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明 《人事天地》2006,(7):40-40
投放简历,是求职者找工作的第一步,而简历也就成了求职的敲门砖。是否有机会参加下一步的考核赢来工作的机会,全看这敲门砖好不好。各大公司、企业又是如何筛选简历的呢?他们衡量简历的标准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陈晨 《人事天地》2006,(7):65-66
一份好的简历,是求职者迈人心仪公司的敲门砖。它能够在短短一两页篇幅里把你的形象和其他竞争者区分开来,能够把你对于目标企业的价值令人信服地表现出来。只要你适合去投,可以说拿到面试的机会是99%。而制作不良的简历很可能在数秒之内被投入垃圾箱。相信很多人都曾困惑怎样才能做出一份吸引HR眼球的简历?下面笔者将自己在求职过程中所学到的一些制作简历的方法写出来,给大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观点集萃     
《人事天地》2007,(11):60-60
求职简历多有欠踏实;英语不佳与缺乏创意是工科学生的主要问题;海归身价惨跌,留学目的应明确;到西部,关键在于传播有利的观念;  相似文献   

4.
晓石 《人事天地》2006,(9):21-21
“100份简历中有多少份是合格的?不到10份。”远大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王志宇指出,简历太长、注水太多、过分谦虚、太过花哨已成为毕业生简历中的硬伤.往往使他们出师不利,失掉面试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郭龙 《人事天地》2009,(31):3-3
都说金三银四,可这都快五月底了,赵铭还没找到工作。赶了无数场招聘会,赵铭也受了无数次打击。很多时候赵铭都是被HR几句话就呛回来了,“我们只招‘211’和‘985’的”,“我们要有工作经验的”,好不容易投出了简历,也大都是石沉大海,再没有下文了。  相似文献   

6.
观点集萃     
《人事天地》2007,(8):60-60
回良玉谈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思路;视频求职简历有弊端;郑州大学生:创业要从铁板烧做起;段冬:女性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更有潜质;佩姬·克劳斯:秀出自己是你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罗斌 《人事天地》2009,(12):33-33
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中国就业难度加大,许多应届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以致于盲目地在各类人才网站上注册个人求职简历,这样也给了一些不法组织钻了空挡。笔者就刚刚经历过一次虚假招聘的骗局。  相似文献   

8.
如今,越来越多的招聘单位都青睐一张纸的简历,不少招聘单位甚至公开反对求职者携带厚厚的简历前来应聘,打出招牌,明文规定只收一张纸的简历。在江苏南京综合性人才招聘会上,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打出的招聘启事最后一句要求,应聘者的简历不能超过一张A4大小的纸。招聘人员说:“这样可以节约我们的时间,也节约了应聘者的时间,大家都方便。”  相似文献   

9.
胡为民 《人事天地》2006,(10):15-15
怎样使你的简历变成第一流的简历?请注意以下的问题。 1.不要过于关注工作职责 简历中最普遍的错误就是将简历变成一份枯燥乏味的职责清单。许多人甚至会用他们公司的工作守则作为改善简历的指南。创建一份简历不该仅仅叙述必需的信息,还要说明你在每个公司的不同经历。要提供公司怎样因你的表现而大获其利的具体例子。当彰显自己的成就时,请问自己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人事天地》2010,(3):17-18
如何在广西人才网免费求职? 第一步:登录广西人才网(www.gxrc.com),在主页左上方面板,点击“免费注册个人会员”按钮;认真填写注册表格。第二步:免费注册成功后,经网站管理员审核,即可正式成为广西人才网站会员。第三步: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点击欲应聘职位后的“我要应聘该职位”即可投递简历。  相似文献   

