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涉案300亿,远华案震惊中南海 1998年春节,厦门市在人大会堂举行团拜活动.其间,原市委主要官员向参加团拜活动的朱镕基总理推荐"远华"集团公司总裁赖昌星,说赖在厦门已有50亿资产,对厦门特区建设贡献很大,希望朱总理能接见这位香港巨商.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时间2005 年3 月14日至15 日,在位于温哥华的加拿大联邦上诉法院,由3位法官组成的合议庭,对“厦门远华案”主犯赖昌星“难民”上诉案进行为期两天的听审,由赖昌星的律师和加拿大司法部的律师出庭陈述各自的观点。加拿大刑法改革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现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杨诚曾作为加拿大政府一方的专家证人出庭。2004年9月和2005年3月,杨诚先生先后两次就这起国人瞩目的要案的发展走向和最后结局向本刊发表评论,并对加拿大办理赖昌星案的法律问题和整个司法程序做出解读。  相似文献   

3.
远华案涉嫌主犯赖昌星的加拿大逃亡之路已经十年了,虽然许多人认为赖昌星在加拿大可以为所欲为,吃喝玩乐,但他自己很清楚,他仍然是个逃犯,是一个有案子在身的人.2009年年底,他首次在电视台演播室接受了采访.  相似文献   

4.
域外     
加拿大外长称遣返赖昌星回国并非迫于中方压力 厦门特大走私案首要犯罪嫌疑人赖昌星于2011年7月23日被加拿大有关部门遣返回中国。至此,赖昌星结束长达12年的潜逃生涯。中加媒体在报道此事日寸,大多认为赖昌星被成功遣返,对于促进中加执法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这也再一次表明,无论犯罪分子逃到哪里,  相似文献   

5.
遣返前的“风险评估”,是在加拿大苟延残喘6年之久的赖昌星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备受外界关注的“厦门远华走私案”主角赖昌星,继续“赖”在加拿大的美梦即将破碎。目前,加拿大移民局已完成对赖昌星遣返前的风险评估,相关遣返旅行证件也已准备妥当。由于评估结果对赖昌星不利,赖昌星的律师再次向加联邦法庭提起上诉,要求推翻移民部对遣返赖昌星所作的风险评估。当地法律专家表示,这已是赖昌星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现被有条件软禁家中全国政协委员、公安部前部长助理、国际刑警组织名誉副主席朱恩涛在“两会”期间曾表示,赖昌星在加…  相似文献   

6.
《中国审判》2012,(5):70-70
新华社厦门4月6日电(记者周英峰杨维汉)赖昌星走私犯罪集团首要犯罪嫌疑人赖昌星涉嫌走私、行贿犯罪一案,6日在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据悉,厦门市人民检察院于2012年2月向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指控赖昌星犯罪集团犯有走私普通货物罪、行贿罪,赖昌星是犯罪集团首要分子。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此案  相似文献   

7.
丁果 《政府法制》2010,(4):22-23
对于是否可能在司法程序没有结束前回国,赖昌星提出了三个条件:其一,远华案主要涉案的官员,比如庄杨等人的公审档案能否公开;其二,远华公司骨干们的案子能够重新审视,因为他是主犯,其他人责任轻微;其三,希望专案组能够“换些人”。  相似文献   

