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天云  张洪滔 《实践》2013,(9):2+65
鄂尔多斯大剧院坐落于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文化广场,是2005年由鄂尔多斯市确定建设的康巴什新区七大文化工程项目之一,是一座集剧场、音乐厅、影视文化区及办公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建筑。近年来,鄂尔多斯大剧院以繁荣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围绕文化发展和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依托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不断探索和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2.
李佳潞 《党建》2014,(9):47-47
正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在社会文化的大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一个展示文物的场所,还承担着延续文化的使命。博物馆作为文化基础设施,是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条件,也是建设现代文明城市的重要标志,在传承文明、咨政育人、普及知识、丰富生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传承文明启迪未来博物馆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文化生活、历史传承的重要媒介。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它绝不仅仅为今天的城市记录过去,也为未来的城市留存今天,更是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唐山博物馆成立于1996  相似文献   

3.
金海 《实践》2006,(10):43-45
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2006年8月在美丽的鄂尔多斯市召开。此次研讨会规模大,参会人员涉及范围广;征集论文数量多,内容十分丰富;交流较深入,研讨涉及重大问题多,并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和拓展出新的有待深入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4.
乌兰托娅 《实践》2013,(8):48-49
以教育、研究、欣赏为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人类及人类环境物质及非物质遗产,是博物馆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功能。随着草原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影响的日益扩大,我区建设和正在建设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专题博物馆,逐渐形成以草原文化为主要内容、各具特色的博物馆体系。例如中国马文化博物馆、元上都博物馆、鄂尔多斯  相似文献   

5.
袁纯清 《党建》2012,(4):27-28
山西文化资源丰厚,被誉为中华民俗博物馆、建筑艺术宝库、民歌的海洋、红色文化大省。灿烂的三晋文化是中华文化园中的一朵奇葩。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山西多姿多彩、厚重博大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新的发展优势,不断增进全省人民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有力产业支撑和良好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发展,给我市的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扎实有效地推进我市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市文化局组织了赴欧文化设施建设考察团,于2001年5月12日至28日对法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西班牙和香港特区的11个博物馆、3个图书馆、4个剧场、11个文化广场、2个文化馆等文化设施进行了认真的实地考察。考察团成员们所到之处,无不感受到文化对人类历史、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巨大力量,无不感受到西方文化设施建设对整个文化发展的巨大作用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文化资讯     
《共产党人》2008,(22):18-18
宁夏文坛“三棵树”发展成“一片林”;了一容荣获全国民族文学“骏马奖”;宁夏音乐文化土特产《花儿飞四方》首发;《西部之恋》再写小省区办大文化篇章;首次全区“县域文化观摩”受欢迎  相似文献   

8.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创新,反映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历程,体现了政府对自身职能的清晰定位、对公民文化权利的尊重和对文化民生的主动担当。湖北现在有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大剧院、美术馆、文化馆站等多种多样的文化平台,提供均等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我们要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百姓大众在文化生活中领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5,(9)
<正>一年来,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秉持"让文化铸魂聚力,照亮百姓幸福生活"的文化建设理念,加快推进由文化资源大旗向民族文化强旗的战略转型,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被自治区文化厅确定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地区,荣获首届中国治理创新100佳——"全国十佳文化先进经验"称号。文化设施网络覆盖城乡。乌审旗通过优化政策引导、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完善技术保障等措施,深入推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5,(8)
<正>鄂尔多斯市天安文化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鄂尔多斯市天安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公司下设鄂尔多斯市天安旅行社、鄂尔多斯市广纳会展公司、鄂尔多斯市传奇文化公司、鄂尔多斯市孟克珠玛文化中心、鄂尔多斯市天安汽车租赁公司、鄂尔多斯市天安度假酒店、黄河南海景区七个子公司。公司依托总公司遍布区内外的交通运输网络,提供散客  相似文献   

