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补习的夏天     
颜黎 《廉政瞭望》2011,(15):7-7
我上班的写字楼,到了假期,就变得热闹。原因无他,我们这个楼里,有两所补习学校。那天。我在电梯里遇到一个补习班的小男孩。我:这么热还来呀,累不累?他:累。我:敢不敢给爸妈说不想来了?他:是我自己要来的。我:为什么呀?他:暑假那么长,我不知道有什么好玩的。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死后总会在世间留下一些东西。由于这些东西和他 (她 )生前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见物如见人,见到他 (她 )所留下的东西,也就能了解这人生前的“一二三”来。   古人云,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不同的人死后留下的东西也各不相同。雷锋死后留下了一本日记。他的日记中不仅记录有他所做的大量鲜为人知的好事,而且每篇日记后面都写有他的感想。例如有一天他写道:“望花区成立了一个人民公社,我把省吃俭用积存的 100元钱寄给了灾区人民。有人说我是傻子,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甘心愿意做这样的‘傻子’。”从这些极其普通的…  相似文献   

3.
邢飞 《党建》2001,(10)
我是河南省开封人民警察学校的学生。说到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我想起包公生前立过的一条家规:包氏后代有贪赃枉法者死后不准在祖坟下葬。这就明确了死后在祖坟下葬的资格。千年之后,陕西省铜川市惠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郭秀明身后的支委们,也提出死后的资格问题。他们议论:“我们应如何做事做人,以求死后有资格埋在书记的墓地旁。”这个话题发聋振聩,撼人心魄,对江总书记的“三问”,做出了生动具体的回答。“死后的资格”是一个自我选择。每个党员、干部在这个选择面前机遇都是平等的,同时又是公正无情的。你生前虽曾身居高位,功高…  相似文献   

4.
李君刚 《奋斗》2009,(7):60-60
读报.一则报道让人感动:一离休干部在生命垂危之时,深知病入膏肓,便再三谢绝组织上安排的抢救措施。他说:“我是个共产党员,既然病危无救.就不必再浪费宝贵的药物和国家赘财了。”当组织上出钱组织抢救之后,他要爱人从家里拿出5000元存款支付医药费。他说:“国家正在搞建设,有很多困难,我是个共产党员,应该为国家分忧。”他临终前,告诉亲属和组织,在他死后不要开追悼会,丧事一切从俭。有人说:“你怎么跟别人不一样呢?”他说:“我特殊,我是个共产党员,我应该这样做。”  相似文献   

5.
平静和快乐     
大约在 300年前,当弥尔顿双目失明后,他就发现了这样一个真理:“思想的运用以及思想本身,能将地狱变成天堂,抑或将天堂变成地狱。”  也许你会感到这个真理太深奥了,无法理解,那么以拿破仑和海伦·凯勒的生平为例,就可以证明弥尔顿的话是何等的正确。拿破仑拥有了一般人梦寐以求的一切:他的权力达到了几乎整个欧洲;他的财富在当时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和他相比;他得到了他想得到的一切荣耀,甚至那顶皇帝的桂冠。那时,也许有相当一部分人羡慕他,认为他是全世界最快乐的人。然而,他却对圣海琳娜说:“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过快…  相似文献   

6.
我见我心     
曾经有一个徒弟在寺院里面修行,他向他的师傅:“师傅啊,我们看起来身材都差不多,想法会有很大的区别吗?真的有人心特别大,有人心特别小吗?”师傅就跟德说:“你现在闭上眼睛,在你心里边建一座城堡”。于是徒弟就闭上眼睛,在心里建城堡,里边有多少根柱子,有什么样的房间,他建啊建啊,建了一座很大的城堡,睁开眼睛对师傅说,我建好了。  相似文献   

