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虹 《人大论坛》2007,(3):11-11
秋瑾:近代杰出革命家,善诗词文学,爱骑马击剑。1906年留日回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和《中国女报》,1907年参加起义,因劣绅告密而英勇就义,作品有《秋瑾集》。  相似文献   

2.
100年来,秋瑾之死牵动着一个古老民族的神经,舆论强烈谴责杀人者、告密者、旁观者,鲁迅小说《药》里的夏瑜即暗指秋瑾……  相似文献   

3.
作家石湾近期推出三本新作我党党员,在文坛上享有一定声誉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家出版社编审、《作家文摘》执行副主编石湾同志的近作:《人说我像赵忠祥》、《中国出了个童话大王》、《丽人行─—时装表演在中国》已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相继出版。这三...  相似文献   

4.
《时代潮》2003,(21)
秋瑾参选“西湖佳人”引发争议 今年西湖博览会闭幕式文艺晚会上将有个大型歌舞节目《西湖歌舞》(暂定名),其主角是历史上与西湖有关的十位女子。为此主办单位向社会征集西湖十佳人,有人推举秋瑾作为候选人之一。  相似文献   

5.
《思想战线》2013,(3):2
<正>张文勋先生是全国学术界享有盛誉的文艺理论家、中国古代美学专家、文学史家、民族文化学家、诗人,在全国文学研究界和高校中文学科中具有很高的学术声望。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论稿》、《诗词审美》、《儒道佛美学思想探索》、《华夏文化与审美意识》、《刘勰的文学史论》、《张文勋文集》等。张文勋先生于1948年入云南大学文史系读书,  相似文献   

6.
正3月26日,台北春和景明,两岸中国文学研究研讨会在台湾师范大学举行。四渡海峡共推中国文学发展两岸中国文学研究研讨会暨《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百年学术论丛》新书发布会和赠书仪式由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师范大学两岸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主办,台湾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国文天地》杂志社承办,已在台湾走过了4年的  相似文献   

7.
徐新建     
正徐新建,祖籍黔东南,生于贵阳,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教授,文学人类学和比较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和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副会长,现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研究》首席专家。早年从事音乐工作,喜欢文学和戏剧,1979-1983年就读贵州大学本科期间参与学生剧团活动,排演话剧《当风帆扬起的时候》获得全省戏剧奖,毕业作品为自编自导的电视片《现在进行时》(与同班同学合作)。1983年起发表散文、报告文  相似文献   

8.
郭辉 《求索》2012,(8):101-103
随着秋瑾研究的不断广延深拓,秋瑾已不再是以简单的"政治人物"或"英雄人物"就可以概括的,她短暂的生命已经升华为更加复杂多样、精彩纷呈的文化标志。而到目前为止,尚无一部从总体上整合和把握秋瑾的文化身份和心理变迁的专著面世。笔者经过对秋瑾的身世和文学作品的深入研究,力图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把握秋瑾的多重文化身份和心理变迁,为读者展示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学术秋瑾"形象。  相似文献   

9.
秋瑾,我国著名革命活动家,杰出的妇女解放事业的宣传家、鼓动家。秋瑾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在留日期间她参加了以反清为宗旨的“三和会”和“共爱会”。创办《白话》杂志,鼓吹推翻清政府,提倡男女平权。1605年6月加入“光复  相似文献   

10.
试论《自由中国》的文艺栏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11月创刊的台湾政论性刊物《自由中国》,在台湾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提供了大量颇具艺术品味的作品,并为台湾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范式。目前两岸的台湾文学史著述中,谈及50年代的台湾文学,多是简单划一地谈其战斗文艺。有关《自由中国》的研究也多集中在政治或经济等问题上,很少从文化和文学角度进行研究。本文以《自由中国》的文艺栏为分析场域,试图回到历史现场,探悉其与台湾文坛的密切关系,力求再现50年代台湾文学的多元风貌。  相似文献   

11.
单正平     
《新东方》2012,(3):F0002-F0002
单正平,现任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南开大学文学博士,海南师范大学文艺学重点学科责任教授,兼任海南省文联副主席。主要研究方向是文学理论与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出版著作1O余种,发表论文100余篇,主要著作有:《晚清民族主义与文学转型》(专著)、《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译著)、《膝盖下的思想》(随笔)、《闲话女人——迷你男权主义》(随笔)、《左右非东西》(随笔)等。在所研究领域的最有代表的思想观点是:  相似文献   

12.
魏玉莲 《前沿》2012,(11):199-200
秋瑾一生侠气凛然,受到《史记·游侠列传》和《剑侠传》的影响颇深。她直接效仿郭解之流的仗义疏财、解人困厄的义行,同时又将游侠好结交权贵以扬名的行为模式纳入团结革命志士反清的宗旨下。《剑侠传》不仅为秋瑾提供了有共同嗜剑爱好的知己,而且又为她提供了刀剑由纯粹的喜好而向除暴安民的情感提升,同时也包蕴着无畏生死的意念。她仿效古代游侠典范的同时,又偏向女界的拯救彰显女性的特质。  相似文献   

