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嘉明  梁凱恩  蔡佩瑤 《中国法律》2013,(5):39-44,96-102
随着内地与港澳对一国两制下司法协助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和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的历史性转折,内地和港、澳、台四地间的司法协助成效显著。尤其是近年来,两岸签署了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一系列协议,四地间经济、文化等交流日趋紧密,涉及司法协助的案件整体上增长势头明显,数量上远超国际司法协助案件。2012年人民法院办理涉港文书送达司法协助案件1515件,涉澳文书送达和调查取证司法协助案件81件,较2008年分别上升了38.5%和72.3%。2009年6月25日两岸司法互助协议生效后,当年人民法院办理的两岸司法协助案件数量即突破1000件,此后每年都在6000件以上。四地间司法协助工作的全面开展,既有利于区际司法合作的深入推进,也为四地的融合和经贸关系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动力。本期特选取温嘉明律师关于四地间司法协助制度的文章,梳理区际司法协助的法律基础和发展历程,研讨其取得的成就及尚存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经济司法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保障经济建设的一个有力措施。它对巩固社会主义经基础,尽快实现四个现代化起着促进作用。随着党和国家把工作重点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加强经济司法,设置经济审判机构,积极开展经济纠纷案件的审判工作,已成为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任务。经济司法工作怎样为经济建设服务,关健是要把案件办好,讲究办案效果。近四年来,人民法院审理了大量的经济纠纷案件,通过案件的审理,对调整经济关系,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生产建设,起了很好的作用。经验告诉我们:审理经济纠纷案件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解决纠纷,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审判活动,制裁违法行为,维护合法权益,自觉地为  相似文献   

3.
二审案件的处理情况,尤其是改判、发回重审情况,是衡量案件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促进司法水平不断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为全面了解一审经济案件的质量情况,增强二审对一审监督和指导的针对性,最近,我们从1995年  相似文献   

4.
刑民交叉案件是司法实践中一个复杂而又普遍的问题.我国现行立法对此缺乏系统而明确的规定,导致司法实践中此类案件的处理千差万别,也难以确保司法之公正.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厘清刑民交叉案件中的有关法律问题,以期裨益于我国当前之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频现于媒体的刑事冤错案件,屡屡冲击着公民对法律的信仰,不断挑战着人们对司法的信任。冤错案件的发生是司法运作规律发生异变的直接体现,其不仅损害了司法权威和司法信仰,也阻碍了法治建设进程。应当理性认识我国近期频发纠正的冤错案件,在肯定司法机关纠错勇气与胆识的同时,更要分析冤错案件的形成原因,探寻冤错案件的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6.
清代广东是中外经济贸易往来的重要口岸,同时,也是中西文化之间激烈交锋的地区,尤其表现在涉外司法领域。本文通过清代广东涉外民、刑案件的司法审判,探讨中西法律文化之间的冲突及其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前,涉及联合承包组织的案件逐渐增多,其中属于贪污性质的案件也越来越多.究竟应如何看待和正确处理农村专业联合承包组织中的管理人员,利用工作之便非法占有、侵吞财物的问题,这不仅是司法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保护社会主会农村经济,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促,促进农村合作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根据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情况,谈些粗浅的看法,愿和实际部门的同志及法学理论工作者们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8.
毛蜀湘 《法制与社会》2012,(12):184-185
近几十年来,学界对民国盗匪问题的研究并不少,但却极少有专门研究其司法处理、相关法律的论文与著作。这与盗匪进入司法程序的比较少、相关司法档案也较难找到关系比较大。本文力图根据民国时期新繁县司法档案,来探究"匪嫌"案件相关司法实践。内容主要包括:案件的具体案情、案件的实际处理程序、案件中的取保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恢复性司法在国外刑事司法改革中获得了较大发展,我国也开始进行恢复性司法本土化尝试。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引入恢复性司法有助于未成年人的社会化,有助于社会秩序稳定,也有助于被害人的权益保护。本文分析了恢复性司法在国外的兴起以及恢复性司法的内涵,接着分析了我国目前未成年案件处理存在的弊端,最后提出了我国未成年案件引入恢复性司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司法工作是一项崭新的工作。我们希望各地法院同志把处理各种经济案件的典型案例或者处理某一类经济案件的经验,送给我们,以便及时交流,促进这一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等现代传媒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实事案件通过媒体的报导被我们所熟知,正如很多轰动一时的案件一样,很多正在发生的一些敏感的案件已经不仅仅是被法律界的专家所关注,更多的普通大众也通过传媒的推动关注着案件的动态,可以说,一方面,传媒对我们司法审判的公开性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另一方面,随着传媒报导力量的扩大化,一些案件的审判受到传媒的影响也逐步显现出来,近几年来,关于中国司法独立性的思考以及关于传媒报导在我国司法发展中的作用被人们广泛的讨论起来,本文正是从司法与传媒的关系视角出发,探讨我国司法独立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错判案件是刑事司法赔偿的主要内容之一,目前,在刑事司法赔偿案件中居于突出的地位。由于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赔偿范围的有限性和模糊性,在司法实务中存在很大的争议,理论上对一部分错判案件是否应纳入赔偿范围也众说纷纭。加之错判案件的刑事司法赔偿问题比较复杂,涉及的内容也非常多,故笔者仅选其中几个比较突出且争议较大的问题加以论述和分析。一、错判案件的范围及各国立法例。错判案件,通常应指错误判决的案件。广义的错判案件是指对案件的判决存在事实上的错误,即把本来无罪的判成有罪,有罪的判成无罪,把轻罪判重罪,重罪判轻…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对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的力度逐步加大,所办理的侵犯知识产权类案件也在逐渐增多。但是,对于社会生活中屡见不鲜的贩卖盗版光盘行为,司法实践有的按非法经营罪处理,有的以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处理,也有的以侵犯著作权罪处理。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案件定性处理存在差异?应如何准确适用法律、正确定性贩卖盗版光盘行为?敬请关注本期疑案精解。  相似文献   

