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瞭望》2010,(13)
<正> 西方政界人士和我国某些市场原教旨主义学者得出人民币币值被低估的结论,不仅不可靠而且与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不相符过去一段时间,西方政界人士和我国一些市场原教旨主义学者一直在发表人民币应当升值、而且升值对中国而言利己又利人的言论。他们大都认为人民币币值被低估了,而且据此提出了不同幅度的升值建议。有的是希望升3%,有的则要求升值47%(后者是美国某议员提出来的)。在升值方式上,他们有的主张小步升值、  相似文献   

2.
谢宝柯 《团结》2003,(5):23-25
人民币币值问题,随着国际贸易的广泛开展,成为一条牵动国内外市场、经济的敏感神经。货币值多少,一般来说,就是多种货币同时、同地购买一种同质、同量的物品所要支付的货币多少的比例关系,币值基础是本国的经济和物价水平。币值与社会购买力、一国的综合国力、综合物价指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前,人民币升值或贬值,众说纷纭,我认为不能升值还应贬值。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稳步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姚萍  孙樱铭 《理论导刊》2006,(12):93-95
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币值持续升值,有观点认为汇率变动与我国的出口有着此消彼长的必然联系,人民币升值势必会降低我国的出口。通过理论推导和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显示我国汇率变动对出口的影响非常有限,人民币的稳步升值并未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产生负面的影响,相反,我国的出口额在人民币升值的同时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4.
安仰东 《民主》2006,(6):1-1
在近期相当一段时间内,人民币币值应该保持一个基本的稳定,避免大的波动。主要原因,是人民币币值受到升值和贬值的双重压力。从汇率关系的角度,人民币受到升值压力。在国际上,一些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或一些国内利益集团的利益,企图损害中国的利益,迫使人民币升值。这方面压力,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了。但是如果光看到汇率的币值是不够的,现在被人们所忽视的,是在国内商品市场上,人民币还承受着极大的贬值的压力。目前,我国国际收支顺差过大,增加了基础货币投放压力,即存在直接形成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在货币的购买力指向上,如教育、医疗、住…  相似文献   

5.
受美元贬值和国内通胀压力高企等诸多因素影响,人民币近期存在加速升值迹象,且升值主动性增强。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部分学者认为,人民币升值对抑制通胀作用有限,考虑到国际国内目前存在的众多不确定因素,人民币加速升值不但增加市场反转的风险,而且强烈的升值预期也在一定程度上刺  相似文献   

6.
《瞭望》2003,(46)
今年以来,极少数发达国家将自己的经济困难归咎于人民币币值低估,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陡然增加。在中国坚定不移地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立场  相似文献   

7.
<正>未来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笔者认为推动人民币升值与贬值的力量大抵相当,而央行必须在这些因素及其他可能互相冲突的政策目标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推动升值的因素外贸顺差大幅增长是人民币升值背后的重要原因。我们预计,今年内到2015年,我国出口将继续温和复苏而进口将保持疲弱,因此外贸顺差可能仍会保持较高规模,继续对人民币带来升值压力。外贸顺差的扩大会加大美国等贸易伙伴国要求人民  相似文献   

8.
《瞭望》2010,(39)
<正> 美国已经逐渐认识到人民币升值对重振美国经济治标不治本,所以打出组合拳,对中国提出种种要求华盛顿的暑气刚刚消退,人民币汇率问题再度升温。夏季休会期刚过,93名美国众议员就联名致信众议院议长,要求国会通过法案,对低估币值的国家采取制裁措施。半年来,美国国会之所以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频频发难,其根源是中美经济力  相似文献   