11.
你是否还在人才市场和求职网站上四处撒网?你是否还在为与海投的简历不成正比的面试机会而黯然神伤?在劳无所获之后,不妨静下心来,进行一次关于职业生涯的对话,探讨一下“你是谁,你适合做什么”的问题。每个人都有一个“真实的自己”,依照这个“真实的自己”寻找职业生涯的方向,才能像“如其所是的玫瑰”一样,绽放自己的光彩,最大程度地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2.
春节过后,各类招聘会集中举办,很多求职者仵“金三银四”这个人才市场活跃期里跃跃欲试,希单通过跳槽获得更好的发展。李益就是其中的一个。年前从公司辞职后,李益马不停蹄地赶赴大大小小的招聘会,在各个求职网站上疯狂地投简历。原以为凭着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找份下作应该不难,没想到却因为“丰富”的工作经历而遭遇到了几次尴尬。  相似文献   

13.
李光辉 《人事天地》2006,(10):27-28
去年,即将大学毕业的我满怀憧憬地踏上了求职之路。我学的是外贸英语,因此我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确定了一个求职目标:进入外企。找工作的第一步是准备好应聘材料,包括:简历、求职信、推荐材料、相关奖励和证书等。简历和求职信是其中的重点。那么,该如何准备应聘材料呢?我为此踌躇了好一段时间。这个时候千万不要闭门造车,我首先在网上查了很多相关资料,后来发现刚毕业的学长、学姐们其实才是最好的咨询对象。于是,我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如手机、QQ等联系远方的学长、学姐们,还虚心向在身边工作的学长们请教。学长们大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给了我很多有益的建议和启发。  相似文献   

14.
《人事天地》2009,(10):4-4
又开招聘会了。李玉早早乘上公交车,带着早已准备好的简历,再次满怀期望地来到广西人才市场招聘大厅。时间才是早上九点,但大厅里已经是人群熙熙攘攘了。李玉深深吸了一口气,朝着招聘单位走去。  相似文献   

15.
继"视频简历"、"突袭HR"之后,年轻人求职又玩起了新花样.300元职场模拟拍摄、988元求职套餐……求职的"花头"越来越多,尽管商家们开出的价格越来越高,但喜欢尝鲜的年轻人还是愿意接受,尤其是毕业生们,希望借此在求职中引人注目,拔得头筹.在模拟场景中,有些人甚至安排了不少"托",从而烘托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早已不再是新鲜话题。有必要对大学生群体的求职心态重新进行审视。 出去闯,失败也是成功? 当前大学毕业生心理可以概括为最流行的两个字:复杂。对于每一位毕业在即的普通大学生来说,只有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才是十几载辛苦求学的最佳句点。没工作,“爱情”难延续,“事业”无处起步。每个大学生都不甘心“毕业等于失业”。有的人在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即开始着手整理资料,制作求职  相似文献   

17.
周长明 《人事天地》2010,(19):45-46
七月,又一届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在求职过程中,他们经常会遭遇用人单位设置的“工作经验”门槛。面对这一难题,有的人丧失自信,未战先败,有的人则沉着应对,脱颖而出。如何破解“工作经验”难题,是毕业生求职就业不能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吴菁是我的高中同学,第一次高考落榜后,她毅然选择复读,第二年由于没有填好志愿,再次名落孙山,结果只能拿着家里仅有的4000元积蓄去了省内一所医药类中专就读。再一次见到吴菁是在去年初的一次招聘会上。她穿着笔挺的职业套装,坐在招聘席上,微笑地和前来投简历的求职者交谈。当我百无聊赖地经过吴菁的招聘台前时,我并没有认出她,  相似文献   

19.
1.避免不该说出口的回答 像是:“不对吧,应该是……”这种话显得你故意在找碴。另外,我们也常说:“听说……”感觉就像是你道听途说得来的消息,有失得体。  相似文献   

20.
晏扬 《人事天地》2006,(4):16-16
北京大学一位博士毕业生最近到吉林省一所高校求职,刚接触时高校对他很有兴趣,但一查原始学历,发现这位博士毕业生在大学本科时读的不是名校,于是将其拒之门外。据了解,博士和硕士毕业生就业时要“追查”本科学历,在很多用人单位已是普遍现象。如果本科不是出自“名门”,那么无论你是硕士还是博士,连人带文凭一起都会被打折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