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35例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47~79岁,平均66.2岁;平均病程45.2 h。CT片示梗死部位:基底核区22例,脑叶7例,背侧丘脑2例,内囊4例。临床表现:昏迷12例,言语不清或失语15例,偏瘫25例。伴原发性高血压史13例,糖尿病史9例。诊断标准依据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 2 治疗方法 2.1 补阳还五汤内服黄芪30?g,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各10?g,每日1剂,水煎服。若大便秘结,加番泻叶15?g,泡水代茶饮;痰多、胃脘胀闷,加胆南星、厚朴各10?g;面色潮红、烦躁,加钩藤12?g,夏枯草15?g;肢体偏瘫,加水蛭10 g,蜈蚣2条。30 d为1个疗程。 2.2 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采用上海第九制药厂生产的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10支)加入50 mg/L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滴,每日1次,连用15~30d。  相似文献   

2.
一、一般资料:治疗组38例,心肌梗塞12例,心绞痛26例;男28例,女10例,平均年龄62岁。另设对照组30例,心肌梗塞10例,心绞痛20例;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64岁。 二、治疗方法:治疗组用丹参注射液10ml加入250~500ml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5天为一疗程。对照组用维生素C2.0g、肌苷0.4g、辅酶A100单位加入250~500ml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其中14例加用阿斯匹林0.3g,每日1次;16例加服潘生丁20mg,每日3次,15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50 mg加入50 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谷胱甘肽1.2 ml加入50 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每日1次;同时口服清热解毒活血法组方的赤茵糖浆40 ml,每日3次.对照组: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50 mg加入50 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谷胱甘肽1.2 ml加入50 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每日1次.4周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的愈显率为6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0.0%(P<0.05);保肝降酶的作用,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在降低胆红素浓度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清热解毒活血法组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促进黄疸消退.  相似文献   

4.
在国内脑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居老年期痴呆发病的首位[1]。我们用针刺治疗30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诊断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3版修订本(DSM-Ⅲ-R)[2]有关VD诊断标准、简短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30例中,男21例,女9例;年龄最小47岁,最大80岁;均有2次以上脑卒中病史。其中伴有原发性高血压21例,伴有高脂血症18例,伴有冠心病15例,伴有糖尿病7例。中医辨证均属于肝肾亏损、气滞血瘀型,其中兼痰热腑实14例,兼有肝阳亢盛10例。 2 治疗方法 2.1 治则补肾填精、活血化瘀、醒脑开窍。 2.2 取穴根据穴位功能取3组穴位。补肾填精组:太溪、肾俞、三阴交、气海;活血化瘀组:足三里、血海、内关、合谷;醒脑开窍组:百会、风池、神庭、率谷。辨证配穴:痰热腑实者加上巨虚、曲池、丰隆、天枢,肝阳亢盛者加太冲、内庭;语言不利者加廉泉、通里。 2.3 操作选用28号不锈钢针,1.5寸长,3组穴位中,每次每组选2~3个穴位,并根据兼证加2~3个配穴。针刺手法以平补平泻为基本手法。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每日1次。1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香丹注射液治疗心肌缺血(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且中医辨证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对照组(简称对照组)30例和香丹注射液治疗组(简称治疗组)38例,对照组予消心痛5-10g,每日3次,或鲁南欣康10-20mg,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用香丹注射液20ml加入50g/L葡萄糖溶液200ml中静滴,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74%,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胸闷,心绞痛,舌紫暗等症状,体征消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心电图及血液流变性各项指标的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或P<0.01)。结论:香丹注射液对血瘀证的多种心脏病所致心肌缺血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我们采用扶正解毒通络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6例,取得明显效果,并设西药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来自本院皮肤科及中医科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扶正解毒通络组(简称治疗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29~71岁,以45岁以上病人为多,占29例;发于头面部11例,胸胁部17例,腰胁部15例,其它部位3例。对照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32~69岁,45岁以上占21例;发于头面部9例,胸胁部15例,腰胁部10例,其它部位5例。所有患者都有带状疱疹病史,患处刺痛、灼痛或放射痛。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扶正解毒通络法。基本方:忍冬藤30~60g,红藤、乳香、没药各9~15g,板蓝根、路路通各25~50g,酸枣仁、柏子仁各10~25g,白花蛇舌草、赤芍、黄芪、女贞子、鸡血藤各15~30g。加减法:头面部加菊花、石决明,胸胁部加柴胡、郁金,腰胁部加续断、桑寄生,上肢加桑枝,下肢加牛膝。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煎服1次,每次服300ml左右,饭后服,禁烟酒及辛辣香燥之物。10d为1个疗程。 2.2 对照组 消炎痛25mg,口服,每日3次。维生素B1 20mg,口服,每日3次。10d为1疗程。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伴发难治性心衰竭,是由于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变性、坏死和纤维变化改变,并导致严重的心肌功能失常,往往是收缩、舒张功能障碍并存,且多为疾病的严重或终末阶段。常规方法治疗难以奏效,是临床医生常常遇到的一大难题。我科从1997年4月-2000年9月对26例经休息、限钠饮食及使用利尿剂、地高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普钠等治疗效果不显的心衰竭患者,采用前列腺素E1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6例中,男22例,女4例,年龄49~78岁,平均65.9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6例,缺血性心脏病伴心衰竭7例。急性左心衰竭(以收缩功能不全为主)8例,慢性全心衰18例。所有入选患者均按Boston诊断标准[1]评分为(10.62±1.24)分,均>8分。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横径为4.5~5.6 cm,26例均有相应节段运动障碍。左室射血分数(EF)为0.35±0.038。 2 治疗方法 在卧床休息、限钠饮食、吸氧,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甘油、硝普钠、地高辛治疗效果不佳的基础上,停用硝普钠,改用前列腺素E1(重庆药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970302)100 μg加入50 g/L葡萄糖或9 g/L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15~20滴/min,每日1~2次,疗程7~10 d,平均(9.2±2.0)d,有泵衰竭患者联合使用多巴胺。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糖痹汤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0例DPN患者,按排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予以甲钴胺1.5 mg加入10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2周后改为口服,每次0.5 m...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联合中药对胃癌术后患者体液免疫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24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先滴注健脾通里中药煎剂100 ml后再滴注瑞素500 ml,对照组先滴注9.0 g/L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再滴注瑞素500 ml,每天1次,连续7 d后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及胃泌...  相似文献   

