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复方地龙汤是民间流传的治疗精神病的单方。自1970年始我们用本方治疗急、慢性精分症40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40例中,男22例,女18例;15~20岁4人,21~30岁30人,35~40岁4人,41岁以上2人;病程2月~+~6月10人,6月~+~1年13人,1~+~2年4人,2~+~4年5人,4年~+~6年3人,6年~+~10年5人,妄想型37例,单纯型1例,青春型2例。全部患者均无严重的躯体疾病,并均系经冬眠灵(600~800毫克/天)治疗2月以上无效者。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按全国中医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学术研讨会制订的诊断标准[1],确诊慢性结肠炎202例,其中男136例,女66例;年龄14~60岁;病程1~10年.所有病例均经纤维结肠镜或钡剂灌肠摄片检查,其中84例有黏膜水肿、糜烂,14例有炎性息肉(病理确诊);病变主要位于直肠、乙状结肠,少数累及降结肠、全结肠.全部病例大便培养1~4次均无致病菌生长,查阿米巴滋养体为阴性,部分病例大便镜检有红细胞、白细胞.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粘液便,每日便次3~5次.中医证型:大肠湿热型29例,寒湿凝滞型26例,脾胃虚弱型79例,肾阳虚衰型68例.  相似文献   

3.
自1980年以来,笔者运用附子理中汤合黄芪建中汤(简称“二中汤”)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59例,疗效尚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 59例中,男54例,女5例。21~30岁14例,31~40岁29例,41~50岁11例,51~60岁4例,60岁以上1例,平均岁龄34.5岁,以青壮年为多。病程在5年以下者15例,5~+~10年者24例,10~+~15年者16例,15年以上  相似文献   

4.
环状混合痔治疗难度较大,目前较多采用的是分段剥扎法,而在术中是否松解肛门括约肌却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1996年7月至2000年1月,笔者对环状混合痔采用分段外剥内扎及非结扎部位内痔用安痔注射液注射,并依据病理分型对其中结缔组织型行肛门括约肌松解,而静脉曲张型不松解肛门括约肌,共观察11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2例中,男69例,女43例;年龄21~76岁,平均46.5岁;病程≤5年31例,5+~10年48例,10+~20年25例,>20年8例。病理分型:外痔属结缔组织型38例,属静脉曲张型84例。分期:结缔组织型中Ⅰ、Ⅱ、Ⅲ期分别为2、19、17例,静脉曲张型中Ⅰ、Ⅱ、Ⅲ期分别为5、34、45例;既往治疗史:药物治疗者85例,注射治疗者21例,手术治疗者6例。 2 治疗方法 2.1 术前准备 排空大便,清洗肛门,进少量饮食。对过度紧张患者于术前30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2g。 2.2 手术操作 取侧卧位,行骶管阻滞麻醉,骶管裂孔畸形者行局部浸润麻醉。碘酊、乙醇肛周无菌操作,1ml/L新洁尔灭肛管和齿状线上痔区无菌操作3次,然后用干棉球2个填塞直肠腔。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94至1999年采用河北省安平医疗器械厂生产的孟氏半环槽外固定架(以下简称孟氏架)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52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2例中,男38例,女14例;年龄10~87岁,平均37岁;均为闭合性骨折.横断型骨折5例、短螺旋型6例、长螺旋和长斜型29例、粉碎型12例.胫骨中下1/3交界处骨折44例、中上段骨折7例、多段骨折1例.车祸伤8例,坠落伤4例,树木砸伤17例,压伤5例,跌扭伤18例.新鲜骨折47例,陈旧性骨折5例(伤后14~22 d入院).合并筋膜间隔区综合征14例,合并石膏压疮1例,合并其它部位骨折4例.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扩张症除见有慢性咳嗽、咳痰外,更主要的有反复咯血。咯血最多见于干性支气管扩张,痰少,但咯血量大,反复发作,且很难止血。近年来,我们用阿托品肺俞穴注射治疗此类咯血,收效颇佳,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均为住院病人,男66例,女11例;年龄最小为16岁,最大者54岁,16~20岁36例,20~+~30例18例,30~+~45岁13例,45岁以上10例;病程≤5年28例,5~+~10年30  相似文献   

