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乡村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关系国家治理全局。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乡村治理的短板(一)组织短板乡村治理普遍存在组织短板。对上,是各个职能部门,对下,是广大老百姓。涉及的具体事务包括党建、统战、民政、农业、林业、水利、城建、招商、信访、综治、计生等方方面面。乡村往往疲于应对各项事务性工作,忽略了组织建设。且相较城市,乡村年轻党员数量偏少,党员年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有部分乡村甚至几年没有发展新党员,党员队伍出现老龄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髙基层治理能力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推进宁夏基层治理的总体要求、指导原则、工作重点和具体举措。乡村治理是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的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要在社会基层治理中形成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守望相助的良好社区氛围,实现乡村振兴的乡村文明、治理有效,必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这其中深入挖掘和发挥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可以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无缝对接即插即用的优秀文化因子。  相似文献   

4.
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点多、面广、战线长,是整个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省近期疫情防控的主战场、最前端、第一线。大疫如大考。部分地区突然发生的疫情,是对我省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实战考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  相似文献   

5.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乡村的具体体现。当前乡村治理中存在的主体悬置、资源不足、效率不高等问题,其根源在于,未抓住集体产权治理这个“牛鼻子”,以实现集体产权有效治理,所以解决乡村治理难题、实现治理有效,还得从集体产权治理着手。为此,需要通过明晰集体产权治理的核心地位、构建“自治+多元”集体产权治理权责体系、打造乡村集体产权善治基础、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等措施,为乡村治理提供内生动力,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范锐丽 《世纪桥》2024,(5):35-38
基层党组织在引领基层治理与乡村全面振兴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在中国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基层党组织作为党联系和服务农民群众的最直接桥梁和纽带,是落实党的政策、领导乡村治理、动员和组织农民发展经济、推动改革的重要力量。将党建工作与基层治理工作、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创新基层治理机制,培育乡村全面振兴骨干力量,融合党建与乡村振兴项目,推动乡村生态现代化治理,形成党组织与乡村全面振兴深度融合、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7.
8.
乡村振兴背景下不断完善和优化农村基层党建是广大农村从脱贫到振兴的迫切要求,也是创新发展党的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更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践要求。乌鲁木齐市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有效治理取得诸多成绩,然而,当前这项工作还面临着治理机制有待健全、治理力量有待强化、治理程度尚需深化的问题。对此,应该以制度建设完善治理机制,激发振兴动力;进一步强化基层协商治理,凝聚乡村振兴力量;强化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提升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及人民军队在延安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新时代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要从延安精神中汲取价值力量,以政治信仰保障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政治方向,以改革创新的方法提升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水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强化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目标,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作为实现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关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和谐世界"的倡导,不仅是中国政府对全球治理的回应,同时也是中国政府治国理政理念的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反映出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认识的深化。乡村治理的提出和实践,需要我们考量西方的治理理论,从而为中国的乡村治理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最后实现中国乡村的善治。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汉川市是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灾区,该地区乡村基层疫情防控在构建联防联控体系、有效防止疫情扩散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防疫工作具体方式、有限医疗资源利用和日常基本生活物资供应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通过对该地区乡村基层疫情防控工作的考察,从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认真落实群防群治策略、重视乡村基层舆情监管和引导、健全物资管理机制四个方面,探讨疫情防控常态化趋势下提升乡村基层疫情防控能力和整体治理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各级机关党组织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加强机关治理,首先要加强机关党组织建设;提升机关治理水平,首先要提升机关党组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一、提升机关党组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必须提高机关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各级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机关党组织的第一属性是政治属性。提升机关党组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就要充分彰显政治属性,突出政治功能,着力提高机关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一要带头做到“两个维护”。  相似文献   

13.
吕廷君  李昊光 《前线》2023,(3):13-15
加快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关键在于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努力培养全民法治信仰;健全社会领域制度规范,以良法促善治;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提升社会治理有效性;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形成可持续的社会治理内生机制;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增强法治认同感和公信力;建立社会安全指标体系和考核机制,增强社会安全感。  相似文献   

14.
法治思维是推进乡村治理的前提,适应新形势,破解乡村治理困境,必须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在法治的轨道上解决问题,用法治思维促进乡村发展.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提高乡村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通过完善机制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理顺乡村诸多关系,保障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不存在标准或统一的策略,不同地域应结合实际选择合理的策略,可称之为差异性治理。差异性治理综合考虑国家政策和不同地域的实情,采取符合本土实际的乡村治理现代化模式、机制、路径,在一些地区的治理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应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从探究社会基础、分析治理需求、做好资源动员、强化主体选择等差异性治理实现机制入手来具体分析乡村治理的实践需求,进而选择适合本土乡村的治理策略,有效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杨浩 《实事求是》2020,(5):106-112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贯彻落实"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部分,基层党组织作为乡村治理的核心力量,是有效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本文从法治化、专业化、数据化等角度总结伊犁州在乡村治理中的实践成果,研究党组织在多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中发挥的引领作用。研究表明:通过村级阵地建设、"访惠聚"驻村工作和创新群众工作模式,伊犁州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方式方法、干部队伍和精细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也面临着进入攻坚期、瓶颈期等现代化发展困境。因此,本文提出建立健全科学有序的法治工作机制,强化干部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积极探索数据治理的本地模式等对策,以期为进一步提升伊犁州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和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7.
何启林 《世纪桥》2020,(4):65-68
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短板和弱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吹响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号角,也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勾画了清晰的“路线图”。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视角,探析如何推动乡村治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有助于2020年底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有助于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乡村数字治理是助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强力引擎。基于河北省139份乡村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农民群体对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较为向往,并在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党建、数字村务治理、数字公共服务、数字公共安全五个方面提出了新需求。政府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农民需求,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通过强化数字党建、配套保障、数字赋能、整体性治理等路径,完善乡村数字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为基层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提升农村党组织组织力,推进乡村治理,是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点,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题中之义。2019年,结合村"两委"班子成员适岗能力评估,通过扎实摸排,滨州市确定了410个乡村治理能力弱化的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集中整顿对象,占行政村数量的10%。  相似文献   

20.
《求实》2021,(4)
半正式治理是理解我国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视角。当前,学界对半正式治理的解释呈现出"资源内生论"与"国家构建论"两条脉络,后者以治理主体变化为基点,认为半正式治理已无法实现"简约治理"的效果。然而,我国当前乡村社会仍存在丰富的非正式治理资源,半正式治理对于缓解乡村治理问题、提高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具有积极意义。通过构建"有效性—合法性"的分析路径发现,"资源内生论"代表"高有效性—高合法性"承载,"国家构建论"代表"低有效性—低合法性"承载,导致承载变化的原因在于现代化国家构建中的过密治理、压力治理与规范治理。以主体与资源为内容的治理有效性再造和以认同与参与为内容的治理合法性再造,在互动中重建了半正式治理在乡村治理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上海市Q村的实践为该分析路径提供了现实的例证,不过,半正式治理仍面临着治理体系边界与时空发展差异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