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黄帝内经》指出,癃闭的病机主要责之于膀胱、三焦,与肺、脾、肝、肾、督脉有关。热邪客于膀胱和膀胱气化不利,针刺京骨、委中;从三焦辨治,实则泻之,注重调肝,针刺三焦下合穴委阳;从肺辨治,"当资化源,以助金气";从脾论治,当分虚实,虚责之于中气不足,实责之于湿;从肝辨治,以疏肝、柔肝、泻肝为主,佐金平木、泻心补脾为辅;从肾辨治,也分虚实,针刺可选择足少阴肾经大钟穴;从督脉辨治,可选任脉之曲骨和阴交,轻者取督脉"脊背之骨穴",重者取任脉"腹间之肉穴"。针刺治疗癃闭,应遵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的原则,以选取肝肾二经、膀胱经、督脉的穴位为主。  相似文献   

2.
《孙文垣医案》是新安医家孙一奎所著,分为《三吴治验》2卷、《新都治验》2卷、《宜兴治验》1卷。其中辨治痹证颇具特色:宗《内经》之旨析痹证之因,善凭脉辨痹证之病机,善用二陈化裁从痰瘀论治痹证,善用威灵仙、五加皮、海桐皮等治痹证之达药,善调情志以促痹证之康复。  相似文献   

3.
朱师认为月经体现了肾——冲任——胞宫轴的生理功能。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故障,均导致闭经。本文就朱师对闭经的辨治、用药作一简单介绍。 一、辨治 1.血枯者,滋肾养血,寓通于补 朱师认为肾(天癸)——冲任——胞宫  相似文献   

4.
王乐匋教授辨治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要点任何(安庆市精神病医院246000)关键词: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辨证论治王乐教授积数十年临床经验,对一些既多见又难治的病症,进行了规律性的研究,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今就其辨治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症要点介绍如...  相似文献   

5.
老年病辨治初探吴秋英陈弼沧(福建中医学院中医系福州350003)关键词:老年病;辨证;治疗中图法分类号:R592由于老年人具有对疾病的抵抗力、反应性低,对西药毒副作用耐受力低等特殊生理病理特点,故对老年病辨治不同于一般疾病,现讨论如下。1辨证方法中医...  相似文献   

6.
辨治胃癌化疗后血细胞减少116例吴曙光吴晓丽(安徽省庐江县中医院消化科231500)关键词:胃癌;化疗;血细胞减少;辨证论治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皆为1990~1995年本院住院病人,经病理证实,共168例胃癌,随机分为两组,辨治组116例,西药对照组5...  相似文献   

7.
勃起功能障碍作为一种常见的男科疾病,严重影响男性的生殖功能以及身心健康。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是国医大师王琦院士将中医体质学说与传统的中医辨治相结合而构建的一种诊疗模式。从“三辨”诊疗模式探析男性勃起功能障碍,为中医治疗该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8.
从脾胃辨治化疗后胃肠道反应63例姚南平陈定华(安徽省合肥市中医医院230001)关键词:肿瘤;化学疗法;胃肠道反应;辨证论治恶心、呕吐、纳差、腹泻是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最常见的胃肠道反应。笔者从脾胃辨治63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分型辨治慢性胃炎58例马淑荃(附属医院西医内科合肥230031)关键词慢性胃炎,辩证论治慢性胃炎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病机复杂,临床上很难拘泥于一法一方施治。本文将近3年来经纤维胃镜检查,并做胃体、胃窦部活检确诊为慢性胃炎58例,经中医分型辨治,现...  相似文献   

10.
不孕症是妇科临床常见症,其病因十分复杂。或为先天肾气不充、精血不足而不能摄精受孕;或为后天气血不和、痰湿阻滞而难以融育成胎。笔者认为,在排除器质性病变导致的不孕症后,中医辨治的重点要放在肝郁上,现结合临床辨治不孕症的经验教训,谈谈自己的体会。1病案例...  相似文献   