14.
张楠 《法制与社会》2013,(24):30-31
在我国,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理论界中倡导的诉讼经济原则,越来越被司法实践界所重视,此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够节约诉讼资源,减少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消耗,是大量积压的案件得以尽快解决,提高审结效率。缓解了司法资源和司法需求的剧烈冲突。本文从诉讼经济原则的概况和内容等方面入手,分析诉讼原则的作用和完善,以达到刑事司法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也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所处的社会转型时期,也是社会矛盾纠纷的凸显期,新类型、敏感性的案件不断增多。如何妥善处理好敏感性案件,是长期困扰办案法官的一大难题,也是司法实务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但不管是在实务界还是在理论界,对此类案件处理对策的研究尚未提上议事日程。本文拟从审判实务入手,在回顾近年来发生的若干社会敏感度较高的案例的基础上,分析敏感性案件的内涵和外延,思考当前司法处理敏感性案件的得失,进而提出司法解决敏感性案件的对策与构想。  相似文献   

16.
评说速览     
1让司法救助基金提升司法救助水平据北京法院院长会议透露,北京市高院将建立司法救助基金以扩大司法救助的范围,信访案件将纳人救助范围,生活困难的诉讼当事人也将得到救助。对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单纯实行诉讼费用的缓交、减交、免交,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建立司法救助基金,则是通过基金的运作模式直接对当事人予以经济上的救助,比缓交、减交、免交政策更能体现出对当事人的人文关怀,从司法救助的长远建设  相似文献   

17.
翁里  郑蕾 《行政与法》2010,(2):117-120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国际民商事交往日益繁荣,使得涉外纠纷大量增多。国际司法协助在这类案件的解决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域外送达制度就是其中重要韵制度之一。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特别是在涉外民商事诉讼中,送达难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域外送达程序的复杂繁琐也是导致涉外民商事案件审理期限过长的重要原因,当前我国的域外送达制度也存在不少问题,浪费了不少司法资源。鉴于此,笔者主要考察分析域外送达的国际立法发展.希望对我国域外送达削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黄敏芳 《法制与社会》2014,(22):133-134
海事仲裁作为案件争议解决的一个重要途径,其对我国海事案件的解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自身的特性,海事仲裁也离不开法院的司法监督。因此,作为对海事仲裁产生重要影响的证据保全也离不开司法监督。本文试从海事仲裁下证据保全的司法监督的必要性及其特点入手,阐释对海事仲裁下证据保全司法监督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正> 自诉案件是与公诉案件性质不同的两类案件,各自有其特点。为了适应司法实际工作和修改、完善我国刑事诉讼法的需要,现就有关自诉案件立案中的几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作如下探讨: 一、自诉案件的立案范围关于自诉案件的立案范围,由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同,传统习惯各异,因此,各国法律规定自诉案件的立案范围也不同。概括起来,主要有如  相似文献   

20.
司法公信力怎样才能得到更好地加强?首先要增强司法透明度,部分案件推行网上庭审直播等方式,使办理的案件让大家看得到“公正”。不能做到公正司法,就不会有司法公信力,也没有社会的满意度。应落实司法利民、便民、为民,为百姓排解纠纷、化解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