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瞭望》2003,(52)
新闻回放以伊拉克战争为标志,欧美矛盾公开化,美对伊战争遭遇法德等欧陆传统大国公开反对,美国一手制造所谓新老欧洲的矛盾,美欧传统盟友关系正经历某种实质性衰变,美欧关系经历冷战以来最大的危机,大西洋联盟面临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2.
从长期控制中东的目的出发,美国在伊拉克战争后抛出了民主改造中东的方案和措施.但是,由于美国自身不同时期战略任务的矛盾,美国中东民主化改造方案与中东民主化客观进程的矛盾以及中东有别于其它地区的民众文化心理结构,不仅使得这一战略的前景暗淡渺茫,而且还将使未来中东地区的局势面临更大的动荡与冲突.  相似文献   

3.
从信息化战争本质上考察,有关战争的新闻传播的一切,无疑都是为战争胜利服务的。 伊拉克战争与以前的战争有什么不同?其间是否出现了质的变化?这些质的变化对信息化战争中的舆论战提出什么新的问题?准备应对现代战争的人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这些问题在伊拉克战争爆发整整一周年后,在经过历史的和理论的沉淀之后,需要人们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4.
1999年3月至6月间的科索 沃战争对欧洲的国际关系有    着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凸现出欧洲国际关系的各个层面。 欧美关系 欧美关系长期以来是一种既互相需要和利用,又互相争夺的关系,而它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当欧美之间矛盾和摩擦增多时,人们容易突出欧美的分歧而忽视它们关系中的根本一致性。科索沃战争则向世人明示,尽管欧美之间有种种经济贸易上的和政治上的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和斗争,但它们在意识形态或价值观念上和战略利益上的根本一致,可以使它们在关键时刻将所有这些矛盾都搁置一旁而一致行动。可以肯定地说,…  相似文献   

5.
刘广东 《学理论》2012,(30):5-7
群体性事件的频发是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社会矛盾升级的一个突出反映,科学地分析转型期的社会矛盾,理性地应对由社会矛盾升级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建立具有普遍意义的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的长效机制,是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通过建立各种应对机制来达到从容应对、科学决策、信息权威、处置果断、降低成本、社会和谐的目的。应急管理机制包括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决策机制、新闻发布机制、控制处理机制、善后处理与评估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6.
潘剑锋 《学理论》2010,(17):151-152
消灭战争是人类的最终目的,而控制战争则是人类的现实选择。要控制战争就必须首先对战争的根源和动因做出正确的认识和揭示,然后才能寻找到合理的途径。具体的战争,它的根源和动因是多重而复杂的,但是对这些根源和动因的分析却是我们寻求控制战争的途径的前提。正是在对战争的根源和动因的分析中,我认为人类控制战争的基本途径,从宏观层面讲,分政治、经济和文明三途。从微观层面讲,有理性和自由二支。  相似文献   

7.
施平 《瞭望》1999,(27)
因科索沃问题引起的一场战争结束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正趾高气扬地欢呼他们的“胜利”。但是,这场历时78天的狂轰滥炸,究竟“胜”在哪里?“利”在何方呢?从表面上看,南斯拉夫接受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提出的条件,也从科索沃撤出了它的武装力量,北约诸国和俄罗斯的维和部队也先后开进了科索沃,西方舆论都在大谈巴尔干的重建。但是,仔细想想,弓】发战争的矛盾却没有一个真正得到了解决,相反,有些矛盾更加深化了,有些矛盾更加加剧了,有些旧的矛盾没有解决、新的矛盾却又滋生了。总之,在巴尔干,战争没有解决任何问题,没有赢得…  相似文献   

8.
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冷战结束后,“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不绝于耳,战争与冲突的硝烟弥漫。进入21世纪以来,“9·11”恐怖事件、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黎战争等频频出现,矛盾纷争不断。朝鲜核危机、伊朗核危机升级,国际安全缺失加剧。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度,现在正经历一场伟大复兴。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风云,中国站在历史的高点,提出了“和谐世界”,折射出中国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对人类前  相似文献   

9.
战争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战争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21世纪战争将有如下特点。多样化是21世纪战争的重要诱因特征。进入21世纪,由于社会基本经济政治矛盾的发展变化,世界正处于激烈的动荡和变化之中,无论是战略格局还是世界秩序都还没有定格。原有的许多矛盾没有解决,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又在增长,在这个大背景下,战争的诱因必然出现复杂化、多样化的趋势。21世纪,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将依然存在,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也不会尽快得到根本改变,因种族、宗教、领土、能源、经济利益纷争、意识…  相似文献   

10.
古往今来,战争的爆发当然是有其深刻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有着经济、政治、民族、宗教等多方面的复杂原因,然而,当我们透过血雨腥风的表面,追寻到战争的源头时,却惊奇地发现,点燃许多战争导火索的,有时仅仅是……?  相似文献   

