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塞尔的现象学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纯粹意识还原。与胡塞尔的主观唯心主义现象学还原方法不同,社会主义现象学的根本方法是历史辩证现象学的还原方法。它坚持了历史辩证的还原与整体主义相结合的辩证统一。其历史辩证的还原分三个层次:一是历史发展终极动力还原,二是主体性还原,三是价值、意志还原。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我刚刚读完中国抗战纪实丛书中的《长沙会战纪实》(任光椿著)一书,这是一本尊重历史、还原战争、歌颂爱国军民奋起抗敌的好书。这是一本尊重历史的书。三次长沙会战的具体指挥者是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省主席薛岳,作者实事求是地肯定他在长沙三次保卫战中的作用与贡献。由于本书是纪实文学作品,因此作品中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是真实的,真名真姓,有时间、有地点、有根据,有案卷可查。为了  相似文献   

3.
余小梅 《学理论》2010,(14):167-168
中国文学翻译理论常被现代学人统称为中国传统文艺学派根植于本国久远的文学翻译历史,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几大阶段具备了其自身的特点。本文首先简要地回顾了这一译论体系的历史发展轨迹,辨证地分析了其独到之处以及弱点,探索了历史见证的中国译论发展的三种模式,最后概括性地探索了其未来可能的三种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4,(32)
"意识形态"用来界定文学,只能表现出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一般特征,"审美"作为人类主观的、情感的、想象的创造性活动,才是文学实践活动的基本特性。意识形态的文学,往往成为对于社会存在的机械反映,成为庸俗社会学的试验场;纯粹审美的文学可能沦为个人情感无节制的宣泄,而缺乏现实关怀、人文精神的文学,它的价值总是有限的。只有在"意识形态"和"审美"之间,在社会发展的总体进程和主体的自我生成之间寻求到平衡的文学,才能更好地去实现它"历史—人文"的价值追求。"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论依据就在于此,理论价值也在于此。  相似文献   

5.
统一战线是我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掌握并成功地加以运用的三大法宝之一。这一法宝在新中国成立后继续被运用并取得了成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即结合新中国的实际、正确运用统一战线原理而形成了一条主线。在回顾建国后我党统战工作历史时,把握这条主线,无论对于正确总结历史经验还是对于今后统一战线工作的正确开展,都是有意义的。  一、新中国统战工作的三个主要方面及其特点(一)新中国统战工作的三个主要方面1我党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建立这个统一战线的目的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具有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6.
<正>一、建设现代中国必须要加强全体人民的"文化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思想,一个重要的目的、指向就是要积极地去回应与处理时下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十分重要而迫切的文化认同问题;就是要基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传统,用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全面复兴,来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整合社会,铸成全体中华儿女对于国家、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发展道路的文化价值认同;就是要通过彰显和弘扬中华文明的文化吸引力和感召  相似文献   

7.
<正>文学在我们那个时代是大写的,文学高于一切,文学最能够投射一个民族的心灵精神的力量。文学也许在实用方面,对股票没有用,文学也不能够健身,杜甫写的《秋兴八首》也没有挽回唐朝下一步的命运。可是文学是非常重要的情感教育,没有文学的教育,人还处于野蛮时代,所以文学的确有教化作用。文学最能够拉近人类心灵。文学最能够弥补任何的历史或者是政治造成的创伤。  相似文献   

8.
伽达默尔的传统观可以从此在性、变化性、语言性这三个方面来论证。伽达默尔将传统视为作为此在内涵的存在,其本质是此在性,是由理解所决定的,因此传统还具有非对象性。传统是具有变化性的保存与持有,在历史境遇中发生,具有包容性和进步性,并通过视域融合,在对话中得以实现。语言是理解传统的境遇,它使传统在同时性中被接受,同时,文学文本的语言性使传统获得最大化的向过去还原和向未来筹划的可能性。因此,伽达默尔诠释学视域内的传统是存在、变化及语言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脱离了本土的中国人永远是“外来人”,没有什么能完全同化他们;但回到本土,他们也是“外来人”,因为他们已经有了第二故乡。无论对哪一方面,他们都只能“既参与而又隔着一层距离”。以前第一代的移民,把这看成是社会和历史的悲剧。然而,由于本世纪中叶在世界范围内所发生的种种动乱和变革,促使第二代和第三代移民(主要是知识分子)开始从更高的层次对自我进行重新认识,对本土和母体文化进行重新估价。于是,一种崭新的海外华人文学便蓬勃地生长起来。 最近由香港三联书店和花城出版社联合编辑出版的《海外文丛》,可以说是对以欧美为主的海外华人文学的总结和透视。这套大型丛书收录了一批有代表  相似文献   