13.
我校中文系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的两项科研成果——《白族文学史》和《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已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白族文学史》最近已发行,《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预计一九八四年二月发行。《白族文学史》由张文勋主编,张福三、付光宇助编。该书是在一九六○年云大中文系等单位编写的《白族文学史》(初稿)的基础上修定重写的。编著者对白族文学作了进一步的深入调查,占有大量材料,力求用马列主义的观点来探讨白族文学发展的规律。针对《白族文学史》(初稿)中存在的问题,注意清除左的思想影响,加强科学性、系统性。不少章节作了较大变动,并有充实、提高,如对白族古代书面文学和解放后新文学的研究等方面,有了进一步加强。全书四十多万字,是研究白族文学的一部专著。  相似文献   

14.
马丽娣 《前沿》2013,(4):139-140
莫言的获诺奖作品《红高粱家族》(RedSorghum)受到国内外广泛评介,通过观照莫言作品与其他西方国家重要文学奖项获奖作品,可进而探究莫言作品获诺奖的根源所在,寻求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相互理解的对话通道,使中国文学更快更广接轨世界文学。本文选择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理查德·鲍尔斯的《回声制造者》(孤eEchoMaker)和英国布克文学奖获得者希拉里·曼特尔的《狼厅》(Wolf Hall),简要论述三部作品的可观照性之后,从作者主体性方面来进行观照,探讨中国文学在向世界文学国际标准化过渡中的融合及至成功对接。  相似文献   

15.
论秋瑾性别角色转换的三个层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女作家秋瑾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秋瑾突破传统性别文化域囿,在诗歌创作中,以男性的口吻抒情、言志,宣扬非主流的社会观念,其诗作风格呈现出男性化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秋瑾女扮男装,进入男性社会活动空间,不仅在服饰上,而且试图从社会性别上消除男女间的差异。在行事方式上,秋瑾仿效男性,执着家国理想,慨然赴死。秋瑾的死是她对自我生命意义的追寻,也是女性从事社会活动却无法得到社会认同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刘群栋 《求索》2010,(4):162-164
《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自《文选》成书以来,对《文选》的研究代不乏人。隋唐时期,是《文选》研究的繁盛期,研究《文选》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文选》学"。清代,《文选》研究出现了第二次高潮。"五四"以后,《文选》学衰落。以1988年第一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为契机,《文选》研究再次活跃起来。近20年来,《文选》研究有了新的发展,正在形成第三次高潮。当前的《文选》研究主要集中在《文选》的编纂背景、《文选》的编纂者、《文选》的编纂及成书时间、《文选》的选本来源以及《文选》的文体分类等五大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思想战线》2013,(Z1):1
张文勋先生是全国学术界享有盛誉的文艺理论家、中国古代美学专家、文学史家、民族文化学家、诗人,在全国文学研究界和高校中文学科中具有很高的学术声望。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论稿》、《诗词审美》、《儒道佛美学思想探索》、《华夏文化与审美意识》、《刘勰的文学史论》、《张文勋文集》等。张文勋先生于1948年入云南大学文史系读书,1953年毕业留校任教,曾任云南大学中文系主任、学校文科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在云南大学从教60年来,先  相似文献   

18.
云南大学东南亚文化暨华文文学研究室,成立于1991年11月.该研究室利用云南与东南亚各国接壤和毗邻的有利条件,在广泛研究世界华文文学的同时,着重研究东南亚文化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室成立以来,先后派出研究人员出访缅甸、泰国和新加圾,搜集有关国家作家的作品和资料.又派出研究人员到泰国讲授汉语,研究泰国的文化艺术.还派人学习缅甸语、泰国语.与此同时.该研究室还先后多次与泰国、新加坡、缅甸、老挝等国作家进行学术交流和资料交换.这些活动,不但加强了与东南亚各国作家的联系.而且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研究室分设东南亚文化、东南亚华文文学、东南亚新闻事业三个研究组.共有专兼职研究人员21人.研究室成立虽然只三年,但已取得了相当的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已编印了内部资料集17集,翻译了《缅甸诗歌选》、《缅甸小说选》、《缅甸文学论文集》各一本,出版了《东南亚文化论》和《东南亚华文文学论》两部论文集.其中,《东南亚华文文学论》一书,为国家级课题.此外.该研究室研究人员撰写的论文还在国外及省内外报刊上发  相似文献   

19.
欧娟 《求索》2008,(7):173-175
文学期刊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创办于新中国成立时的《人民文学》是当代文学期刊的典型代表。“双百方针”之前的《人民文学》,主流叙事成为其占主导地位的话语形态,但也发表了一批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左、在当时受到批评的边缘文本。本文试图从日常生活的话语张力、人物心理的话语锋力和爱情主题的话语磁力三个层面,来重新解读这些在当时被视为“异端”的作品,以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特定历史语境下《人民文学》边缘文本所彰显的话语力量,从中获得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大师,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永远离开了人世。噩耗传出,有人哀叹:“一颗巨星陨落了,一面旗帜倒掉了!”正因为是“巨星”和“旗帜”,巴金的离去,是很热烈的! 巴金一生辛勤笔耕,为国人乃至世人创作并留下了诸如《家》、《春》、《秋》“亚洲最为宏大的三部曲”(日本大江犍三郎语), 以及《随想录》等宝贵精神产品, 堪称德艺双馨。因而,几十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