11.
正四川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居住着汉、彝、藏、羌、回等10多个民族。多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与民族间的交融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魅力无穷的文化特质。今天,我们就带您去一个"微缩景观",它浓缩了众多民族文化精华,它就是坐落在成都一环路南四段的西南民族大学博物馆。1952年,西南民族大学博物馆建立,成了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博物馆之一。40年间,西南民族大学博物馆几经易名,从民族研究室到民族文物陈列室再到民族文物馆,最后在1991年正式更名为博物馆。目前建有藏族  相似文献   

12.
任玉梅 《当代贵州》2011,(30):34-34
文化来源于大众,也必须回归大众,它不应成为少数人独享的东西,这才是文化的本原。因此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们的基本文化需求,是文化部门的第一职责。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上,目前贵州在市(州、地)一级还存在“空档”,比如安顺、铜仁等部分中心城市,连市一级的图书馆、博物馆都没有。省委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提出到2015年要建成市(州、地)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维修改造好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做到乡镇(街道)有综合文化站、公共电子阅览室。  相似文献   

13.
徐钢  王丹 《实践》2008,(9):36-39
建设和谐社会,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良好的文化条件、有力的精神支撑.和谐的文化精神是一个社会和谐的灵魂.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地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综合经济实力已经位居内蒙古自治区101个旗县市区之首和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第15位.  相似文献   

14.
许汉琴 《学习月刊》2012,(14):149-150
博物馆是现代城市的“名片”,作为一个地域社会发展的缩影,是传达地域理想、推销地域形象的平台,是展现丰富多元性的地域文化的窗口,更是地域社会日臻进步的象征。随着我同文博事业不断地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逐渐认识到利用博物馆。三富资源,开发旅游文化产品,吸引广大群众走进博物馆是谋求发展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常德市鼎城区坚持“文化兴区、文化强区”战略,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推动鼎城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区)”、“全国体育先进县(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等十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县级文化单位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6.
正博物馆属于社会公益性机构,肩负着文化传承、审美培育、道德教化、礼仪引导、民俗蕴含等多方面的社会教育和公共服务功能。要想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公共服务功能,就需要在充分发挥博物馆陈列展览主阵地作用的基础上,拓展领域,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内乡县衙通过多年实践认识到,搞好博物馆文化产品创意开发,是延伸教育功能、巩固服务效果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博物馆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柯林 《世纪桥》2012,(21):131-132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背景与博物馆服务功能的延伸发展具有同源性。从文化产业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体现了人们对文化的创造性利用。博物馆作为人类历史文化见证物的收藏、展示、研究之所,其社会功能一直随社会发展而不断衍生。在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之际,博物馆以其丰富的馆藏资源自觉不自觉的席卷其中。因此,博物馆应转变传统观念,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使其服务社会的功能进一步发挥和扩散。  相似文献   

18.
庞海东 《实践》2009,(Z1):49-49
由文化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和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共同承办的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既是鄂尔多斯市有史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活动内容最为丰富的文化和外交活动,也是拉动  相似文献   

19.
白霞 《实践》2014,(5):50
<正>鄂尔多斯市是文化部"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一。经多年实践和探索,鄂尔多斯市总结出一套崭新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模式:创新结构、创新机制、创新形式、创新内容,突出民族地域特点,走出了一条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阵地与流动相结合、公办与民办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新路子。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结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延伸至家庭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鄂尔多斯市根据地区实际,把农牧区家庭文  相似文献   

20.
高校博物馆文化育人主旨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学文化,以大学文化所承载的民族精神、时代特征、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作为内在精神动力,通过传承文化传统、挖掘文化价值、凝练文化精神、传播文化价值等内涵来实现其价值导向功能、情感激励功能、教育认知功能和素养提升功能。在文博事业蓬勃发展的当下,需积极推进"文化育人品牌策略、整合营销策略、‘高校博物馆+’建设发展策略",以此不断促进高校博物馆文化育人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