10.
李鹏 《学理论》2012,(18):109-110
从来没有一个关乎文学的定义获得学界的公认,一个在教科书中最为流行的定义是:文学是一门语言艺术。但是何为艺术,又是一个让人说不清的概念。但是无论艺术的边界多么难以划定,审美最为艺术的本性却得到了公认。根据概念间的逻辑推演,我们可以从艺术的审美性推出文学的审美本性。文学之为文学就在于它的审美性。从这个点出发,考察文学是否进入自觉时代就有了三个方面的参照标准:一,文学的审美性有没有得到认识;二,有没有围绕审美性进行的文学创作;三,有无审美观照下的文学批评。以这三个参照标准重新考察文学自觉这个问题,发现早在魏晋之前文学自觉就已存在。  相似文献   

11.
人们都承认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是活跃的、能动的.但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如何表现能动性,却是一个至今没有讨论清楚的问题.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或接受研究,是60年代以来西方文学研究中一种新兴的方法论,它在文学理论中,反映并促进了研究文学的接受及其影响问题的倾向,对于美学理论、文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变革,起了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文学的历史,总是被描述成作家、作品的历史.历采的文学史家、美学家都是以作家、作品为他们的研究对象,而且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很少关心或者完全忽视了读者在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学史研究和美学理论研究,虽然从艺术的社会效果的角度,十分重视文学接受与影响的可能牲,但象对待作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种新思想和新理论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关键是要科学判断党的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背景.所谓历史方位,就是指党在历史发展潮流中所处的位置.其基础与前提,即科学判断历史方位的主要依据和重大事件.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对于我们党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依据一是依据对国际战略形势和发展趋势的正确判断;二是依据对国内战略形势和严峻考验的正确判断;三是依据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党内形势任务的正确判断.具体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与世纪之交前后国内外和党内外发生的五件大事有密切的关系.为了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必须搞清楚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  相似文献   

13.
禹权恒 《理论导刊》2014,(3):104-107
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在"民国文学"的结构框架之内,重新梳理中国现代文学的诸多细节,能够有效地调整文学史研究的固有路径,极大地增强文学史书写的自觉意识。作为"民国文学"的一种阐释模式,"民国机制"的生成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完整地呈现文学史建构过程中的事实真相,具有显著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 更加民主、更加科学、更加公平地进行社会利益结构调整,把因利益调整所引发的各类矛盾和冲突降低到最低程度、最小范围当前,中国正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渐进的社会转型期。对于这一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社会转型,时下有三种理解:一是指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是指一种整体的和  相似文献   

15.
李新 《学理论》2011,(9):76-77
受明代前两次文学复古运动的影响,云间文学在嘉靖和万历前期表现出趋同求应的态度。在万历后期和崇祯之前,云间文人对待复古则是谨慎和反思,并产生一批求新猎异的名士文人。而在明末的第三次文学复古运动中,云间几社又是排头兵。因此,对待文学复古,云间文人并不是简单地亦步亦趋在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的旌旗后,而是呈现出欲舍又难分的复杂情结。  相似文献   

16.
波兰的社会主义是欧洲社会主义的缩影,其文化背景的复杂性、从兴起到衰亡的曲折过程,在欧洲社会主义历史中都具有典型性。笔者以随感的形式讲述了波兰社会主义史上的三个最重要的事件:一是团结工会的兴起;二是罗莎·卢森堡的波兰之根;三是波兰犹太人被屠杀和反抗的历史。这三个在不同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启示我们,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对于这种现象,用单一的意识形态因素进行分析是找不到答案的,需运用文化分析的方法去认识其中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惨无人道的侵略和蹂躏是一页不能忘记的历史。它的教训,是值得炎黄子孙世世代代永远牢记的。” “七七”事变50周年前夕,肖克将军在家中接待记者时,一开头就这样感慨地说道。 旗帜鲜明维护国家尊严  相似文献   

18.
听雨 《民主》2004,(5):44-44
郝铁川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阐述了文学与法律的三种思维差异:文学以情为本, 具有神秘性、模糊性,而法律是行为规则, 追求明确、稳定性;文学追求个性化,总爱冲破既定规则的约束,而法律是公意体现, 追求普遍性,强调既定规则的稳定性;乱世和盛世都可产生优秀的文学作品,而法律能真正发挥作用只能在太平盛世等等。  相似文献   

19.
围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事业、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卫生健康事业"这一重大课题,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卫生健康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卫生健康重要论述具有历史、价值和实践三重逻辑:在历史逻辑上,这一重要论述是对党领导人民发展卫生健康事业的时代传承;在价值逻辑上,这一重要论述是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具体展现;在实践逻辑上,这一重要论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夯基指引。把握这三重逻辑对于领悟习近平关于卫生健康重要论述所蕴含的深层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形而下层面,人的存在境况,主要取决于人和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组关系.文学要在此岸世界的形而下层面,展示其审美的价值取向,就应该以自己的形象真实、情感倾向和语言艺术,通过对环境、政治以及道德问题的关照,对应地给人提供和谐的生态环境、进步的政治理念和健全的道德良知.惟其如此,才能表达文学对于人的世俗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