9.
《求知》2008,(2):48-48
杨帆、杨丽花撰文认为,人民币升值会提高外资在中国的投资门槛,流人中国的外资会选择盈利前景较好、政策环境较好的区域进行投资,这些区域大多集中在发达地区,发达地区出口的产品多为加工贸易品或制造业产品,这些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科技含量较高的部分大多依赖进口,人民币升值会降低进口所需中间产品的价格;而欠发达地区出口的产品主要为资源型产品.人民币升值会直接降低这些产品的出口收益。从这个角度看,人民币升值会进一步扩大区域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另外,考虑到人民币升值会吸引外资流人中国,从而引起国内资产膨廿长,股票和房地产等资产产品价格上涨,投资于股市和房地产等领域会获得丰厚的回报,由于富裕地区居民的闲置资本较多.投资便利,投资渠道多,所以这些“红利”基本上也被分配到富裕地区居民手中。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际金融界对人民币汇率的炒作主要是跟风日本和美国政府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政治压力,2006年中国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也增加了国际投机者认为人民币要升值的预期。  相似文献   

11.
王召 《瞭望》2005,(19)
从利率和汇率这一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分析着手,对人民币升值这一问题将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进入第二季度后,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与讨论又再度兴起,国际舆论有关人民币升值的争论也再度升温。背后的一个因素是自2003年以来,中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迅速增长,截至2005年3月底已达6591.44亿美元。而持续不断的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讨论也对最近几年宏观货币政策格局演变产生极大影响。从利率和汇率这一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分析着手,对这一问题将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党政论坛》2010,(4):26-27
一、中美关系的艰难时期2010年,中国将在让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上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但北京不希望人民币升值过快而影响其经济增长。与此同时,美国认为人民币不升值是一项威胁到美国经济复苏的保护主义政策。  相似文献   

13.
《党政论坛》2008,(10):37-37
截至2007年12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升至1美元兑换7.3046元人民币,比年初升值超过6%。2005年7月汇改以来已累计升值约10%。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外贸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近几年来一直被广泛关注与密切跟踪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升值怎样影响中国外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至2007年12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升至l美元兑换7.3046元人民币,比年初升值超过6%。2005年7月汇改以来已累计升值约10%。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外贸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近几年来一直被广泛关注与密切跟踪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扬 《理论导刊》2003,(12):61-62
人民币适度升值对我国经济增长从长远来看是利大于弊。它意味着国内资源在合理的汇率价格下的优化配置,使我国企业通过提高生产效率而不是仅靠廉价劳动力和币值的低估来维持竞争优势,能够加强企业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有利于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宏观经济稳定,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本币升值不会带来经济崩溃,内部机制隐忧才是藏祸之源……人民币升值可加速《中国经营报》:你在2005年曾撰文支持中国的汇率机制改革,认为人民币应该升值,两年多过去,你如何评价中国的汇率改革?还需要做什么改进?  相似文献   

17.
清颖 《党政论坛》2009,(4):19-19
目前的判断有市场力量和央行干预两种。基于市场力量的观点认为:首先,人民币持续单边升值,短期内升值幅度过大,需要修正。汇改三年人民币升值超过了20%,尤其是今年8月以来,尽管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本保持不变,但以贸易加权计算的人民币一篮子汇率大幅上扬约10%。中国银行首席汇率分析师谭雅玲据此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人民币汇率回落是技术本身调整和修正的必然结果,“持续的单边升值或贬值容易积累风险,都是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升息好还是升值好一般认为投资过热主要是由于流动性过剩,而解决流动性问题在短期宏观经济政策上被认为是非货币政策莫属,这里最具争论的问题是升息好,还是升值好,或者是两个同时升。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升值最好,甚至有人说,升值是治本,升息是治标。当然,既升值又升息必然是标本兼治了,这样的政策建议非常诱  相似文献   

19.
翁成  王文成 《学理论》2012,(11):138-139
近年来由于受到国内国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人民币处于不断升值的过程中,回顾人民币汇改历程,对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政策和意见:一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二是完善中央银行汇率调控;三是推进金融体系改革;四是加强对国际"热钱"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仍处在长期升值过程中的人民币汇率,需要银行和外贸企业加紧合作、联手抗险近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7268元,再次突破7.73关口。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新高纪录已经是第20次刷新,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接近4.96%。同时,人民币所面临的外部压力还在不断加大,人民币仍然处在长期升值的过程当中,并且双向波动的弹性也会相应增强。对此,需要用现实和冷静的态度加以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