apparent for SITC 772 but this product group constitutes a small share in total manufactured exports from the ASEAN-4 to China. Lastly, with little or no product upgrading, exporters from the ASEAN-4 have shifted to exports of non-PNC goods to China. This shift has enabled the overall ICT exports from the ASEAN-4 to China to continue to grow for the period of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15.
在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知识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同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与东盟,应对双方的经济合作拟订新的思路和框架,以推动双方经济的更大发展。技术合作与技术贸易,即是双方今后合作的重点,具体包括“三个层次”和“两个层面”。“三个层次”指的是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的合作、中国与东盟组织的合作,以及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合作。“两个层面”指的是政府间合作与非政府间合作。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崛起对美国和东盟均产生重大影响,导致中、美和东盟在经贸、政治和认知方面形成了互动关系。由于经济领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转移效应和政治领域东亚一体化的排斥效应等因素,中美在东亚的权力关系发生了转移,东亚秩序经历了结构性调整。三方在经贸、政治和认知的互动相互影响并呈正相关关系,使得东亚的权力转移在和平中实现。互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三方调适和合作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已经成为现代国际文化交流的主要表现形式。东南亚地区曾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形成了中国文化消费的传统和群体。本文以2000年至今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输入东南亚的情况为基础,分析利用文化消费的形式扩大中国文化影响的可能性。笔者认为,中国文化产品在强调传统文化特点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东南亚民众文化消费的取向,兼顾文化宣传和娱乐受众的目的,从而达到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