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辽宁这片美丽肥沃的土地,养育了无数优秀儿女。今天,又有一位人们非常喜爱的歌唱演员,在中国歌坛上崭露头角,她的歌声醉倒了无数的听众。她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青年独唱演员——吴娜。1997年吴娜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在这所军旅最高的艺术殿堂里,她的歌唱潜力和艺术才华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她的声音宽厚、明亮。她以民族唱法为基础,大量吸收了美声唱法的优秀部分,呼吸比较深,声音共鸣位置高,富有韵味,一听就是吴娜,有自己的特点。听吴娜的歌总有一种静如止水的风格。2000年在专家们的热心培养帮…  相似文献   

2.
最近,赵晓琪感觉自己简直快要疯掉了,吃不好,睡不着, 心情烦躁,脸色苍白,难以集中精力工作。最糟糕的是,由于无法进入工作状态,等待她完成的工作越积越多,就像小山似的压得她透不过气来。赵晓琪认为,都是可恶的键盘声折腾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赵晓琪开始对键盘的声音特别敏感。在办公室里,只要一听到别人敲击键盘噼里叭啦的声音, 她就开始莫名的烦躁,手头的工作也做不下去了,心里就像有  相似文献   

3.
<正> 我的一位女友——红,已近而立之年。走到哪里,哪里就是笑声一串。那笑眯眯的神情总不由让人感受一份好心情、一缕和煦的阳光。每次见到她,我总爱没油没盐的和她谈天说地,说穿了就是想多感受一下她欢欢乐乐的心情。我打心眼里喜欢她,喜欢她的阳光,喜欢她在不顺中也能找到快乐的豁达。一次她不幸耳膜穿孔住院,要做修补手术,想必滋味一定不好受。我想象着我们见面时,她也会像别人一样,去抱怨多么疼痛、疾病带来的如何不适,一副病怏怏的样子。但当她依旧笑眯眯地出现在我面前时,听到的却是——  相似文献   

4.
从《经济半小时》、《一丹话题》、《焦点访谈》、《东方时空》到今年五月一日开始试播的新闻频道中的《直播中国》、《声音》,在淘汰率极高的电视圈中,敬一丹从容走过了十年的电视新闻从业历程。就像她那般执着的喜爱“声音”这个词语一样,她用自己的  相似文献   

5.
“我实在想不出凤凰是一只怎样美艳的鸟,只是有那么多的人喜欢变成凤凰,我想凤凰一定是最出类拔萃的鸟了。这一天,一个叫崔睿的女孩在她的小店里亲自告诉我她喜欢凤凰而且喜欢宋词,她的声音轻柔得就像一片片的羽毛飘浮在小店的整个环境下……”  相似文献   

6.
在台湾省台东县东南外海49海里处的太平洋上,一个美丽神奇、面积仅45平方公里的小岛像绿宝石一样镶嵌在大海中,她就是兰屿。一个只有4000余人的带着神秘色彩的民族——达悟族就世代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相似文献   

7.
口是心非     
《深圳商报》上刊载一篇短文,题目是《听到自己的声音》。文章从“自己听自己的声音和别人听到的声音不一样”说起,寻找原因说:“任何人听到自己的声音,并不完全是通过耳膜的震动,还同时通过耳后一块骨骼的震动,传达到脑部的中枢神经听觉的部位,也就是说,我们平时听到自己的声音,是一种通过空气和固体传播混合的声音。但通过录音设备听到的,则是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音,也就是自己真正的声音。”  相似文献   

8.
毕淑敏 《中国减灾》2011,(5X):57-57
<正>路易斯·海是一位美国的女心理学家。她有一个令人振聋发聩的说法——我们每个人创造了自己的疾病。她强调我们要学会听到身体的声音。身体的语言,有时候是模糊的,有时候声东击西含糊不清。我们要有和自己对话的经验。路易斯·海给出了一个身体语言的小词典。  相似文献   

9.
多年以前的一个晚上,有个年轻的母亲正在厨房里洗碗,她才几岁的小儿子独自在撒满月光的后院玩耍。年轻的母亲不断听到儿子蹦蹦跳跳的声音,感到很奇怪,便大声问他在干什么。天真无邪的儿子也大声回答:“妈妈,我想跳到月球上去!”这位母亲并没有像其他父母一样责怪儿子不好好学习只知道瞎想!而是说“:好啊!不过一定要记住回来呀!”这个小孩长大以后真“的跳”到月球上去了,他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他登上月球的时间是1969年7月16日。还有一个同样有意思的故事。一天,一个小男孩在家里照顾他的妹妹…  相似文献   

10.
胡玥 《人民公安》2006,(11):24-25
在丹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警察与老马的故事,只是我听到的无数的故事中最普通的一例。使我感动的,不是他们为老马以及像老马一样的许多人做了什么,而是他们在执法的过程中为老马们想了什么!我记得,当我提出想见见老马和老马的儿子时,贾润泽、李进雄和李兴松脸上立  相似文献   