7.
根据雄狮丸说明书,本药主要治疗男科疾病,笔者根据其药物组成分析,用于治疗辨证为肾阳虚型无排卵性女性不孕症63例,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 63例年龄为20~37岁,结婚2~4年者59例,5~10年者4例。原发不孕61,继发不孕2例。63例均经基础体温测定(基础体温呈单项型)证实为不排卵(其配偶精液镜检53例正常,10例异常者经治痊愈)。  相似文献   

8.
鉴于小儿服药难的特点,笔者于1985~1989年,以药蛋粑(自拟方)穴位敷贴治疗胆道蛔虫症34例(男15例,女19例,年龄为5~13岁,发病最短1天,最长5天)。敷后疼痛停止,症状消失,不再发作者32例;疼痛缓解,时有阵发微痛者1例;疼痛不减,持续阵发疼痛者1例。现将此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定喘汤治疗哮喘发作期热哮型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 31例哮喘发作期热哮型患者血栓素B2 (TXB2 )和 6 酮基 前列腺素1α(6 Keto PGF1α)、血清脂质过氧化物 (LPO)、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T细胞亚群等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定喘汤能降低TXB2 含量 (P<0 .0 1) ,增加 6 keto PGF1α含量 (P <0 .0 5 ) ;升高SOD(P <0 .0 1) ,降低LPO(P <0 .0 1) ;纠正T细胞亚群不平衡 (CD3+、CD4 +、CD8+、CD4 +/CD8+) (P <0 .0 1)。结论 :定喘汤可能是通过调节上述指标而起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癫痫,中医称为痫证。笔者从1981年以来,用中医药治疗继发性癫痫32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32例中,男17例,女15例,发病年龄:1~5岁8例,6~10岁10例,11~15岁9例,16~20岁5例;病程:3个月~1年13例,2~5年12例,6~10年7例;病因:“流脑”17例,“乙脑”2例,高热后所致者8例,颅脑外伤和产伤者5例;癫痫大发  相似文献   

11.
颅脑外伤后综合征也称脑外伤后遗症,是指颅脑外伤急性期后3个月以上仍有某些自觉症状,而神经系统检查无器质性损害,临床表现以头痛、头昏、心悸、耳鸣、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重者悲观失望、烦躁易怒、疲乏无力,甚至表现为癔病样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很大的痛苦.1994-2001年,笔者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本病5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诊断参照<江苏省常见疾病临床诊断和疗效诊断标准>(江苏省卫生厅1994年编印)中有关颅脑外伤后综合征诊断标准.81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按性别、年龄、病情程度、发病时间长短,随机分组.治疗组51例,男34例,女17例;年龄17~68岁(17~30岁14例,31~40岁23例,41~50岁10例,50岁以上为4例),平均38.3岁;病程6~12个月21例,1+~2年25例,2年以上5例,平均病程1.7年;脑震荡45例,轻度脑挫伤6例.对照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18~66岁(18~30岁7例,31~40岁12例,41~50岁9例,50岁以上2例),平均36.7岁,病程6~12个月11例,1+~2年16例,2年以上3例,平均病程1.5年;脑震荡27例,轻度脑挫伤3例.  相似文献   

12.
颅脑外伤后综合征也称脑外伤后遗症,是指颅脑外伤急性期后3个月以上仍有某些自觉症状,而神经系统检查无器质性损害,临床表现以头痛、头昏、心悸、耳鸣、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重者悲观失望、烦躁易怒、疲乏无力,甚至表现为癔病样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很大的痛苦.1994-2001年,笔者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本病5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诊断参照<江苏省常见疾病临床诊断和疗效诊断标准>(江苏省卫生厅1994年编印)中有关颅脑外伤后综合征诊断标准.81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按性别、年龄、病情程度、发病时间长短,随机分组.治疗组51例,男34例,女17例;年龄17~68岁(17~30岁14例,31~40岁23例,41~50岁10例,50岁以上为4例),平均38.3岁;病程6~12个月21例,1+~2年25例,2年以上5例,平均病程1.7年;脑震荡45例,轻度脑挫伤6例.对照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18~66岁(18~30岁7例,31~40岁12例,41~50岁9例,50岁以上2例),平均36.7岁,病程6~12个月11例,1+~2年16例,2年以上3例,平均病程1.5年;脑震荡27例,轻度脑挫伤3例.  相似文献   

