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辉 《工友》2010,(7):36-36
案例回放: 朱某在一家物业公司担任消防值班员,双方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2010年3月,朱某以公司未为其支付加班费为由,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2万元加班费。物业公司认为,本公司根据保安工作的特点,实行4班倒工作时间,平均每人每天工作时间仅为5.5小时。  相似文献   

2.
刘景 《工友》2011,(4):31-31
案例回放:潘某于2008年5月在某商标服务公司任文员。商标公司制定的《内部管理制度》规定:员工每周六应将本周工作情况向主管领导和总经理提交书面报告,采用e-mail进行报告,不执行的,每欠报1次,罚款20元。连续1个月不执行,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处理。后潘某因合同期满于2009年6月正式离职。商标公司以潘某欠报10次、违法离职等理由,扣下潘某工资200元作为罚款。潘某向当地仲裁委申请仲裁,该仲裁委裁决商标公司向潘某返还克扣的200元。商标公司不服裁决诉至法院,要求潘某支付因违反规定的罚款200元及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款1042.5元。  相似文献   

3.
简宇 《工友》2010,(9):27-27
案例回放: 王某于2009年10月21日进入某公司工作。2009年10月30日,该公司以电子邮件形式向王某发送了一份《劳动合同》,合同中对双方的权利义务作了详细规定。当日王某以电子邮件形式回复公司,表示同意《劳动合同》的条款。前不久,王某以公司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为由,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  相似文献   

4.
唐律毅 《工友》2013,(9):19-19
案例回放:2011年2月,蒋某进入某外资公司工作,双方约定:"年终奖并非保证性收入,而是根据员工整年表现决定的奖金(不满一年,按比例计算),年终奖只发给12月前通过试用期的员工,在公司指定发放日(每年3月或4月)前辞职或其他任何原因离开公司的员工不能享受。"2012年10月11日,蒋某辞职。当他向公司主张年终奖时,得到答复"因蒋某辞职没有年终奖"。于是,蒋某申请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运》2015,(2):57
案例:应届毕业生刘某2011年大学毕业后进入甲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期限自2011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的劳动合同。2014年,劳动合同期满后终止。由于三年内刘某从未休过年休假,公司也没有支付相应的工资,刘某提出公司应当予以补发。在要求遭到拒绝后,刘某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每年5天三年共计15天年休假的200%工资。仲裁裁决支持了刘某的请求,公司不服,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认为刘某最多只有9  相似文献   

6.
谭立独 《工友》2013,(10):26-26
案例回放:钟某在武汉市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担任人力资源经理一职。双方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今年5月,公司以钟某在招聘职员时,违规变卖公司的招聘简章,公司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为由,解除了钟某的劳动合同。钟某不服,向当地人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人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某房地产公司辞退钟某未事先将理由通知公司依法成立的工会组织,支持了钟某的请求,公司不服提起诉讼,工会组织随后书面认可了公司的辞退决定。钟某认为,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的程序,明显违法。公司则认为,钟某严重违反劳动纪律,违反用人单位规章据此解除劳动合同符合规章制度和劳动法的规定。案例回放:  相似文献   

7.
庞涛 《工友》2014,(12):28-28
正案例回放:王某在某直销公司的产品专营店工作,其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推广品牌、促销产品。根据王某每月的销售额,公司向其发放报酬。某日,王某在工作期间被人打伤,其后一直在家疗养。王某病情好转后,向公司主张工伤赔偿,但公司以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拒绝。王某于是提起劳动仲裁,要求确认其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就王某与直销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有人认为,直销员因向公司购买产品,支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运》2014,(8):56-56
案例:吴某(女)是某公司员工,工作期间怀孕并产下一子。在哺乳期间,吴某多次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所规定的对员工工作时间的要求,经常无故迟到、早退,导致因她负责的工作不能按时完成而使,公司违约,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公司在劝说吴某无效后,以吴某严重违纪为由将其辞退。吴某认为,其处于哺乳期间,根据《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即便违纪公司也不能和她解除劳动合同,故提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相似文献   

9.
问:我的农村老乡小王到市里打工,一次跟车给客户送货时从送货车上跌下摔伤。公司没有和小王签订劳动合同,没给小工上工伤保险。小王的家属用车推着小王去打工地的法院告状,法院告之去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仲裁部门以公司在外地注册,本地仲裁机关无管辖权为由不予受理,他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0.
钱昳心  陈璐 《工友》2015,(4):26
案例回放:王某系某包装公司工人,2014年10月1日至3日,单位安排其加班,之后公司向其发放了加班工资,具体发放标准是其日工资的两倍。王某认为该发放标准违反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要求公司补发一倍的加班工资。公司拒绝了王某的要求,王某遂到某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裁决以国家法定节假日系计薪日,劳动者已经享有了一倍工资,故用人单位只需另行支付两倍工资为由驳回了王某的请求。王某不服诉至法院,要求公司按照节假日加班工资系日工资三倍的标准向其补发一倍的加班工资。  相似文献   