10.
一、一般资料:病例为1989~1991年收治,年龄6个月~2岁,病程半天~6天。治疗组64例,对照组46例,两组临床资料有可比性。 二、治疗方法:治疗组:藿香正气片每次1~8片,用纱布包煎成20ml,日服3次。对照组:氨苄青每日每kg体重50~100mg静滴,或氟派酸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苦参碱注射液和α 1b干扰素 (IFNα 1b)联合用药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 10 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 5 6例和对照组 4 6例。治疗组采用α 1b干扰素 5 0 0万u ,三角肌注射 ,每周 3次 ,苦参碱注射液 15 0mg加入 10 0 g/L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中静滴 ,每日 1次 ;对照组单用α 1b干扰素 5 0 0万u ,三角肌注射 ,每周 3次。两组疗程均为 16周。治疗前后各检测肝功能、HBeAg及HBV DNA。结果 :治疗组谷氨酸转氨酶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复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治疗组疗程结束时HBeAg、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 5 3.6 %(30 /5 6 )、 6 0 .7% (34/5 6 ) ,对照组分别为 39.0 % (18/4 6 )、 4 1.7% (19/4 6 ) ,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治疗组治疗期间 ,头痛、发热、肢体酸软、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苦参碱联合IFNα 1b可提高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 ,并且能够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泰素加卡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其减毒作用。方法:将3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第1天予泰素135 mg/m2,3 h静滴,卡铂AUC 5静滴,21 d为1个周期;治疗组予同一化疗方案并于化疗结束后第2天用生脉注射液60 m l加入50 g/L葡萄糖注射液500 m l静滴,每天1次,连用15 d。两个周期后按照WHO实体瘤近期客观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52.6%和47.4%;治疗组Karnorfsky评分增加6例,对照组增加3例;治疗组体质量明显增加,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结论:生脉注射液能提高泰素加卡铂方案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化疗后骨髓抑制。  相似文献   

13.
一、临床资料 96例中,男64例,女32例。年龄3~74岁,其中14岁以下38例,15~35岁9例,36~55岁12例,55岁以上37例。病程短者6个月,长者28年。Ⅰ度脱垂35例,Ⅱ度脱垂43例,Ⅲ度脱垂18例。 二、治疗方法 注射前三天限制多渣饮食,术前1h以“固脱Ⅰ号方”灌肠(生黄芪30g,升麻、白芨各10g,金银花、黄柏、五倍子各20g,加水700ml,煎至300ml去渣,纳入明矾20g,文火浓缩至150ml,再加入庆大霉素32万单位,待温时即可缓慢灌入)。手  相似文献   