13.
我们自1975年以来采用自拟茵陈汤治疗黄疸型肝炎306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306例病人均系住院患者,其中男196例、女110例;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5岁,平均年龄32岁;中医辨证均属阳黄,其中热重于湿型206例、湿重于热型67例、湿热并重型33例。 二、治疗方法 基本方:茵陈、车前草各15g,大叶金钱草、金银花、黄芪各20g,郁金、甘草各10g。每日1剂,煎水300ml分2次服。15~20天为一疗程。热重于湿型原方药量加倍;湿重于热型加苍术、厚朴各10g;湿热并重型加赤芍、丹皮各9g,板蓝根30g,黄连6g。  相似文献   

14.
癫痫是一种突发性短暂脑功能失调而出现的意识丧失,肢体抽搐,同时可有咬破舌头,遗尿、感觉异常或行为障碍,并以重复发作为其特征。 笔者自1965年以来共治疗本病72例,今将治疗观察效果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72例中,男46例,女26例。年龄2~20岁28例,21~40岁31例,40岁以上13例。病程1~2年48例,3~4年15例,5~7年4例,8~10年4例,20年以上1例。由省、地两级医院诊断治疗者61例(大发作56例,其中  相似文献   

15.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祖国医学“口眼(口呙)斜”、“口僻”范畴,笔者于1971~1984年在门诊采用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72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97例,女75例;年龄以20~40岁患者居多;麻痹部位在左侧85例,右侧87例;病程最长8年,最短1天;中医辨证属风寒痹阻型130例,肝胆湿热型40例,肝肾阴虚型2例。  相似文献   

16.
一般资料:15例中,男3例,女12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41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5年。 方药与用法:当归、生地、赤芍、紫草、昆布、海浮石各15克,丹皮6克、鸡血藤、马齿苋、板蓝根各30克。每日1剂,早晚煎服,另以第三次煎液趁热于患处外擦,以局部皮肤达发红发热为度,每日1次,每次20分钟。共用药15~20天。 疗效:全愈(皮损完全消失,暂留色素沉着)6例,显效(皮损80~90%消退)5例,有效(皮损50%消退)3例,无效(皮损未见消退)1例。  相似文献   

17.
我院于1978~1982年(不完全性统计)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共收治新鲜四肢骨折150例,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150例中男95例,女45例;20岁以下57例,20岁以上93例;闭合性骨折145例,开放性骨折5例;桡骨远端骨折61例(双侧骨折2例),尺棱骨骨折20例,肱骨髁上骨折11例,肱骨髁间骨折1例,肱骨干骨折3例,肱骨外科颈骨折4例,股骨干骨折22例,髌骨骨折10例,胫腓骨干骨折18例。  相似文献   

18.
葛根止泻汤为祖传验方,专治小儿腹泻。近年来,笔者治疗50例,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50例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最小者2个月,最大者5岁,1岁以下14例,1岁以上36例;病程最短者2天,最长者6个月;中医辨证属伤食型10例,风寒型8例,湿热型22例,脾虚型7例,脾肾阳虚型3例。 二、治疗方法 基本方:葛根、扁豆花、木瓜、丝瓜络各6~10g,炒乌梅、煨木香3~6g,生山楂6~8g。每日一剂,浓煎至100~150ml,  相似文献   

19.
一、一般资料 126例均为住院病人,男55例,女71例。其中缺血型脑血管病82例,出血型脑血管病44例,均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中华神经精神杂志》)1987年第1期第60页),部分病例经头颅CT诊断确诊外,其余依症状体征诊断。其中病程为6个月~2年,年龄最小40岁,最大76岁。肌力均小于Ⅳ级。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系我院近年住院病人,符合1995年5月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标准〔1〕。治疗组67例,男55例,女12例;年龄17~63岁。血清总胆红素(TB)110~170μmol/L者18例,171~300μmol/L者44例,>300μmol/L者5例;血清谷丙转氨酶(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