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P:探讨脾虚大鼠胃窦,十二指肠组织5-HT细胞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医学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脾虚组,正常组,四君子汤治疗组3组大鼠胃窦,十二指肠组织5-HT细胞的数目,面积和平均灰度,结果:(1)脾虚组大鼠胃窦,十二指肠组织5-HT细胞的数目,面积数值均高于正常组,平均灰度值均较正常组降低。(2)四君子汤组的上述指标测定结果与正常组无显差异,结论:胃窦,十二指肠组织5-HT细胞的分泌功能亢进可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可能是脾虚证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以木糖吸收及唾液淀粉酶为客观指标,结合临床症状出现率,将脾虚证分为Ⅰ,Ⅱ,Ⅲ度以示轻重,制定了脾虚证分度定量诊断方法,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脾气虚证的病变虚损程度是一个由轻到重的渐进过程,即先有脾运不足,继而生化乏源,随着小肠吸收功能的逐渐降低,营养物质吸收障碍的程度逐渐加重,从而引起贫血,低蛋白血症,出两全身机 下症状和老年脾气虚证复杂而较重的症状;导致免疫器官营养不良,或红细胞C3b受体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3.
本文观察110例老年脾虚证的临床特征,并设40例中青年脾虚组和20例健康对照组,结果显示:与中青年组相比,老年组脾虚症状积分值、气虚、阴亏、血瘀及痰湿证的出现率显著升高;木糖吸收率、血红蛋白、红细胞数、血甭白蛋白、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血液流变性指标显著降低;过氧化脂质、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显著升高;且上述指标与年龄和木糖吸收率呈显著相关,提示老年脾虚证脾虚程度较重,气虚阴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运脾化浊法治疗脾虚型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检索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收集近5年住院的脾虚型高尿酸血症患者,选择接受运脾化浊法治疗的45例患者为运脾化浊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匹配以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45例患者为常规治疗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脾虚证症状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患者降尿酸达标率(运脾化浊组40%、常规治疗组55.56%)以及降尿酸疗效相近(P>0.05)。治疗后运脾化浊组脾虚证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降低幅度较常规治疗组更大(P<0.05);两组中医症状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运脾化浊法治疗脾虚型高尿酸血症,可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且明显改善其脾虚证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健脾化湿法对脾虚湿困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大鼠血清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和白介素-4(interleukin-4, IL-4)含量的影响,探讨健脾化湿法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健脾化湿组。采用多因素相结合的方法,模拟中医传统病因“久居湿地,饮食失宜,过于劳倦”复制脾虚湿困证大鼠模型,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灌肠法复制UC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FN-γ和IL-4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健脾化湿组大鼠血清IFN-γ含量显著降低(P<0.05),IL-4含量显著升高(P<0.01),〖JP〗IFN-γ/IL-4比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 健脾化湿法治疗脾虚湿困证UC的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清IFN-γ含量,升高血清IL-4含量,抑制1型辅助T细胞介导的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在“脾虚证分度定量诊断研究”的基础上,观察不同程度脾虚胃脘痛患者部分胃液成分变化,发现随着脾虚程度脾逐渐加重,胃液中氨基已糖、三羟胆酸含量逐渐升高,胃液分泌性免疫球蛋白(SIgA)和胃蛋白酶含量逐渐下降。提示:脾虚证的发展是一种正邪消长的动态演变过程。轻度脾虚时,体内正气尚可与邪抗争,脾虚加重时,正邪平衡机制则被打破。对脾虚进行分度辨证的研究,有利于脾虚证的及时诊断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脾虚证与血清甲状腺激素及下丘脑、胸腺细胞核T3受体的关系。方法:成年SD大鼠32只了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A组(正常组)、B组(脾虚组)、C组(治疗组)、D组(自复组)。采用放射配基分析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T3、T4、FT3、FT4、 γ-T3 及下丘脑、胸腺细胞核T3受体的含量。结果:B、D组大鼠血清T3、T4、FT3、FT4含量均较A、C组低,有显差异(P<0.05或P<0.01);各且间血清γ-T3 含量无显性差异;B、D组下丘脑、胸腺细胞T3受体含量较A、C组低,有显差异(P<0.01)。结论:血清甲状腺激素及下丘脑、胸腺细胞核T3受体的水平降低,可导致甲状腺激素生物效应低下,经由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环路,削弱免疫功能,这可能是脾虚证的一种重要病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脾虚患者甲状腺功能的改变规律。