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扎根于红色土壤中的福建省龙岩市中级人民法院,近年来按照"抓党建、带队伍,抓文化、强动力"的工作思路,实施"文化兴院"战略,全力构建具有闽西特色的红色法院文化品牌,涌现了全国模范法院新罗区人民法院、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许成发、全国法院系统先进个人郭盛元等14个集体、13名个人受到省级以上的表彰。传承红色司法文化2011年5月,龙岩中院联合古田会议纪念馆精心打造的"共和国法制摇篮展览馆"正式开馆。馆内以全国最早的红  相似文献   

2.
"文革"十年的痛楚,让中国共产党人痛定思痛,从反面认识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性。"是县委大还是宪法大?"一位普通农民三十多年前的惊天一问,引起了共和国的巨大震动。18天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农村改革的大幕徐徐拉开。如何以法制手段确保共和国的正确航向?中国再次迎来了庄严的立宪时刻。  相似文献   

3.
《检察风云》2007,(19):6-8
从"法制"到"法治"   1997年9月,一个金色烂漫的寻常秋日,却永载共和国史册.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来自全国各地的党代表们云集一堂、集思广益,为党的十五大献计献策,为共和国的民主法治建设"隆重剪彩"--……  相似文献   

4.
阶级斗争与新中国法制建设——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十一)蔡定剑新中国的法制是在阶级斗争的摇篮中成长起来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曾是法学和法制的全部生命所在。我们要反思1949年后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史,不可避免地要对阶级斗争法制的理论和实践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 宪法法院是南斯拉夫为保障宪法的正确实施而设立的一个独立的、特殊的司法机关,对于健全和完善南斯拉夫的法制起看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类型国家中,南斯拉夫设立宪法法院负责监督和保障宪法的实施,是一个创造。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从一九六三年起,在联邦、各共和国和自治省就设立了两级宪法法院。修改后制定的一九七四年宪法,明确规定了宪法法院的地位和作用,而各共和国和自治省根据新宪法而制定的本共和国和自治省宪法,也作了同样的明确规定。现在南斯拉夫共有九个  相似文献   

6.
首钢山西省长治钢铁有限公司(下称长钢),始名故县铁厂,创建于1947年,是中国共产党在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第一座钢铁厂,被誉为共和国"红色钢铁的摇篮".上个世纪50年代,一度成为全国钢铁战线的一面旗帜,受到周恩来、郭沫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誉.这个与新中国命运紧密相连的红色钢企,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发轫,在解放战争的硝烟中诞生,在政治浪潮汹涌的年代曲折前行,在国家钢铁产业振兴的热浪中浴火重生.它的成长,莫不伴随着共和国的脉搏一起跳动.  相似文献   

7.
请查一查,在社会主义的法制天地,在共和国灿烂的阳光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有多少“史梦才”这样的“黑心老板”和生活在“集中营”里的打工仔打工妹们?  相似文献   

8.
<正> 公证的概念和任务公证,是完成公证事务的国家机关的体制。1973年的苏联国家公证法和共和国国家公证法,规定了公证机关的组织和活动。1974年通过了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国家公证法。国家公证处的任务,是通过对无争议的权利和有法律意义的事实进行认证,来保护公民和组织的权利和合法利益,保护社会主义财产、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和法律秩序,预防违法行  相似文献   

9.
第五篇铸法 抛弃旧法统、创建新法制是共和国重要的建国原则。新中国 成立后,明确废除了国民党的《六法全书》,开始在一张白纸上描 绘共和国的立法蓝图。1950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颁布了 《婚姻法》,这是新中国诞生后第一部带有基本法性质的法律,它 不仅是一把改革畸形婚姻家庭的手术刀,也使整个社会感受到了 改朝换代的时代气息。在人大制度正式建立前的1949年10月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学的意义而言,每一部法律都有其独特的立法功效,也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法制文明的价值,但总有一些立法,或因其在立法史上所闪烁的里程碑光芒,或因其所蕴含的卓而不群的法制理性,或因其所折射的民主法治精神,或因其对社会和民众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深刻地改变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从而成为经典的立法之作。当20世纪最后的钟声敲起、21世纪的第一道曙光已经照亮之时,我们循着时间的轨迹,重走共和国20年来的立法道路,并从中梳理出十大经典立法,以铭记共和国最为耀眼的立法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