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痛经这一妇科常见病,最早作为月经不调的伴随症状,到清代最终独立成为一种疾病;病因从最初的风寒外邪,发展到明清时期的多种内外因,病机主要是气血壅滞不通和气血亏虚不荣;治疗方面从汉唐时期就形成了辨证治疗与通治方治疗两种思路,宋金元时期通治方有较大的发展,而明清时期辨证治疗则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2.
陈超群教授诊治痛证验案二则池建淮,万毅(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合肥230028)关键词少腹痛;肋痛痛证,是以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证。中医认为产生痛证的病因很广泛。但其病机不外乎实邪阻滞、气血运行不杨,不通则痛之实证;以及脏胆、经脉失于气血滋养濡润,不荣则痛...  相似文献   

3.
虚痛初探     
虚痛初探沈定余(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合肥230038)关键词虚痛证;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疼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而以疼痛为主证的一类疾病,中医称之为痛证。对于痛证的发生,中医学理论有一个总的概念:“不通则痛”。即指人体气血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产生郁滞...  相似文献   

4.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属中医学“脉痹”“脱疽”范畴。脉痹病因病机为正气不足,风寒湿邪侵袭血脉,血液凝涩,脉道不通,临床表现为肢体疼痛、麻木不仁,或见冷、热、燥、湿及水肿,治疗原则为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治法包括针刺、汤液及药酒治疗,其预后与正邪盛衰有关。脱疽病因病机为寒冷刺激、房事不节、过食膏粱厚味、情志不遂或外伤,致气血凝滞,经脉阻塞,肢节失养,临床表现为肢体末端发凉、苍白、疼痛、坏死脱落,早期采用中药内服,晚期手术,配合各种外治法局部治疗,其预后与气血是否衰败及毒邪是否传变有关。  相似文献   

5.
名老中医刘秉夫在骨伤科常见疾病及疑难疾病诊治方面经验丰富。其治疗骨伤科病证具有局部与整体兼顾、筋骨并重、气血同举、汤剂与成药同施的特色,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胃脘痛的病机与用药探析鄢顺琴,罗家发,凤渝蓉(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合肥230038)关键词胃脘痛;病机;用药胃脘痛包括现代医学多种疾病,病机较为复杂,有寒热、虚实、气血之分。因此,探讨胃脘痛的病机对临床处方用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笔者就此探析如下。1寒居...  相似文献   

7.
魏福良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发病主要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劳损等因素有关,其主要病机为肝肾功能失调,导致气血亏虚,风寒阻络,瘀血阻滞;辨证分型主要有肝肾不足型、瘀血阻滞型、风寒阻络型、风湿热痹型;针刺治疗从肝肾入手,标本兼治,以补益肝肾为主,并配合活血化瘀、温经通络之法;处方选用穴位以八纲辨证、经络、气血、筋骨辨证选穴为主,结合局部取穴。  相似文献   

8.
营卫失常是许多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恢复营卫功能是治疗这些疾病的重要手段.<金匮要略>中论述了诸多营卫失常病证:认为中风、瘾疹、萎黄的病机是营卫俱虚,血痹病的病机是卫阳不足、营阴涩滞,历节、黄汗的病机是营气不通、卫气不行,虚劳的病机是卫虚营竭、营卫气伤,肺痈的形成与风热入中营卫有关,寒疝、水气病当责卫气不行、邪正相搏,其中水气病也由营卫相干、营卫俱劳所致.  相似文献   

9.
五体即皮、肌、脉、筋、骨,是中医解剖学的概念,它反映了人体由浅入深的五个不同层次。痹是病因病机的概念,“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者闭也,以血气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因此,顾名思义,所谓五体痹证就是指由于和五体相合的脏腑、经络的气血不足,感受了风寒湿热等邪而导致皮、肌、脉、筋、骨等部位气血闭塞不通的病证。《内经》对痹证的分类,主要有按病位区分的五体痹和以病因病性区分的风寒湿痹(《医宗金鉴》分别称之  相似文献   