11.
《素问*咳论》说:“五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历代医家多崇之,然诸家立论太繁,难得其要领。自明代张景岳以外感、内伤立论起,则纲目分明。然而,诸家率以辛温治外感咳嗽,误人多矣。唯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对温病咳嗽的辨治独出心裁,纵辨三焦,横辨燥湿,确能补前人之未逮,启后人之思路。 笔者兹以《温病条辨》[1](简称《条辨》)、《吴鞠通医案》[2](简称《医案》)医论医案为依据,对其温病咳嗽辨治经纬观探析如下。 1 辨治经纬观内涵 1.1 纵辨三焦《条辨》上焦篇论及咳嗽计9条(第3、4、6、28、29、52、55、56条及“补秋燥论”之第2条);中焦篇论及咳嗽计3条(第17、23、67条),下焦篇论及咳嗽计7条(第31、35、41、47、48、70、78条),可见在温病的上、中、下三焦三个不同病理阶段皆可出现咳嗽。咳嗽是温病的症状之一,而处于不同病理阶段的咳嗽必然带有其所处阶段的病理特点,因此纵辨三焦是温病咳嗽辨治的关键。 1.1.1 上焦咳嗽,其治在肺:吴氏认为:“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1]当然,此等温病未必皆咳,而“咳者,加杏仁利肺气”[1]则已。可见吴氏治上焦咳嗽,力主辛凉,确补前人之未备。向来诸家以辛温统治伤寒温病咳嗽,不知寒为阴邪,太阳为腑属阳,阴邪伤人之阳,自当辛温;而温为阳邪,太阴为脏属阴,阳邪伤人之阴,则当辛凉,诚有以也。虽然辛凉宣上之法已定,但病有轻重,咳有微甚,不可不辨。如“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1]。此较银翘散病轻而咳重。  相似文献   

12.
从气血津液辨治顽固性呃逆沈安明(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226500)关键词:顽固性呃逆;气血津液;辨证论治呃逆多由胃失和降而成,对顽固性呃逆,笔者多从气血津液辨治,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宣肺通腑以平呃凡物之欲其降也,必先引而升之,尔后迫降始有冲力,且肺...  相似文献   

13.
徐晓东临床辨治口疮,先辨阴阳,辨清寒热虚实,次辨方证,治法上重视调理体质,强调给热邪以出路,临床以成方化裁治疗,常施用甘露饮、升降散、潜阳丸合泻黄散、甘草泻心汤等,组方多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尤善用附子,取其通行开闭以解"郁热"病机。  相似文献   

14.
《外感温病篇》论述风温病机是以肺胃为中心,辨治重在肺胃邪热,用药强调轻透养阴。  相似文献   

15.
《伤寒杂病论》中论治眩晕散见于临证各篇,其病因各异,病机复杂,有阴阳虚实之分、寒热水湿痰阻之别,实证多由水湿痰饮为患,虚证多以脾肾阳虚、精血亏虚为因;其治则因证因人各异,重视虚实夹杂的辨治及其预后判断。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与眩晕相关条文的复习和归纳,探析张仲景对眩晕的辨治规律,有利于临床对眩晕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论痰     
据我临床观察发现,痰之为病,既多且杂,治之又难。倘若认不准、辨不清,治不如法,必致病势缠绵,徒增患者痛苦。鉴于当前医者、患者均乐于培补一道,故有必要就痰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7.
《医方集解》祛风之剂中,汪昂对于风证的病因病机、辨治用药有独特的认识和见解,体现在详析祛风方理、祛风方列正附、分述治风痛风等几方面。祛风之剂囊括了治痹诸方,而以外风内中、内风自生为主。选方用药体现了汪氏治风而不专用祛风之药的特色,对后世组方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许豫和字宣治,清乾、嘉间徽州歙县人。其精通歧黄、仲景之学,又于历代各家之书无所不窥;擅长儿科,治疗热病及杂症,全活甚众,登门求治者日以百计;著有《小儿诸热辨》、《治验》、《痘诀》、《杂症》等书,为新安医家中较有影响的名医。他所著《小儿诸热辨》(以下简称《热辩》),颇具创见,发前人所未发,今试探其证治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各种外感疾病辨证论治的专书,它有着唯物的自然观和朴素的辩证法,在桂枝汤的证治上就有不少的体现。以下就《伤寒论》有关桂枝汤证治变化辩证思想的一些特点作一讨论。 一、辨桂枝汤证既立足于整体,又着眼局部  相似文献   

20.
杨骏认为血管性痴呆的发病主要责之五脏功能失调和瘀血阻滞脑络,运用辨经刺井、化瘀通络法治疗血管性痴呆,重在治神,养调结合。辨经刺井、化瘀通络法可以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学习和记忆功能,在常规养神定志、补益气血兼行气活血针刺法的基础上,通过辨经刺井针,调五脏之神,化瘀通络灸,调脑之元神,温通脑部经络,化瘀填髓益智,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