11.
罗英 《观察与思考》2002,(10):21-23
<正> “茅威涛戏剧工作室”,是我国第一个以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个人名字命名的民营企业。它经营特殊的文化商品。虽然产品生产的过程非常艰难、纷繁,但往往是一些艺术精品,并且涉及甚广,如京剧、话剧、音乐剧、越剧、歌舞剧等。前不久,浙江省文化厅向“工作室”定购了5个剧目。这在国内还是一件新鲜的事。观察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人士。“工作室”创建初衷已是下班时间了,记者一直在等待采访“工作室”的原始创建人——茅威涛。在长廊,我听到越剧唱腔,声音似乎熟悉。办公室的朱小姐向我解释这是我们茅团长在练声,她经常这样……她的唱腔,勾魂摄魄,曾一度倾倒无数观众,难怪听来熟悉。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7,(9)
正初见林子曛,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台湾偶像剧中描写女主人公的句子:"既像阳光一样温暖,又像棉花糖一样柔软。"一袭黑色风衣,低调而又内敛。"您好,我是林子曛。"礼貌地打招呼,声音甜美温柔。交换过名片后,才发现这个女孩子并不简单——"北京大学两岸文化交流协会主席""中华两岸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15,(23)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治理与大数据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这两者的结合能否发挥"1+12"的重要作用?2013年以来,深圳市坪山新区始终在探索家住六联社区的91岁老人李连娣平时一个人在家,往年过冬的时候,政府会给她这样的老人送米面油等过冬慰问品,虽然她很开心,但心中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去年深秋的一天,李连娣像往常一样在家休息,突然听到一声呼喊:"李连娣在吗?有快递!"她起身去开门,门开了,她又听到一声:"您是李连娣老人  相似文献   

14.
以生命抗争     
血流无声   1999年 6月 10日上午 9时,女经理赵宇,在昆明官渡区人民法院空漠的过厅中用匕首朝自己腹部狠狠扎了两刀,血喷了出来。此时,她的衣兜里还带着两颗长钉,那是她准备在适当时候钉进大脑中,造成自己脑死亡的工具。血在水泥地上汇成一片,意识在涣散,她想用手指沾着那血大大地写一个冤字,手一松,她听到了匕首掉在地上的声音,这猛然让她想到来这终结自己生命的另一个急迫的目的——在死之前,让一位警长帮助自己将心脏、肾、肝、眼角膜,包括身体,卖给上海一家医院 !  想到这,她拼命聚拢神志:“现在还不能死,不能死 !…  相似文献   

15.
<正>她网购了升降床、还自制了呼叫铃铛,瘫痪在床的爷爷有需要一拉铃铛,家里人就可以赶去照顾——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乡大寨组"90后"女孩吴凤旭为了能让爷爷得到更好的照顾,在网上购买了一张升降床;怕忙起来听不到爷爷的呼叫,她还聪明地用易拉罐自制了一个铃铛,让家人可以随时听到爷爷的叫唤,让人不得不为这个女孩点个赞。最近,笔者来到大寨组吴凤旭家里采访。采访期间,突然听到一阵金属撞击的声音。  相似文献   

16.
池宇 《今日浙江》2003,(1):28-31
东海之滨,乐清湾畔,镶嵌着一颗像她的名字一样闪亮的明珠——玉环。玉环是全国13个海岛县之一。在人们的印象中,海岛是一  相似文献   

17.
李镜羽 《公民导刊》2011,(11):50-51
刚分配来的案子像小山一样堆积在办公桌上,我拿起最上面的一份卷宗开始工作。这是一桩常见的抚养费纠纷案,在定好开庭日期后,我拨通了被告的电话。接电话的是个女子,说话声音显得有些有气无力。我在电话里要求她速到法院来拿传票,她马上激动起来:。我现在全身肿得下不了床,人都要死了,没法来。”  相似文献   

18.
《中国残疾人》2012,(5):65-65
一位盲人女孩,她和千千万万普通女孩子一样,有着美丽的梦想,她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播音员。而她报考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的时候,却被拒之门外。这正如她成长道路上遇到的无数障碍一样刺痛着她的心。经过社会多方的努力,教育部修改了残疾人求学的规定,北京市考试院对相关考试设置进行了调整,她终于可以参加考试了!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个真实的故事小杨是二十出头的北京姑娘,却要努力应付复杂多变的社会,因为,她是一位重听残疾人。小杨3岁时,被诊断为神经性耳聋,需要配戴助听器,从此,她的命运被改变了。上了初中,她换了第三个助听器——耳道式助听器,听到了更清晰的声音,高中、大学,她的助听器也换了更好的。别看助听器小,价格却昂贵,还有一定使用寿命。助听器不是眼镜,配一副眼镜,就花一两百元而已,如果配后觉得不  相似文献   

20.
虹影是一个妖艳蚀骨的名字,她以嚣张的才情,诡异华丽的姿态以及岩石般的自信,占有了一片属于她自己的自由天空。她像水中的火焰一样燃烧着,浓艳而独绝,温柔而刚强。她这样评价自己:"敢写别人不敢写的,敢说别人不敢说的,特立独行,敢踩雷区的先锋性质的女作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