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图法分类号R681.8足跟痛,又名“脚跟痛”,名出《丹溪心法·足跟痛》,是指以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麻木、不红不肿、行走不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可见于跟骨骨刺、跟骨结节骨骺炎等疾患。临床治疗十分棘手。笔者1993年2月~1997年2月采用程氏蠲痹汤...  相似文献   

2.
笔者1990年3月至1997年7月运用跟痛洗方治疗跟痛症8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83例中,男37例,女46例;年龄37~70岁,其中50岁以下14例,50~60岁47例,60岁以上22例;左足41例,右足23例,双足19例;病程半个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围手术期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18足)跟骨骨折手术病人围手术期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6例进行7~14个月随访,参照踝-后足评分系统,优10足,良7足,可1足。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围手术期跟骨骨折有较好的效果,应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减少皮瓣的感染和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小针刀合六味地黄汤治疗跟骨骨刺疼痛35例马向明(浙江省临海市中医院317000)关键词跟骨骨刺;小针刀;六味地黄汤笔者于1993年以来,采用小针刀台六味地黄汤治疗跟骨骨刺引起的足跟疼痛3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35例均为门诊病人,男...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科采用中药熏洗并结合按摩,先后共治疗54例跟骨下方骨刺,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特简介如下:一般资料:在54例患者中,男9例,女45例,17~30岁3例,31~40岁7例,41~5岁26例,50岁以上者18例,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为15个月。治疗前,除跟骨下方行走疼痛,局部压痛( )外,均经 X 拍片证实为跟骨骨刺。治疗时间最短为1个月,最长4个月,平均数为2.5个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益肾蠲痛口服液治疗肾阳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肾阳虚型PMO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钙尔奇,治疗组患者加服益肾蠲痛口服液,对照组患者加服骨康口服液,疗程均为12个月,随访24个月。治疗前后及随访时,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腰背疼痛,采用双能X线检测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并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及脆性骨折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腰椎、股骨颈、Ward三角BMD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随访时,治疗组VAS下降值及腰椎(L2—4)、股骨颈、Ward三角BMD升高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及脆性骨折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蠲痛口服液可减轻PMOP患者腰背疼痛,提高BMD,改善中医症状,防止脆性骨折复发,在减轻腰背疼痛和提高BMD方面较对照药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我们采用扶正解毒通络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6例,取得明显效果,并设西药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来自本院皮肤科及中医科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扶正解毒通络组(简称治疗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29~71岁,以45岁以上病人为多,占29例;发于头面部11例,胸胁部17例,腰胁部15例,其它部位3例。对照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32~69岁,45岁以上占21例;发于头面部9例,胸胁部15例,腰胁部10例,其它部位5例。所有患者都有带状疱疹病史,患处刺痛、灼痛或放射痛。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扶正解毒通络法。基本方:忍冬藤30~60g,红藤、乳香、没药各9~15g,板蓝根、路路通各25~50g,酸枣仁、柏子仁各10~25g,白花蛇舌草、赤芍、黄芪、女贞子、鸡血藤各15~30g。加减法:头面部加菊花、石决明,胸胁部加柴胡、郁金,腰胁部加续断、桑寄生,上肢加桑枝,下肢加牛膝。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煎服1次,每次服300ml左右,饭后服,禁烟酒及辛辣香燥之物。10d为1个疗程。 2.2 对照组 消炎痛25mg,口服,每日3次。维生素B1 20mg,口服,每日3次。10d为1疗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活络效灵丹加味方治疗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治疗组58例患者,采用活络效灵丹加味方,再取药渣热敷患处,每天1剂,1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30例患者,按临床症状给予局部浸润注射治疗,5 d 1次,2次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58例中,治愈40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30例中,治愈15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活络效灵丹加味方对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属中医学“崩漏”范畴,多见于青春期少女。笔者以自拟地锦乌茜汤治疗本病76例,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76例除部分患者血红蛋白偏低外,均排除其它器质性病变所致。年龄最小9岁,最大18岁,平均年龄12.6岁;病程短者1个月,长者18个月,平均1.8个月。主要表现经血量多,色鲜红或紫暗,夹瘀块,部分患者伴头晕、心慌、动则气短、乏力等。 2 治疗方法   地锦乌茜汤:地锦草、贯众炭各20g,仙鹤草、乌贼骨各30g,生地黄、茜草各15g。加减:肾阴虚者加旱莲草、女贞子;肾阳虚者加仙茅、淫羊藿、巴戟天;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升麻炭;肝郁者加柴胡、醋香附、乌药。每日1剂,日服2次。病情较急、出血量多者可日服2剂。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根据1979年全国八省市功能性子宫出血协作组广州会议近期止血标准评定。显效:治疗3d内血止,观察10d无出血者;有效:治疗7d内血止,观察10d无出血者;无效:治疗10d内出血未止者。 3.2 治疗结果 治疗2个疗程判定疗效。76例中,显效51例(占67.1%),有效23例(占30.3%),无效2例(占2.6%),总有效率97.4%。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推拿结合内热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40例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结合内热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阿米替林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压痛点数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压痛点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拿结合内热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疼痛症状,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口服阿米替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中药经皮给药治疗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选择疼痛患者1 621例,其中闭合性胸肋部软组织损伤1 080例,腰背肌筋膜炎181例,肩关节周围炎360例,将每种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用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消炎止痛中药的乙醇提取液喷洒患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疼痛评分,比较两组疼痛缓解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 对于3种疾病,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和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具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消炎止痛的中药经皮给药治疗疼痛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国医大师李业甫“治养并重”理论,观察推拿联合易筋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收集60例CSR患者,依据其是否愿意接受易筋经习练分别纳入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在院接受推拿联合易筋经治疗,出院后1个月继续习练易筋经;对照组在院接受推拿治疗,出院后1个月无任何干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出院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颈部肌肉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参数、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量表评分,并于出院1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DTI参数中患侧胸锁乳突肌、头夹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fficient,ADC)值,VAS评分,NDI评分均明显降低,患侧胸锁乳突肌、头夹肌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胸锁乳突肌、头夹肌ADC值,头夹肌FA值,NDI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后比较,出院1个月后除对照组患者患侧胸锁乳突肌、头夹肌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两组患者胸锁乳突肌、头夹肌ADC值,VAS评分,NDI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DTI参数、VAS评分、NDI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养并重”理论指导下推拿联合易筋经治疗CSR可修复颈肌纤维、减轻疼痛、提高颈椎功能及临床疗效,较单纯推拿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3.
1984~1990年笔者以自拟方“痛经宁”治疗原发性痛经5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 50例原发性痛经中,年龄17~40岁,未婚31例,已婚19例,病史最短1年,最长11年。 二、治疗方法 1.痛经宁组成:当归、川芎、桃仁各9g,红花6g,五灵脂、生蒲黄、炒蒲黄各10g,益母草15g,白芍12g,甘草3g,每日煎服1剂,早晚分服。于行经前7天开始服至行经日止。若服用后第1个月经周期疼痛未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内热针治疗跖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跖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治疗组采用内热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封闭治疗。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2个月,分别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价患足疼痛程度,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量表(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nkle hindfoot scale, AOFAS-AHS)评价患足综合功能。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2个月,两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AOFAS-AH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2周,两组VAS和AOFAS-AH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治疗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OFAS-AH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热针和封闭治疗跖筋膜炎均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内热针的远期疗效优于封闭疗法。  相似文献   

