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烦躁是指心中烦扰不安或兼见手足躁动不宁的症状,在《伤寒论》中多次出现。其多因本经病发寒热、误治、自身体质较弱及感邪所致。在治疗方面,张仲景多以虚实分治,实证应辨其病因病机,虚证还应分辨脏腑。对烦躁病因、病机、辨证及遣方用药进行探析,可为临床诊断疾病的传变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3.
4.
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辨证为体系,以理法方药相结合为形式,开创了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先河。针灸疗法作为中医的重要学术内容和治疗手段,虽然在《伤寒论》中论述不多,但作为研习《伤寒论》及指导临床疾病的诊治,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兹就《伤寒论》中有关针灸疗法的应用作一粗浅地探析,以供同道在学习应用中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伤寒论》苓桂术甘汤证,后世医家各有诠释,但并无统一认识,笔者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及临证所得,试作探析. 1 前贤观点存疑 《伤寒论》67条云:"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对此证的认识在"脉沉紧”之前后文关系及主治证上后世医家有三种观点.其一,认为苓桂术甘汤证仅适用于心下逆满、起则头眩、脉沉紧等证,不包括"身为振摇”,认为"身体振摇”是真武汤证.如丹波元坚、柯琴、张路玉等.其二,认为"身体振摇”与"心下逆满,头眩”等都可用苓桂术甘汤.如尤在泾、成无己、喻嘉言.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论伤寒”的辨证论治方法。体现了寒热同形同病规律。所谓寒热同形,指“寒有寒象,热有热象,今则反之,寒见热象,热见寒象,外形虽同,而病之本质实非,这叫寒热同形”;所谓寒热同病,指“寒有寒象,热有热象,真寒真热,两气并见,是为同病也。...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心神病候证治及临床意义探析况执本范仁忠(安徽中医学院合肥230038)关键词:《伤寒论》;心神病候;辨证论治中图法分类号:R222.2;R254.1;R256.21证治要法1.1清宣郁热法本法用于余邪未尽,化热内传,热郁胸膈发生的心神失常症...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记载了很多疗效确切的方药,更提出辨证论治的原则。《伤寒论》中下利的病因及治法是多种多样的,对其中有证有方的下利条文进行探析及总结,有助于全面了解下利的治法方药及体会辨证论治的精髓。  相似文献   

9.
中图法分类号R222.2腹痛是内科疾病的常见症候之一。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腹痛的证候、病机及治法等进行了比较详尽的描述,其论述精辟,辨证准确,对后世影响较大,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腹部内有肝、胆、脾、胃、肾、大小肠、膀胱等脏腑,并为手足三阴、足少阳...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方临床运用要义范仁忠(伤寒教研室合肥20038)关键词《伤寒论》,方剂应用笔者曾就《伤寒论》方的具体应用,着重从撷取主证、明察病机、合方投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然仲景方乃众方之祖,垂万世不易之法,其...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摘要]《汤液经法》与《伤寒论》之间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汤液经法》强调天人相应,主要从人体正气、生理的角度来探讨疾病诊疗规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论述了经方的组方规律。《伤寒论》则是从临床角度出发,收集大量的临床病案,综合人体正气和外感邪气两方面的因素,撰用《素问·热论篇》的相关内容,创造性地总结出三阴三阳辨证论治体系,将外感天行病分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阳病和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三阴病,并在《汤液经法》经方的基础上,加减化裁,“论广”而成,重释了《汤液经法》经方的方义。  相似文献   

16.
从病因、病理、证治几方面,对<伤寒论>的寒厥、热厥、气厥、痰厥、脏厥、蛔厥以及寒热错杂厥进行扼要阐述,同时对有关类似证进行鉴别.<伤寒论>之厥证不同于内科疾病中猝然昏倒而多能苏醒的厥证.  相似文献   

17.
18.
章楠在<伤寒论本旨>中对仲景诸方进行了深刻的评析:循经发挥,阐释方义;注解质疑,剖析药性;煎服方法,深入阐发;详辨服药后症状.这些对于深入研究<伤寒论>经旨起到了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136例慢性肾炎辨证治疗与护理陈祥珍(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合肥230031)关键词: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辨证论治;辨证施护中图法分类号:R692.31;R692.51995年11月~1997年11月,我科收治慢性肾炎136例,进行辨证治疗及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