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慢性湿疹患者的易感体质类型是特禀体质、湿热体质,慢性湿疹的病机要点为血分湿热毒瘀,有湿毒、热毒偏重之别,有瘀热、血热之异。在治疗上运用辨体治本、辨病治标相结合的诊疗模式,分期论治,即进展期以辨病治标为主,治以清透湿热、解毒散瘀之法,并辨别湿毒与热毒、瘀热与血热之偏重;静止期以调体治本为主。从特禀和(或)湿热体质与血分湿热毒瘀论治慢性湿疹时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90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疗规范[1],男74例,女16例,年龄52~86岁,其中神志昏迷者59例。全部病例均查血气分析,pO2 <8.0 kPa(60 mmHg),pCO2 >6.67 kPa(50 mmHg),均符合呼吸衰竭标准[2]。 呼吸停止前行气管插管接机械通气为甲组,呼吸停止后心搏停止前行气管插管接机械通气为乙组。 甲组47例,男35例,女12例,年龄52~81岁,神志昏迷者29例。血气分析:p CO2 8.0~14.0 kPa,p O2 4.67~7.33 kPa。该组病例是在发现患者神志昏迷或神志障碍合并呼吸不规则时,或神志尚清合并呼吸浅慢或不规则时,即行气管插管接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使用国产宁泰KTH定容型呼吸机,潮气量(VT)8 ml/kg,16次/min。治疗结果:47例患者近期内存活45例,死亡2例。 乙组43例,男39例,女4例,年龄55~86岁,神志昏迷者30例。血气分析:p CO2 8.0~14.9 kPa,p O2 4.27~6.67 kPa。该组病例或因呼吸停止较突然,或因呼吸停止前患者或亲属拒绝气管插管,于呼吸停止后再行气管插管接机械通气治疗。使用的呼吸机及基本参数同甲组。结果:24 h内死亡21例(占48.8%),72h内死亡35例(占81.4%),近期内存活8例(占18.6%)。  相似文献   

3.
胃痛辨治八法杨正如,杨俊龙(安徽省金寨县人民医院237300)关键词胃痛;辨证论治胃痛发病部位虽然在胃脘,但其病机多关系到肝脾。对于某些顽固性胃痛则多为久痛入络多瘀。因此对于胃痛治疗,不可仅局限于胃,或拘于一法一方。本文归纳为八法。简述于后,以便临床...  相似文献   

4.
缺血性中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发病率逐渐上升,其致残率、致死率、复发率均较高。我科自1995年6月至1998年10月,采用治瘫Ⅱ号胶囊为主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按照...  相似文献   

5.
痛经分年龄段辨治举隅肖统海,孙彩侠(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236001)关键词痛经,辩证论治,青春期,生育期,更年期痛经,多以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虚弱、肝肾亏损等型论治。但笔者从临床体会中认为,结合年龄分型则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现总结如下。1青...  相似文献   

6.
正脊手法治疗椎骨错缝84例裴仁和(附属医院合肥230031)关键词椎骨错缝,正脊手法椎骨错缝又称脊柱小关节错位或椎间关节紊乱症。急性扭伤或慢性椎间盘退变均可发生,临床并不少见。当椎骨错缝时,可刺激或压迫周围的神经血管引起各种临床表现。1988年~19...  相似文献   

7.
目的 挖掘并总结严季澜辨治心血管病的临证经验。方法 将严季澜诊治的311例心血管病患者的详细病历资料录入Microsoft Access 2010数据库中,对症状、药物等中医药名词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规范化处理,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0数据透视表以及Sql Server 2008 R2数据挖掘功能对一般资料、证型以及用药等进行频数统计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311例心血管病患者临床可见单证型、两证型及三证型;其总病机为本虚标实,虚者以气、血、阴、阳亏虚为主,实者以气郁、内热、痰浊、瘀血为主;病位主要在心、肝、脾;基础方为调肝养心汤。结论 严季澜常采用调肝养心汤并结合辨证论治治疗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8.
颈源性头痛的发病机制在于“筋损致病”,即颈部经筋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后所产生的“炎症”刺激引起头痛。治疗上应根据“顺筋取穴”“筋穴治痛”的原则,以经筋起止点、压痛点、压痛缓解点、筋结点为主穴,施以震颤松解手法和温针灸法,以达筋松脉通、通则不痛之效。  相似文献   

