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于伤寒诊疗,东汉末年有两个学派——华佗学派和张仲景学派。虽然将《伤寒论》看作“众方之祖”或“有法有方之始”是中医史的一个传统观点,但考证结果表明“华佗辨伤寒”才是中医史上第一个症理法方统一的临床诊疗系统。在症状辨析、病理、病程、治则、方剂等方面,张仲景对华佗学派都是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张仲景还严肃批判了华佗学派庸医的误治言行。华佗学派和张仲景学派的关系类似于纽科门蒸汽机与瓦特蒸汽机的关系。张仲景的伤寒诊治水平显著超越了华佗学派的水平,但绝不能因此而否认华佗学派首创中医伤寒症理法方统一的临床诊疗系统之历史功绩。对于中医史的发展,不同学派的争鸣发挥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扁鹊学派和黄帝学派的争鸣、张仲景学派和华佗学派的争鸣就是典型事例。  相似文献   

2.
温病病因辨     
从梳理历代医学温病病因认识的基础上,对规划教材《温病学》有关论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括剖析。认为应超越温病与伤寒学派争论的局限,以更高层次的外感病为研究对象,构建属于外邪的六淫和疠气二元病因理论,进而形成融合寒温的外感病学。  相似文献   

3.
对寒凉学派与温补学派的争鸣作简要概括并进行反思,指出纠偏致偏的必然性及提出准确解读对立的学术观点和学术争鸣必须提倡宽容等看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我国行政学学派研究和争鸣这一新现象的价值进行了评价,并就当前我国行政学的学派争论的主要论域做了系统归纳。  相似文献   

5.
三维辨证是建立在伤寒六经和温病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基础之上的外感热病辨证的新模式。通过对外感热病临床病例的调研和证候特点的观察,运用分析推理及归纳演绎的认识方法.从病期、病住和病性3方面对伤寒和温病过程中所出现的证候进行辨证,较为全面地解释和概括了急性外感热病的病理机制及证候类型,构建了外感热病辨证的理论框架和综合模型。然而任何一种新的辨证方法开始都不可能完美无缺,故提出继续开展外感热病病证的流行病学调查、制备外感热病临床常见病证模型、运用数学方法处理证候的模糊现象等措施,以使三维辨证日臻完善,从而为外感热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湿温病是属于湿热性质的外感病,它不仅和因寒致病的伤寒病性质截然有异,而且与一些属温热性质的温病亦有一定不同,由此而决定了它们在治法上的不同特点.这可从疾病的各个主要阶段体现出来:病之初期,邪气在表,法应解散,但伤寒之辛温发汗,温热之辛凉解肌,均不宜于湿温病;病之极期,伤寒之攻下燥粪,温热之增液通腑,也不宜于湿温病;疾病末期,伤寒之辛热助阳,温热之咸寒养阴,亦不能尽为湿温病所用。因此,自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湿家忌汗、不可以火攻之之后,  相似文献   

7.
清代新安医家汪艺香原籍歙县,占籍无锡,因医术精湛,享誉锡澄一带。《汪艺香先生医案》是其学术思想的重要体现。汪艺香师法温病学派,擅长运用时方;将咳嗽明确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论治;临床辨治疾病重视四诊合参,尤重舌脉;精通药性,处方灵活多变。  相似文献   

8.
古典犯罪学派和实证犯罪学派使犯罪学在犯罪学历史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奠定了犯罪学的基础理论。对这两个学派的历史源流和相关理论进行对比,能找到犯罪学的发展轨迹,理解古典犯罪学派和实证犯罪学派的理论核心,为犯罪学研究扩展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9.
学派与中国法学的学派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派的产生缘于思想的发达,以及人们对不同思想群体进行区分的必要。学派不同于帮派、党派、教派、流派,也不同于学科。学派的繁荣程度反映一个社会群体整体的文明发达程度。中国法学尚未形成学派,但在将来有可能形成学派。影响中国法学学派产生的直接外部条件主要表现为学术体制和哲学基础学科,内部条件主要表现为学派意识和学者的自觉。在外部体制一定的条件下,法学学派的产生更应依靠法学界学者的自觉。  相似文献   

