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与运动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中药综合疗法 盆腔操,即口服盆炎清胶囊 复方毛冬青灌肠液保留灌肠 四黄水蜜外敷 盆腔操,对照组仅予中药综合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在3个疗程后盆腔体征及主要症状亦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与运动疗法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110例慢性盆腔炎治疗回顾性分析程焕恩(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合肥230031)关键词:慢性盆腔炎;红藤化症汤;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图法分类号:R711.11;R271.911女性盆腔炎包括子宫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1〕。慢性盆腔炎是妇...  相似文献   

3.
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官慢性炎症,包括慢性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盆腔腹膜炎及盆腔结缔组织炎等,也是引起异位妊娠、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慢性盆腔炎属于中医的腹痛、痛经、带下病、不孕症及症瘕等病。一般由湿热、寒湿、气滞血瘀、痰湿、气虚所致。病性虚实夹杂。兹就近几年来有关盆腔炎的中医药治疗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盆腔炎性包块属祖国医学“症瘕”范畴。2年来,笔者运用二丹红藤败酱汤(徐志华老中医经验方)加减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年龄25~50岁。已婚28例,未婚(有性生活史)2例。其中人工流产史15例,平均流产次数1.5次;已生育19例(剖宫产6例)。病程最短者1周,最长者达5年,平均为6个月。妇科检查盆腔均能扪及明显包块,或有压痛等阳性体征,其中双侧有包块者2例。伴下腹疼痛者18例,腰痛者3例,腹痛伴腰酸者4例,肛门坠胀者3例,腹痛伴脓性白带者2例。上述患者均行盆腔B超检查,提示盆腔炎性包块,包块最大者10 cm×8 cm×7 cm,最小者6 cm×4 cm×3cm。  相似文献   

5.
慢性盆腔炎为妇女常见病之一,病情顽固,迁延难愈。抗生素及口服中药治疗,效果多不明显,且因大多是苦寒药而戕伤胃气。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清盆活血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疗效尚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48例均已婚,婚龄最短1年,最长28年。年龄...  相似文献   

6.
盆腔炎为妇女常见病之一,是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属祖国医学热入血室、症瘕、痛经、带下、月经不调等范畴。我科自1980年元月至1987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111例患者,现将治疗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自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笔者采用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舒筋养筋等作用的盆腔瘀血汤治疗输卵管结扎术后盆腔瘀血综合征,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系我院门诊患者,参照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诊断标准[1]进行。①盆腔坠痛及低位腰痛、以夜  相似文献   

8.
慢性盆腔炎是发生在妇女盆腔器官的炎性疾病,病情缠绵,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笔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40例,收效尚可,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40例均为门诊病人,全部为已婚妇女。年龄最小21岁,最大50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2年;中医辨证属湿热内蕴型1...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患者月经期采用静脉滴注奥硝唑及左氧氟沙星,共7 d;经后期采用清热利湿化瘀的中药内服、外敷、灌肠综合治疗,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 78例患者中,治愈、好转、无效分别为58、13、7例,总有效率为91.03%。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伤骨科常见病,中西医有很多治疗方法,我们自1984年~1987年用骨盆牵引、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110例,女40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4岁,以20~40岁最多;病程最短为一个月。最长为13年;有外伤病史者100例,无明显外伤史者50例;腰腿痛症状以左侧为主者65例,右侧70例,双侧均有症状者15例;椎间盘突出位于腰4、5间隙94例,腰5、骶1间隙49例,腰3、4间隙7例;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X线作出诊断的有100例,经椎管造影证实有30例,经CT检查证实有20例。治疗时间平均为42天。中医辨证分型  相似文献   

11.
中图法分类号R589.2高脂血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它被认为是冠心病的“促进因子”和“危险因子”。临床上可依据高脂血症症状特点,将其归于中医“痰浊”、“瘀血”、“眩晕”等范畴。近年我们以痰凝为核心用导痰汤为主方论治斯症有所体会,现浅谈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2.
曹恩泽根据“瘀血阻络贯穿肾病之始终”理论,擅长应用虫类药物治疗慢性肾病,注重虫类药物的特性及其配伍特点,强调应用虫类药时应注意辨病和辨证,如应用虫类药物当“寒热并用,升降相伍”,糖尿病肾病首选水蛭,虫类药物需辨证循经用药,虫类通络法应与行气、化瘀、温阳、祛湿及平肝诸法相伍,同时指出虫类药物辨治肾病的禁忌。  相似文献   

