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特点,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在实践中的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揭示出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时时处处都有矛盾。统筹兼顾目的在于平衡和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解决突出问题,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民生问题,从解放民生到改进民生,从改进民生到普惠民生,再从普惠民生到改善民生,虽然各个历史时期各有其特点,但是其观点一脉相承,其理念与时俱进,其举措深得民心,从而取得了理论与实践的丰硕成果:不仅我国的民生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且把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和民生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论民生问题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党和国家将民生问题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鲜经验做出了逻辑上的概述,用事实说话,阐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性、现实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多年来不懈奋斗的目标和追求。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对和谐社会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对构建和谐社会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和部署,翻开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画页。  相似文献   

6.
“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7.
论和谐社会模式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同起 《学习论坛》2007,23(3):72-74
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形态。历史上的和谐社会曾存在自然经济基础的和谐社会、工业文明基础的和谐社会、现代资本主义基础的和谐社会等不同模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以往各种和谐社会模式比较,具有以人为本、应对挑战、化解矛盾、综合平衡、科学发展、动态演进六个方面的特点。正确认识以上特点,有助于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认真贯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由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本质规定所决定的。当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制约和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问题,除了传统体制和发展模式累积的原因外,主要是由于在实践中背离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所以,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全球化在为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促进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的建设的同时,对中国的意识形态、经济安全和社会主义文化产生了冲击,不利于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在全球化条件下有序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从经济文化落后的非资本主义国家转变而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所遇到的重大的理论和实践的难题.甚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之前的改革开放实践,尽管取得伟大成绩,但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把握上,也有不准确和不全面之处.我国社会发展中呈现的一系列社会矛盾和冲突,与此也有历史联系.由此更明显看出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及其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董钊  邢大伟 《新长征》2008,(3):40-41
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密切相关、紧密相连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生动体现,我们必须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中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2.
完善社会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管理是对社会这个有机系统实施指导、规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活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日益增多,传统的社会管理理念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管理模式。要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和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社会目标,就要认识和把握新时期社会管理的特点,完善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新型社会管理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协调社会利益矛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速和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社会利益矛盾日益凸显,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关键的是要调整好社会利益关系,协调好社会利益矛盾.而要协调好社会利益矛盾,就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以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为根本保障,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道刚 《探索》2005,1(1):29-3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如下几个内涵: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一个坚强领导核心;是一个经济利益共同体;有着共同的价值信仰和道德规范;充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充满公平和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社会的能力,是执政党重要的执政能力之一。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陈蓉 《实事求是》2004,(6):12-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这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 ,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妥善协调各方面关系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健全工作机制 ,维护社会稳定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16.
王小元  李小金 《求实》2006,1(11):71-7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理性社会,它是建立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基础上的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提高广大国民素质,形成和谐的社会制度,感受自然的需要等方面,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通过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挥各个社会组织的作用,构筑和谐社会的道德体系和法律体系,从基层做起、步步推进,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邵春梅 《新长征》2007,(3):10-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依靠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重大战略任务。统一战线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崭新命题之后,理论界围绕和谐社会的内涵、提出的背景与意义、构建的路径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初步形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许多学者从不同视域出发作出阐述,这些论述对我们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我们当前深入研究和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着力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从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比较的思路出发,可以比较它们的价值目标和发展路径,并论证其中的关联。  相似文献   

20.
李砚忠 《探索》2007,(2):21-2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理论界围绕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的关系这四个方面入手展开了一系列论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状况和未来展望进行科学评价,可以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建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