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贝助便操以中医升清降浊的气机升降理论为依据,以气功、导引、推拿手法为动作基础,通过多年临床实践不断完善而形成.其运用意念、呼吸、动作配合,对足阳明胃经、任脉、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相关穴位进行有序导引和推揉,改善脏腑气机升降功能,促进腑气畅通,恢复大肠传导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慢性便秘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肺与大肠在经脉上相互络属,构成肺与大肠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的基础.在气机升降活动中,两者相辅相成,密切相关;在津液代谢中两者都起着重要作用;在水谷传导、阴阳润燥方面也相互为用,相互影响.这些构成了肺与大肠之间表里通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经、穴 脏腑相关”的临床观察洪德胜(安徽省寿县中医院232200)关键词:经、穴 脏腑相关中图法分类号:R224“经、穴 脏腑相关”,又称“体表 内脏相关”。由于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所以通过经络,脏腑的病变可反映到体表相应的经穴部位,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肠湿热证候积分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86例大肠湿热型UC患者,检测其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D-二聚体(D-dimer,D-D)水平,比较不同病情UC患者的大肠湿热证积分、Mayo积分和凝血功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大肠湿热证积分与凝血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缓解期比较,活动期UC患者大肠湿热证积分、Mayo积分、PLT、D-D、Fib均显著升高(P<0.05),MPV和PT均显著下降(P<0.05);活动期UC患者,病情程度越重,大肠湿热证积分、Mayo积分、PLT、D-D、Fib越高,MPV和PT越低;轻度、中度、重度病情三者间大肠湿热证积分、Mayo积分、PLT、D-D、Fib、MPV、PT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湿热证积分与Mayo积分、PLT、Fib、D-D呈正相关(P<0.05),与PT、MPV呈负相关(P<0.05)。结论 大肠湿热型UC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是清热除湿法改善凝血功能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5.
肺辅心行血浅析姜惟(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关键词:肺;血液运行血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循行于脉中,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如环无端,运动不息,不断地对全身各脏腑、形体官窍等组织器官起着营养和滋润作用,并随着血液循环,把一些...  相似文献   

6.
正气辨析     
正气属中医学的气学范围,是一身之气或人气相对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正气以其运动而发挥防御、调节、修复等作用,具有物质运动的自然科学属性。正气分布到腑腑经络,则为脏腑经络之气;分布到脉之内外,则为营气和卫气。脏腑经络之气和营卫之气的防御、修复和调节作用,可因其构成成分和所在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都是正气的功能体现。  相似文献   

7.
《医贯》是明代医家赵献可的代表作,其中《消渴论》篇可反映其独特的中医学理论和临床思维。认为消渴病虽涉及肺、胃、肾等多个脏腑,但肾在诸脏腑中最为关键,肾虚是消渴病的关键病机,治疗消渴病应以治肾为主。对五行生克理论也有独特的发挥,认为五行生克是“相通”的。在前人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命门学说,在临证中极为重视命门先天水火,注重先天水火互济。  相似文献   

8.
蔡圣朝认为,中风后失语以肾虚为本,由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阻滞,经筋失养而致,临床应从肾论治本病,常采用头针疗法、舌针疗法,并选取涌泉为固定穴位,再辨经取穴,用解语膏敷贴穴位,以达到调节脏腑功能、调整阴阳、运行气血之功。  相似文献   

9.
俞募配穴法治疗顽固性失眠2例黄峥(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210001)关键词:失眠;俞穴;募穴;针刺疗法中图法分类号:R256.23;R224.2俞募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和胸腹部的腧穴,各有12穴。俞募穴与各脏腑的病变有密切关系,脏腑发生病变时,每在...  相似文献   

10.
历览中医文献,虽未见急腹症这一提法,也无急性阑尾炎、肠梗阻之类的病名,但在其文献中,对类似急腹症中有关疾病的记载,尽管是散在的,却具有后世急腹症的基本内容。搜罗、综合这些散在的内容,对于中医外科学的不断丰富和提高,不无必要。急性阑尾炎它包括在“肠痈”之中。其病因不仅归之于“喜怒不适,饮食不节,寒温不时”(《灵枢·上膈篇》),而且与大肠的传导失职有更密切约关系.余听鸿在《外科医案汇编·内痈》中指出:“大肠上口即小肠下  相似文献   