7.
上帝想改变一个乞丐的命运就化作一个老翁前来点化他,他问乞丐:“假如我给你1000元钱,你如何用它?”乞丐回答说:“这太好了,我就可以买一部手机呀!”上帝不解,问他为什么。“我可以用手机同城市的各个地区联系,哪里人多我就可以到哪里去乞讨。”乞丐回答说。上帝很失望,又问:“假如我给你10万元钱呢?”乞丐说:“那我可以买一部车。这样我以后再去乞讨就方便了,再远的地方也可以很快赶到。”上帝很悲哀,这次他狠心说:“假如我给1000万元呢?”乞丐听罢,眼里闪着光亮说:“太好了,我可以把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区买下来。”上帝挺高兴。这时乞丐突然补充了一句:“到那时,我可以把领地里的其他乞丐全部撵走,不让他们抢我的饭碗。”  相似文献   

8.
《先锋队》1997,(2)
从职工工资中扣款代还职工借他人款的做法对吗?太原读者刘明问:我曾向一个朋友借过200元,但是他住我的房子两年没交过我房钱,最近他找我单位领导让帮他向我要钱,领导就从我工资中扣了200元给了我那朋友。请问:我单位这样做对吗?太原市北城区劳务市场明鉴答:...  相似文献   

9.
怀念老彭     
完完全全没有想到,老彭竟先我这个重病在身之人而去。去年冬至那一天,我们还一起被一老朋友所邀去双流吃羊肉。我和他夫妇二人来去同乘一辆车,大家在车上谈兴较浓。这才多久?才一个多月,怎么就走了呢?二月一日下午我去医院看他,他躺在床上,正在吸氧。他见我进了病房,就说:“你又来看我了,谢谢你。”停了一下他又说:“林温如手术后恢复得很好,能下楼打牌去了。”他又告诉我,华文江也病了,就住在这层楼的17号病床。言谈中,他的神志十分清楚,精神也还可以,怎么第二天的傍晚就传来噩耗,这怎么能让人相信呢?他是非同寻常地…  相似文献   

10.
伤心的结局     
有一个人看见一个小男孩在路旁嚎啕大哭,他问这孩子为什么哭得这样伤心?“我刚才不小心丢了十块钱。”那人见他哭得如此难过,就从口袋中掏出十元钱送给这个男孩。可是没想到那个小孩哭得更加伤心。那人大惑不解,就问小孩:“我刚才不是已经给你十块钱了吗,为什么还哭呢?”小男孩回答:“假如我不丢掉那十块钱,我现在已经有二十块了。”故事短短,启迪深远。是的,如果一个人被贪婪主宰了自己的心灵,等待他的只能是“伤心的结局”。没有得到时贪婪者是“伤心”的。贪婪者手伸得老长,一味向着这个世界索取。当他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  相似文献   

11.
叶倾城 《廉政瞭望》2014,(23):76-76
听说高仓健以83岁高龄去世。我不由得想到:下一位该轮到谁了?难以形容那奠名的恐慌感:张贤亮走了,大岛茂的扮演者宇津井健去了,午马在天堂笑傲江湖了,现在又是高仓键,这些曾经陪伴过我的童年、某种意义上对我的人生观添砖加瓦过的人.一个一个从视野里消失了。  相似文献   

12.
宋静 《新湘评论》2014,(4):53-53
今年的夏天格外热,我给老爸打电话嘱咐他,热了就开会儿空调,别怕浪费电,顺便问他有没有哈需要的,我好给他买了寄过去。 老爸一如往常般地回道:“不用买啊,我啥都不缺的。”后来好像又想起了什么似的,问了一句:“明(我老公的名字)在你旁边吧?”我说:“没啊,咋了?”“你婆婆呢?”“也没有啊!爸,你想说哈说就行啊!”老爸这才“放心”地说道:“要不,你给我买个皮带吧?我这皮带用了七八年了,不大好用了!”我赶忙答应下来:“没问题,这两天就给你买了寄过去啊!爸,你需要啥直接给我说就行的,别管他们在不在我旁边。我孝敬自己老爸,谁也不敢有意见Ⅱ阿!再说了他们也不是那种人啊,你以后可不准跟自己女儿这么见外了啊!”  相似文献   

