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参麦注射液穴位注射改善化疗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冯青(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医院肿瘤科243021)关键词:参麦注射液;穴位注射;化疗毒副作用中图法分类号:R245.95;R730.53化疗的毒副作用是肿瘤化疗中的一个棘手问题。虽然某些新的化疗辅助用药对改善化...  相似文献   

2.
浅析妇科血瘀证梁文珍(安徽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合肥230061)关键词:血瘀证;妇科杂病;病理;辨证;治疗中图法分类号:R271.1;R255.7血瘀证及对血瘀证的治疗,在妇科领域尤为历代医家所关注。因妇科疾病,究其症状,不外是血、症、痛、带四大主证...  相似文献   

3.
血府逐瘀汤治疗老年血瘀型冠心病58例汤志顺赵海燕(安徽省凤阳县中医院233100)关键词:冠心病;真心痛;血府逐瘀汤;老年中图法分类号:R256.22;R544.41995年2月~1996年2月,笔者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型冠心病58例,疗效满意,现...  相似文献   

4.
参麦注射液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脑梗塞35例孙彩霞刘素梅李图苓(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30061)关键词:脑梗塞;参麦注射液;果糖二磷酸钠中图法分类号:R743.331临床资料治疗组35例,男性24例,女性11例;年龄59~86岁;轻型12例,中型1...  相似文献   

5.
156例气血虚证血红蛋白量的回顾分析王建青(安徽中医学院中医诊断教研室合肥230038)关键词:气虚证;血虚证;气血两虚证;血红蛋白中图法分类号:R223.4;R228;R556.7血红蛋白(Hb)量是西医诊断贫血的一个重要指标,曾有人对贫血的证型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170例中老年急性脑梗死患的临床证候分析,比较中年和老年该病患证候特点的异同。方法:将所有病例按年龄分为中年组和老年组,分别统计其症状、舌脉表现,并进行辨证分型。结果:两组均以气虚血瘀证候突出。老年组常数证合并出现,而中年组证候则相对较单纯。结论:气虚和血瘀无论在中年或老年脑梗死患的发病中还是病理机制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老年人气虚血瘀,为素体已虚,致内邪滋生,包括瘀血;而中年人之气虚血瘀,为素体偏实,瘀血内生,气虚常作为诱发因素而存在。  相似文献   

