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来,理论界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辩证发展的讨论中,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否定的特殊性问题,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见解:一种认为,社会主义社会辩证否定的特殊性,在于它是自己否定自己;另一种则认为,自己否定自己是一切事物否定的共同性,不是社会主义社会辩证否定的特殊性。我们认为,这两种见解,均未能真正揭示社会主义社会辩证否定的特殊性问题,还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本文仅从社会主义社会辩证否定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社会主义社会辩证否定的特殊性问题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并不单单是作为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或流行的(也许在一些人看来已是过时的)理论而存在。辩证的否定观在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中有着重要地位,它是辩证运动的实质。对于马克思而言"否定"现状的问题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现实的或者说政治的任务。只有从学理上厘清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具体内容,才能在授课中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前的哲学教科书多认为:辩证否定的扬弃,只能是正面吸取旧事物的精华。实际上这是不全面的,现实生活日益暴露了它的局限。例如,我们党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认为它没有什么积极因素可以吸取,于是,便有人认为“彻底否定”不是辩证否定。这不仅涉及到辩证否定普  相似文献   

4.
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要保持、维护的因素,也有要反对、抛弃的因素;都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都有肯定因素,也有否定因素.因此,唯物辩证法的坚持,并不是要保持和维护事物中的一切因素,并不是要肯定一切,而是保持和维护事物中的积极因素,肯定正确的东西;对于事物中的消极因素,对于不正确的东西,不但不能保持和维护,而且要坚决予以否定.这就是唯物辩证法坚持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由来及提出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24章第7节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中说过这样一段话:“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  相似文献   

6.
解放不是理性的激情,而是激情的理性,是一种历史活动,而非思想活动。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肯定了政治解放的进步意义,同时也指出了它的局限性。正是通过对政治解放的批判,马克思得出了必须从政治解放进展到人类解放的结论。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明确地把克服市民社会、实现人类解放的使命赋予无产阶级。这一使命在《法兰西内战》中被界划为"社会解放"。但社会解放还不是真正的人类解放,而只是无产阶级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是对政治解放的辩证否定性环节。因此,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是一种辩证否定的批判性话语,呈现为辩证否定的动态结构性过程,人类解放也并不是人的"解放"的最后形式。  相似文献   

7.
牟德刚 《理论探讨》2004,1(4):42-44
毛泽东从对立统一规律解释和发挥否定之否定规律,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但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重视和创新力度远不如对立统一规律.他从矛盾双方对立面的转化和质变解释辩证否定范畴.对"否定性"概念又缺乏足够的研究,他所理解的否定以及在方法论上的运用更侧重于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批判.在否定之否定规律问题上,毛泽东认为否定和否定之否定都是在对立统一规律范围内进行的,通过两次否定促进事物向上发展,产生新事物.由于第二次否定只是在肯定阶段基础上数量和性质的变化,就不能确切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重复性的统一.在方法论上也就不能把握事物发展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从对立统一规律解释和发挥否定之否定规律,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但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重视和创新力度远不如对立统一规律。他从矛盾双方对立面的转化和质变解释辩证否定范畴,对"否定性"概念又缺乏足够的研究,他所理解的否定以及在方法论上的运用更侧重于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批判。在否定之否定规律问题上,毛泽东认为否定和否定之否定都是在对立统一规律范围内进行的,通过两次否定促进事物向上发展,产生新事物。由于第二次否定只是在肯定阶段基础上数量和性质的变化,就不能确切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重复性的统一。在方法论上也就不能把握事物发展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在《否定的否定》这一章中,批判了杜林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否定的否定规律的歪曲和攻击,阐述了否定的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特别指出辩证法不是单纯的证明工具,而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全章分三个部分:一、批判杜林对否  相似文献   

10.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过一个由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新的肯定(否定的否定)的矛盾运动过程,即事物经过“三个阶段”,“两次否定”,形成一个“仿佛回到出发点的周期”,从而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完成自己,实现和完成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显然,在事物发展的这个完整周期中,两度出现的否定,就构成了事物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过程中的两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和特征.因此,深入地研究和讨论事物发展的否定形式,对于进一步加深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仅就事物否定的内外形式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一、传统与现代的纠葛在思考中国文化如何走向现代化这一重大课题时,方法论原则的确至为重要。在这一方面,唯物辩证法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指引。在唯物辨证法看来,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作为过程向前发展的,都是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一个扬弃的过程。文化的发展,传统的继承,同样不是例外。中国人有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在这一点上,比起其他民族来,我们要幸运得多。然而一个多世纪来,中国人所面临的是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双重夹迫下的痛苦选择。在这里,人们对传统的眷恋、对民族前途的关心和对异质文化的抵御,本能地交织在一起,使…  相似文献   