14.
1995年6月至1999年6月,笔者将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再佐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组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0例按1987年成都全国第二届呼吸学会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确立诊断。均为急性发病,按病情分轻、重两型。轻型:发热、咳嗽、喘憋较轻,呼吸稍促,两肺可闻及喘鸣音或少许湿罗音,全身症状较轻,无其他系统明显受累。重型:喘憋重,呼吸急促,发绀,三凹征明显,双肺湿罗音,心率加快,中毒症状明显,同时伴其他系统受累(如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发病至住院治疗的时间均在6d以内。治疗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2d~2岁;轻型27例,重型3例。对照组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0d~2.3岁;轻型26例,重型4例。X线胸片表现为点片状阴影、或肺纹理增强、或透亮度增强(治疗组21例,对照组20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煎剂灌肠合柳氮磺胺吡啶(salicylazosulfapyridine,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口服SASP,1.0 g/次,每日3次;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每日1次.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煎剂灌肠合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氨苄西林在常用溶媒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9.0g/L氯化钠注射液、50g/L葡萄糖注射液、100g/L葡萄糖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各100ml加入1.2g氨苄西林钠,用HPLC法以ShimpackCLCDOSC18柱(250nm×4.6mm,5μm),流动相:水乙腈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mol/L醋酸溶液(909∶80∶10∶1),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测定其在不同溶媒、不同时间的含量。结果:氨苄西林在9.0g/L氯化钠注射液中最稳定、在50g/L葡萄糖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不太稳定,而在100g/L葡萄糖注射液中最不稳定。结论:氨苄西林在与50g/L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时,从配制到输注完不超过2.0h为佳,在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时应在1.0h内完成,否则超过了药品的有效时间。建议临床最好用9.0g/L氯化钠注射液与氨苄西林配伍,并在6.0h内滴注完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系统评价揿针治疗癌症相关性失眠(cancer-related insomnia,CR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电子数据库中检索自建库至2023年12月揿针治疗CRI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由2名评价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文献并进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3.0软件进行数据的整合分析。结果 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6篇,共计50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揿针治疗可显著降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总分[MD=-2.31,95% CI(-2.84,-1.78),P<0.000 01]。同时治疗组的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和日间功能均优于对照组;揿针治疗CRI在提高总有效率方面有优势[RR=0.38,95% CI(0.26,0.57),P<0.000 01],且在每日1~3次的中频次刺激下,可通过延长疗程来提高疗效[12 d:MD=-2.17,95% CI(-3.75,-0.59);28 d:MD=-2.41,95% CI(-3.15,-1.66)];在达到或超过15 d的较长疗程治疗下,每日1~3次的中频次刺激比低于每日1次的低频次刺激疗效显著[中频次:MD=-2.41,95% CI(-3.15,-1.66);低频次:MD=-1.50,95% CI(-3.38,0.38)]。安全性方面,有2篇文献报道轻微不良反应,1篇文献报道不良反应不明,其余均未报道不良反应。结论 揿针治疗可显著改善CRI患者睡眠,在提高睡眠质量方面具有优势,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我们自1975年以来采用自拟茵陈汤治疗黄疸型肝炎306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306例病人均系住院患者,其中男196例、女110例;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5岁,平均年龄32岁;中医辨证均属阳黄,其中热重于湿型206例、湿重于热型67例、湿热并重型33例。 二、治疗方法 基本方:茵陈、车前草各15g,大叶金钱草、金银花、黄芪各20g,郁金、甘草各10g。每日1剂,煎水300ml分2次服。15~20天为一疗程。热重于湿型原方药量加倍;湿重于热型加苍术、厚朴各10g;湿热并重型加赤芍、丹皮各9g,板蓝根30g,黄连6g。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是指有上腹部不适、疼痛、腹胀、早饱、恶心、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而无胃肠器质性疾患及肝胆胰疾病的一类症候群。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主要是胃肠动力异常,表现为对液体、固体或混合餐的排空延缓。中医学认为本病属“胃脘痛”、“心下痞”、“纳呆”、“呕吐”、“反胃”等范畴。笔者1997年2月至1998年12月运用和胃汤治疗FD 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FD患者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不适、腹胀、早饱、恶心等症状,并持续在4周以上,均在2周内经胃镜、B超或X线等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符合FD临床诊断标准[1]。治疗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18~61岁,平均46.5岁;病程2个月~23年,平均8.5年。对照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20~63岁,平均37.6岁;病程6个月~21年,平均7.9年。按上腹不适(胀痛)、嗳气反酸、食少纳呆、恶心呕吐4个临床主要症状分级,评出治疗前后症状总分数。3分:症状持续存在,严重;2分:症状经常出现,中等程度;1分:症状偶尔出现,轻度;0分:无明显症状。治疗前主要症状积分值:治疗组(9.17±4.55)分,对照组(9.20±3.76)分。  相似文献   

20.
笔者观察了耳针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家兔胰岛组织结构及超微结构的影响,同时观察血糖、尿糖及一般情况变化,以便为临床运用耳针治疗糖尿病提供实验依据,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造模与分组健康的白色家兔22只,体质量1.80~2.30 kg,雄性,双耳无损伤,由贵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实验组10只(造模后死亡2只),对照组12只(造模后死亡4只)。 模型复制:采用英国产四氧嘧啶,为粉红色结晶体,配成浓度为100 g/L溶液,即配即用,在家兔禁食12 h后,称体质量,按每公斤体质量给予四氧嘧啶100 mg,从兔耳缘静脉1次性推注,1 min内推完[1]。 实验组在兔耳模拟人体耳穴胰点部位(双侧)用1寸毫针针刺,捻转1 min,频率约为100次/min,留针,以后每隔15 min捻针1次,频率、时间同前,30 min后取针。于造模前接受耳针治疗1次,造模后每日上、下午各治疗1次,共治疗10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