11.
杨骏认为神志病的病机为七情异常、六郁之邪等因素导致人体脏腑功能受扰,气血津液异常,脑神失用。其治疗神志病多从任督二脉选穴组方,以周身通调、形神共养,达镇静安神、调和阴阳之效。  相似文献   

12.
利率在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根据利率传导机制,对1996~2012年我国的利率与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到阻碍,效应不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空间代谢组学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可对代谢物表型进行定性、定量、定位的全面分析研究,具有操作简单、适用广泛、空间识别功能等特点,能够有效解决空间分布差异或结构差异的问题,其应用特点有很大可能适用于经脉脏腑相关研究的需求。将其运用到经脉脏腑相关研究中是构建脑区代谢图谱,验证代谢过程,确定量效关系的重要手段,为深入研究经脉脏腑相关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胰腺属于中医脾的范畴,胰源性消化不良病因可分为饮食损伤、情志失调、久病体虚。致病脏腑主要与脾肝肾相关。本病以脾气不运、肝胆失疏为本,气滞血瘀、湿热内蕴为标。综合运用运脾疏肝、行气活血、升清降浊、清热解毒等方法治疗本病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中图法分类号R222.2腹痛是内科疾病的常见症候之一。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腹痛的证候、病机及治法等进行了比较详尽的描述,其论述精辟,辨证准确,对后世影响较大,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腹部内有肝、胆、脾、胃、肾、大小肠、膀胱等脏腑,并为手足三阴、足少阳...  相似文献   

16.
《党员生活(武汉)》2008,(11):F0002-F0002
武汉市第八医院肛肠外科是武汉市重点专科,武汉市科技局命名的“市属公共事业优势专学科平台建设单位”、武汉大学医学院硕博士临床教学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大肠肿瘤防治基地及硕士临床教学点、国内早期大肠癌筛查及遗传性大肠癌基因检测武汉基地、武汉市医保局指定大肠肿瘤病鉴定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17.
梁文珍教授是第4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对诸多妇科常见病、疑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妇人病,源于脏腑,累于气血,显于胞宫;脏腑之中,肾为根本,肝为躯干,脾为枝叶;气血之中,气多郁滞,血多瘀阻”的病因病机认识及“种子必先养精,调经必理气血;理血必疏肝气,疏肝必重怡志”的治疗思路,对中医妇科临床实践、理论和教学研究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对教育政策的研究从机械的文本解读延伸至对政策理解、政策执行、政策传导、政策实现、政策评估、政策修订等一系列有目的的动态过程,教育政策开始呈现出典型的动态特征。教育政策传导系统是从政策制定、执行到目标实现、评估反馈进而政策调整的全部动态传递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与社会环境、政策工具、宏观与微观客体等交换信息并具有反馈功能的开放系统。通过对构成系统的简单要素进行特征分析,对传导的路径和流程进行解析,从而对教育政策传导的机理展开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穴位及配伍对腹泻模型小鼠腹泻指数的影响及艾灸干预腹泻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昆明小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天枢组、大肠俞组及天枢大肠俞组。采用番泻叶灌胃法建立小鼠腹泻模型,对天枢组、大肠俞组、天枢大肠俞组大鼠进行艾灸,其中天枢组选取双侧天枢穴,大肠俞组选取双侧大肠俞穴,天枢大肠俞组选取一侧天枢、大肠俞 (隔日交换对侧),观察各组小鼠72 h后腹泻指数及小肠水通道蛋白8(aquaporin protein-8,AQP8)、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及P物质(substance P,SP)免疫阳性细胞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腹泻指数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天枢组、大肠俞组、天枢大肠俞组腹泻指数显著降低(P<0.05);与天枢组、大肠俞组比较,天枢大肠俞组腹泻指数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肠组织AQP8免疫阳性细胞表达显著减少(P<0.05),VIP、SP免疫阳性细胞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天枢大肠俞组小肠组织AQP8免疫阳性细胞表达显著增加(P<0.05),VIP、SP免疫阳性细胞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 天枢与大肠俞配伍治疗腹泻具有协同效应,艾灸治疗腹泻机制可能与上调AQP8表达或抑制VIP、SP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经络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经脉脏腑相关是经络理论的核心.经脉脏腑与脑相关是中西医理论结合的突破口,是21世纪经络理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在总结既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经脉脏腑与脑相关的研究进展和思路,认为大脑边缘系统-下丘脑-自主神经系统是经脉脏腑与脑相关研究的核心和神经连接组学的功能结构基础,从而继承、创新、发展中西医结合新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