12.
一、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含义“重建个人所有制”这一命题,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究竟它的含义是什么?长期以来,因有不同理解,始终没有取得共识。在《资本论》中分析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时,马克思得出一个科学结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己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13.
如何认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对唯物辩证法基本理论的探讨一直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要充分,合理地认识黑格尔辩证法,又往往必须首先正确认识黑格尔哲学的正、反、合三段式方法。对于这个方法,我国的学术界一直把它解释为关于事物的辩证发展或“一切从低级到高级过程”的所谓否定之否定规律。并认为,以三段式“猜测到”这一“普遍规律”是黑格尔哲学的一个“合理内核”(见《辞海》缩印本80年第一版。第19页;《哲学辞典》83年第一版,第32页)。笔者认为,这种传统观点是对黑格尔哲学的一大误解,如果在此基础上研究黑格尔哲学,尤其是他的辩证法,则必然要在黑格尔的哲学大厦中误入迷途。因此本文谈点浅见,试图证明黑格尔哲学的三段式方法并不是对所谓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猜则。  相似文献   

14.
“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资本主义占有,是这种仅仅作为独立的个体劳动的必然结果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由于自然变化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劳动者的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在协作和共同占有包括土地在内的一切生产资料的基础上,重新建立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 当然,作为个人劳动的目的的分散的私有制转化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同事实上已经  相似文献   

15.
李德恩同志在《黑格尔并没有提出否定之否定规律——重新认识黑格尔哲学的三段式方法》(载《理论探讨》1986年第五期)一文中指出:“黑格尔哲学的三段式方法并不是对所谓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猜测”,“必须把所谓否定之否定规律从黑格尔辩证法中清理出来,从而彻底清除对黑格尔哲学方法的长期误解。”我们不能同意李德恩同志的观点。我们认为,黑格尔不是猜测而是第一次在唯心主义基础上自觉、系统地阐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简单回顾一下欧洲哲学史就不难发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6.
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鼓吹者方励之、王若望等人公然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孤立、静止地看问题,全面否定社会主义、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宣扬“全盘西化”,在社会上特别是思想理论界造成了思想混乱。要彻底批驳他们的错误观点,必须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辩证地来分析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正因为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因此,评价一个社会制度是进步的还是落后的,应当把  相似文献   

17.
肯定否定规律,亦称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规律.它揭示各种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道路,显现着大千世界复杂运动的普遍轨迹.在万姿千态的物质运动中,社会运动是五大基本运动形式之一,且又是其最高级复杂的运动形式.因而以社会运动为例,分析研究肯定因素及其变化规律,对于拓深这一规律的丰富内容,探求其内涵的真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肯定和否定因素各是一个集合因素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种对立的因素或方面.肯定因素是决定事物性质、保持事物现存的因素.否定因素则是否定事物性质、促使现存事物灭亡和向他事物转化的因素.这两个方面,既依赖又排斥,既同一又斗争,既肯定又否定,以推动事物的自我更新、曲折前进、波浪发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哲学领域,其辩证思维的发展所呈现的是一条曲折前行和螺旋演进的线路。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讨论,到"一分为三"与"一分为多"的提出;从对"合二而一"的批判,到"斗争哲学"的流行;从"系统辩证法"的建构,到"和谐辩证法"的出场,辩证思维在注定经过若干否定之否定的逻辑行程之后,终于冲破形而上学的种种束缚而进入一个多维多样的辩证思维之境。总结和反思这一过程,对于我们深刻认识中华和谐思维的智慧特色和辩证方法的本质特征,促进全民族思维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时代变迁的层面来看,由于历史条件、形势任务的不同,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功能模式与实现途径,是有所不同的。后一时期对前一时期并不是完全否定,而是一种扬弃。探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变迁。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20.
道家学派创史人老子从道法自然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提出了“无为而治”的国家管理模式,系统地阐述了“为无为而无不治”的辩证管理原则。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无为而治”不是消极保守的无所作为,而是强调按客观规律办事,清简政事,顺应自然,因势利导,尽量减少对社会生活的人为干预。这对我们今天政府转变职能、精简机构、加强基层社会自治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