方法:观察69例排除内分泌系统疾病和肾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脾虚患者,根据“脾虚证分度定量诊断表”,将脾虚患者由轻到重分为Ⅰ,Ⅱ,Ⅲ度3组。分别测定各组的木糖吸收率,BMR、T3、T4、TSH。结果:脾虚程度加重,木糖吸收率下降,BMR、T3水平也降低,与木糖吸收率呈正相关。结论:表明脾虚程度的加重,甲状腺功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证实了脾虚时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改变有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肾阳虚证不育症患者精子超微结构形态特征.方法 采集3例中医辨证为肾阳虚证不育症的精子标本,常规电镜制片后,透射电镜观察,并与2例正常健康男性的精子进行电镜对照.结果 肾阳虚证不育症患者的精子异常主要表现为:无尾精子伴顶体脱落;凋亡精子;头部含有空泡精子;顶体脱落,颈部肿胀,头部不规则,线粒体大小不一精子;尖头精子;顶部异常,双层膜结构部分脱失,头部核内含空泡,颈部膨胀,线粒体大小不一,并畸形;顶体内含有包涵体精子;双头精子;无尾精子.结论 肾阳虚证不育症患者精子存在顶体、头部、尾部线粒体、微管多种形态和结构异常,并可形成多形态的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血瘀证大鼠肾损害与肾脏铁死亡的潜在机制。方法 将50只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DKD组、DKD血瘀证组。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复制DKD大鼠模型,采用尾静脉注射右旋糖酐的方法复制DKD血瘀证模型。实验过程中观察大鼠血瘀证表现及检测24 h尿蛋白、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PAS染色观察肾脏的组织形态,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铁死亡典型细胞的线粒体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铁死亡相关蛋白[长链酯酰辅酶A合成酶4(Acyl-CoA synthetase long chain family member 4,ACSL4)、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及肾脏纤维化指标[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 FN)、Ⅳ型胶原蛋白(typeⅣcollagen, Col-Ⅳ)]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KD组大鼠肾脏病理变化加重,线粒体损伤明显,24 h尿蛋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对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脾虚瘀浊证患者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66例CAPD脾虚瘀浊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期间6例退出观察,实际完成60例.两组均予CAPD及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口...  相似文献   

12.
温脾活血解毒方对肿瘤病人脾虚证和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陈连起凌昌全陈吉吉黄雪强(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中医科上海200433)关键词:温脾活血解毒方;肿瘤;脾虚证;细胞免疫我们在对消化系统肿瘤病人治疗过程中,发现这些病人都有程度不同的脾虚、血瘀和邪毒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消化复宁汤对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大鼠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消化复宁汤防治CAG的机制。方法 将8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消化复宁汤高、中、低剂量组和维酶素组。采用脱氧胆酸钠及30%和60%无水乙醇灌胃联合施压束缚和饥饱失常法复制肝郁脾虚证CAG模型。实验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ERK1/2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胃组织ERK1/2、p-ERK1/2的表达水平。结果 消化复宁汤能明显改善CAG大鼠肝郁脾虚证候表现。消化复宁汤中剂量组与维酶素组血清ERK1/2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消化复宁汤中、低剂量组与维酶素组大鼠胃组织ERK1/2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消化复宁汤高、中、低剂量组及维酶素组大鼠胃组织p-ERK1/2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消化复宁汤高、中、低剂量组血清ERK1/2水平和胃组织p-ERK1/2表达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复宁汤可通过激活ERK1/2,抑制p-ERK1/2的水平防治CAG发生,其作用无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温病湿热证湿重于热动物模型舌的病理改变。方法:复制温病湿热证湿重于热动物模型,观察大鼠舌的病理改变,并设湿热组、脾虚组、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湿重于热组、湿热组固有层乳头密度及核分裂相频数显著增多,与正常组及脾虚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湿重于热组和湿热组固有层均出现炎症、充血及水肿,前者水肿更甚,后者则充血明显。