13.
拥有善良     
有这样一个寓言:一个乞丐和一个富人死后同时来到天堂门口,天使拦住了他们的去路。天使首先问富人:“你凭什么  相似文献   

14.
1956年。上海刘鸿生企业全部公私合营后,有朋友问刘鸿生:“你舍得不舍得?”刘笑着说:“讲老实活、作为一个资本家,我有点舍不得。但是,话得说回来;作为一个民族资本家,我又舍得。”他说:“资本家有两个舍不得。一个是权,一个是利”。“权是资本家的命根子。有了这个权,资本家就可以指挥一切,命令一切。我的一生,就是事握企业大权的一生,决定刘氏企业命运的一生。”“可是,现在我已年近古稀,身体多病。”“我不应该继续掌权。”“现在公私合营了。可以由国家派出有真才实学的人来掌握大权,不是更好吗?”“所谓利,就资本家…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常对人说,人有生必有死,生、老、病、死,新陈代谢,这是辩证法的规律。他曾对护士长吴旭君说:“我死了可以开个庆祝会,你可以上台去讲话。你就讲,今天我们这个大会是个胜利的大会,毛泽东死了,我们大家来庆祝辩证法的胜利,他死得好。如果不死,从孔夫子到现在,地球上就装不下了。新陈代谢嘛。‘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他曾多次对王海容说:“我在世时吃鱼比较多,我死后把我扔到大海里喂鱼。你就对鱼说:‘鱼儿呀,毛泽东给你们赔不是来了,他生前吃了你们,现在你们吃他吧,你们吃肥了好…  相似文献   

16.
你赚钱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财富增加了.幸福感就增加了呢?人的幸福感究竟从何而来呢?…… 赚钱是为了什么? 有人问一个念MBA的学生:你为什么要拿MBA学位?他说:我想换个工作能够多赚点钱。那人问:你为什么要多赚点钱?他说:能够多赚点钱可以有更大的权。那人说:你为什么想要更大的权呢?他说:有了更大的权可以赚更多的钱。  相似文献   

17.
陈九 《党课》2012,(8):73-73
我有个在电视台工作的朋友肖君,这次回国跟他一起吃饭。闲谈中了解到,他是负责教育类节目的,平时常到外地拍摄教育类的电视节目。 那天我喝高了,话横着就出来了:“听说你们这帮人净靠拍节目诈下边儿的钱。”肖君马上点头说:“确有其事,但不是我们组。”“为什么?仿叫门是神仙?你们怎么就刀枪不入?”  相似文献   

18.
我有一位影视界的朋友,是那种难得的不浮华的女人。有一次,我们谈及一个正走红的导演.她淡淡地说:“虽然他目前的市场状况挺好,但就我看来,也不过仅此而已,将来不会有什么大发展。”“何以见得?”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我和一个申请入党积极分子聊天。他高中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但从上大学到毕业工作至今,一直没有加入党组织。聊起这些年的感受,他突然说了一句:我觉得自己之所以没能入党,就是因为不像一些人那样热衷政治。我问他,你说的“热衷政治”指的是什么?他含含糊糊地说:就是参加政治理论学习、搞群众活动特别积极。接着,他又补充了一句。我就一个想法,把自己的本职工作搞好。不能比别人差。  相似文献   

20.
生命的安立     
叶小文 《当代贵州》2013,(28):64-64
大概由于我长期从事宗教工作,著名文化大家、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托人带话,盼与我一见.于是,2005年底,我专程去太湖大学堂拜访他.初次见面,却似曾相识,相谈甚欢.他开门见山就问,你当了十多年宗教局长,对宗教有何心得?我说,宗教其实也是一种生命观,基督教讲“永生天堂”,伊斯兰教讲“再生天园”,佛教讲“无生涅槃”,道教讲“长生自然”,都离不开一个“生”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