15.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痛38例俞士培(金寨县南畈医院237351)关键词:独活寄生汤;坐骨神经痛1986年10月~1993年10月,笔者以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痛38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38例为门诊病人,其中男28例,女10例...  相似文献   

16.
癌肿疼痛的中医治疗经验孟庆珍(安徽省合肥市中医医院230041)关键词肿瘤疼痛;辨证论治;外治法肿瘤疼痛,临床上可根据患者主诉、体征将疼痛分为3级。Ⅰ级为轻度疼痛,系指某一部位疼痛,痛可忍受,不影响睡眠者;Ⅱ级为中度疼痛,指疼痛较甚,尚能短暂忍耐,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舒骨康煎剂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于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选择90例骨质疏松症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舒骨康组(60例)和尼尔雌醇组(30例),两组患者分别口服中药舒骨康煎剂和尼尔雌醇,两组均辅助服用维生素D碳酸钙,连用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骨矿物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血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血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血钙(calcium,Ca)、血磷(phosphor,P)及骨钙素(bone glaprotein,BGP)含量。结果舒骨康组和尼尔雌醇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3%、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舒骨康组腰椎BMD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尼尔雌醇组(P〈0.05);舒骨康组腰背疼痛和足跟疼痛治愈率显著高于尼尔雌醇组(P〈0.05);治疗后舒骨康组BGP和血Ca显著增加(P〈0.05),且BGP显著高于尼尔雌醇组(P〈0.05),血P、ALP、ACP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尼尔雌醇组仅血Ca显著升高(P〈0.05)。结论中药舒骨康煎剂与尼尔雌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在改善临床症状及减缓BMD下降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健脾益肾方防治芳香化酶抑制剂致骨关节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就诊的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内分泌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81例,采用简单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钙剂及维生素D补充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服用健脾益肾方中药汤剂口服。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简明疼痛量表(brief pain inventory short form, BPI-SF)评分、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8,MMAS-8)评分变化情况。观察时间为6个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腰椎、股骨颈BMD升高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BPI-SF的最严重疼痛评分降低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3、4、5、6个月末,治疗组MMAS-8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脾益肾方防治芳香化酶抑制剂致骨关节痛的疗效满意,能够减轻骨关节疼痛,提高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陈旧性棘上韧带损伤是疼痛门诊常见疾病,一般封闭、理疗、药物治疗疗效不显且易复发。我科自1994年采用针刀治疗该病5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8例中,男42例,女16例;年龄21~71岁;病程4个月至13年。症状及体征:①有外伤史及劳损史...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砭石疗法治疗亚健康疲劳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亚健康疲劳状态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接受砭石疗法,对照组口服补中益气丸,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对亚健康的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1.4×10-5)。对照组治疗后所有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除焦虑外,治疗组治疗后其他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在改善疲劳症状(疲劳/疲乏、困倦、疲劳在休息后不能缓解、活动后疲劳、用脑后疲劳)及头晕/头痛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砭石疗法能明显改善亚健康疲劳状态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