10.
三大学派的寻租理论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租理论研究发展到今天,形成了三个主要学派,即公共选择学派,国际贸易学派,芝加哥学派。本文分别对其进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语言学派包括行为学派和认知学派,两大学派在教与学上各有侧重.要保持外语教与学的合理比例,必须注意四个问题:一是以学生为中心;二是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有所侧重;三是对学生的语言错误要采取容忍的态度;四是教学中坚持听、说、读、写并举.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行政管理学界已经初现学派形成和分化的端倪。这主要有:“中国特色学派”、“公共管理学派”、“‘十’字型学派”。在未来若干年内,我国行政管理学的学派还会有一定的发展。探讨行政管理学的学派问题,有助于提升我国行政科学的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3.
温病学说起源于战国至秦汉晋唐,而隶属于伤寒范围,经过宋金元时期的变革发展,始脱却伤寒藩篱,时至明清才自成体系。回顾历史,昭示未来。温病学说在新的历史时期,必然得到蓬勃发展。一、隶属伤寒期战国至秦汉晋唐,尚无温病学专著,《内经》、《难经》、汉·张仲景《伤寒论》、晋·王叔和《伤寒序例》、唐·孙思邈《备急千金方》、王焘《外台秘要》等对温病的病因、病理、脉象、证侯、治疗等已有所记载或论  相似文献   

14.
在欧美社会,随着犯罪状况的日益恶化,实证学派的教化主义的破产,新古典学派应运而生。新古典学派包含两个不同的分支:功利学派和报应学派。二者各有其不同的发展轨迹,其基本原则和主张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点。  相似文献   

15.
秦治来 《外交评论》2005,47(5):50-56
以德.代元主编的《国际关系理论批判》作为分析文本,着重评述最近出现的英美学派“大辩论”所涵盖的3个基本问题。目前这场仍在继续的“学派大辩论”,为我们认识国际关系学界两种不同的理论发展取向提供了有益的视角。尤其是,这场“后学”视角下的“学派大辩论”清晰地勾勒出一幅“非线性拓展的国际关系理论未来图画”。  相似文献   

16.
《外感温病篇》论述风温病机是以肺胃为中心,辨治重在肺胃邪热,用药强调轻透养阴。  相似文献   

17.
体质,乃言人体素质对病邪的自我调控能力及其反应能力。自本世纪坎农稳态学说、塞里应激学说、维纳控制论相继创立后,体质的研究已是人们越来越重视的课题。对此,祖国医学早有认识。就外感病而言,中医学认为体质因素不仅在伤寒,温病发生上居重要地位,而且还可以左右疾病的整个发展过程。换言之,由于禀体各殊,其病邪作用于人体的反应状态和演变规律就不同,从而酿成复杂多变的临床类型。本文根据《伤寒论》、《温热论》等有关内容,试图对体质与外感病病机演化的内在联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集体选择学派是西方农村政治发展的第三个学派。这一学派主张把第三世界政治中的农民看作从事“集体选择”的“理性因素”,需要把农民作为压力集团来研究,需要研究农民精英的行为,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农村政治进行主题式研究。  相似文献   

19.
亚历山大不仅打破了西方和东方的藩篱,而且使哲人们的内心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希腊城邦的沦陷使希腊人感到对城邦的衰颓无能为力,对昔日追求理想国的希望彻底破灭,转而超然事外,在混乱现实中,寻求个人的快乐、德行、精神安宁.伊壁鸠鲁学派、怀疑主义学派、斯多亚学派三足鼎立,互不相让,但共同体现了晚希腊"个体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20.
国际体系和国际社会分别是美国学派和英国学派国际政治理论中的核心概念.美国学派长期以来在国际关系理论界占主导地位,而英国学派长期处于边缘地带.当前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由于都强调社会规范、文化和认同等因素,英国学派又重回学术争论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