9.
慢性心力衰竭为本虚标实之证,病程中虚实错杂,气、水、血交互为患,其中的水饮证候表现极其复杂,伴随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难点,其发生是多脏腑功能失调及气化不利导致津液输布、排泄障碍的结果,关于心而不主于心。《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保留了大量治疗“痰饮”“水气”等津液代谢障碍疾病的有效方剂,且理法方药完备,对临床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的水饮证候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观察醒脑静治疗急性丘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3例急性丘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者均按CT分为3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观察两组各型丘脑出血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意识障碍转清及体温恢复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Ⅰ型和Ⅱ型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Ⅰ型、Ⅱ型患者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Ⅰ型、Ⅱ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意识障碍患者神志转清时间明显缩短(P<0.05),发热患者平均体温升高幅度降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 醒脑静对急性丘脑出血患者出现的意识障碍、发热及神经功能缺损等有明显治疗效果,能提高急性丘脑出血患者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8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仅予呼吸机及常规方案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评分、血气分析指标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47% vs 70.00%,P<0.01);治疗组在降低症状体征评分、使用呼吸机时间及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痰热清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在改善COPD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症状,提高动脉氧分压,提高氧合指数,缩短上机时间方面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国医大师王琦提出湿热、瘀浊阻滞为慢性前列腺炎的主导病机,临床运用“主病主方”思想,以当归贝母苦参丸合复元活血汤加减为主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用药时兼顾体质,并辨体加减。  相似文献   

13.
桥本甲状腺炎乃虚实夹杂之证,主要以脾气亏虚为本,气滞、痰凝、血瘀为标,病邪壅于颈前而发病,治以益气健脾、行气活血化痰为主,并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期论治。本病早期多属气郁痰阻、痰瘀互结之证,治宜标本兼治;甲状腺功能亢进期多属肝火旺盛或阴虚火旺之证,当以治标为主;甲状腺功能减退期多为脾肾两虚之虚证,当以治本为主。  相似文献   

14.
慢性胰腺炎是一种胰腺自身消化、以慢性化学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疾病.多伴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升高,上腹部反复或持续隐痛、钝痛、绞痛并向腰背部放射.具有病因广、诱因多、病情重、病程长、易反复、难根治、预后差等特点.近年来随着胆道疾病、高脂血症等病的剧增而使本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而辨病复加辨证论治本病所显示的优势[1,2],值得引起重视.为此,特就笔者自1995年1月至2001年5月诊治本病34例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总结.  相似文献   

15.
仝小林认为气滞血瘀、气血虚弱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基本病机,治疗当益气养血、行气活血通络。其从“络病”辨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认为该病以凉、麻、痛、胀为主症,以气虚血瘀为基本病机,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基本方加减,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徐晓东临床辨治口疮,先辨阴阳,辨清寒热虚实,次辨方证,治法上重视调理体质,强调给热邪以出路,临床以成方化裁治疗,常施用甘露饮、升降散、潜阳丸合泻黄散、甘草泻心汤等,组方多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尤善用附子,取其通行开闭以解"郁热"病机。  相似文献   

17.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治疗是一大难题。除对明显上气道解剖异常可采取手术治疗外,内科治疗目前尚无肯定疗效的药物,一般多采取戒烟酒、减肥、氧疗等。1996年6月~1998年6月,笔者辨治OSAS4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苦碟子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症状、体征复常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性和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复常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红细胞比容、血纤维蛋白原和二氧化碳分压显著降低,血氧分压显著升高(P<0.01),其升高和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可缩短呼吸衰竭改善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国医大师徐经世认为,痛风的病因病机可概括为“痛风非风,病在肝脾肾,责之湿痰瘀”;应采取分期分型相结合的方法辨证论治,活动期根据病程长短分为急性活动期的湿热痹阻型和慢性活动期的痰瘀互结型,缓解期以脏腑阴阳为纲,分为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两型进行论治;尚应辨证辨病用药相结合,久病配合使用虫类药物,治疗过程中注意顾护脾胃。  相似文献   

20.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由于PD患者病情进行性发展,一般在起病10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因严重肌强直伴或不伴震颤而导致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障。合理有效的药物治疗可不同程度地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但长期使用西药存在疗效减退和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问题,因而中医药治疗PD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将近10年有关中西医治疗PD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