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签名笔迹字数少、可摹仿性强的特点,长期以来,摹仿签名笔迹鉴定始终是笔迹鉴定的难点。笔者从不同类型的摹仿方法出发,讨论不同方法下摹仿签名笔迹的特点,总结其特征规律。同时要重视笔迹鉴定过程中了解相关案情,为识别是否存在摹仿现象提供线索。在此基础之上,对比摹仿签名笔迹特征的变化规律,并从摹仿签名笔迹特征反映构成方面系统性地进行鉴定,鉴别是否存在摹仿签名的情况。通过撰写此文,以期对摹仿签名笔迹鉴定实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起少量字迹的检验李燕少量字迹检验,历来是检察机关技术部门鉴定的难点,难就难在字数少,供选用的特征少,对一个人的书写习惯反映不充分,特别是在伪装变化的情况下就更难。然而,在少量字案件中,如果技术人员能仔细了解案情,吃透检材,深挖特征,综合运用各种技术...  相似文献   

3.
鲁婧 《刑事技术》2011,(6):63-64,72
近年来,送检的笔迹鉴定呈现出字数少、特征少的特点,对认定书写人带来较大的难度,因此需要通过收集案后样本弥补检材的不足。本文就案后字迹样本的收集与伪装识别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为基层办案民警在取证条件不充分和时间不宽裕的情况下,开展字迹样本收集和鉴定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4.
陈晓钧 《法制与社会》2013,(13):262-263
摹仿签名笔迹鉴定是实践中较为经常遇到的鉴定工作。它具有字数少、仿真度高、隐蔽性强等特点。因此对摹仿签名笔迹的鉴定应依照其自身的特点而进行,遵循一定立足整体、着眼细节、符合和差异兼顾等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5.
马刚 《刑事技术》2001,(3):41-42
在犯罪现场上,经常遇到犯罪分子遗留的残缺鞋印。这里所说的“残缺鞋印”是指那些没有反映出鞋底形态全貌的鞋印。例如只反映出鞋底的前掌中部或只反映出鞋底后跟某一部分的鞋印等等。这类足迹可利用的特征少,给检验鉴定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要分析利用此类足迹,确定特征位置,提高检验效率,首先要确定其留痕部位。做好这项工作对提高现场足迹的利用率非常重要。笔者从鞋底的花纹分布规律、伴生痕迹以及鞋底的磨损特征等方面阐述如何分析确定残缺鞋印的留痕部位。1根据残缺鞋印反映的周边形状及鞋底花纹、图案分析确定由鞋底花纹分布规…  相似文献   

6.
一、签名笔迹案件的特点签名笔迹字数少,笔迹特征数量有限,检验难度一般很大,而且大部分为利用摹仿手法伪装的签名,这种伪装方法暴露作案人的书写习惯比较少,通过笔迹鉴定很难认定摹仿书写人。常见的签名方式有横式、竖式和倾斜式三种。一些人忙于手中事务,不管要签字的文件怎样放置,有时甚至看都不看一眼就签上了名字。这样,纸张与签名形成的角度特征极不稳定,利用价值降低。人们在设计自己的签名时,经常会造成某种特殊的视觉效果,同时增加了他人伪造自己签名的难度,防止他人伪造自己的签名。如某案中“冯某某”的签名,三个字…  相似文献   

7.
一、少量字迹案件的特点: 1.单一性。这类案件检材字数很少,笔划十分简单,反映文字笔迹特征量少,相同字的相同的偏旁部首笔划重复出现的机会几乎没有,书写人  相似文献   

8.
咬伤在法医学鉴定中属于徒手伤的一种,系不使用其他致伤物以牙齿的咬合作用,在对方身体上形成的一种损伤.笔者在近十余年的法医检验鉴定中,共遇到20例咬伤的法医学鉴定.在徒手伤中,咬伤是反映致伤物特征性最好的一种损伤,具有独特的特征性,不仅能够明显的反映出致伤牙齿的种类特征,在大多数情况下还能反映出个人特征,能为个人识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受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生活习惯、工作环境的影响,每个人步法特征是有区别的。人在行走时,全脚自后跟起逐渐脱离地面,在最后离开地面的前尖部形成了起脚特征。落脚特征则是行走时,最先接触地面的后跟部位形成的特征。鞋底磨损特征对不同种类的鞋子鉴定技术,在实际检验中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起落脚特征。这说明,识别和掌握起脚和落脚特征是检验鉴定的重要内容。但是,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反映形式和程度差异很大,准确识别和判定的难度较大。笔者根据办案实践,体会出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判断。  相似文献   

10.
在文件检验工作中,少量字的签名字迹性质判断具有一定难度,若出现时间相隔久远,同期样本稀少,当事人年龄跨度几十年的案件,要对字迹性质作出准确判断将更困难。本文通过一起经济纠纷案,就三十年前低书写水平的签名字迹进行检材与样本分析、特征价值判断、背景调查、综合评断分析与经验总结,强调在检验中应当全面了解当事人的背景材料,对案件事实与鉴定要求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还需要准确把握字迹变化的原因,注意避免因书写习惯的变化性因素而错误评断字迹特征属性,进而做出科学、准确的鉴定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