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党参对严重烫伤早期胃肠动力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量效关系。方法:在小鼠背部,造成20 % TBSAⅢ度烫伤模型,烫伤后2h 、8h 分别灌胃党参煎剂,12h 灌胃碳素墨水,25min 后处死,计算小肠推进率。结果:党参煎剂能显著提高小肠推进率,且具有量效关系。当0 .1g/d 时,能显著提高小肠推进率,0 .2g/d 小肠推进率达到一恒定的水平。结论:中药党参能改善烫伤后的肠动力功能,有益于烫伤休克后肠源性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观察肠益康汤对脾虚动物肠道菌群失调及胃肠功能异常的调整作用。方法 用大黄诱导脾虚泄泻小鼠模型,连续灌胃给予肠益康汤14 d,采用镜检法测定肠道菌群水平,墨汁印迹法检测小肠推进率,电镜观察小肠黏膜。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肠益康汤高、中、低剂量组小鼠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肠益康高、中剂量组小鼠小肠碳末推进率显著降低(P<0.05),肠益康汤高、中、低剂量组小鼠小肠黏膜病理改变显著改善。结论 肠益康汤能调节肠道菌群紊乱,抑制脾虚小鼠肠推进功能亢进,并对大黄致脾虚小鼠小肠黏膜的病理改变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麻仁乳剂与麻仁丸均有通便作用,灌胃给药,能显著增加小鼠排便粒数,提高炭末在小鼠小肠内的推进率;并能增加大鼠肠管容积与内容物重量,促进家兔在体肠管运动。  相似文献   

4.
党参总皂苷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和NO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党参总皂苷对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高脂乳剂灌胃复制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党参总皂苷按30,100,300mg/kg3种剂量灌胃给药,测定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脂质水平。结果:党参总皂苷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提高NO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和HDL-C/TC比值。结论:党参总皂苷具有显调节血脂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逍遥煎剂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的疗效.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曲美布汀组,逍遥煎剂小、中、大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各组均复制腹泻加应激肠易激综合征模型,2周后,加用相应的药物治疗.观察各组大鼠7,14 d的稀便级,小肠墨汁推进百分率,结肠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曲美布汀组及逍遥煎剂小、中、大组大鼠稀便级均显著减少,治疗7 d后,逍遥煎剂小、中、大组与曲美布汀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14 d后,逍遥煎剂中、大组与逍遥煎剂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曲美布汀组与逍遥煎剂小、中、大组小肠墨汁推进百分率均显著减少,逍遥煎剂大、中组与曲美布汀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大鼠结肠黏膜无充血、水肿、溃疡,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无弥漫性炎症细胞浸润等组织学改变.结论:逍遥煎剂有显著的止泻作用.  相似文献   

6.
心肌康冲剂灌胃给药,能显著缩短氯化钡诱发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降低氯仿 所致的小鼠心室纤颤发生率,延长夹闭气管后小鼠心电消失时间。小鼠24h内灌胃3次的最大耐受量〉169.2g/kg。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探讨芪黄煎剂对大鼠胃切除后小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s,IELs)和固有层淋巴细胞 (lamina propria lymphocytes,LPLs)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芪黄煎剂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大鼠仅给予腹部正中切开后缝合,不行胃切除,不给予肠内营养和芪黄煎剂;模型组大鼠行胃切除手术后给予肠内营养制剂能全素;芪黄煎剂组大鼠行胃切除手术后给予肠内营养制剂能全素和芪黄煎剂,疗程1周。疗程结束后,分离出大鼠小肠黏膜IELs和LPLs,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IELs和LPLs的αβT细胞抗原受体 白细胞分化抗原3阳性(αβT cell antigen receptor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 positive, αβTCR-CD3+) T细胞、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 positive, CD4+)、白细胞分化抗原8阳性(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8 positive, CD8+) T淋巴细胞。结果 ①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IELs中αβTCR-CD3+、CD8+ 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芪黄煎剂组IEL CD3+、CD8+ T细胞比例显著上升(P<0.05,或P<0.01)。②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LPLs中αβTCR-CD3+、CD4+、CD8+ 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芪黄煎剂组αβTCR-CD3+、CD4+ T细胞比例显著上升(P<0.05)。结论 芪黄煎剂能促进大鼠胃切除术后上皮内和固有层中T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和增殖,有利于胃切除手术应激后肠道免疫屏障功能的调节和恢复。  相似文献   

8.