7.
中风治验2则     
中风治验2则陈于宏(安徽省六安市城北乡双桥卫生院237158)关键词:中风;补阳还五汤;桂芪五物汤中图法分类号:R743.3;R255.2中风多发于老年人。老年人多阳衰、气虚、血瘀,是中风内因;而风寒诱发是外因。祖父生前常用温阳、益气、活血、化瘀法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脉降压流浸膏对老年虚血瘀证Ⅱ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及放射免疫法测定40例老年气虚血瘀证Ⅱ期原发性高血压患(治疗组)用益脉降压流浸膏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浆胰岛素(FPI),计算其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与30例老年健康人(健康组)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较健康组FBG无显性差异(P>0.05),FPI显降低(P<0.01),ISI显降低(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FBG无明显变化(P>0.05),FPI显降低(P<0.01),ISI显升高(P<0.01),血压显下降(P<0.01)。结论:老年气虚血瘀证Ⅱ期原发性高血压患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益脉降压浸膏具有降低血胰岛素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芪注射液配合治疗肺心病心衰30例李绍敏吕美农(安徽省宁国县中医院242300)关键词:黄芪注射液;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中图法分类号:R541.5;R541.61;R282.710.71995年3月~1996年10月,我们采用黄芪注射液配合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对气虚血瘀证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气虚血瘀证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复制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后再灌注l,3,7d。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缺血皮质Fas、FasL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方组Fas、FasL蛋白表达显降低。结论:益气活血方可能通过抑制Fas、FasL蛋白表达,减轻气虚血瘀证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1.
选用中老龄大鼠,采用饥饿、劳累、高脂饮食、结扎左侧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作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模型。通过对一般体征、局部脑组织血流量、脑水肿、血液流变学、血浆血栓素A2(TXA20、前列环素(PGI2)的观察。结果表明:模型鼠出现偏瘫症状;脑组织含 显著增高,脑水肿明显;rCBF显著增高,PGI2显著降低,血液呈高度浓、粘、凝、聚状态。符合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为了比较血细胞参数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对血瘀证的诊断价值,为血瘀证的诊断提供新的参考指标,对96例血瘀证患者和60例健康人进行11项血细胞参数和6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4项血细胞参数和5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瘀证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细胞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对血瘀证的阳性率分别为91.7%和87.5%,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两者对血瘀证诊断的特异性基本一致,而敏感性血细胞参数好于血液流变学指标,表明血细胞参数可作为诊断血瘀证的新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观察110例老年脾虚证的临床特征,并设40例中青年脾虚组和20例健康对照组,结果显示:与中青年组相比,老年组脾虚症状积分值、气虚、阴亏、血瘀及痰湿证的出现率显著升高;木糖吸收率、血红蛋白、红细胞数、血甭白蛋白、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血液流变性指标显著降低;过氧化脂质、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显著升高;且上述指标与年龄和木糖吸收率呈显著相关,提示老年脾虚证脾虚程度较重,气虚阴亏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心神病候证治及临床意义探析况执本范仁忠(安徽中医学院合肥230038)关键词:《伤寒论》;心神病候;辨证论治中图法分类号:R222.2;R254.1;R256.21证治要法1.1清宣郁热法本法用于余邪未尽,化热内传,热郁胸膈发生的心神失常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香丹注射液治疗心肌缺血(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且中医辨证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对照组(简称对照组)30例和香丹注射液治疗组(简称治疗组)38例,对照组予消心痛5-10g,每日3次,或鲁南欣康10-20mg,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用香丹注射液20ml加入50g/L葡萄糖溶液200ml中静滴,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74%,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胸闷,心绞痛,舌紫暗等症状,体征消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心电图及血液流变性各项指标的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或P<0.01)。结论:香丹注射液对血瘀证的多种心脏病所致心肌缺血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芪参护心方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成功施行冠心病PCI术后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等西药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芪参护心方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其中研究组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芪参护心方联合西药常规干预治疗冠心病PCI术后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可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减少心绞痛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多发于老年及老年前期的患者,以肾虚、气虚血瘀为主要特点。据此,我院应用新疆特产的天山雪莲配合肉苁蓉、红花等,研制成功了具有益气、养阴、补肾、活血之功效的雪莲通脉丸。通过对临床51例老年及老年前期患者的治疗观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51例患者均系本院住院病人。按WHO标准及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血瘀证标准,确诊为有血瘀证的冠心病患者,均具有安静状态下心电  相似文献   

18.
十味温胆汤为主治疗老年性冠心病心绞痛53例崔同升王同忠(山东省莱芜市和庄卫生院271111)关键词:冠心病;真心痛;十味温胆汤;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图法分类号:R256.22;R544.4笔者自1994年以来,用十味温胆汤为主加西药硝酸甘油、消心痛治疗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络通对气虚血瘀证脑缺血大鼠作用机理,为脑络通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多因素病证结合气虚血瘀脑缺血大鼠模型,观察了局部脑组织血流量(rCBF),脑水肿,血流流变性,血浆血栓素A2(TXA2)及前列环素(PGI2)的变化,结果:脑络通能显著增加模型鼠rCBF,减轻脑水肿程度(P〈0.01),能显著改善模型鼠血流变性,能显著降低模型鼠血浆TXB2水平,升高PGI2水平(P〈0.05  相似文献   

20.
观察56例血瘀证患者(血瘀证组)及6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血细胞参数: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配宽度(RDW-cv)、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配宽度(PDW)及全血比粘度(BV)、红细胞变形能力(ED)、血小板聚集率(PAP)、甲皱微循环速度(NMS)。结果血瘀证组显著差异于对照组。相关分析表明:血瘀证组前4项指标与血液流变学呈直线相关性,探讨其内在联系,提示MCV、RDW-cv、MPV、PDW增高是血瘀证形成的红细胞与血小板形态学基础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