13.
罗颂平认为子宫腺肌症的主要病机是瘀血阻胞、虚实夹杂,以活血化瘀为大法,配以行气、散结、消癥、补肾、益气等。本病为顽固之疾,虚实夹杂,疗程日久,以膏方治疗,缓而图功,可救偏却病。基于上述特点,罗颂平创制膏方“散结养血方”治疗子宫腺肌症导致的痛经、月经失调等,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蟅蛭散治疗输卵管阻塞95例孙福全,许春丽,刘桂英(河南省夏邑县公疗医院476400)关键词输卵管阻塞,不孕症,蛭散(1)临床资料:95例均为婚后2年以上不孕者。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证实者35例,经输卵管通水证实者60例。年龄23~37岁。(2)治疗方...  相似文献   

15.
血瘀学说始于《内经》.如《灵枢》中“恶血”即为瘀血最早的记载.《素问*缪刺论》说:“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灵枢*五邪》说:“邪在肝则两胁痛,寒中,恶血在内,月行善掣节,节时肿”,“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脉者,血之府也,……涩则心痛”.所以,《内经》虽无瘀血一词,但有恶血、留血之称,并在一些篇章里谈到瘀血产生的原因及瘀血导致的症状.在治疗上,《内经》也提出了基本原则——以疏决通导为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血实者宜决之”,《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这些记载给后世医家有很大的启发,一直指导着临床和科研工作. 与《内经》同时期的《治病百方》(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第5方即“□瘀方”,该书还记载了早于《本草经》的许多中药,其中有活血化瘀的当归、丹皮、大黄、牛膝、川芎、虫等.可见活血化瘀法,在此之前已被用于临床.我国第一部中药书籍《神农本草经》记录了至今仍经常使用的活血化瘀药约30余种. 汉代张仲景是血瘀学说的奠基人.他在《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篇”中总结前人的经验,首先提出了“瘀血”这个名称,并在治疗蓄血、血痹、虚劳、症瘕、产后腹痛等疾病中,叙述了瘀血的几种主要症状及脉象,在其他篇章中谈到了瘀血产生的原因和治疗;在《伤寒论》的太阳和阳明病篇中,对血瘀证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他首创了瘀血的辨证论治和方剂,制定了桂枝茯苓丸、下瘀血汤、桃仁承气汤、抵当汤、鳖甲煎丸等方剂,开拓了杂病、伤寒和妇科瘀血论治的新领域,为后世应用活血化瘀药树立了典范.这些理论和实践对后世医学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6.
大黄的推陈致新作用最早见于《本经》,现就其临床运用作一简介:一、泄血分实热1.通下瘀血能生新补虚:《本草述钩元》云:“《本经》首曰下瘀血、血闭,固谓厥功专于血分矣。阳邪伏于阴中,留而不去,是即血分之结热,唯大黄可以逐之。”盖因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临床上常用大黄配伍其它活血逐瘀血药,治疗多种瘀血证。余尝治邻人一女孩16岁,极度消瘦,肤黄而无泽,神情怠倦,午后发热,性格孤癖,记  相似文献   

17.
慢性鼻窦炎的保守治疗,分全身用药和局部治疗两个方面。笔者在局部治疗中,以不同病变窦腔配合相应的治疗体位,用1%麻黄素和“滴鼻灵”(我院自制中成药)交替滴鼻,并配合口服“千柏鼻炎片”,1997年9月至1999年3月,治疗慢性鼻窦炎症53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高原地区慢性适应不全症的常见类型之一。本病不仅见于当地居民,也见于移居者,一般至少在高原留居三年以上。这也是人体对高原缺氧的代偿性反应。由于长期缺氧导致正气不足,以致气血运行不力,久则瘀血阻滞经脉,从而表现有面部、嘴唇,舌体瘀紫,以及头昏头痛、全身乏力、手足指趾端明显紫绀等一系列见症。笔者前在西藏自治区医院工作期间,曾据脉参证治疗数十例,疗效尚称满意。现就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治验病例,介绍如下,以供今后进藏工作的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医病因有“外感六淫”和“内生五邪”之分。瘀血内停,阻滞气机,使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可致风、寒、湿、燥、热五邪内生。临床实践表明,瘀血对“内生五邪”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择25例子宫肌瘤患,采用Seldinser技术经一侧股动脉穿刺,将导管超声选择性插入双侧子宫动脉远端,经导管注入PVA和明胶海绵微粒,阻断子宫肌瘤的血供。结果:血管造影显示子宫肌瘤血供丰富,均为双侧子宫动脉供血。栓塞后血管造影见子宫肌瘤血供完全阻断,技术成功率为100%。随访结果表明,患临床症状缓解消失,肌瘤和子宫体积明显缩小。术后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疼痛、低热,经对症处理后症状逐渐消失。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疗效显的微创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