用含生药0.24,0.48和0.96g/kg的红花煎剂给妊娠大鼠灌胃,观察其对大鼠妊娠和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花煎剂对母体及其胚胎的明显的毒性,可导致母体流产,体重降低,肾重指数升高,胚胎死亡率和宫内生长迟缓(IUGR)发生率上升,提示红花有终止早期妊娠和对胚胎有致死,致IUGR等毒性,并与剂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肠复康方对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一般情况及小肠黏膜相关细胞凋亡基因的影响。方法 以X线直线加速器给予实验大鼠全腹照射,建立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肠复康方低、中、高剂量组。模型复制成功后,肠复康各剂量组给予10 mL/kg灌胃,低、中、高剂量组剂量换算后分别含生药15.75、31.50、63.00 g/kg,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同时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30 d灌胃。期间观察大鼠精神状态、摄食进水、排便情况及体质量变化,处死后取相应部位的小肠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黏膜上皮细胞中凋亡基因Caspase-3、Bax、Bcl-2的表达。结果 肠复康方干预大鼠的精神状态、饮食进水、排便情况较模型对照组改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肠复康方干预大鼠体质量显著增加,以中剂量组效优 (P<0.05)。肠复康方低、中、高剂量组小肠黏膜的凋亡基因Caspase-3、Bax和Bax/Bcl-2表达较模型对照组显著下调、Bcl-2显著上调 (P<0.05), 中剂量效优。结论 肠复康方具有改善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一般情况及抑制其细胞凋亡作用,以中剂量效优,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小肠黏膜上皮凋亡基因Caspase-3、Bax表达及上调Bcl-2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针刺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onstipation-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C)大鼠的小肠推进率及血清、结肠中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P物质(substunce P,SP)水平的影响,探讨针刺对IBS-C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从60只健康清洁级SD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50只大鼠采用寒冷-束缚-饥饱失常综合法进行IBS-C模型复制,进行模型评价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30只分为模型组、四单穴组方组、非经非穴组,每组10只.分别用活性炭粉悬浊液灌胃法观察各组大鼠小肠推进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5-HT、VIP、SP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结肠中5-HT、VIP、SP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单穴组方组大鼠小肠推进率显著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结肠组织中5-HT、VIP水平显著升高(P<0.05),SP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及非经非穴组比较,四单穴组方组大鼠血清、结肠组织中5-HT、VI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S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针刺可明显升高IBS-C大鼠小肠推进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结肠、血清中5-HT、VIP水平,升高S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药升降汤对胃肠蠕动的作用及对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①观察小鼠用升降汤高、中、低剂量灌胃后碳素墨水在小肠的移动长度 ,并与蒸馏水灌胃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 ;②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同步测定升降汤灌胃 1 0d后 ,小鼠小肠组织胃动素和生长抑素水平。结果 :升降汤高、中、低剂量组碳素墨水在小鼠小肠的推进率分别为 ( 96 .1 6± 3.2 7) % ,( 94 .0 2± 3.4 5 ) % ,( 81 .4 2±5 .1 8) % ,对照组为 ( 5 9.2 6± 5 .2 4 ) % ;升降汤组与对照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升降汤高剂量组小肠湿组织胃动素为 ( 8.71± 1 .0 7)ng/g ,生长抑素为 ( 2 4 .0 7±2 .91 )ng/g;对照组分别为 ( 7.5 9± 0 .85 )ng/g ,( 30 .83± 3.6 9)ng/g,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或P <0 .0 1 )。结论 :升降汤可促进小鼠的胃肠蠕动 ,提高小鼠小肠组织的胃动素及降低生长抑素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消化复宁汤治疗肝郁脾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化复宁汤组、逍遥汤组、莫沙必利组,按照苗明三方法,复制肝郁脾虚证模型,分别灌胃给予消化复宁汤、逍遥汤、莫沙必利等药物,观察各组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含量及胃排空、小肠推进运动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和小肠推动率显著降低(P<0.01),胃酚红残留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莫沙必利组、逍遥汤组和消化复宁汤组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和小肠推动率显著升高(P<0.01),胃酚红排泄率显著降低(P<0.01);与逍遥汤组比较,消化复宁汤组上述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变化(P<0.05);与莫沙必利组比较,除了胃酚红残留率外,上述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消化复宁汤可显著提高肝郁脾虚大鼠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含量,促进胃排空,提高小肠的推进功能,这可能是其临床作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片仔癀的解酒作用。方法将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片仔癀高、中、低剂量组,海王金樽对照组,每组8只。乙醇灌胃前0.5h,分别给予海王金樽300mg/kg,片仔癀组360、180、90mg/kg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乙醇灌胃后0.5、1、2、3、5h分别采用顶空气质联用仪测定血液乙醇含量。结果乙醇灌胃1h后,各组血中乙醇浓度达到峰值,5h后乙醇浓度降至最低值;片仔癀可明显降低血液中乙醇浓度,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以片仔癀低剂量的作用最优;低、中、高剂量片仔癀降低血中乙醇浓度的效应均明显优于海王金樽。结论片仔癀有促进乙醇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长用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竣的效果。