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女煎加味治疗慢性咽炎61例葛美娟(安徽省建技工学校卫生所合肥230051)关键词慢性咽炎;清热养阴慢性咽炎是咽部粘膜慢性炎症,临床以咽痛、异物感和咳嗽为主要症状,常有反复发作史,类似祖国医学中的“喉痹”。1988年至今,笔者采用玉女煎加味治疗慢性咽...  相似文献   

2.
玉女煎加减治疗老年牙痛15例张希福徐福明王希初(山东省莱西市第二人民医院266600)关键词:玉女煎;老年牙痛中图法分类号:R781.4;R242近年来,我们以滋阴清热为主,应用玉女煎加减治疗老年牙痛15例,获得较好效果。1一般资料15例中,男11...  相似文献   

3.
《温病学》蓄血证大便异常应用桃仁承气汤的商讨刘兰林(安徽中医学院温病学教研室合肥230038)关键词:《温病学》;蓄血证;大便异常;桃仁承气汤现行五版《温病学》(孟澍江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年)统编教材有两处论及桃仁承气汤治疗温病蓄血证,但对...  相似文献   

4.
鲜茅藕节饮治疗青少年反复发作性鼻衄97例费广圣夏红(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医院243021)关键词:鲜茅藕节饮;鼻衄中图法分类号:R765.23近年来,针对本地区青少年反复发作性鼻衄发病多,经临床实践,探索了一种青少年、尤为儿童易接受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  相似文献   

5.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上消化道血症24例张可可(安徽省安庆市血吸虫病防治所医院246003)关键词半夏泻心汤;血证;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血症多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粘膜脱垂、胃癌等。溃疡病居首位,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属祖国医学的“呕血”、“便血”等...  相似文献   

6.
笔者1992年3月至1998年4月应用自拟鼻衄汤治疗非外伤性鼻衄68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68例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8~61岁,平均22.5岁。短期发病42例,习惯性鼻衄26例。2治疗方法鼻衄汤:生地黄、滑石各20g,丹皮、赤芍...  相似文献   

7.
血证源流考     
从病名、病因病机、治则治法3个方面对血证的源流进行考证.分列历代对于各种出血表现的不同命名,总结了历代医家对血证病因病机的认识,同时对血证的治则治法进行深入剖析,以期拓宽临床思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龙胆泻肝汤载于《医方集解》,具有泻肝胆湿热之功,主治肝胆实火上逆,肝经湿热下注之证。笔者据此,近年用该方加减治疗逆经46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46例中,年龄最小14岁,最大46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2年余。临床主要表现为鼻衄。所有...  相似文献   

9.
血分证与血证均有出血的临床表现,以及热盛动血的核心病机,但血分证可由疠气所致,而血证多以脏腑内伤为主要病因;血分证属温病范畴,而血证属于中医内科范畴。血分证与血证在治法上有相似之处,二者在治疗上均谨守“诸热瞀瘛,皆属于火”之病机,但清心开窍、熄风止痉的治法为血分证所特有。临床治疗上,血分证与血热证均可以犀角地黄汤为基本方加减,但血分证需加开窍、熄风药物,而血证需加养阴清热药物。  相似文献   

10.
通腑法治老年杂症3则张树新周雯(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发电厂职工医院232007)关键词:通腑法;眩晕;鼻衄;癃闭中图法分类号:R242老年患者多胃肠功能衰退,因此顾护脾胃,促使胃肠道通畅,使邪有出路而用通腑法,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兹举应用通腑法验...  相似文献   

11.
巴豆散塞鼻治疗瘰疠经验李凤台(安徽省界首市人民医院236500)关键词:淋巴结核;瘰疠;巴豆散;中药塞鼻疗法1治疗方法生巴豆5粒,炮穿山甲1g,研末备用。将上药末分为3份,每份药撒在少量的脱脂棉上,然后用纱布把药包成一小团,拧成带蒂的樱桃状,塞入鼻孔...  相似文献   

12.
桃核承气汤乃《伤寒论》治疗太阳蓄血证之方,后世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不但用于治疗下焦蓄血,而且广泛用于治疗临床各科病证。现将近10年来该方的临床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临证指南医案》所载血证医案充分体现了叶天士诊疗血证的学术思想。其治疗血证多从脾胃入手,分阴阳而治,拟升阳健脾、甘温益营、甘润养阴、通补胃阳等法,尤重胃阴;脾胃同治,采用健脾养胃、补脾疏胃之法;主张“上下交病,治在中焦”“肝木犯土,调肝治中”;注重调养脾胃,药寓食疗。  相似文献   

14.
鼻衄、红汗与倒经虽然均见衄血,但在概念、病机、治则上有异同,为此试作如下辨析。 基本概念 鼻衄,又称衄或(鼻丑),当大量衄血不止时,亦称鼻洪。早在《内经》就有鼻衄的记载,并且对其病因病理作了阐述,如《灵枢·百病始生》曰: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因此鼻衄的产生是各种原因引起鼻部阳络损伤的结果。 红汗之名,始见于清·唐容川《血证论》,曰:“有伤寒失汗,邪无出路,因由血分泄而为衄,此名红汗。”它是伏邪外泄所引起,致衄机理与汗解的关系最为密切,因邪气外闭,阳郁太甚,  相似文献   

15.
1966年毕业前,我们有幸同新安郑氏喉科第8世传人郑景歧老师一道参加省巡回医疗队,诊治一些喉科病人,使我们受益匪浅。现就郑老师在巡回医疗中有关喉科病案举例介绍如下。1病案例1.贺某,男,5岁,1966年6月5日诊。鼻衄发热5天(体温38℃),夜间热甚...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治疗组57例,男性50例,女性7例;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者63岁;病程最短者7天,最长者35年。对照组46例,男性37例,女性9例;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66岁;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30年。患者均为我科门诊病人,根据临床症状诊断为银...  相似文献   

17.
针灸治疗急症三则吕瑞英(安徽省电力局卫生所合肥230001)关键词:气厥;胆道蛔虫症;急性荨麻疹;针刺疗法针灸治疗急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而且简易可行。现就本人临床运用针灸治疗急症举例如下。1气厥张某,女,47岁,1986年5月8日傍晚与邻居争吵,气...  相似文献   

18.
逍遥散临床新用三则刘春苗(安徽省界首市血站门诊部236500)关键词:逍遥散;心悸;痉证;便秘中图法分类号:R249.7逍遥散,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舒肝解郁、理脾养血之功,是治疗肝郁脾虚症的常用方剂。笔者变通此方运用于临床,辨治多种病症,收...  相似文献   

19.
二半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136例临床观察范仁忠李泽山(安徽中医学院医学一系合肥230038)关键词:二半汤;溃疡病;慢性胃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中图法分类号:R573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慢性胃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等,乃临床常见病和疑难病。近年来,我们采...  相似文献   

20.
从中医科研与临床谈中医药学规范化夏善玲孙益鑫(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合肥230031)关键词:中医科研;中医临床;中医药学规范化中图法分类号:R2 03近年来,关于中医药学规范化问题的讨论方兴未艾,笔者不揣浅陋,结合科研与临床也试作探析。1不规范的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