结论:舌的病理改变,可能是湿热证型中舌苔变化的病理基础,并可作为判定湿热轻重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探讨脾虚及脾虚不同阶段时,胃粘膜血流量变化及与前列腺素关系,在“脾虚证分度定量诊断研究”的基础上,使用LDF-Ⅲ型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察不同程度脾虚胃脘痛患者胃粘膜血流量及胃粘膜前列腺素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脾虚状态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变化。方法:成年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即正常组、脾虚组、治疗组、自复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大鼠下丘脑、血清TRH,垂体、血清TSH及血清T3、T4、FT3、FT4、γT3的含量。结果:(1)脾虚组、自复组大鼠血清T3、T4、FT3、FT4以及下丘脑TRH、垂体TSH含量均较正常组、治疗组低,有极显差异(P<0.01);血清TRH、TSH含量均较正常组、治疗组高,有极显差异(P<0.01)。(2)治疗组大鼠上述指标与正常组无显性差异。结论:脾虚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合成、分泌及调控功能低下,各级反馈不能使各层次激素水平恢复正常,部分反映了脾虚证的本质;健脾益气的四君子汤能修复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各脑区和血清亮氨酸-脑啡肽(L-EK)含量的变化,方法:成年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即正常组,脾虚组,治疗组,自复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大鼠额叶皮质,下丘脑,垂体及血清L-EK的含量。结果:(1)脾虚组,自复组大鼠额叶皮质,下丘脑,垂体L-EK含量均较正常组,治疗组高,有显性差异(P<0.01);而血清L-EK含量均较正常组,治疗组低,有显性差异(P<0.01)。(2)大鼠额叶皮质L-EK含量均较下丘脑,垂体L-EK含量低,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L-EK参与脾虚证的病理过程,四君子汤通过调节内源性阿片肽,发挥健脾益气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天麻素(gastrodin,Gas)通过调控ERK1/2-p38信号通路保护谷氨酸损伤的PC12细胞。方法 建立谷氨酸损伤的PC12细胞模型;甲基噻唑基四唑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Hochest 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罗丹明123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p38、ERK1/2、p-p38、p-ERK1/2蛋白表达。结果 天麻素明显抑制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在0.1~10 μmol/L剂量范围内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天麻素升高谷氨酸损伤引起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下调p-p38、p-ERK1/2蛋白的表达。结论 天麻素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下调p-p38、p-ERK1/2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前,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相对成熟,模型复制方法较多,主要有化学法、免疫法、复合法、基因模型、细菌感染模型。而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主要有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湿困证、寒热错杂证模型,其复制方法多以“病证结合”为基础。这些病证结合模型存在较多问题,如部分动物模型研究过于集中,评价指标缺乏客观性及科学性,模型可重复性不强。因此,总结探索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候模型复制方法,对探究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基于“脾主腹”理论观察和分析加味参苓白术散对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脾虚瘀浊证患者腹膜透析功能及腹膜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64例CAPD脾虚瘀浊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每组2例患者退出观察,实际每组完成30例。两组患者均予CAPD和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加味参苓白术散,疗程1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检测并计算腹膜透析血尿素清除指数(Kt/V),评估腹膜透析充分性;测定并计算4 h透析液与血液中肌酐的浓度比值(dialysate- to- plasma ratio of creatinine,D/Pcr),评估腹膜转运功能;测定24 h腹膜透析超滤量(ultrafiltration,24hUF),评估腹膜超滤功能;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 β1)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水平。结果 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Kt/V、D/Pcr和24 h UF水平均较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GF- β1、Fn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腹膜转运类型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低平均转运和高平均转运患者例数较治疗前增加。结论 加味参苓白术散可改善CAPD脾虚瘀浊证患者腹膜透析功能,提高腹膜透析充分性,其机制可能与该方降低血清TGF- β1、Fn水平,防治腹膜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