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不换金正气散加减治疗小儿脾失健运型口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脾失健运型口臭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不换金正气散加减治疗,对照组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口臭、舌苔厚度、腹痛、嗳气、恶心呕吐、大便异常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主症积分、次症积分、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主症积分、次症积分、症状总积分下降值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不换金正气散加减治疗小儿口臭症脾失健运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桑白皮汤加减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按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为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桑白皮汤口服,疗程均为10 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CRP、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CRP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桑白皮汤配合常规西药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降低血CRP、PCT含量,较单纯西医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艾灸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非急性感染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RRTI非急性感染期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基于辨体质取穴,选取清艾条,采用温和灸法,对照组口服脾氨肽冻干粉,疗程均为4周,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发病次数、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平均每月发病次数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反复外感积分、面色积分、形体积分、汗出积分、乏力积分及次症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其中治疗组在改善汗出、乏力、次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灸能够有效改善RRTI非急性感染期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其呼吸道感染复发次数,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化症汤治疗气滞血瘀证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气滞血瘀证子宫肌瘤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25).治疗组用化症汤治疗,对照组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积分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 0.01),且治疗组改善经期延长、乳房胀痛等症状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后两组证候积分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症汤治疗气滞血瘀证子宫肌瘤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小儿伤食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伤食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推拿治疗)和对照组(蒙脱石散和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每组30例,治疗1个疗程(3d)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大便次数、质地、性状积分,以及主症积分和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大便质地、性状积分,以及主症积分和总积分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明显改善小儿伤食泻的临床症状,但推拿疗法优于药物(蒙脱石散和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化痰降浊逐瘀方治疗2型糖尿病痰浊瘀阻证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痰浊瘀阻证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和血脂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痰降浊逐瘀方,疗程为16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实验室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痰降浊逐瘀方可改善2型糖尿病痰浊瘀阻证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症状,降低其血糖水平,调节血脂。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清肺方离子导入治疗痰热壅肺型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化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清肺方离子导入治疗12 d;治疗前、治疗6 d后、治疗12 d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 percentage,N%)、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胸部CT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12 d后,中医证候积分、WBC计数、N%、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6、12 d后,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WBC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肺部炎症吸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肺方离子导入治疗痰热壅肺型CAP能够较快缓解患者咳嗽、咳痰、胸痛、发热等症状,促进肺部炎症吸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痰浊壅肺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共纳入2012年12月至2015年6月分别在广东省中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就诊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8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布地奈德和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及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监测肝、肾功能和不良事件。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脱落1例和4例。治疗3、5、7 d后,治疗组患儿的症状、体征总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治疗组患儿的症状、体征总积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南北两地医院治疗组患儿各时点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无肝、肾功能异常及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痰浊壅肺证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夏慈消结散外敷联合化痰消瘿方内服治疗甲状腺结节气郁痰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自拟化痰消瘿方口服,治疗组在化痰消瘿方口服的基础上加用夏慈消结散外敷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疗效、甲状腺结节大小、临床疗效、甲状腺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甲状腺结节最大直径均显著缩小(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缩小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夏慈消结散外敷联合化痰消瘿方口服能缩小甲状腺结节,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证候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针灸配合少腹逐瘀汤内服治疗寒湿凝滞型盆腔炎症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寒湿凝滞型盆腔炎症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针灸配合少腹逐瘀汤加减口服,对照组给予少腹逐瘀汤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改善情况、子宫动脉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综合疗效。结果 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1周及2周后治疗组症状体征总积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配合少腹逐瘀汤内服治疗寒湿凝滞型盆腔炎症疾病疗效明显,对于缓解疼痛、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加味四妙勇安汤治疗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7例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热毒壅盛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在氯化钠注射液100 mL联合维生素B12 0.25 mg 每日1次含漱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口服加味四妙勇安汤(配方颗粒),对照组口服康复新液,两组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及Karnofsky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对照组KP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KP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KP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口干口苦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胸骨后灼热疼痛、便秘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口干口苦、胸骨后灼热疼痛、便秘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口干口苦、胸骨后灼热疼痛、恶心呕吐、便秘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四妙勇安汤治疗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有较好疗效,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加减参苓白术散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脾虚蕴湿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特应性皮炎脾虚蕴湿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给予加减参苓白术散及地氯雷他定糖浆口服;对照组仅口服地氯雷他定糖浆.两组均外涂玉泽皮肤屏障修护乳.采用特应性皮炎评分(scoring atopic dermartitis,SCORA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4周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评分,判定临床疗效,并于患儿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检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eosinophils,EOS).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患儿SCORAD、EOS计数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SCORAD评分、EOS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减参苓白术散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脾虚蕴湿证具有良好疗效,能够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羚羊角汤治疗痰热内闭清窍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羚羊角汤治疗,疗程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血浆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s 70,HSP70)水平。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血浆HSP7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降低值和血浆HSP70升高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麝香注射液和羚羊角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痰热内闭清窍型脑出血疗效较好,尤其在改善中医症状积分和血浆HSP70水平方面较常规西药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泻胃补脾针灸疗法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针灸组在科学生活方式干预前提下以泻胃补脾为指导原则选穴针灸;对照组采用单纯生活方式干预,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证候积分,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变化,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针灸组治疗1个月后证候积分即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针灸组治疗1个月后和治疗2个月后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FPG和HbA1c均显著降低(P<0.05);针灸组FPG和HbA1c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泻胃补脾针灸法是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症状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予饮食、运动等健康教育,并予西药控制血糖,观察组患者同时口服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血糖水平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blood glucose,SDBG)和空腹血糖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fasting plasma glucose,CV-FPG),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FPG、SDBG和CV FPG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FPG、SDBG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口渴多饮、乏力倦怠、多食易饥、五心烦热和肢体麻木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方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的空腹血糖和血糖波动,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方法 将74例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型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加用益气通络活血中药口服,疗程为30 d。观察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1),治疗组在提高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益气活血通络法对DPN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与改善血液流变性及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