11.
拉丁美洲战事连年不休。前年马岛战争的烽火刚刚消散,去年格林纳达又响起炮声。前年是英国劳师远征,阻挠南美洲的阿根廷收复马岛主权;去年是美国兴师动众,入侵东加勒比一个虽小而拥有主权的国家。这两场战争是当今世界上南北矛盾和超级大国干预在拉美地区尖锐化的反映。两场战争从军事上讲是现代化战争:英国在马岛战争中出动由其大部分主力舰组成的特混舰队,同拥有一定实力的阿根廷军队展开全面的海、陆、空立体战争;格岛战争则是美国空降部队和海军陆战队相配合,对一个弱小的岛国搞突然袭击。  相似文献   

12.
《瞭望》2003,(52)
新闻回放3月20日,美英等国绕开联合国安理会,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对伊拉克发动了战争。5月1日,布什宣布以美英为首的联军对伊战争已经结束。12月13日,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在其家乡提克里特被美军捕获。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7,(7)
国际联盟裁军会议是一战后召开的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会议。它总结了战争的教训并制定了削减各国军备的计划,通过裁减军备来维护世界的和平,避免再次发生战争。但由于各国对裁军计划和方案的分歧,致使其没有协调和解决大国与中小国家在安全利益方面的矛盾。在动荡的国际局势下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最终导致失败。  相似文献   

14.
网络战争与传统战争在理念和形态上都有明显不同,网络战争的目的不再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而是控制敌人、保存自己;武器的信息化和信息的武器化使鼠标和键盘成为颇具威力的战争平台;军队的组织结构和兵员成份将发生重大变化,人民群众参与战争的方式方法也与传统人民战争迥然有别。在网络时代,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主权和军事安全,都越来越依赖你是否有能力管辖好属于自己的“虚拟领土”,是否能够找到一种以劣胜优,后发制人的策略和办法。面对网络战争,我们应作何种准备 ?刚过去的20世纪,人类两大最不可思议的发明都与战争…  相似文献   

15.
余万里 《民主》2004,(1):11-14
在经历一段艰难跋涉之后,2003年的世界经济形势开始有所好转,但复苏的步履蹒跚,前景还不是很明朗。由于年初的伊拉克战争,2003年国际政治局势中反霸与反恐的矛盾日益显露。从总体上看,2003年可谓  相似文献   

16.
王韬是我国新闻史上的开山人物,他提出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政论思想、报刊功能理论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具有开创意义。同时,由于受时代和个人的局限,王韬的新闻思想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主要体现在他所提出的言论自由、政论思想、报刊功能理论同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矛盾与妥协上。创新之处在于辩证地看待了王韬的新闻思想,不仅分析了他的思想对我国新闻发展的贡献,而且探究了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该思想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万光 《瞭望》1991,(14)
海湾战争是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的过渡时期后发生的第一场牵动和影响世界的局部性战争。这场战争显示并检验了当前世界各种力量的意图、动向和关系。它对世界格局演变产生重大的影响,增添新的矛盾,出现新的动向。  相似文献   

18.
荆延春 《学理论》2009,(9):196-196
人们都喜欢把成功与机遇联系在一起。笔者认为新闻采写也有个机遇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记者在找新闻,而新闻却不找记者,这是一对矛盾。有人在东奔西走寻找新闻何其苦,而有的新闻却不找自来,就发生在身边,这就是机遇。那么,如何把机遇变成新闻呢?有道是机遇来临,谁抓住了机遇,谁就获得了成功。反之,机遇出现,视而不见,必将一事无成。况且还有“机遇往往都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准备的”一说。  相似文献   

19.
作为西方资产阶级新闻价值核心理念与话语方式的新闻专业主义在西方主流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中表现的十分明显,但是在坚持中立、平衡的报道原则背后,由意识形态倾向所导致的价值偏见并未消除。《纽约时报》对中日钓鱼岛争端事件的报道中,采用了较为平衡和多元的视角,对事件进行了相对公正和客观的报道,但同时却潜藏着一定程度价值偏见。在全球传播时代,如何认识与理解西方主流媒体新闻专业主义与价值偏见的矛盾,对于化解国际舆论冲突、打破国际失衡以及构建正面涉华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金利杰 《学理论》2010,(8):89-90
文明进程中充满了暴力战争,战争给人类留下了难以抚平的创伤。除了暴力之外,人类还有一个重要的解决争端的途径,就是运用非暴力的手段。本文通过介绍非暴力抵抗的概念、内容以及对非暴力抵抗五种根源的研究,阐明非暴力抵抗具有的重要历史意义。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必将更加重视非暴力思想在解决各种矛盾和冲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