8.
读完厦门远华案揭密,掩卷而思,只有长叹一声,接下来是一种死寂的沉默.据医学专家认定,叹气与心脏病有关系.  相似文献   

9.
厦门"远华"走私案的主犯赖昌星的引渡问题一直是我们关切的问题,本文希望透过赖昌星的引渡案件,以相关国际条约和国内法的规定为基础,寻找主动引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赖昌星成功遣返回国后,随着他的归案,厦门远华走私案终于画上了句号。基于对赖昌星案件的分析,反思我国在"引渡难"问题上所受到的诸多障碍,并就相关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09年8月13日,是厦门远华走私案涉嫌主犯赖昌星逃亡加拿大十周年的日子. 有人形容说,赖昌星,一个楼梯上响动了十年的名字,却始终没见,下楼来. 10年前,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惊动中国大地.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查处的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案情极为复杂、危害极其严重的举世瞩目的走私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12.
鲁迅说过,凡事总须研究,才能明白。研究一下时下贪官的犯罪记录,忽然发现一个颇有规律性的现象:凡贪官,大都是色鬼。 最有代表性的案例,就是厦门特大走私案。被赖昌星腐蚀,供赖昌星驱使的一批“党政干部”,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大色鬼。市委副书记刘丰,整天躲在“温柔乡”中同红楼佳丽同饮共衾,乐不思蜀;副市长赵克明与多个暗娼嫖宿,风流艳史无数;海关关长杨前线,只因为杭州美女周兵投怀送抱,就死心踏地做起了赖昌星的傀儡关长;副关长接培勇,为了让情妇当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 2月 27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央纪委常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袁纯清通报了对公安部原副部长、全国打击走私领导小组原副组长李纪周和厦门特大走私案其他涉案党员、国家工作人员的党纪、政纪处理。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央查处厦门特大走私案领导小组组长何勇出席发布会并讲话。  据通报, 1994年 12月至 1997年上半年,李纪周多次收受赖昌星的巨额贿赂,应赖昌星要求,干预公安边防机关对涉嫌走私油轮的查处;利用职权为赖昌星的公司提供便利。 1994年 11月底至 1995年 8月,李纪周伙同情妇收受走私犯罪分子梁耀华…  相似文献   

14.
葆文 《政府法制》2007,(20):10-11
在我国反走私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令人瞩目的惊天大案就是"厦门远华走私案"。尽管远华案已经过去了七年多,但是其错综复杂的案情、触目惊心的内幕,众多的钱权交易、权色交易,使它至  相似文献   

15.
1999年9月,厦门特大走私案的查处工作大规模展开。根据举报,香烟是赖昌星走私犯罪集团走私的重点物品之一,从1995年开始的四年里,走私进口香烟赚取的利润起码超过25个亿。经认真分析研究,有关部门决定把香烟走私的调查作为查私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几名办案人员深入调查,历经一百余天,最终查实,1996至1999年,赖昌星走私犯罪集团以假转口和伪报货物品名的手法走私香烟163万多箱,偷逃税款人民币88亿多元。峰回路折初战受挫香烟走私的调查工作是从确认厦门地区是否存在大规模香烟走私开始的。举报信称,赖昌星…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厦门特大走私案第二批 94起案件经海关、公安、检察机关分别立案侦查,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审判机关依法受理并于去年 l2月份陆续开庭审理。近日,厦门、福州、泉州、漳州、莆田等地人民法院分别对该批案件所涉及的 129名被告作出一审判决。陈燕新、王燕棣、李宝民、梁栋等 4人被依法判处死刑;赵裕昌、杨上进、李鹭琪、钟晓辉、黄志忠、吴从愿等 6人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  经查,福建省石油总公司原总经理陈燕新在担任厦门市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期间,组织策划该公司与赖昌星走私犯罪集团、厦门中贸公司共同走私成品油,偷逃…  相似文献   

17.
赖昌星妄图以难民地位进行政治避难的梦想是注定要破灭的,因为走私属于普通的刑事犯罪,加拿大不可能庇护这样的人。中国引渡赖昌星最大的障碍是中国与加拿大之间无引渡条约、加拿大担心赖昌星被引渡回中国后会被判处死刑。  相似文献   

18.
风云图片     
8月27日,海内外普遍关注的《查处厦门特大走私案展览》,在人称红楼的赖昌星走私犯罪集团组建的原厦门远华公司总部正式展出。 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何勇在开幕式上指出:这次展览、把查处厦门特大走私案的成果公之于众,就是要进一步展现党中央、国务院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反腐败的信  相似文献   

19.
悦洋 《检察风云》2006,(14):14-16
潜逃加拿大近七载的远华走私案涉嫌主犯赖昌星6月1日被加拿大联邦法院裁定暂缓遣返,赖案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而此前数年里,赖昌星一直利用加拿大繁琐的司法诉讼程序企图逃过被遣返的命运。  相似文献   

20.
毛磊 《江淮法治》2010,(6):13-15
10年前,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震动全国。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查处的一起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案情极为复杂、危害极其严重的走私犯罪案件。几十名党政干部在赖昌星的“银弹”“肉弹”面前倒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