10.
1989~1992年,笔者自拟暖宫排卵散热熨少腹治疗130例因输卵管不通而引起的不孕症,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 130例中,年龄22岁~30岁98例,31岁~40岁32例。婚后不孕时间在2~4年108例,5~7年16例,8~11年6例。全部患者均  相似文献   

11.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误辨是对疾病本质的歪曲。轻者,殆误治疗之机;重者,则有生命之危。笔者临证多年,从数则教训中受益匪浅,现仅将癃闭、呕吐二案介绍于后,共同道参考。 一、癃闭 刘某,男,22岁。初诊见少腹胀痛,小便不通3天。三天前,因劳累汗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虚—淤—衰老”模式作了初步探讨,认为气旺、阴充、血液流畅是生命活动的生理基础。元气决定人的“天年”,阴精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机升降出入有常,气血流畅是生命健康的必要条件。衰老虽是全身生理机能的减退,而气虚、阴亏、血淤是衰老的基本病机,随着增龄,脏腑气阴逐渐消耗,气机升降出入失常而淤滞,从而导致机体衰老。  相似文献   

13.
赖新生将干眼病机分为气血不充、清阳不升、湿浊上犯、阴火袭窍4个方面,针刺治疗以“通元”为根,取任脉、手足及眼周等处穴位以引气归元,养精明目;中药内服以“脾胃”立法,谨守病机,辨证处方,外治内服结合,针药并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刘健认为,类风湿关节炎脾胃亏虚为其本,风、寒、湿、热、瘀为其标。该病基本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痰湿内蕴,瘀血阻络。治疗上,应权衡标本缓急,以健脾化湿通络为法,重后天之本,分期分型论治,并重视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5.
全国名老中医胡国俊业医50余载,在肺癌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认为肺癌多以正虚为主、兼有邪实,既有肺局部病变,又有全身病变;各种药物治疗易损伤脾胃功能。胡国俊提出培元固本、扶正祛邪,整体调协、辨证论治、顾护脾胃、激活生机的治疗理念,临床用药多从扶助正气、调理脏腑、调和气血、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入手,并重视精神调摄在肺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强直性脊柱炎的基本病机以肾督亏虚为本、风寒湿热瘀阻为标。黄传兵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应分期论治:急性期病机特点是风寒湿热瘀血痹阻经络,分为肾虚湿热型、肾虚督寒型、肾虚血瘀型,治疗应以祛邪通络为主,佐以扶正;缓解期病机特点为正气耗损、邪毒未尽、经脉未畅,主要分为肝肾督虚型、脾肾阳虚型,治疗应以扶正通络为主。黄传兵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时善用药对,常用藤类及补益类药物,调和气血阴阳,平衡筋骨。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后期可引起全身各器官的损害.COPD在我国属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较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据世界银行和WHO的研究报告,2020年COPD将成为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首位[1].西医对COPD的治疗多能改善症状,但很难阻断其病程进展.近几年,中医药工作者在COPD防治方面做了大量探讨,试图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探求COPD的病因病机及发展转归.  相似文献   

18.
肾精亏虚不能上充脑髓,腑气不通、浊气上扰脑窍是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主要病机,治疗上以补肾通腑为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19.
中医戒毒历史悠久,有其自身的指导理论和治疗原则,对毒品成瘾的病因、病机、治疗、康复有较系统的认识和较全面的论述,尤其重视整体观和脱毒后全身气血的调补[1].近年来戒毒的治疗方法已不再拘泥于单一西药、中药或针灸等,而是趋向多样化的复合治疗.但中医药戒毒具有安全、简便、疗效好,有利于康复等优势.为此,我们对中医药戒毒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概况综述如下,并对其应用前景作评价与展望.  相似文献   

20.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它既是致病的外因,又是证候归类的一种方式。眼病六淫为病辨证特点是侧重于局部证候,结合全身其他表现,探求病因病机,然后确定治则施治,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审证求因,据因论治”,即所谓“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