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提升海洋经济系统竞争力,促进其协调发展是广东建设创新型海洋经济强省的有效路径。引入改进的有序指数功效函数模型、系统协调度模型,选取2006—2011年北京及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教育、科技和涉海就业数据,进行海洋经济、教育、科技、就业系统竞争力指数及其协调度指数测算。结果显示,2011年,广东海洋经济子系统竞争力位列沿海省市区前茅、海洋教育子系统竞争力处于全国中等水平、海洋科技和涉海就业子系统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海洋经济与教育、科技、就业综合系统协调发展程度位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2.
《西部社会》2002,(6):11-12
提升宁夏区域竞争力,增强宁夏经济在全国、西部乃至全世界的渗透力和控制力,是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点。评价判断区域竞争力强弱的标志,包括综合经济实力竞争力等七个方面的指标在大区域或更大区域(全世界、全国、西部)的位次。如果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能使宁夏区域综合竞争力上升到全国中上游(10~14位),西部上游(1~4位),就可以实现阶段性提升宁夏区域竞争力的目标,为提升宁夏在更大范围内的竞争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而且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完善而高效的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并使其发展为区域文化产业集聚中心,必须实施要素提升战略、资源整合战略、龙头带动战略、品牌提升战略、环境优化战略和区域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4.
马艳 《长白学刊》2006,1(4):67-7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全球经济和东北亚区域内的各国经济都具有重要的价值。而提升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协同竞争力则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各国共生共荣的重要战略。中国在东北亚区域经济中应有所贡献并需要进行战略调整,即将长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划入东北亚经济圈内,以期带动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加速提升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协同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产业链式发展: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产业链全球配置成为一种基本趋势时,产业链式发展就成为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方式。本文以产业链的区域性分析为基础,指出了产业链式发展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意义,提出了区域经济以产业链式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6.
产业竞争力是形成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基础,它不仅关系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而且决定着其未来的整体发展。如何提升产业竞争力成为区域经济能否实现新一轮发展的关键。对诸暨市来说,今后一个时期要实现"争进全国20强"的战略目标,必须着力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是某一区域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综合优势和经济国际化程度,使该地区的综合实力在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综合能力。运用加权主成分TOPSIS价值函数模型对各地区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我国各省市区国际竞争力的排名,并以湖北省为例进行详细分析,从而提出加强湖北省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叶文忠  ;刘友金 《求索》2008,(5):20-21
本文在给出集群式创新优势的区域国际竞争力内涵和实质的基础之上,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针对区域产业集群独特的发展规律,构建了集群所在区域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六力”模型。首次提出基于集群式创新优势的区域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给出具体的评价模型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心城市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竞争愈来愈激烈。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在中国乃至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我国中心城市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在决定和影响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诸多要素中,关键是要抓住产业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城市聚集力及特色文化力五个核心要  相似文献   

10.
县域主导产业可以是特色产业,可以是优势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引擎。县域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培育主导产业。要实现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进而实现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就必须有相应的内生动力机制做支撑,即通过创新实现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人力资本的使用、灵活可行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