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关于电视剧《大明宫词》的不 同看法中,涉及到同莎士比 亚戏剧语言有关的一个问题。该电视剧编导和某些评论者,强调此剧的语言以“华丽”见长,并认为这是“莎翁式的语言”。持不同看法者则认为,说是语言像莎士比亚,实际上,没有一段赶得上“生存还是毁灭”那样的哈姆雷特式著名台词。我先不对《大明宫词》的语言是否像莎士比亚、或已否达到那种高度发表意见,只想就语言的“华丽”和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关系谈点看法。 在历代关于莎士比亚的著名评论中,对莎剧语言作出高度评价的确有不少,但赞颂其语言“华丽”者相当少见。相反,有…  相似文献   

2.
允许与提倡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就高雅音乐问题,曾发表过一番颇具见地的谈话,大意是:严肃、高雅音乐是应该提倡的,通俗的东西只要不是色情之类是可以允许的。现在的问题是:允许的变成了提倡的。仔细想来,就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看,似也有个允许与提倡的关系问题。例如,靠合法劳动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他们穿 名牌、用高档、住豪华,甚至模仿西方富人的生活方式等,系个人的选择自由,应当是允许的;而如今为数不少的电视广告言必“贵族”“豪  相似文献   

3.
“七五”期间城镇住宅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吃”与“住”的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两大难题。近年来,“吃”的问题,已有了明确答案。那么,“住”的问题的答案在哪里?如何进一步解决呢?人们把注意力放在“七五”计划上,十分关心今后五年我国城镇居民住宅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政策。这是很自然的,因为“住”与人人有关。 “万丈高楼平地起”,在展望住宅发展前景之时,我们有必要对“六五”期间的住宅状况作一些分  相似文献   

4.
这些日子,港城烟台象“炸了锅”似的,街头巷尾,茶余饭后,几乎人人都在谈论着一个话题——住房改革。 在北京开往烟台的火车上。夜里,卧铺车厢已经熄灯,可我那两位“邻居”操着浓厚的胶东口音仍在“抬杠子”。“要咱说,这次房改可治了那些当官的了。过去,谁有权谁住大房,这下可好了。”“要你这么说,当官的都得和你住一样面积才行?”“想多住也行,得多拿钱呗!”“过去人家不也多缴了房租?!”“房租?那顶个么!一平方米才八分钱,还不如送个人情呢!” 我到烟台去,正是采访住房改革的。没想到,没容去“采”,情况已经上门了。  相似文献   

5.
范清海1990年5月担任焦作水泥厂党委书记。两年来,他两次从市里扛回了“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的锦旗,他本人也被市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范清海的绝招在哪儿?到焦作水泥厂走一趟,听得最多的是他那值班“三三制”。一为在食堂吃三餐。范清海上任不久,一天中午回家,碰到几个青工夹着饭碗朝厂外走,原来是到个体户饭馆吃饭去的。他问,“厂里有食堂怎么还到外边吃饭,是打牙祭去的吧?”范书记不瞒  相似文献   

6.
我国有数亿农民,他们是群众的主体。在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中,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怎样算是真正密切联系群众?怎样才能真正受到农民支持和拥护?本刊记者通过采访一些地区的农村工作队,从一个侧面作了解析: 那些只知道“派粮派款派工、引产刮宫”的干部,农民不欢迎;那些只知索取,巧立名目,加重农民负担的干部,农民不欢迎;那些观念陈旧,不思进取,缺乏带领农民致富本领的干部,农民不欢迎;那些走过场、搞形式、劳民伤财的“扰民团”,农民给白眼;那些作风粗暴、方法简单、态度恶劣的干部,农民不买帐;那些作威作福,腐化堕落,鱼肉乡里的干部,农民要戳脊梁骨。只有那些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干部,那些有真才实学带领农民致富的干部,农民才欢迎,才支持,才拥戴。  相似文献   

7.
瞭望哨     
《瞭望》1997,(9)
现在全国上下各行各业都在学习徐虎、李素丽等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但也有人不以为然:“徐虎有什么了不起,修修电表水管,只是装得积极点,就值得那么大力宣传?”“李素丽只不过装得对乘客热情些,就该获得这么大的荣誉?”高尚者有高尚者的情怀,卑劣者有卑劣者的心态。一个“装”字,可以窥见某些人的内在品质。眼下,的确还有为数不少的人,对社会上的许多善行义举、奉献精神就是不相信,乱猜疑,多讥讽。别人节衣缩食资助贫困山区学生,是装的;巨  相似文献   

8.
迷信与文化     
东耳 《瞭望》1982,(11)
有一首歌,解放初还很流行,年龄稍大的也许都还记得。它嘲讽了一位怕鬼的姑娘的愚昧无知。词曰:“她,的确傻。鼎鼎有名的傻大姐,叫她去放哨,她说‘怕鬼呀’。”后来,大约“傻大姐”进步了,不再相信那些虚妄无稽的鬼话,因此,这歌也很少再有人唱了。 日月如梭,当初的傻大姐现在怕已届垂老之年,却不料在城乡又冒出了一批新的“傻大姐”,当然,他们绝非全系女姓。据有人调查,上海郊区的川沙县有一个大队,全从四百六十一名社员中,迷信鬼神者竟  相似文献   

9.
这是关于爱因斯坦的一则小幽默:不修边幅的爱氏初访欧洲某名城时穿着一件旧大衣。于是有朋友劝告他换一件新的。爱氏答曰:“换什么?反正又没有人认识我!”当时,爱氏的确尚不知名。后来,名驰遐迩的爱氏又来到那个城市,仍然穿着那件破旧的大衣。于是又有朋友困惑:“何不换新的?”  相似文献   

