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型农村社区与经济园区共建不仅有利于统筹安排社区化条件下的农民生产和生活,推进农村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同步转变,也有利于创新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应当以园区经济为载体,促进农业集约化发展;抓好社区农民的就业转型,防止"空心村"的出现;贯彻落实城乡一体化战略,合理承接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城市产业转移,从而产生"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居民化"三位一体的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2.
今年重庆市"两会"强调,支持两江新区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和智慧之城,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两江新区将紧扣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和智慧之城"两大定位",围绕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两高两区"目标,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助力重庆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农场加快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职工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模式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如此巨大的变化、变革,如何让思想政治工作在强力推进"三化"建设进程中真正起到稳定职工队伍,转变职工观念,为农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两个飞跃”思想,抓住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和农业生产方式改造这两个关系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指明了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趋势。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乌苏市党委、政府根据乌苏市乡镇场所处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将全市19个乡镇场划分为“四区一线”。“四区一线”格局的形成,有利于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对各乡镇进行科学分类,发挥区域优势。“四区一线”战略实施后,促进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扩大,县域经济的实力增强,农民收入增加。进一步推进“四区一线”的科学发展,必须挖掘农业潜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开篇的话随着农业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我省土地流转进一步加快,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化经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不断发生转变。种养大户、农民专合社、家庭农场主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对解决"谁来种田"进行了尝试。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多,需要构建起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从而破解"怎样种田"的难题。当前,  相似文献   

7.
正叶敬忠在7月16日的《北京日报》上发表文章说,乡村振兴不是"去小农化"。基于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小农农业仍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且为农民家庭生活提供了生计保障。但在现实中,由行政手段和资本主导下的"去小农化"过程将小农生产方式视为"落后生产方式的残余"予以清除,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农业资本化动力正在  相似文献   

8.
谢超英 《学习导报》2011,(21):54-55
加快发展以高科技、低消耗、环保性、循环型为生产方式的“两型”产业,既是持续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更是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举措。最近,我们就如何加快发展湖南“两型”产业,赴市州、下基层,寻计问策,开展调研。  相似文献   

9.
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及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农村发展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首要的就是破解"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这一难题。崇州市桤泉镇结合当地实际,立足平坝纯农业乡镇性质,创新社会化服务体制,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有力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向规模化、科技化、管理科学化转变。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农业部门适应"新常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大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结合建始县偏远山区农业的欠发达实际,我们要突出发展现代农业这个主题,创新思路并要有新作为,为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和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推进"五型"农业发展上要有新作为要持续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农业、设施农业、标准农业和信息农业等  相似文献   

11.
《新长征》2000,(7)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在2000年第9期《中国经贸导刊》上提出新的见解 ,变“城市化”为“化市城”。刘福垣认为 ,现在对城市化的接受 ,相当多的人仅仅是为了解决眼前的内需不足 ,没有把城市化作为经济发展战略 ,所以往往是重城轻市 ,重城建轻“生活、生产、交换”三个方式的转化 ,变成一个仅仅是城市规模的问题。因此 ,实现城市化 ,不妨考虑一下“化市城”。城市化真正的动力首先在这个“化”字上。实现城市化必须要“化”农民为市民 ;“化”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企业化的农场 ;“化”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的生活方式、农业…  相似文献   

12.
正为全面准确深入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1号文件以及中央、省市委对于农村工作的新要求,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西宁市抽调2245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深入全市912个村开展"两讲三促"百日活动,在田间地头以讲政策、拉家常、办实事等方式与村民一起追忆生活变化,描绘美好未来。在访贫问苦中了解民情,在把握实际中推动发展,以真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完成好这一重大任务,必须跳出“城镇抓工业,农村抓农业”的思维定势,用新型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把工业的管理理念、生产方式、组织形式、营销手段等引入农业,提高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推进农业企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引入现代工业的生产方式,推进企业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建设提高农产品转化增值率和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首先推进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首先推进农业企业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江积极抢抓成南巴高速公路建设带来区位大改变的机遇,始终坚持把推进“两化”互动作为重要任务,积极探索丘陵农业大县“两化”互动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逐步形成了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承载工业化的良好局面。2010年,全县工业化率33.3%、城镇化率31.4%,分别比2005年高10.6、10.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汪青松 《党史纵览》2010,(12):39-42
1990年3月.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谈到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时提出了“两个飞跃”的战略构想.为什么中国社会主义农业改革和发展要有“两个飞跃”?为什么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就是“两个飞跃”?怎样理解“两个飞跃”的丰富内涵与深刻意义?这些问题都必须联系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方式的“两个转变”大背景来把握.总结建H6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就必须在加快推进农业“两个转变”的基础上实现农业改革与发展的“两个飞跃”.  相似文献   

16.
陈贤凤 《当代党员》2022,(24):44-45
<正>11月30日,四川省乐山市生态环境试点示范工作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会议通报了乐山市“无废城市”建设情况。乐山市“无废城市”的建设,是川渝共建“无废城市”的一个缩影。2022年,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推进,川渝两地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合作再进一步,携手布局“无废城市”建设,以“一盘棋”思维,从生产生活全过程入手,  相似文献   

17.
农民集中居住后的土地经营成为灾后重建生产生活中的一道难题,如何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增收,是摆在各级干部、群众面前的一道难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可喜的是,受灾地区因地制宜的探索实践,让农民从中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相似文献   

18.
承德市迎水坝社区与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仅一墙之隔,社区所辖范围1.5平方公里,总人口超万人。去年以来,迎水坝居民区党支部、居委会坚持“以德治区”,自觉地推进社区文明道德建设,使该社区成为一个安乐、祥和、温馨的绿色家园。社区两委班子坚持把每一项工作都变成对居民的教育过程,努力培养和树立“热心公益,友爱互助,追求崇高,重视德行”的公共价值观,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为此,社区成立了“一委三层四组一团”的社区教育组织体系。在居委会、小区、居民小组分别成立了社区教育委员会和教育小组,负责推动社…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省"三农"发展面临推进"第二次飞跃"(即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的战略机遇。笔者建议以规模化、集约化为主题推进生产方式创新,以专业化、市场化为主题推进经营方式创新,以社会化、合作化为主题推进组织方式创新。通过推进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三大"创新,推进湖北"三农"实现第二次飞跃。一、我省"三农"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正>生态农业是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以系统工程的方法,实现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生活质量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消费正从时尚逐步成为主流,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够解决长期以来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带来的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我们对都江堰市生态农业发展情况进行的调查,形成了这篇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