11.
《工友》2015,(2):24
《工友》编辑部:我半年前进入一家轴承公司打工,签订了3年的劳动合同。由于公司经常要求工人加班,而且也没有按照合同约定为我们缴纳社会保险,所以上班6个月后我就辞职了,公司没有给我任何补偿。后来,我向轴承公司所在地的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递交了仲裁申请,可仲裁部门不理我。请问,我该怎么办?读者:余江  相似文献   

12.
劳动争议仲裁超过处理时限怎么办?编辑同志:我们是某市公交公司职工。今年2月,公司以贪污票款数元为由,对我们停职停薪,每人各罚款5000元。我们不服,每次要求有关领导调查处理均未果,遂于今年3月向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现仲裁受理已6个月,但迟迟...  相似文献   

13.
唐律 《工友》2014,(1):28-28
正案例回放:张某为某对外投资有限公司职工,2001年2月1日入职。《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公司与其签订了一份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自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2010年10月,张某突患重病入院,其委托家属向公司办理了病假手续。12月28日,公司通过邮政快递向张某发出书面通知书称:公司与张某的劳动合同将顺延至张某医疗期结束。2011年3月,张某出院。他要求公司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公司不同意,并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其经济补偿后与其终止了劳动关系。张某对公司的决定不服,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要求公司与其签订无固定期劳动  相似文献   

14.
【案例】2018年4月,卜某与日照某单位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卜某在单位担任会计,负责抽单、核对、确认等重要工作。2019年2月,卜某在工作期间因疏忽大意,给供货商打印付款凭证时,打印出两份单号相同但付款金额不同的付款凭证。2019年12月,单位以卜某工作严重失职,违反公司付款流程,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共计4万余元为由,作出了与卜某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卜某对该决定不服,向劳动仲裁部门提出申诉,劳动仲裁部门作出了撤销单位与卜某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裁决双方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5.
余军 《工友》2011,(12):27-27
案例回放: 王某于2008年经招聘进入武汉某工贸公司工作,公司经常安排其加班,但却不支付加班费。2011年8月,王某以公司不支付加班费、拖欠其工资为由向公司经理递交了书面辞呈,但该公司经理拒收,王某此后也不再到工贸公司工作。  相似文献   

16.
王海兵 《工友》2007,(10):53-53
冷某是一名退役军人,1992年在部队服役期间因公致残,残疾等级为七级。2004年来到苏州打工,工作期间旧伤复发向公司申请工伤。由于在与公司人事人员协商时发生冲突,惊动了110,公司遂将冷某解聘。冷某对此不服向劳动部门申请仲裁,劳动部门撤销了公司作出的解聘通知书。公司对仲裁不服并将冷某告上法庭,要求法院撤销仲裁决议。  相似文献   

17.
《农村青年》2010,(8):47-48
问:我是一家公司的经理。不久前。员工张某因工资问题,与公司发生矛盾,旷工超过半个月。之后,公司老总决定,解除公司与张某的劳动合同。现在张某已申请劳动仲裁,理由是公司非法解除劳动合同。请问,公司解雇旷工员工违反法律吗?  相似文献   

18.
案例回放:2013年9月初,姜某应聘到康利公司工作,试用期为1个月,但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9月20日下午,姜某在康利公司拖地时,不慎被同事碰倒的工作台砸伤左脚后跟。姜某所受的事故伤害被认定为工伤。2014年3月20日姜某出院后,一直未与康利公司联系,也未到该公司上班。2014年6月,康利公司以姜某停工留薪期结束后既未说明原因、又未上班为由,解除了双方的劳动关系。姜某不服并申请仲裁,要求康利公司支付未签订  相似文献   

19.
黄婕 《工友》2014,(8):32-32
正案例回放:张某于2010年9月1日进入某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从事操作工工作。双方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2013年10月11日上午,张某在工作时吃了一小片猕猴桃,被副经理发现。随后,A公司依据规章制度第13条规定,认为张某的行为属于重大违纪,决定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并做出罚款250元的决定。张某申请仲裁,要求A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并返还罚款。  相似文献   

20.
张凌  邓玉婷 《工友》2006,(3):20-20
从事了多年职业经理人的Jacky,因被上海一公司录用而辞去了在西北的高薪职务。可是,当他在超甲级写字楼外滩中心信心满满地工作了两周后,他和同批进入该公司的17名员工突然被召集,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被告知当即集体解散。2005年11月1日,公司没收了17名员工的名片、大楼进出证等物品,并告知集体解散,让这17人不能接受的是,公司不承认他们是公司员工。3日上午,17人前往黄浦区劳动保障仲裁部门,对此纠纷提出仲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