10.
来稿摘登     
“四有”再加“一有”如何? 湖北光化水泥厂宣传部长刘阳河: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我们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是完全必要的。但笔者仍觉不足,以为在“四有”之外再加上“有技能”似乎更好一些。其理由是:劳动者的素质是民族素质的具体化,它包括劳动者的能力素质和精神素质两个方面。精神素质,主要指劳动者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是人们从事社会劳动的动力系统;能力素质抛开劳动者的体力因素外,主要指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注意:在企业,文化和技能还不能直接划  相似文献   

11.
说“戏说”     
华丁 《瞭望》1996,(44)
甲:近来报刊上不时有文章评说影视文化的“戏说”现象,老弟可有所闻?我是颇有同感的。似有一阵“戏说”风在刮,而且已非“青苹之末”的微微风了。 乙:老兄知道,愚弟一向对“搓麻”、“听歌”还有点兴趣,至于影视片嘛,嘿嘿——。不过,满城争说《戏说乾隆》那些日子,倒也看过几集。你说,这“戏说”风可是从港片中吹来的?  相似文献   

12.
“上访村”里看民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月9日上午,北京丰台区幸福路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来访接待处,二楼尽头南侧的一间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和李玉梅(化名)谈了一个小时:“已经离婚了,你怎么能住到人家家里”,“那套房子比分给我的要好”,“可是你这样做不合情理啊!我们帮你去做工作,把差的钱补给你?”来自辽宁的李玉梅坚持上访了十年。  相似文献   

13.
最近笔者到某盈利企业采访,三进厂门竟都被厂长婉言谢绝。问其缘由,厂长苦笑着说:“记者同志,不是我不愿合作,现在创利企业本来就‘庙富方丈忧’,你再给我来一篇报道,岂不等于火上浇油?” 笔者好生奇怪,厂长何出此言?按理说企业创利多,效益好,本应使厂长高兴,何忧之有?但通过与一些创利企业厂长深谈,方知他们的确心存许多难言之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有两千多个县,情况各异。如何因地制宜,选择最优方案,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自己县的优势,实现经济腾飞呢?元旦前夕,记者就此走访了山西省的三个经济“明星”县。这三个县的领导者一九八五年的新想法,或许能给人们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一到山西省左云县,我们就听到这样两个故事: 去年夏天,井儿沟公社的青年社员赵增来到县五金交电门市部,问:“有没有摩托车?”售货员没吭声。他又问:“有没有?你倒说话呀。?售货员白白眼:“有,多的是!你买得起吗!”小伙子二话没讲,“叭”的一声把一条口袋扔到柜台上,售货员打开一看,惊呆了,里面装的全是十元一张的人民币。售  相似文献   

16.
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大千世界,是个舞台,芸芸众生,在各演各的戏。这句话不无道理。的确,世界就是个偌大的舞台,每个人都是一名演员,在《命运交响曲》的伴奏下编排着、表演着自己终生的一出戏。如何使那些演技平淡、拙劣者成功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呢?这就需要借助技艺超群的导演的指点。巴陵石化公司长岭炼油化工厂党委书记王民余,就是这么一位技艺超群的“导演”。几年来,他从战略的高度出发,把满腔热血倾注在全厂五千余名青  相似文献   

17.
最近到江西井冈山看了看,有两点印象比较突出:一,有些干部说起山区经济前途,仍有不少的“愁”;二“愁”逼得他们焕发了精神去求发展。愁从何来? 我这次进山去了遂川、永新县两县和井冈山市。井冈山市是由遂川、永新、宁冈三县边区划出来的一个县级市。这几个地方都是贫困县(市)。我说这些地方的有些领导现在还在发愁,自然不是再象过去那样愁民没有饭吃。现在是一种新愁。一位县委书记对我说,现在他最怕上面通知给职工长工资、加补贴,地方  相似文献   

18.
陈鹏 《瞭望》2005,(49)
浮躁,是评委们通过荷花奖这次大检阅送给中国舞蹈的病情诊断证明。刚刚落幕的第五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让人感觉“新鲜”——一个类似电影金鸡奖评选的国家级最高常设奖项正显示出某种走向民间的努力,这对一贯以纯艺术、高雅艺术做标榜的荷花奖评选来说简直“不可想像”。但中国舞蹈脱离大众已久,就像修剪指甲之类的刺激远远不能唤醒一个昏睡中的病人。当“新鲜”并没有给艺术质量带来改观时,我们只能叩问舞蹈本身:中国舞蹈怎么了?  相似文献   

19.
打电话给一位领导,问:“这些日子怎么看不到你的身影?”对方答是因为“天天开会,实在忙得不得了”。又问:“天天开会有什么用,年关到了,你是领导,老百姓的冷暖寒热怎么办?”他答道:“我都放在心上呢。”  相似文献   

20.
瞭望哨     
《瞭望》2001,(49)
同一个会议,如果有领导参加,也有领导的领导参加的话,领导在讲话末尾总要“缀”上一句:“以某某领导讲的为准!”此事大可一议。 其一,既然是以某某领导讲的为准,那就请“为准”的领导讲话,岂不省事?你又何必再讲那些不“为准”的话?而你还是讲了,岂不多余?  其二,“以某某领导讲的为准”,一般是职位越高说的话越“为准”。如果这是执行命令,当然下级要服从上级。奇怪的是在研讨会上也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