方法:41例糖尿病性胃轻竣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10例。治疗组在用足量降糖药物的同时加用中药升降散治疗,疗程4W。对照组单用降糖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对上腹部饱胀、餐后不适、早饱恶心呕吐、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总有效率为80.2%,对照组仅21.3%,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3h和5h钡条总排出率为83.33%和96.66%,对照组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莴苣叶鲜汁(LSFJ)对体外平滑肌的作用,方法:制备体外兔胸主动脉环,支气管环和小肠标本,记录给药后3min或5min后上述平滑肌张力的变化。结果:在Krebs液中加入0.24,0.45,0.65g/ml的LSFJ液后3min,血管平滑肌张力分别降低13.4%,19.62%,28.9%,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分别降低21.0%,40.2%,66.4%,在Tyrode液中分别加入LSFJ0.24,0.45,0.65g/ml后5min,小肠平滑肌标本张力分别增加66%,71%和82%,结论:LSFJ扩张血管,减少血流阻力,降低动脉血压,舒张气管平滑肌,减少气道阻力,兴奋小肠平滑肌,促进小肠运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大鼠十二指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2(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 2,CRHR2)及NOD样受体家族pyrin结构域蛋白6(NOD-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6,NLRP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电针组均选用多因素干预法复制FD大鼠模型,空白组进行常规饲养。模型复制结束后,电针组大鼠电针“印堂”“内关”“足三里”,每次30 min,每日1次,连续14 d。观察各组大鼠干预前后的一般状态及体质量变化;干预结束后,采用半固体糊灌胃法检测各组大鼠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胃窦组织形态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十二指肠CRHR2、NLRP6蛋白表达水平;阿利新蓝染色法观察大鼠十二指肠形态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精神欠佳,体质量、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活泼好动,体质量、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明显增加(P<0.05)。模型组大鼠胃窦黏膜排列疏松,有轻度水肿,存在少量淋巴细胞,十二指肠绒毛上皮细胞间隙增宽,肠绒毛结构破碎,可见散在分布的上皮细胞;电针组大鼠胃窦组织结构完整,固有层排列紧密,无明显炎症反应及病理改变,十二指肠绒毛上皮细胞间隙清晰,排列紧密,组织结构完整。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十二指肠CRHR2、NLRP6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CRHR2、NLRP6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电针可改善FD大鼠消化不良症状,提高FD大鼠胃肠动力,降低FD大鼠十二指肠黏膜通透性,减轻大鼠胃肠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提升十二指肠CRHR2、NLRP6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健脾通里中药芪黄煎剂对大鼠胃切除创伤模型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标准肠内营养组、中药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大鼠仅腹壁切开,未切除胃;其余两组采用胃切除手术方案建立大鼠模型。假手术组术后正常饮食饮水,标准肠内营养组术后注射肠内营养液,中药组注射肠内营养液+中药煎剂。干预7 d后取材,透射电镜下观察大鼠肠黏膜上皮紧密连接形态及其结构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并测量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宽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nula occludin-1,ZO-1)、封闭蛋白、咬合蛋白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标准肠内营养组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宽度显著减小(P<0.05),小肠组织中ZO-1、封闭蛋白、咬合蛋白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与标准肠内营养组比较,中药组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宽度显著增加(P<0.05),小肠组织中ZO-1、封闭蛋白、咬合蛋白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结论 芪黄煎剂可以减轻胃切除术后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的损伤,其作用机制与调节ZO-1、封闭蛋白、咬合蛋白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脾虚患者SIL-2R含量与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关系。方法:采用^3H-TdR掺入法,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脾虚患者,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血浆及PHA诱导的72h淋巴细胞培养上SIL-2R含量。结果;脾虚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对PHA诱导的增殖反应较正常人明显下降,淋巴细胞培养上清SIL-2R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其水平与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量正相关,但外周血SIL-2R含量显著地高于正常  相似文献   

19.
自然铜炮制条件与溶出成分的关系徐中显王艳王效山(安徽省淮南市化工总厂医院药剂科232038)关键词:自然铜;炮制;醋淬中图法分类号:R283.3自然铜具有散瘀止痛、接骨续筋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血瘀疼痛、积聚、瘿瘤、疮疡、烫伤等〔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观察益气健脾通便方对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大鼠Cajal间质细胞(Cajal interstitial cells,ICC)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SPF级雄性8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益气健脾通便方低、中、高剂量组和莫沙必利组,每组10只。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法”复制STC大鼠模型。模型复制后,各组大鼠连续给药4周,观察每组大鼠的一般情况,测定粪便粒数、粪便含水率、肠道推进率和结肠组织ICC表达量及NO、NOS含量。结果 益气健脾通便方能改善大鼠的一般情况,提高大鼠的粪便粒数、粪便含水率和肠道推进率(P<0.05),提高结肠组织ICC表达量(P<0.05),减少神经递质NO、NOS的含量(P<0.05)。结论 STC的发病机制可能与ICC表达量降低及NO、NOS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