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笔者用解毒活血止痢汤治疗细菌性痢疾5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50例,男40例,女10例;16~30岁15例,31~40岁27例,40岁以上8例;大便次数每日5~6次20例,7~15次26例,15次以上4例。全部病例临床均表观为脓血便,大便镜检见大量红、白细胞(以白细胞为多),全部患者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系我院近年住院病人,符合1995年5月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标准〔1〕。治疗组67例,男55例,女12例;年龄17~63岁。血清总胆红素(TB)110~170μmol/L者18例,171~300μmol/L者44例,>300μmol/L者5例;血清谷丙转氨酶(A...  相似文献   

7.
温脾活血解毒方对肿瘤病人脾虚证和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陈连起凌昌全陈吉吉黄雪强(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中医科上海200433)关键词:温脾活血解毒方;肿瘤;脾虚证;细胞免疫我们在对消化系统肿瘤病人治疗过程中,发现这些病人都有程度不同的脾虚、血瘀和邪毒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凉血解毒汤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82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口服自拟凉血解毒汤和照射窄谱中波紫外线,对照组仅口服自拟凉血解毒汤,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玫瑰糠疹严重程度评分(pityriasis rosea severity score,PRSS),皮疹止痒、停发、消退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PRSS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PRSS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皮疹止痒时间、皮疹停发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服中药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疗效优于单用口服中药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滋肾活血解毒方对慢性肾衰竭 (CRF)大鼠残肾组织中ET 1mRNA的影响。方法 :采用 5/ 6肾切除法复制大鼠CRF模型 ,将 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保肾康组、洛汀新组、滋肾活血解毒方组 (观察组 )、正常组 ,用RT 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残肾组织中ET 1mRNA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组肾组织中ET 1mRNA表达最弱 (P <0 .0 1) ,对照组肾组织中ET 1mRNA表达最明显 (P <0 .0 1) ,观察组肾组织中ET 1mRNA表达较保肾康组及洛汀新组有明显下降 (P <0 .0 1)。结论 :滋肾活血解毒方可能是通过下调肾脏组织中ET 1mRNA表达水平而改善CRF大鼠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
我们采用扶正解毒通络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6例,取得明显效果,并设西药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来自本院皮肤科及中医科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扶正解毒通络组(简称治疗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29~71岁,以45岁以上病人为多,占29例;发于头面部11例,胸胁部17例,腰胁部15例,其它部位3例。对照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32~69岁,45岁以上占21例;发于头面部9例,胸胁部15例,腰胁部10例,其它部位5例。所有患者都有带状疱疹病史,患处刺痛、灼痛或放射痛。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扶正解毒通络法。基本方:忍冬藤30~60g,红藤、乳香、没药各9~15g,板蓝根、路路通各25~50g,酸枣仁、柏子仁各10~25g,白花蛇舌草、赤芍、黄芪、女贞子、鸡血藤各15~30g。加减法:头面部加菊花、石决明,胸胁部加柴胡、郁金,腰胁部加续断、桑寄生,上肢加桑枝,下肢加牛膝。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煎服1次,每次服300ml左右,饭后服,禁烟酒及辛辣香燥之物。10d为1个疗程。 2.2 对照组 消炎痛25mg,口服,每日3次。维生素B1 20mg,口服,每日3次。10d为1疗程。  相似文献   

11.
肺癌病性总属本虚标实,正气亏虚、气滞、血瘀、痰凝是其重要发病机制。王键辨治肺癌以固本培元为大法,兼以化痰祛瘀解毒、疏肝理气开郁,处方用药灵活巧妙,标本兼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以开通玄府、利水解毒法组方的利开灵对大鼠实验性脑出血脑水肿的效应,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胶原酶肝素钠尾状核注射法复制脑出血脑水肿模型,观察在不同药物干预下,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变化.结果:利开灵能有效抑制脑出血大鼠AQP4的表达,与模型组、单纯利水解毒法组方的利开组及醒脑开窍组方的安宫牛黄丸组比较,在不同时相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以开通玄府、利水解毒法组方的利开灵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脑水肿有可靠的干预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2 例,采用益气养阴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变化情况,生存质量改变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部分患者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口干、心烦失眠、咳嗽、咳痰、胸痛、气促等症状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KP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毒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对于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益气养阴解毒方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析仙龙解毒饮加减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资料,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98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仙龙解毒饮加减联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期变化和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观察组中位生存期为10.24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6.98个月。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及仙龙解毒饮加减治疗是影响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而性别、年龄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仙龙解毒饮加减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计算机虚拟筛选技术探讨解毒消癥饮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先采用分子描述符计算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解毒消癥饮中148个化合物与32个抗肿瘤药物的化学空间信息分布,探讨其类药性质;再通过分子对接方法研究解毒消癥饮和肿瘤相关受体靶标如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 COX-2)的相互作用情况,以探讨其治疗胃癌的分子机制。结果 解毒消癥饮所含分子与抗肿瘤药物有类药性,且更具多样性;解毒消癥饮中91个化合物与EGFR、HER-2和COX-2有着显著的活性抑制作用。结论 解毒消癥饮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及促细胞凋亡等方面,与胃癌发病机制相符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扶正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不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将72例Ⅲ-Ⅳ期NSCLC随机分成观察组(中药+MVP方案化疗例,对照组(单纯MVP方案化疗)32例,治疗2个化疗周期以上。结果:观察组有效率45%, 对照组有效率21.8%(P<0.05);观察组中位缓解期(MRT)、治疗前后一般状况(KPS)改善或稳定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毒性,不良反应也较对照组轻。结论:扶正解毒方配合MV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NSCLC有增效、增敏、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安中解毒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安中解毒颗粒中金银花、板蓝根和连翘3味中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安中解毒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金银花、板蓝根、连翘能被很好地鉴别;绿原酸的线性范围为0.47~2.35mg(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6%,RSD为1.29%(n=5)。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益气通络解毒方联合化学疗法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4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益气通络解毒方联合化学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学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体瘤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骨髓抑制及恶心呕吐分级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 益气通络解毒方可提高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减轻化学治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和消化道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气虚生毒”理论认为,胃癌前病变发病源于气虚,虚气留滞导致痰、湿、热、瘀等病理产物蕴积,日久则化为诸毒,侵袭脏腑经络而致病。基于胃癌前病变虚实夹杂、毒邪纷争的病理特点,治疗应在益气培元的基础上灵活施以解毒之法,包括利解湿毒、清化痰毒、清解热毒、通化瘀毒及攻除癌毒等治法,同时应注重调肝理气,协调脾胃气机升降,使正气得扶,毒邪得除。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解毒泄浊Ⅱ号灌肠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40例慢性肾衰竭患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5例采用解毒泄浊Ⅱ号灌肠合血液透析疗法,对照组15例仅采用血液透析疗法,3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肾功能及临床症状积分值变化。结果:治疗组无论是肾功能还是临床症状积分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都有显性(P<0.01)。结论:非充分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无论实验室指标还是临床症状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